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燃料
搜索文档
调研| 绿色燃料:国家发改委发布投资专项支持,IMO投票在即
新浪财经· 2025-10-16 19:51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以及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1] - 对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煤炭清洁替代、循环经济降碳等项目的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 [1] -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项目 包含5个绿色甲醇项目和3个绿氨项目 [2] 行业监管动态 - IMO净零排放草案修正案于2025年4月11日投票通过 设定两级碳排放目标(鼓励性、基础性) [1] - 完成鼓励性目标有望获得IMO奖励 未完成目标将分两个档位对航运公司进行惩罚 [1] - 若法案通过 将于2027年正式生效 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 [1] 技术与产业链机会 - 绿色燃料有望成为中期航运业脱碳主力燃料选择 长期将转向绿氢和绿氨 [2] - 绿色氢氨醇随下游需求开启 有望成为绿电消纳新渠道 [2] - 试点项目涉及多家行业公司 包括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国天楹、中能建、国电投、华电等 [2] 潜在受益标的 - 绿色甲醇制备标的包括中国天楹、吉电股份、上海电气、中船科技、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公司 [2] - 受益绿色甲醇需求的绿氢产业链标的包括科隆股份、昇辉科技、华光环能、双良节能等公司 [2] - 生物质、碳捕集产业链标的包括圣泉集团、伟明环保、瀚蓝环境、长青集团等公司 [2]
制裁中国“食用油”?,美报复恐自食其果
搜狐财经· 2025-10-16 08:37
贸易摩擦背景 - 中国宣布对稀土等产品实施全面出口管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1] - 在美国农民面临中国大豆订单缺失之际,特朗普暗示可能通过终止食用油进口等环节寻求“报复” [1] 美国对华大豆贸易现状 - 中国今年没有购买任何美国大豆,而是选择从巴西和阿根廷等国进口,导致美国大豆滞销且价格暴跌 [3] - 特朗普指责中方故意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并警告可能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作为回应 [3] 废弃食用油贸易格局 - 中国是美国废弃食用油的主要供应国,废弃食用油主要用于生产乙醇等生物燃料 [3] - 2024年中国废弃食用油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占比高达43% [3] - 2024年前9个月,中国向欧洲出口废弃食用油达55.46万吨,同比增长45% [5] - 除美国外,欧洲、新加坡、日本等也是中国废弃食用油的主要买家 [5] 美国生物燃料行业依赖性与风险 - 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通过激励措施支持绿色交通转型,导致对废弃食用油的需求激增 [3] - 美国大部分食用油以菜籽油形式从加拿大进口,但废弃食用油主要依赖中国 [3] - 若失去中国供应源,美国需支付更高价格寻找替代品,且其绿色燃料产能可能大幅受限 [5] - 切断中国废弃食用油供应将直接冲击美国国内的减排计划与能源转型 [5] 潜在贸易措施影响分析 - 特朗普试图用“禁止食用油”作为筹码,但此举可能率先推高美国生物燃料行业的生产成本 [5] - 该策略被视为双刃剑,美国对中国废弃食用油的依赖程度可能高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的需求 [5]
香港中华煤气旗下VENEX与威立雅及上港集团能源签署绿色甲醇供应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加速港口航运业能源转型
格隆汇· 2025-10-13 16:28
合作背景与目标 - 香港中华煤气与佛燃能源的合资公司VENEX,联合威立雅中国及上港集团能源签署绿色燃料供应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发展绿色甲醇供应与分销网络[1] - 合作目标是构建从生产到加注的全方位绿色燃料生态系统,以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及港口航运业绿色转型战略[1] - 三方将整合各自在绿色甲醇生产营运、本地减碳能源解决方案及全球减碳经验、港口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共同发展供应网络[6] 合作具体内容与模式 - 合作将构建从生产到船用加注的端到端绿色燃料供应生态系统[6] - 通过绿色甲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港口及航运企业提供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6] - 合作旨在逐步降低行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港口航运业向低碳发展深度转型[6] 各方角色与战略意义 - VENEX将凭借其在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及运营管理领域的专业积淀,深度融入绿色燃料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建设[7] - 威立雅将凭借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支持上海港成为全球可持续绿色燃料供应领域的领导者,此举完全契合其GreenUp战略目标[7] - 上港集团能源致力于将上海港建设成为绿色燃料应用的标竿示范基地,为中国港口航运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此次合作将助力交通运输领域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6] - 推动绿色甲醇等清洁燃料的应用被视为实现港口航运业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7] - 合作通过整合全球环保资源与本土港口基础设施优势,为中国乃至全球港航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例[7]
上港能源绿色甲醇2025进展一览
势银能链· 2025-10-13 13: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港能源作为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 正积极构建绿色甲醇燃料从生产、储运到加注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以推动港口航运减排和绿色转型 [2][4][6] - 公司通过一系列战略合作与加注实践 持续拓展产业链布局并参与全球规则对接 多项举措在2024年至2025年初逐步落地 [2][7][8] 绿色甲醇产业链合作 - 2024年10月11日 上港能源与威立雅中国、香港VENEX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共建绿色甲醇燃料生产、储运与加注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2][4] - 合作依托上港集团港口运营能力、威立雅全球环保产业网络及VENEX绿色甲醇生产运营专业能力 旨在为国际航运企业提供一体化绿色燃料解决方案 [4] - 2024年9月22日 上港能源与上海电气洮南绿源燃料有限公司签署绿色甲醇采购供应合同 9月18日与达飞集团签署绿色甲醇加注服务合同 首期合作持续至2030年 [7] - 2024年3月20日 上港能源与达飞集团、上海电气洮南绿源公司签署绿色甲醇长期供应合作协议 标志着三方绿色甲醇产业链合作正式启动 [9] 绿色甲醇加注实践 - 2024年7月11日 "海港致远"轮在洋山港盛东码头成功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 [8] - 2024年7月12日-15日 "海港致远"轮在大连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500吨甲醇燃料 [8] - 2024年5月5日 "海港致远"轮为韩新海运公司"HMM Forest"轮加注3110吨绿色甲醇 [9] - 2024年3月29日 "海港致远"轮为"HMM Green"轮加注2902.5吨绿色甲醇 [9] - 2024年4月10日 "海港致远"轮在洋山港完成首单保税绿色甲醇加注 [6] 全球规则对接与平台建设 - 2024年7月22日 上港能源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在其总部举行会谈 聚焦绿色燃料商业合同标准化、加注安全操作规范化及碳合规体系互认等议题 [7] - 2024年7月18日 上港能源与Argus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将在绿色燃料产业链建设、行业信息与市场动态分析等方面深化合作 特别是在绿色甲醇、生物天然气、生物柴油等绿色船用燃料产品及相关全球碳市场动态方面加强研究协作 [8] - 2024年7月 上港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签署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合作备忘录 构建集绿氢、绿色甲醇、绿氨等绿色氢基产品及绿氢证书交易、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交易服务平台 [6] 公司战略定位与历史布局 - 上港能源是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 作为上海港绿色能源中心的投资和运营主体 肩负推动港航业交能融合发展、提升航运服务能级的重要使命 [6] - 2023年9月 上港能源与中远海运、国家电投等签署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项目备忘录 率先布局全产业链合作 [6] - 2024年3月21日 上港能源与华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将围绕船舶绿色燃料供应项目展开深度合作 重点聚焦绿色甲醇、生物燃油等可持续燃料领域 [9]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机器人国产链持续推进,金风绿醇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
华西证券· 2025-10-12 19: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电/光伏/储能)、电力设备与AIDC等板块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需求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呈现高景气度,产业链相关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1][2][3][7] - 国产替代、新技术产业化、出海布局是核心投资主线,具备技术优势、供应链卡位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深度受益 [1][2][3][7] 按目录分类总结 人形机器人 - 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闭环 [12]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AI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 [1][12] - 特斯拉链量产预期明确,马斯克预计2025年底数千台Optimus投入使用,2029或2030年达年产100万台;国产链紧跟,华为、宇树、智元等本体厂商积极布局 [13] - 灵巧手环节关注微型丝杠&腱绳复合传动技术,轻量化环节关注PEEK材料(可减重40%)及MIM工艺应用 [13][14] - AI大模型突破推动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新阶段,具备明确应用场景的公司有望率先兑现业绩 [15]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9月多家车企新能源销量环比向上,蔚来(34,749辆,环比+11%)、零跑(66,657辆,环比+17%)、小鹏(41,581辆,环比+10%)、小米(40,000+辆)单月销量破历史记录 [16][17] - 四季度传统销售旺季到来,动力电池需求提升;海外平价车型推出推动电动化率提升;动储领域景气度共振,锂电池及材料排产饱满,涨价趋势明朗 [2][16]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趋于成熟,产业化落地将打开增长空间,看好设备-材料-电池环节 [2][18]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涨至5.8万元/吨(涨幅超15%),行业供需紧平衡,头部企业排产饱满 [23] - 投资逻辑聚焦新技术(如固态电池、大圆柱、复合集流体)、全球化布局、二线电池厂突破及热泵/充电桩等细分领域机会 [18][19][20][22][23][24][25] 新能源 光伏 - 行业处于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拐点,供给端边际变化带来机遇;BC技术(如隆基Hi-MO 9组件效率24.8%、双面率80%)加速落地,成长空间可期 [32][35][38] - 颗粒硅凭借能耗优势(建设综合电耗降80%)、成本优势(现金成本28.17元/kg)扩大市场份额;钙钛矿进入GW级量产阶段 [33] - 欧洲户储库存去化结束,德国动态电价政策激活套利需求,户储渗透率仅21.5%,提升空间大;大储需求旺盛,2025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292GWh(同比+104%) [37][39]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快速提升,当前市占率约80%;母线价格降至17.6元/km,龙头企业产能释放增厚盈利 [40][41][42] 风电 - 2025年1-8月风电项目核准规模约112GW,招标容量97.29GW;陆上风机价格企稳回升,不含塔筒中标均价达1653.5元/kW [44][49] - 主机环节迎盈利拐点:价格端陆风招标均价回升5-10%,成本端规模效应与技术降本支撑;出海加速,2024年风机出口5.2GW(同比+42%) [49][50][53][55] - 海风成长性强,欧洲2025-2034年海风年均新增装机12.6GW(为过去5年4倍);国内深远海项目储备充沛 [54][55][56] - 金风科技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获备案,兴安盟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绿氢需求预计2030年达500万吨/年 [4][28][30][31] 储能 - 欧洲储能市场迎政策与经济性双驱动,2024/2025年新增大储装机规模8.8GWh/16.3GWh(同比+79.6%/+85.2%),国内头部企业持续斩获订单 [3][27][39] - 国内独立储能收益结构多元化,2025年8月招标规模10.25GW/33.8GWh(容量同比+60%);储能电芯价格触底反弹,280Ah电芯均价回升至0.295元/Wh [39] 电力设备&AIDC - AMD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吉瓦AMD GPU;海内外AIDC景气度共振,液冷需求明确(如英伟达GB300服务器采用全液冷) [7][60] - 液冷赛道关注CDU、冷板、快接头等环节;SST(固态变压器)技术有望成为AIDC下一代供电方案,提升能效与可靠性 [60][61][65] - 特高压建设具备刚性需求,配网智能化、电力设备出海(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及AI数据中心电气设备需求增长 [61] - 国内液冷设备厂商有望跟随行业高景气度快速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将受益 [7][60]
华安证券:绿色甲醇正处商业化关键阶段 具优势企业有望在早期获得先发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4:55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安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在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预计到2030年这些订单释 放后绿色甲醇需求量将在900万吨以上。我国亦积极推广绿色甲醇应用,港口加注业务配套加速。目前 绿色甲醇行业正处于从示范走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随着更多项目投产、绿电成本下降以及工艺优化, 绿色甲醇的经济性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刺激需求提升。国内产能投产后需获得ISCC等国际认证,当前 获得认证的企业并不多,拥有技术领先性、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早期获得先发优势。 华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航运业碳减排迫在眉睫,绿色甲醇或将成为关键 绿色甲醇是一种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液体燃料。绿色甲醇指生产时所需氢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可再生资源 的甲醇,除了拥有良好的燃烧特性和储运安全便捷的特点外,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理想情况下可接近 零甚至负值,因此是一种良好的绿色燃料。 航运业碳排放受到国际重视,IMO净零排放法案有望在10月获得通过,将推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国际 海事组织(IMO)在2025年4月通过净零排放框架草案,草案要求航运业2030年碳排放比2008年减少至少 20%,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并可能对未达标船舶征收罚金,该方案有 ...
佛燃能源(002911.SZ):与香港中华煤气共同合作收购的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5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并批量销售
格隆汇· 2025-09-30 15:37
投资计划与规模 - 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计划总投资额为100亿元人民币 [1] - 投资资金将来源于自有资金、贷款融资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 [1] - 规划通过股权收购或投资设立的方式实现目标 [1] 产能规划与目标 - 规划打造合计产能为100万吨/年的绿色燃料及化工供应池 [1] - 双方合作收购的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5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并批量销售 [1] - 后续将投入资金对现有甲醇生产线进行改造,最终形成30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 [1]
9月绿色甲醇/绿氨动态汇总
势银能链· 2025-09-30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9月中国绿氨/绿色甲醇行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绿色甲醇领域尤为突出 共有10项重大进展 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展现出强劲势头 共有8个动态 纯绿氨项目数量为4项 [2] - 行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投资规模巨大 多个项目投资超数十亿 年产能达十万吨级以上 二是技术路线多元化与产业链协同深化 项目普遍采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生物质合成"的技术组合 ALK与PEM电解槽技术均有应用 三是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国家试点 国际认证与长期采购合同共同推动产业落地 [2] 绿色甲醇签约/项目动态 - 华电调兵山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 总投资39.45亿元 计划建设450MW风力发电 295MW电解水制氢 14万吨/年二氧化碳提纯 10万吨/年绿色甲醇及精馏 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 [4][5] - 岚泽能源30万吨绿色甲醇EPC承包合同签订 中国化学七化建与岚泽能源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及江苏岚泽大丰港30万吨绿色甲醇EPC总承包合同 [6] - 上港能源签署两份绿色甲醇合同 与达飞集团签署《绿色甲醇加注服务合同》 与上海电气洮南绿源燃料有限公司签署《绿色甲醇采购合同》 上海电气依托吉林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提供产能 上港能源在上海港为达飞集团加注绿色甲醇燃料 [7] - 中船科技签下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合同金额约4000万美元/年 最高约1.2亿美元/年 预计2028年投产后开始供货 供货期最高不超过12年 [8] - 华谊集团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获得原料供应 甲醇生产和贸易储运加注ISCC EU与PLUS全流程双认证证书 [9] - 赤峰博元15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合作意向已定 围绕项目规划 产业协同等关键问题展开交流 形成初步合作意向 [10] - 法液空青岛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获备案 规划年产30万吨生物质甲醇 主要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生产 [11][12] - 康泰斯临泉年产20万吨生物质绿色甲醇示范一期项目获备案 投资12.5亿元 分两阶段实施 一期建设30吨/天生物质气化中试装置 [13] - 雷动智创 擎天实业中标中煤鄂能化10万吨/年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技术示范项目制氢电源 共计36套电源 [14] - 甘肃张掖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生产项目(一期)中标候选人公示 招标范围包括年产1.35万吨电解水制氢工厂 年处理15万吨生物质气化工厂 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合成装置 [15] 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动态 - 众一伍德/中化二建拟中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燃料项目技术与设计 项目采用"新能源制氢+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航煤合成"技术路线 预计年产绿色甲醇2000吨 绿色燃料60吨 [17] - 华电扎鲁特旗50万千瓦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获备案 总投资25亿元 计划安装46台1000Nm³/h碱水电解槽装置 年产绿氢约1.79万吨 绿色甲醇约20万吨 [18][19] - 金风科技乌拉特中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氨醇部分)获备案 项目总投资96.83亿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年产60万吨甲醇 二期建设年产40万吨合成氨 [20]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计划年内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21] - 闳扬氢润福海县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开工 新建3.6万吨/年绿氢系统 1780MW光伏发电系统 10万吨/年绿色合成氨生产线 15万吨/年合成甲醇系统 [22] - 金风科技在蒙建设第五个氢氨醇项目 投资金额高达189.2亿元 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 制取绿氨40万吨/年 [23] - 集贤风储氢醇一体化项目签约 总投资61亿元 利用乙醇工厂发酵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 计划年产11.9万吨绿色甲醇 [24] - 甘肃能化绿能10万吨氢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招标 项目采用ALK+PEM制氢 碱槽制氢规模为4000Nm³/h PEM制氢规模为6000Nm³/h 包含25吨/小时氨合成塔 [25][26] 绿氨签约/项目动态 - 大庆炼化公司生物质天然气制绿氨产品通过ISCC认证 获得国内首张生物质天然气制绿氨ISCC PLUS认证证书 [28] -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绿港氢城"项目获得集团首张国际绿氨碳足迹预评价证书 项目包含109万千瓦光伏 40万千瓦风电 配套建设10吨/年绿氨生产装置 一期5万吨/年绿氨项目以电解水制氢和空分制氮为原料 [29]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发起"共建绿氨燃料海运供应链倡议"成功签署 旨在加强合作 建设绿氨燃料海运供应体系 [30] - 国华投资1000吨/年合成氨项目设备系统集成研发及试验服务招标 项目拟建设规模为年产约1000吨的电解水合成氨系统集成技术中试项目 [31]
1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华电调兵山项目开工
势银能链· 2025-09-22 14:37
项目概况 - 华电调兵山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示范项目于9月21日正式开工 总投资39.45亿元[3] - 项目包括450兆瓦风电场及输变电工程、295兆瓦制氢储氢装置、80兆瓦/80兆瓦时储能电站和10万吨/年甲醇合成装置[3] - 项目年产绿氢1.9万吨 绿色甲醇10万吨[3] 项目进展 - 1月发布氢醇部分勘察设计服务招标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6] - 6月发布开工启动仪式项目谈判采购公告 沈阳宣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标[6] - 8月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6] - 9月初发布EPC总承包招标公告 项目进入全面建设关键阶段[6]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华电辽宁公司深化央地合作 聚焦氢基能源发展的标志性工程[3] - 采用"以项目促产业"发展思路 拉动制氢电源、PEM电解槽、碱性电解槽等装备制造企业落户铁岭市[5] - 为铁岭能源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3][5]
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面临风险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1:03
行业净零排放挑战 - 全球航运业绿色燃料需求激增但供应能力与规模化生产水平严重不足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已对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构成挑战 [1] - 航运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仍存不确定性 LNG与生物燃料对目标达成至关重要 不应在监管中被忽视或过度限制 [1] - 生物燃料应用核心难题是可持续原料供应有限且存在争议 全球缺乏足够可持续生物质或废油资源 强行推广可能引发土地利用变化或威胁粮食安全 [1] 生物燃料发展现状 - 2019-2023年全球航运业生物燃料使用量增长73% 但在行业总燃料消耗中占比仅0.73% 规模微不足道 [1] - 生物燃料仍是所有绿色燃料中最廉价选项 与超低硫燃料油相比价格溢价约1.5-3倍 显著低于绿色甲醇2-4倍和绿氨/绿氢3-8倍的溢价水平 [2] 脱碳进程结构性障碍 - 航运业面临目标与供应不同步问题 脱碳目标要求提高但绿色燃料生产增长缓慢 [2] - 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信号推进节奏不一致 包括监管政策、燃料定价、惩罚机制、供应稳定性和规模化潜力等因素制约产业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