Workflow
技术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报告:特斯拉全球品牌吸引力持续下滑
环球网· 2025-05-28 13:12
特斯拉全球吸引力下降 - 特斯拉全球消费者考虑购买比例从39%降至36% [1][3] - 美国市场首选品牌比例从38%下滑至29% 但仍以48%份额主导纯电动车市场 [3] - 中国市场首选品牌比例从18%下降至14% 落后于比亚迪和小米汽车 [3] - 欧洲市场首选品牌比例从20%下滑至15% 排名被奥迪和宝马超越 [3] 区域市场表现分析 - 美国市场面临市场饱和、产品线单一及激烈竞争 [3] - 中国市场比亚迪被视为技术标杆 小米汽车成为新增长热点 [3] - 欧洲市场品牌形象受损 部分与马斯克政治活动相关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4] - 中国消费者倾向本土品牌 欧洲市场关注品牌价值观 [4] - 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瓶颈构成挑战 [4]
鹏辉能源战略合作百亿上市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5-26 19:12
5月25日, 明泰铝业(601677)发布公告称, 与鹏辉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 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发工作、产品供货、技术开发、产能布局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开展铝回收业务的合作,发挥各自的营业功能和材料收集能力,推动再生铝合金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回收及应用。 协议显示,在相关合作中, 鹏辉能源将 优先选用 明泰铝业的产品进行固态电池或其他领域电池项目的配套开发。 二级市场上, 明泰铝业26日上涨,截至收盘报12.18元/股,总市值151.48亿元。 资料显示, 明泰铝业成立于1997年,是 国内首家民营铝加工企业, 主要开展铝板带箔、铝型材、再生资源综合应用业务,产品 广泛应用于 新能源、电子家电、5G 通讯、医药包装、食品包装、交通运输、特高压输电、轨道车体、新基建及军工等众多领域。 产能方面, 明泰铝业 现拥有年处理废铝产能100余万吨、12万吨铝灰渣综合利用产能,铝板带箔业务方面现有产能160余万吨。 据起点锂电了解,基于技术和上游资源优势, 明泰铝业早已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 在 铝塑膜领域, 明泰铝业在2012年便成功攻克铝塑膜箔生产技术难题 ...
联芸科技:研发强度与财务健康的战略平衡
环球网· 2025-05-26 09:0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联芸科技(688449.SH)作为国际少数掌握数据存储管理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于2024年11月29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近期, 公司披露了2024年一季报并召开了投资者说明会,相关数据显示:营收同比增长11.19%至2.4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飙升60.36%,创单季新高,引发了市场对 其短期盈利能力的关注和讨论。 对比历史数据,2020-2024年公司年度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6.74%-44.10%区间(均值35.50%),2024年第一季度为43.35%,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60.36%显著 偏离这一趋势。联芸科技表示:因产品流片的费用支出大幅增加,本季度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4.81%所致。 分析认为,联芸科技的研发费用异常增长源于芯片项目的集中流片支出,属于阶段性现象;随着产品进入量产,研发强度有望回落至长期均衡水平。2024年 或将成其"技术红利"释放的关键拐点。 技术转化:商业化落地加速 仅2024年度,联芸科技研发投入4.25亿元(同比+11.98%),研发团队540人(硕博占比超60%),新增申请发明专利65件,累计授权79件。深厚的技术储备 获将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 ...
家电概念节节新高,高端、出海成新主线?新华出海消费指数连涨四周
新华财经· 2025-05-23 17:47
新华财经上海5月23日电(谈瑞、周子涵)初夏的热浪与消费市场的活力一道席卷而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 示,2024年9月到2025年4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 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飙升38.8%,这一增速在16大类消费品中独占鳌头。 如数据所示,政策红利已经成为家电内需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中央财政加码的以旧换新政策,将补贴品 类由8类扩至12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等品类,叠加地方配套措施后,消费者实际支付成本降幅最高达 40%。 在家电内需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下,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结构的分化同样显著,传统品类如空调、冰箱等增速 远低于新兴品类。行业机构数据显示,4月份,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激增82%与81%,净 水器、油烟机等厨电品类增速超20%。消费代际更迭催生的"新婚五大件"概念(洗烘套装、75英寸以上Mini LED电视、新风空调等)成为新刚需,带动家电均价结构性上移。 内需市场高歌猛进之时,出海航道也正破浪前行。 华西证券测算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家电整体出口金额为87亿美元,同比微降2.9%,但对美出口额骤降 21%,关税扰动 ...
最新!美敦力高管加入康复机器人企业
思宇MedTech· 2025-05-20 17:26
此前在 美敦力(2004–2023) 任职近20年 ,最终担任美洲地区副总裁 ,主导糖尿病家庭护理业务的支付策略与市场准入。其领导的跨职能团队涵盖 销售、临床支 持、健康经济学、报销、客户服务与营销 等关键部门,具备丰富的跨区域管理经验。 |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将召开: | | | | | | | | 2025年6月12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 | | | | | | |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 | | | | | | |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 | | | | | | | 2025年5月19日 , 康复护理公司 | Lifeward(纳斯达克代码:LFWD) | 宣布任命 | 前美敦力美洲区副总裁Mark Grant 为公司新任 |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自 | 2025年6月2日 | | 起正式生效。此次任命标志着Lifeward进入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增长过渡的关键阶段 ...
贸易谈判超预期,科技股“起舞”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0:15
根据历史数据,5、6月份通常是科技板块表现较好的时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科技产业重要会议密 集,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科技股的上涨。港股科技股在大行情来临前通常先于A股启动,且弹性更大, 当前港股科技指数的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相较于纳斯达克综指,估值更具吸引力。 港股科技板块近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科技股表现尤为突 出。美团公司、京东健康、零跑汽车等多股高涨,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2%。 港股科技ETF(513020.SH)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 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涵盖了电子、汽车、医药生物等多 个行业。基金重仓个股包括小米集团-W、美团-W、比亚迪股份、腾讯控股和百济神州等,这些公司深 度受益于AI技术商业化落地,自主可控逻辑明确。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 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 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 ...
会谈进展+日历效应双重加持,可关注港股科技
金融界· 2025-05-12 13:48
科技板块季节性表现 - 在风险偏好上升情况下,科技板块通常表现出更大弹性,且近十年数据显示5-6月科技板块相对胜率较高[1] - 4月财报风险释放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叠加5-6月科技产业重要会议密集(如英伟达财报、苹果开发者大会),形成强催化效应[2] - 过去十年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在5-6月期间普遍跑赢标普500,形成对科技板块的映射效应[2] 港股科技板块相对优势 - 港股科技股通常先于A股启动行情,例如2024年8月30日至9月23日港股科技指数上涨11.21%,同期沪深300下跌5.07%[3][4] - 2025年1月3日至2月5日港股科技指数涨幅达15.46%,显著高于沪深300的1.68%[4] - 港股科技指数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18%分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综指35%的历史分位,估值优势明显[7] 港股科技指数弹性与结构 - 2024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CNY)涨幅23%,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的18%[8]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覆盖AI全产业链,包括算力硬件(中芯国际)、中游软件服务(腾讯、阿里云)及下游应用,深度受益于AI商业化与国产替代[9] - 当前港股科技指数PE-TTM为22.43,低于中位数26.71和危险值41.20,历史分位仅18.18%[9] 市场催化因素 - 上市公司财报、全球AI峰会、消费电子新品发布等事件将密集催化科技板块情绪[9] - 中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叠加5-6月科技板块季节性特征,港股流动性敏感度提升[7]
这只中概股,昨夜飙涨!
证券时报· 2025-05-07 07:42
小马智行飙涨!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大型金融股、科技股多数下跌,拖累美股表现。 中概股表现相对较强,其中小马智行飙涨47%。 中概股走强 小马智行飙涨47% 当地时间5月6日(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95%,报40829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 0.77%,报5606.9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87%,报17689.66点。 | | | 美洲市场(AM) | | | --- | --- | --- | --- |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0829.00 | -389.83 | -0.95% | | 纳斯达克指数 | 17689.66 c | -154.58 | -0.87% | | 标普500 | 5606.91 | -43.47 | -0.77% | 板块方面,美股银行股全线走低,拖累大盘指数表现,其中高盛跌近2%,摩根大通、花旗、摩根士丹利均跌逾1%,美国 银行跌0.75%,富国银行跌0.53%。 美股科技股多数下跌,大型科技股方面,Meta跌2%,特斯拉跌逾1%,亚马逊跌0.72%,微软跌0.66%,谷歌 ...
逾2500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 港股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新经济龙头表现亮眼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2:39
截至5月6日,港股市场已有2507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公司整体经营稳 中有升,考虑汇率因素后,已发布年报的港股公司净利润总额超过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高于 上年同期4.24%的增速。其中,超1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从结构上看,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消费板块业绩也呈现回暖趋势。排名前30 的公司贡献了港股约68%的净利润。展望2025年,在AI技术商业化落地、全球化战略升级共同推动下, 港股新经济龙头企业有望维持较高的盈利增速。 超110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 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超11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主要来自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 上述业绩大涨的公司,可被视为其所属行业2024年表现的缩影。数据显示,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 等公司2024年业绩报喜最多,新消费行业业绩回暖明显。 以信息技术公司为例,港股这一板块2024年迎来强劲复苏,以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软件服务为代表的 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受益于ChatGPT、DeepSeek等AI产品取得突 ...
小马智行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 Robotaxi今年接入Uber平台
IPO早知道· 2025-05-06 22:29
小马智行与Uber全球战略合作 - 小马智行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Robotaxi服务将在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2] - 合作将从中东市场启动,未来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乘客可通过Uber App选择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2] - 该合作是小马智行"立足中国,着眼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展现其全球商业化能力[2]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能力 - 小马智行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实现Robotaxi的100%车规级量产,在规模化拓展和成本效益上取得突破[2] - 公司已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落地全无人Robotaxi,覆盖从市中心到机场高铁站的高快速路一体化运营[4] - 小马智行拥有全球Robotaxi公司中最多的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合作伙伴,包括Uber、微信出行服务等[4] 公司愿景与战略意义 - 小马智行CEO表示合作将加速实现安全、可靠、规模化的自动驾驶技术,变革日常出行[4] - Uber CEO认为合作是推广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重要一步,将加速商业化进程[4] - 公司通过中国市场的成熟经验,为海外市场推广打造"样板间"效应,实现L4自动驾驶"中国方案"全球推广[4] 合作伙伴与市场布局 - 小马智行全球合作伙伴包括Uber、微信出行服务、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打车、新加坡康福德高集团等[4] - 公司已在卢森堡获得首批Robotaxi测试许可,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9] - 小马智行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打通微信等应用的Robotaxi入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