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吴棋滢】总量紧平衡,节奏镜像化:2025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18 16:48
2025年财政特征 - 2025年财政基本特征是总量规模扩张、发行节奏前置、细分结构分化,这些特征解释了上半年的部分经济现象 [1][10] - 狭义财政赤字率4.0%为市场预期上限,目标赤字规模增幅为过去十年最高水平,广义财政扩容幅度未显著超预期 [13] - 狭义财政与民生支出更相关,广义财政与基建关联度更强,导致上半年基建实物工作量指标表现一般 [14] 财政结构分化 - 狭义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9.4%,中央赤字增加45.5%,普通国债净发行规模同比增加45.5% [13] - 广义财政中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较去年增加0.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去年增加0.3万亿元),增幅低于狭义财政 [14] - 专项债部分额度用于土储、收储、偿还拖欠款等非基建领域,上半年发行进度位于近年中位水平 [14] 财政节奏与基建表现 - 中央财政节奏显著前置,普通国债上半年净融资2.53万亿元,同比增长93.8% [16] - "国补"资金1-4月下达1620亿元(占全年54%),带动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4.1% [17] - 地方债上半年化债类发行占比51%,项目类专项债进度中性,6月下旬才开始加速 [19][65] 财政收入与支出 - 1-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0.3%,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6.9%,均低于年初预算目标 [22] -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1%,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5% [24] -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预计乐观情形8.4%,中性7.8%,谨慎7.0%,均高于去年2.7% [31] 基建展望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投放,杠杆倍数2-3倍,对基建拉动作用持续五个季度 [34] - 政策性工具投向除传统基建外,预计增加新基建、消费基建等,传统基建仍为主要投向 [85] - 三四季度的基建表现预计较二季度环比回升,新基建、消费类基建占比有望提高 [33] 其他财政支持领域 - "国补"资金下半年将继续发放1380亿元(占全年46%),但拉动效应可能退坡 [35] - 全国层面育儿补贴政策有望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落地,年补贴规模占财政收入比重预计1%以内 [36] - 城市更新将获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20个城市获中央财政补助 [107] 财税体制改革 - "十五五"期间税制改革重点包括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水资源费改税、优化股权激励个税政策等 [39] - 财政体系改革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央地财事权分配调整 [40] - 消费税政策已调整,超豪华小汽车征收门槛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 [41] 资产定价影响 - 基建实物工作量改善和城市更新将利好建筑链相关行业 [43] - 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影响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基础设施 [43]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将影响烟、酒、奢侈品、油、车等行业税后利润 [43]
短贷助推信贷改善——6月金融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15 22:13
核心观点 - 6月信贷超预期改善,主因企业短期贷款快速增长,单月同比多增达4900亿,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400亿,其中短贷同比多增4900亿,中长贷仅同比多增400亿 [3][8] - 企业短期贷款增长反映企业对长期投资持谨慎态度,PPI同比从-2.3%回落至-3.6%,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从53.3降至52.0 [3][8] - 居民贷款温和改善,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6月居民经营贷新增4220亿,占当月居民新增信贷的73.7% [3][13] 信贷数据 - 6月新增信贷2.24万亿,同比多增1100亿,企业部门贡献显著,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4900亿,中长贷新增1.01万亿,同比多增400亿 [5][23] - 居民贷款新增5976亿,同比多增267亿,其中短贷新增2621亿,同比多增150亿,中长贷新增3353亿,同比多增151亿 [5][23] - 票据融资减少4109亿,同比多减3716亿,非银贷款减少1026亿,同比少减391亿 [5][23] 社融数据 - 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主要源于政府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新增1.35万亿,同比多增5072亿 [4][29] - 人民币贷款新增2.36万亿,同比多增1710亿,企业债券新增2413亿,同比多增313亿 [4][29] - 1-6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4.7万亿,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4.3万亿,社融存量同比从2024年底的8.0%升至8.9% [20] 货币供应 - 6月M2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8.3%,新口径M1同比上行2.3个百分点至4.6% [5][36] - 居民存款新增2.47万亿,同比多增3300亿,企业存款新增1.78万亿,同比多增7773亿 [5][36] - 财政存款减少8200亿,同比多减7亿,非银存款减少5200亿,同比多减3400亿 [5][36] 政策展望 - 货币政策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22]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下达或将发挥撬动信贷增长、稳定经济的效果,特别是补充项目资本金 [22] - 三季度政府债净融资基数将处于高位,社融增速或趋于平稳 [4][20]
6月金融数据解读:企业“跷跷板”效应弱化,带动信贷超季节性回升
国信证券· 2025-07-15 17:27
金融数据总体情况 - 6月新增社融4.20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M2同比增长8.3% [2] - 6月金融数据积极,私人部门扩表意愿增强,“跷跷板效应”弱化,内生经济动能有改善苗头 [5] 社融情况 - 6月社融强于季节性,增速升至8.9%,较去年同期多增9008亿元,政府贡献56.3%、信贷贡献31.6%、直融贡献4.0%、非标贡献 -2.0% [6][9] 贷款情况 - 宽口径新增信贷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社融口径人民币+外币贷款新增2.40万亿元,同比多增2843亿元 [7][11] - 企业贷款回升,新增1.77万亿元,同比多增1400亿元,中长贷、短贷同比多增,票据同比少增 [11] - 居民贷款提升,新增5976亿元,同比多增267亿元,短贷、中长贷均回暖 [12] 非标、直融与政府债券情况 - 政府融资主导新增社融,新增政府债融资1.3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032亿元 [17] - 表外融资萎缩1483亿元,同比多减183亿元 [20] - 企业直融延续同比多增,新增2625亿元,同比多增371亿元 [20] 货币情况 - 存款增加3.21万亿元,M2同比增速反弹至8.3%,居民、企业存款多增,财政和非银存款多减 [7][22] - M1同比增速上升2.3pct至4.6%,M2 - M1剪刀差收窄1.9pct至3.7%,社融 - M2收窄0.2pct至0.6% [23][24]
利率专题:下半年,利率债供给节奏再审视
天风证券· 2025-07-10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国债发行前置发力,地方债发行节奏相对均衡 下半年政府债供给节奏或有变化 央行将配合使用多种工具维稳资金面 特殊再融资债提前发行影响可控 [10][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发行进度如何 - 国债发行节奏创新高 截至2025/7/7累计净发行32955亿元 进度53.5% 为近五年同期最快 主要期限附息国债单只发行规模同比增长 特别国债发行进程过半 5月迎首个发行高峰 [10][11][16] - 地方债发行节奏相对均匀 进度偏慢 一般债发行节奏基本持平季节性 专项债发行节奏较均匀 特殊再融资债一季度放量 二季度放缓 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进程过半 二季度放量 [23][32] - 政金债二季度发行同比提速 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按6万亿元估算 截至2025/6/30累计发行34968亿元 进度58% [36] 下半年,发行节奏如何推演 - 国债节奏或放缓 净发行规模仍处高位 普通国债关键期限9 - 12月各发1只 11、12月多发超长债 超长期特别国债下半年待发规模7450亿元 单只发行规模将提升 8 - 9月或为发行高峰 [40][44] - 地方债三季度或迎供给高峰 新增债情形2发行节奏更快 7月新增专项债、一般债或发行7053亿元、1189亿元 情形1更可能8 - 10月提速 7月或发行2410亿元、744亿元 若明年2万亿元化债额度提前至今年四季度发行 10月供给压力或抬升 [48][56][65] - 政金债或维持均衡发行节奏 发行总额预计维持在5 - 6万亿元区间 节奏倾向靠前发力 [72] 影响如何评估 - 预计央行将配合使用多种工具维稳资金面 降准三季度或是观察窗口 若无降准 央行将通过加码买断式逆回购、MLF投放或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呵护 [5][77] - 特殊再融资债提前发行影响可控 对比2024年四季度 资金面维持平稳宽松 债市扰动相对可控 [77]
前高后低,伺机而动
信达期货· 2025-07-04 16: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经济前高后低,政策支撑内需疲软,财政政策存量为主增量有限,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外部有关税、OBBB法案、美联储降息时点三大扰动,各类资产走势分化[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经济:政策支撑,内需疲软 - 经济整体前高后低,2025年GDP目标5%左右,完成难度不大,政策前置发力使一季度GDP增速达5.4%,预计二季度超5%,下半年出口回落概率大,政策追加概率低[9][10] - 消费政策支撑内里疲软,社零走高靠政策,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剔除政策后无明显改善,消费主导因素低位徘徊,关注以旧换新政策节奏,预计三季度消费高速,四季度有回落压力[11][16][17] - 地产二阶导底已现绝对值待回升,销售、新开工等指标增速回升,国房景气指数触底,房价下行速度探底,下半年再加速下行概率小,回升驱动力不足,或底部运行,乐观时小幅上行[19][21] - 基建维持高位,资金源于两重政策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公共财政用于基建少,专项债下半年可用量足,两重资金大概率上半年下达,三季度有支撑,四季度或回落但总体高位[34] - 出口注意回落风险,上半年出口高位,下半年需求透支、美国经济下行,增速大概率下滑[37][38] - 制造业依赖政策支撑,受多方面影响,设备更新政策安排2000亿,大部分已下发,三季度制造业或处高位[40] 政策:财政有限,货币加码 - 财政存量为主增量有限,两会安排1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全年GDP目标难度不大,出台增量政策概率小,财政存款余额高,外部冲击大时或推财政增量政策,需关注7月底、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等[42][43] - 货币降准降息继续,经济前高后低,货币政策下半年发力,疫情后多数年份降息20bp及以上,今年降息20bp合理,实际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仍需降息[44][46] 下半年外部三大扰动 - 关税谈判扰动,7月9日美国与其他国家、8月12日我国与美国关税谈判截止日,结果影响下半年出口走势[48] - OBBB法案扰动,参议院版本将闯关众议院,内容或有反复,增加债务4万亿,临时措施永久化增债5.5万亿,2026 - 2027年大幅增赤字,预计美国债务问题发酵,美联储降息或使利率曲线陡峭化[49][51] - 美联储政策利率变化,首次降息节点或在9月及以后,需评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年内降息次数近3次,降息预期可能偏多[54] 下半年大类资产走势展望 - 股区间震荡,向下有底,小盘占优,924新政后股市信心恢复,有下行支撑线,国内经济前高后低使股市有基本面压力,外围降息和国内货币政策释放利好,小盘股表现或更优[55] - 债利率有望破新低,当前十债利率接近前期低点,上半年债市整理,下半年经济支撑债市,供给压力小,降息概率大,广谱利率下行带动债市[58] - 人民币汇率跟随美指,震荡升值,美指震荡下行,美国经济走弱、降息、债务问题使美指有下行空间,人民币跟随美指升值,幅度或不超美指,汇率保持低位缓解出口压力[60] - 商品工业品看政策节奏,四季度有需求压力,黄金震荡走强,上半年商品震荡,受事件影响大,下半年关注关税谈判和国内政策节奏,三季度资金足,四季度或下行,黄金受美国债务和美元信用问题支撑,美联储降息利于其走强[2][63][64]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下半年稳投资如何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7-03 21:58
重大项目投资 - 重大项目对投资平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基建投资后期有望提速,全年增速预计扩大至6% [1] - 国家发改委安排8000亿元支持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修复、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1459个项目 [2][4] - 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4] 项目资金支持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早发行早使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紧谋划 [1][6] - 1~5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公路8607亿元、水运870亿元),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5.9%) [6] - 1~5月水利建设投资4089.7亿元,在建项目3.1万个 [6] 行业投资进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1~6月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76.9%) [4]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超14万公里,提升安全韧性能力 [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加快,民间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9] 政策与工具创新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建、科技创新、消费及外贸领域,初始规模或不及2022年但可能扩容 [7][8]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 [7] - 国家发改委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规范PPP新机制,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841个(总投资10.19万亿) [10] 下半年投资展望 -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推动铁路、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扩大至6% [9][10] - 民间投资活力激发为稳投资重点,需加强产权保护与政策预期一致性 [11] - 商务部将举办"投资中国"展会及招商活动,引入高质量外资项目 [11][12]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第一财经· 2025-07-03 10:39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投资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1][3] - "两重"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4] - 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 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 8个百分点 [4] 多领域重大工程进展 - 1-5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 2万亿元,其中公路、水运分别完成8607亿元和870亿元,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 9% [7][8] - 全国在建水利项目3 1万个,1-5月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 7亿元 [9] - 交通重大工程涵盖27省区市83个项目,7月将有多个项目进入重要节点如南云高速隧道贯通 [8] 资金支持政策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9][10]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多地已开展项目培训 [11][12]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本轮工具虽初始规模较小但有望扩容 [13][14] 行业影响与预期 - "两重"项目将推动城市地下管网改造超14万公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网系统安全 [5] - 机构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增长9%左右,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精准支持基建、科技创新、消费及外贸等领域 [14]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前瞻:稳外贸促投资 PSL或重启扩张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金融政策动态 - 自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后,金融部门在5月集中发布一揽子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债券市场"科技板"等措施 [1] - 尽管现有政策持续发挥效能,但结构性矛盾仍需解决,市场预计二季度将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外贸和有效投资 [1][2] - 2022年政策性金融机构投放7400亿元金融工具,带动银行授信超3.5万亿元,杠杆效应显著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期 - 工具或由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主导,定向支持外贸、科创、消费等领域,资金用途可能创新(如支持基础研究或"出口转内销") [2][3] - 针对美国关税压力,可能推出类似出口买方信贷的工具,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 [3] - 国家发改委透露工具将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可能重启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 [3] 配套政策支持 - 央行可能重启并扩张PSL(抵押补充贷款),5月已调降PSL利率释放信号,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 [4] - 中央财政或提供贴息支持,参考2015年专项建设基金案例(贴息90%),降低项目资金成本 [4][5] - 政策组合可能包括减税降费,与金融工具协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5] 政策实施方向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已发挥类似政策性金融作用,但新型工具仍需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2] - 投资领域或涵盖消费基础设施、"两新""两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3]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可根据经济情况创设新工具,券商预计二季度为落地窗口期 [2]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多领域投资加快推进
第一财经· 2025-07-03 08:28
"两重"建设项目投资 - 国家发改委安排8000亿元支持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 其中第三批超3000亿元 共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高标准农田 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1][2] - "两重"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城乡融合发展 能源资源安全等发展急需领域 解决多年未办成的大事要事 [1][2]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通过编规划 出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提高投入效率 [3]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1-5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 其中公路 水运分别完成8607亿元和870亿元 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 [5] - 1-5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7亿元 在建水利项目3.1万个 [5]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3] 资金支持政策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5][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部项目清单 [6]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 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 本轮新型工具虽初始规模较小但有望扩容 [7] 项目影响与展望 - 重大项目对投资平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 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增长9%左右 [1][3] - 项目落地加快将推动基建投资提速 在稳定经济运行 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3]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 提升系统安全韧性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