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补贴
icon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0731
东兴证券· 2025-07-31 16:03
报告核心观点 - 生育补贴落实利好生育全产业链,纺织制造景气度尚可,家居内销受地产数据影响但国补提振需求,家居出口关注政策变化,泛娱乐玩具泡泡玛特 IP 有溢价;科达利作为锂电结构件龙头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8][9][10][15] 经济要闻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文件征求意见,强调突出基金定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6 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 6281 亿元,再融资债券 5472 亿元,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11753 亿元 [1]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1] - 7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9.3%,比上月下降 0.4 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 [1] - 北京市印发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通知,优化托育支持政策 [1] - 国家卫健委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工作会议,强调多项防控措施 [1] - 美国自 8 月 29 日起暂停对低价值货物的最低限度免税待遇 [1]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称经济增长放缓或为降息依据但前景不确定性高 [1] - 5 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环比下降 37.8%,美国相关措施涉及金额最多 [1] - 广东省召开直播电商突出问题整治调度会,将采取多项措施规范行业 [1] 重要公司资讯 - 永辉超市拟募资不超过 39.92 亿元用于门店和物流仓储升级改造等项目 [6] - 河化股份因控股股东筹划股权转让事宜停牌,可能导致实控人变更 [6] - 长江电力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拟出资约 266 亿元建设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 [6] - 金橙子筹划购买长春萨米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 [6] -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同比增长 [7] 每日研报 东兴纺织服装 - 生育补贴落实,短期利好婴童用品和童装需求,长期有望提振生育意愿,关注生育全产业链 [8] - 百隆东方上半年业绩预增,华利集团预计增收不增利,下半年关税及订单需求有不确定性 [9] - 6 月家居社零同比增长 28.7%,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 690 亿元下达,建议关注家居龙头公司 [9] - 6 月家具及配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0.6%,关注 8 月 1 日美国关税政策和中美经贸会谈结果 [9] - 泡泡玛特各 IP 二手价格稳定有溢价,建议关注 [10] 东兴新能源光伏 - 科达利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企业,锂电结构件业务占营收超 95%,24 年市占率 29%居全球第一 [12]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驱动锂电结构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预计 2025/2030 年达约 570 亿/1190 亿,复合增速 15.9% [13] - 科达利依托与头部电池厂商合作推进出海布局,新增产能释放将强化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14] - 科达利布局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计划 3 年内实现年产 20 万台专用减速器产能,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5] - 预测公司 25 - 27 年营业收入 148.40/175.65/207.75 亿元,净利润 18.40/22.35/26.70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 市场回顾 - 当周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行业分别上涨 1.45%、1.84%、2.65%、2.30%、5.42%,上证指数上涨 1.67%,深证成指上涨 2.33% [11] - 重点推荐泡泡玛特、顾家家居等公司 [11] 东兴证券研究所金股推荐 - 推荐美格智能、泡泡玛特、江丰电子等公司 [3]
2025年7月PMI分析:7月PMI为什么下降?
银河证券· 2025-07-31 15:2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跌破荣枯线[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前值52.8%回落2.2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较前值50.1%微降0.1个百分点[1] 供需双弱 - 生产指数50.5%,较前值51%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2] - 新订单指数49.4%,较前值50.2%下降0.8个百分点,跌入收缩区间[2] - 新出口订单47.1%,较前值47.7%下降0.6个百分点[2] - 7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21.9%,618购物节透支消费需求[2] 价格指数 - 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至48.3%[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3.1个百分点至51.5%,进入扩张区间[3] - 焦煤期货价格环比上涨34.84%至1136元/吨,焦炭期货价格上涨18.3%至1684元/吨[3]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4%[4]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7%[4] - 采购量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跌入收缩区间[4] 企业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50.3%[4] - 中型企业PMI上升0.9个百分点至49.5%[4] - 小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4%,压力显著[4] 非制造业 - 建筑业PMI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4] - 服务业PMI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0%,仍处扩张区间[4] 外需与物流 - 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从52.9%下降至49.5%[2] - 美西航线运价下降约14%[2] 政策与展望 - 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培育新兴支柱产业[5] - 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政策支持[5]
开始发钱了,背后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07-29 19:28
育儿补贴政策概述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按年发放至满3周岁 [1] - 2022-2024年出生的2812万未满3岁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 补贴规模854亿元 [1] - 2025年预计新生960万人 对应补贴规模347亿元 2025年总补贴规模约1200亿元 [1] - 若未来10年新生儿维持960万/年规模 累计补贴将达3470亿元 [2] 财政可行性分析 - 补贴资金可通过国有金融机构非税收入覆盖 去年单月同比增加3698亿元 仅需三分之一即可填补年度生育补贴缺口 [2] - 政策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强调"现阶段标准3600元" 暗示未来可能加码 [5] 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评估 - 双重目标:刺激生育与刺激消费 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2] - 3年累计10800元补贴仅占育儿成本零头 难以抵消生育决策中的高潜在成本 [3] - 全球生育率普遍下滑 日韩新加坡等国的补贴经验显示难以扭转趋势 [3] - 每月300元补贴对小城市刚性支出的覆盖有限 对消费刺激作用微弱 [4] 国际比较与政策象征意义 - 补贴力度显著低于国际水平:日本新生儿家庭可获2.5万元 0-3岁每月750元 新加坡一孩补贴4万元 [6] - 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的全民福利 标志政策态度转向 预示可能进入全民福利时代 [5] 财政刺激的延伸影响 - 生育补贴可能开启更广泛财政刺激 包括社保拨款或消费现金发放 [7] - 强大生产能力支撑货币信用 发钱可能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类似美国疫情期间市场表现 [8] - 需重点关注与财政补贴强关联的产业和资产 可能成为新一轮财富分配红利 [8]
食品饮料中报前瞻暨板块最新观点:白酒逢低配置龙头,食品关注结构性机遇-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3 23:36
报告核心观点 随着市场风偏提升,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25Q2 白酒需求短期下滑,多数酒企进入调整阶段,建议关注三季报,超跌时逢低配置头部酒企 食品 Q2 需求延续恢复态势,多板块有积极表现,期待下半年需求改善 [2][52] 各目录总结 白酒板块:需求阶段性下滑带来 Q2 报表承压,关注企业调整节奏 - 二季度白酒进入淡季且受“禁酒令冲击”,需求大幅下滑,高端白酒价格承压,宴席及大众消费相对平稳 茅台按进度完成,多数酒企进入调整阶段,Q2 报表预计承压 不同企业调整节奏有差异,关注三季度报表检验期 [7][13] - 各白酒企业 25Q2 业绩前瞻:多数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变化,如贵州茅台预计 Q2 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9%/+9%,五粮液预计 -3%/-3% 等 [14][15] - 重点公司跟踪:各公司在回款、发货、库存、产品等方面有不同表现,如五粮液回款进度落后,库存环比略有增加;山西汾酒回款承压,青花系列销售相对承压等 [16][17] 食品板块:多板块有望趋势向上,关注结构性机遇 - 25Q2 大众品板块景气度分化,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板块整体景气度向上,啤酒、连锁&餐饮供应链有结构性红利,保健品渗透率提升趋势延续,乳制品、调味品仍在恢复中,期待 25H2 需求改善 [7][21] - 各板块情况: - 啤酒:餐饮疲软下行业产量小幅度下滑,2025 年 1 - 5 月销量 -0.2% 部分单品如燕京 U8、珠江 97 纯生结构性增长,行业利润端表现好于收入端 [7][24] - 饮料:行业景气,新品类涌现,减糖、无糖趋势明显,竞争加剧,渠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具优势 如农夫无糖茶、东鹏能量饮料增长较好,统一利润率有望提升 [7][24] - 乳制品:细分品类需求分化,龙头受常温液奶影响收入增长慢,低温/奶酪等品类延续增长 生育补贴有望带动奶粉行业改善,二季度奶价在底部,板块净利率有望同比提升 [7][24] - 调味品:受餐饮景气度影响收入承压,龙头相对稳定 原材料价格下行,成本红利下利润预计好于收入 如海天预计中个位数增长,天味低基数下实现反弹 [7][24] - 休闲食品:山姆量贩渠道增长好,电商增速下降 不同企业表现有差异,如洽洽瓜子和坚果动销增长恢复,有友山姆渠道上新产品动销亮眼 [7][24] - 连锁&餐饮供应链:动销平淡,下游餐饮需求有压力 不同企业表现不同,如安井主业预计同比个位数增长,周黑鸭 H1 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7][28] - 宠物食品:行业景气度延续,电商渠道增速快 国产品牌增长势能强劲,出口代工受关税扰动,但影响可控 如乖宝、中宠、佩蒂 618 期间自主品牌增速均在 30% 以上 [7][28] - 保健品:消费圈层外延带动渠道/营销变革,新概念催化热度 今年 618 线上营养保健品增长快,板块二季度延续增长 如 HH 国际收入中个位数增长,仙乐/民生健康环比提速 [7][28] - 各板块公司 25Q2 业绩前瞻:各公司收入和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下滑,如青岛啤酒预计 Q2 收入/利润同比 +3%/+8%,伊利股份预计 Q2 +2%/+25% 等 [26][30][33] 投资策略:白酒逢低配置龙头,食品关注结构性机遇 - 随着市场风偏提升,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25Q2 白酒需求下滑,建议关注三季报,超跌时逢低配置头部酒企 食品 Q2 需求延续恢复,多板块有积极表现,期待下半年需求改善 [2][52] -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需求景气、中报有望超预期的公司,如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等;中长期逻辑清晰的成长品类公司,如西麦食品、新乳业等;下半年有布局良机的公司,如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白酒龙头和大众品需求恢复相关公司,如山西汾酒、海天味业等 [10][53] 重点公司估值表 报告列出了众多重点公司的投资评级、市值、股价、EPS、PE 等估值信息,涵盖白酒、食品等多个细分行业公司 [54][56]
两日蒸发90亿,资本市场给飞鹤上了一课
36氪· 2025-07-10 12:27
业绩预告与市场反应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91亿元—93亿元,同比下降约8%-10%,2024年同期为101亿元 [1] - 综合净利润预计10亿元—12亿元,同比下降37%-47%,下滑幅度大于收入 [1]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生育补贴导致收入下滑、降低渠道库存、政府补助减少、全脂奶粉减值计提 [1] - 公告次日股价暴跌17.02%,两日市值缩水101.5亿港元(折合92.8亿元人民币) [1] 行业竞争与补贴策略 - 生育率下降是行业长期挑战,但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分别增长6%和5.3%,美素佳儿中国市场双位数增长,雀巢中国高个位数增长 [1] - 公司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准孕妈妈可领取1罐孕妇奶粉+5罐星飞卓睿兑换券(有效期18个月),相当于提前锁定客户 [2] - 补贴策略本质是价格战,但同行跟进导致效果打折:伊利推出16亿元补贴(每户1600元),君乐宝投入16亿元 [3][4] - 补贴活动引发二手市场转售,扰乱正常价格体系 [3] 财务预期与增长挑战 - 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公司销售额同比增0.5%,经调整净利润降14.6%;汇丰预计全年收入与2024年持平(原预期增9%) [4] - 公司目标2025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但上半年收入92亿元(中值)意味着下半年需实现约120亿元(同比增13%) [5] - 渠道库存压力显著:2024年底存货21.5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80天增至2024年113.7天 [6] - 管理层预计Q3完成库存调整,但浦银国际认为清理库存(5-8月)和补贴影响将持续拖累下半年收入 [9][10] 产品结构与市场趋势 - 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超高端新品,迎合行业趋势:2025年1-4月超高端+市场同比增13.3%,而高端市场同比降14.6% [12] - 尼尔森预计母婴品类将迎2-3年反弹周期,但新生儿数量下降仍是强现实 [16] - 公司尝试拓展成人/老人奶粉及出海业务,但高端战略在其他人群市场效果有限 [18][19] 股东回报措施 - 公司宣布最低10亿元股权回购计划和不低于20亿元的股息分派 [14] - 市场对回购和分红反应平淡,股价仍受业绩利空主导 [15] 长期市值表现 - 公司市值从2021年超2200亿港元峰值缩水至不足420亿港元(截至2025年7月9日),跌幅超80% [19]
中国飞鹤(06186):业绩低于预期,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华创证券· 2025-07-09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至“推荐”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H1业绩低于预期,去库及生育补贴致收入下滑,补助减少、减值计提之下利润承压;H2行业需求有望向好,关注库存调整及补贴情况;加大分红回购提供确定收益,龙头中长期仍具优势;考虑库存去化、生育补贴及相关减值影响,下调25 - 27E业绩预测,按20亿底线分红承诺测算25E股息率约5.3%,给予25年目标PE 14X,对应目标价至5.1港元,下调至“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预告,25H1预计收入91 - 93亿,同比下滑7.9% - 9.9%,预计净利润10 - 12亿,同比下滑36% - 47%;预计25Q3渠道库存调整到位,全年收入指引低个位数增长;年内拟投入不少于10亿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后续出售或员工股权激励;预期25年分派股息不少于20亿元,去年同期27.2亿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20,749|20,766|22,054|23,119| |同比增速(%)|5.6%|0.1%|6.2%|4.8%| |归母净利润(百万)|3,570|3,025|3,602|3,992| |同比增速(%)|5.3%|-15.3%|19.1%|10.8%| |每股盈利(元)|0.39|0.33|0.40|0.44| |市盈率(倍)|10.6|13|11|9| |市净率(倍)|1.5|1.4|1.4|1.3| 注:股价为2025年7月8日收盘价,目标价5.1港元,当前价4.58港元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90.67亿股,已上市流通股90.67亿股,总市值415亿港元,流通市值41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23.3%,每股净资产2.9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6.80/3.21 [5] 业绩分析 - 去库及生育补贴致收入下滑,补助减少、减值计提之下利润承压,25H1业绩低于预期 [7] 后续展望 - H2行业需求有望向好,公司指引全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对应25H2收入预计同增10 - 15%,预计渠道库存调整将于25Q3完成,生育补贴对收入端影响或仍延续;考虑到24H2新生儿数量增速转正,预计25H2行业二段/三段奶粉需求向好,公司拟于25H2推出较卓睿更高端的新品,产品有序迭代之下或有望驱动收入环比改善,建议紧盯后续库存调整及价盘情况 [7] 分红回购 - 报表承压背景下,公司提出年内拟投入不少于10亿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后续出售或股权激励),且承诺预期25年分派股息不少于20亿元,加强股东确定性收益 [7] 中长期优势 - 中长期看,24年新生儿人口回暖、生育补贴政策落地之下,预计行业改善周期可看2 - 3年,公司渠道基础较优,超高端系列卓睿以更高的渠道利润、理顺渠道体系,抢占外资份额,预计中长期仍具备优势 [7] 投资建议 - 考虑到库存去化、生育补贴及相关减值影响,下调25 - 27E业绩预测至30.2/36.0/39.9亿元,对应PE分别13/11/9X;按照20亿底线分红承诺测算,25E股息率约5.3%;公司身为婴配粉龙一品牌及渠道仍具备优势,关注后续库存调整情况,给予25年目标PE 14X,对应目标价至5.1港元,下调至“推荐”评级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766百万、22,054百万、23,119百万等 [13]
销售下滑超8亿元,飞鹤怎么了?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8:05
飞鹤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91-93亿元,同比下降约8-10%(去年同期101亿元),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下降约37-47%(去年同期19亿元)[1]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12亿元生育补贴投入(单户补贴≥1500元)、渠道库存调整、政府补助减少及全脂奶粉减值计提[1][2] - 补贴聚焦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具有促销性质但未覆盖哺育全周期,部分产品流入二手渠道引发经销商投诉[2] 奶粉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1-4月婴配粉全渠道增长2.3%,其中线下下滑1.4%,超高端+市场占比33.2%(超高端31.2%,高端24.2%)[3] - 外资品牌爱他美、美素佳儿、惠氏启赋等在超高端市场增长,但飞鹤仍保持市占率第一[4][5] - 公司预计全年低个位数增长,计划回购≥10亿元股份并分红≥20亿元[6] 乳制品行业动态 - 飞鹤加拿大工厂产品已进驻沃尔玛等1100余家北美商超[14] - 美赞臣拟投资60亿元扩建美国密歇根州奶粉工厂[15] 饮料行业动向 - 东鹏饮料1-5月出口电解质饮料474.2吨,同比增长16.6倍[16] - 红牛家族以445亿美元财富登顶泰国富豪榜[17] - Dr. Pepper将于2025年10月终止与可口可乐分销网络共享[18] - 燕京啤酒预计2025H1净利润10.62-11.37亿元,同比增长40-50%[19] 餐饮与零售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含餐饮订单超1亿单)[25] -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带动餐饮连锁品牌/中小商家销售环比增长170%/140%,下午茶/夜间场景订单增超170%[26] - 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20] 美妆个护 - 欧莱雅10亿美元收购美国护发品牌Color Wow[29] - 悦诗风吟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仅保留中国本土商品销售[28]
销售下滑超8亿元 飞鹤怎么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7:52
飞鹤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91-93亿元,同比下降7.9%-9.9%(去年同期101亿元)[2] - 净利润预计10-12亿元,同比下降36.8%-47.4%(上年同期19亿元)[2]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生育补贴支出、渠道库存调整、政府补助减少及全脂奶粉减值计提[2] 生育补贴政策实施 - 2025年3月宣布投入12亿元专项补贴,4月起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不低于1500元补贴[3] - 补贴政策早于伊利、君乐宝等竞品,但主要针对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且未覆盖哺育全周期[3] - 补贴导致收入下滑,并引发经销商投诉价格体系扰乱[3]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1-4月行业全渠道同比增长2.3%,其中线下渠道下滑1.4%[4] - 超高端+市场占比33.2%,超高端市场占比31.2%,高端市场占比24.2%[4] - 外资品牌如爱他美、美素佳儿、惠氏启赋在超高端市场实现增长[5] - 公司仍保持行业市占率第一地位[6] 公司未来规划与市场反应 - 预计全年实现低个位数增长,拟投入不少于10亿元回购股份[7] - 2025年计划分红总额不低于20亿元,维持稳定分红政策[7] - 7月7日股价单日下跌17.02%至4.73港元/股,同期上证消费80指数跌0.61%[9][10]
奶粉巨头,突然暴跌,啥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7-07 12:43
业绩下滑与股价波动 - 中国飞鹤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亿元下降7.9%-9.9% [2] - 综合净利润预计约10亿元至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亿元下降36.8%-47.4% [6] - 股价开盘跌14.91%至4.85港元,盘中最大跌幅超18%至4.65港元 [3][4] 业绩下滑原因 - 提供生育补贴导致收入下降 [6] - 贯彻"鲜萃活性营养"战略,主动降低婴幼儿配方奶粉渠道库存 [6] - 政府补助减少及全脂奶粉产品减值计提 [6]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2024年婴配粉行业规模降幅收窄,预计2025年同比下滑1.2% [7] - 公司聚焦超高端产品,星飞帆系列占婴配粉收入比持续提升 [7] - 2024年全年营收207.49亿元,归母净利润35.70亿元 [7] 投资者回报措施 - 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回购股份,资金来自现金储备及自由现金流 [9] - 2025年计划派发股息不少于20亿元 [10] - 2024年累计派息29.60亿港元,分红率约76% [11]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认为生育补贴政策将带动行业需求边际改善 [7] - 国元证券指出公司研发实力领先,渠道网络坚实 [7] - 浦银国际预计2025年股息率6%,销售费用率可能上升但影响有限 [11]
日本要开征单身税!国家级催婚,网友炸锅了!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56
日本"单身税"政策 - 日本政府计划从2026年4月起征收2400-12000日元(约120-600元人民币)的"儿童与育儿支援金",收入越高缴纳金额越高,2028年最高可达19800日元 [3][10][11] - 该政策被民间称为"单身税",实质是通过医疗保险系统向所有成年人强制征收,但补贴仅发放给有子女家庭 [4][5] - 收费采用累进制,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2028年需缴纳19800日元,是200万日元收入者的4.7倍 [11] 人口危机背景 - 日本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从1.28亿降至1.238亿,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创历史新低 [7] - 政府预测若不干预,2070年人口将减少3300万,引发"日本消失"担忧 [9] - 东京物价指数上涨3.6%,米价暴涨93.7%,加重年轻人经济压力 [12] 现有生育激励措施 - 生育补贴:一次性发放50万日元(约2.5万人民币) [13] - 儿童津贴:0-3岁每月1.5万日元,3岁至初中毕业每月1万日元(三胎起3万日元) [13] - 教育支持:3-5岁幼儿教育免费,2025年起公立高中学费全免,三孩家庭可享大学学费减免 [13] 社会反应与深层问题 - 超60%日本人反对该政策,年轻人抵触情绪最强烈 [13] - 75%的18-34岁未婚者与父母同住,经济压力导致婚姻成为奢侈品 [14][15] - 现有政策未能提升生育率,反映出就业稳定性和住房成本等根本问题未解决 [19][20] 国际比较与启示 - 中国通过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实现类似政策效果 [5] - 两国均面临养老金体系压力,中国养老金预计2044年面临枯竭风险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