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合作
搜索文档
郑商所: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搜狐财经· 2025-08-20 11:09
新品种研发规划 - 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1] -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1] -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工具 [1]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并持续推进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衍生品研发 [1] 现有品种优化与市场培育 - 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已上市品种合约及业务规则 [1] - 开展一企一策市场培育活动并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1] - 持续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1] 产业服务模式创新 - 有序推进保险+期货和糖业无忧项目实施 [1] - 优化完善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1] 国际化战略推进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1] - 落地PTA保税交割 [1] - 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1] -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1] - 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并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1] 产业链工具拓展 - 结合能化 盐化领域品种禀赋围绕优势产业链上下游扩展 [1] - 持续丰富衍生品工具类型 [1]
兴凯湖冬捕“出圈”记(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文化共鸣 - 2025兴凯湖冬捕节在鸡西密山市兴凯湖新开流景区开幕,吸引数千中外游客,展示传统渔猎文化 [10][11] - 俄罗斯游客尤里对冬捕场景表示震撼,称首次目睹如此壮观景象 [11] - 俄罗斯游客参与冰爬犁竞速、东北年俗展示等活动,体验中国文化 [11] - 2024年3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和家长走进密山市,体验冬捕和民俗园活动 [12] - 2025年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校40多名学生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研学,展示中国书法、京剧等文化 [12] 经贸共荣 - 密山口岸是1993年开通的国家一类客货两用陆路口岸,距俄罗斯图里罗格口岸2公里 [12] - 密山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2.8亿美元,进出口货物150.6万吨,接待出入境旅客310.6万余人次 [13] - 俄罗斯游客亚历山大带3个孩子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4小时即可到达中国,体验密山美食 [12] - 密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优化查验流程,游客通关时间最快仅需30秒 [13] - 黑龙江义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跨境物流企业,80%货物从密山口岸出境,旺季每天有8-9万件快递出境 [13][14] - 义立国际提供全流程国际服务,创新建立跨境电商专属海关联络机制,配备6名专属海关联络专员 [14] 生态共守 - 兴凯湖存储23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中俄共建跨国保护区,开展科研合作 [15] - 中俄学者联合科考,交流保护经验,互换珍贵学术著作《东北鸟类图鉴》和《汉喀斯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凯湖脊椎动物名录》 [15][16] - 中俄保护区设置"局长信函"专线沟通,提高管理效率 [16] - 2024年联合监测候鸟64种共计80多万只,建立鸟类疫源疫病监测档案 [16] - 兴凯湖新开流景区举办中俄儿童国际绘画作品展,展出百余幅以"友谊长存·生态共生"为主题的作品 [17] 区域合作 -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唯一同时拥有界江、界湖、界河之地,边境线总长641公里,有密山和虎林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18] - 鸡西开展多项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包括观鸟周、国际帆板和摩托艇赛、国际篮球比赛、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等 [18]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闽企在肯尼亚打造东非最大的建材超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6 16:19
项目概况 - 中国武夷在肯尼亚内罗毕建设东非最大一站式建材卖场COLOHO MALL,汇集28类建材上万件单品[1] - 项目创新融合线下卖场与线上平台,突破选购限制并丰富当地家装选择[1] -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推动跨境合作地标发展[1] 建设阶段金融支持 - 银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组合产品保障2.8万平方米场馆建设[3] - 配套供应链金融与国际结算服务协助提前布局跨境物流体系[3] - 金融方案奠定"全球采、全球销"运营基础[3] 运营阶段金融创新 - 运用"保理E贷"特色产品承接应收账款,解决境内外供应商结算难题[3] - 通过金融科技简化80%以上线下纸质审批流程[3] - 助力上千家中小微供应商凭订单快速获贷[3] - 推动产供销体系顺畅运转并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覆盖面[3] 战略规划 - 银行将持续以全链条融资融智服务支持闽企海外市场拓展[4] - 重点推动中国好技术、好产品进入非洲及全球市场[4]
向新而行 向优而进
广西日报· 2025-07-19 09:45
人工智能产业 - 润建公司建成广西规模最大算力集群,智能体应用于能源、教育、政务、农业等领域,并成功拓展东盟市场[3] - 润建公司2024年营收达92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超9亿元[4] - 迈越科技推出AI翻译眼镜、国产化电脑等产品,AI翻译卡支持上百种语言,已在柬埔寨布局并与越南、马来西亚达成合作[4] -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入园企业66家,形成信创及第三代半导体核心产业链,构建"上游芯片—中游板卡—下游终端"生态链[4] - 广西人工智能企业超2500家,2024年一季度硬件产品产值171亿元,软件营收17亿元[5] 智慧物流与跨境合作 - 南宁吴圩机场海关通过"邕之翼"智慧物流平台实现业务线上化,跨境电商包裹72小时送达东盟国家[7] - 南宁吴圩机场海关2024年监管量预计突破1亿清单[8] - 钦州港自动化码头实现海铁联运"五个一体化",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集装箱转运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小时[9][10] - 钦州港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1%,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4%[10] - 凭祥友谊关智慧口岸建成后通关能力达每天2880箱,查验效率大幅提升[10] - 凭祥小象供应链管理中越跨境物流标准使分拣效率从2万票/天提升至30万票/天[11] 制度改革与营商环境 -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AI邕智答"智能机器人上线后线下业务咨询率降低70%,使用次数约5000次[12] - "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整合17项企业开办事项,实现"秒批"[12] - 劲仔北海产业园从建设到投产仅用9个多月,得益于一站式办理和容缺机制[12] - 北海市"一业一查"模式覆盖75个行业225项事项,户均检查时间缩短50%以上[13] - 柳州高新区承诺"一证开工"改革,行政许可即办即领比例超70%,办证时间从10天缩短至3天[14] 重大工程建设 -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65亿元,土石方开挖2.87亿立方米,船闸混凝土浇筑584.6万立方米[14] - "147"监督模式开展检查2000多次,整改问题2755个,保障工程廉洁高效推进[15]
入境游、跨境合作、企业“出海”……中马互免签证开启多彩新机遇 双边贸易“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7-18 12:50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于7月17日正式生效 两国公民可互免签证入境对方国家 单次停留最多30天 且无终止期限 [1][3] - 深圳机场已开通吉隆坡 沙巴 槟城3条航线 2025年以来往返马来西亚航班超4000架次 同比增长超40% [5] - 7月17日深圳机场双向客流达高峰 当日有9个航班从马来西亚抵深 同时9个航班从深圳飞往马来西亚 [6] 旅游业市场反应 - 2025年以来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的马来西亚人员超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60% 马来西亚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第一 [7] - 旅行社积极开发深度游 研学游 半年多次往返等产品 马来西亚旅游咨询量显著提升 部分海岛游线路已"一位难求" [8][10] - 互免签证宣布后旅行社成交量增长30% 热门目的地出现供不应求状态 产品设计转向多目的地深度体验 [12] - 马来西亚赴华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 中国地接社接待量攀升 深度游线路天数明显增加 客单价增长1-2倍 [14] 商务合作与经贸影响 - 中小企业主考察团需求增长 近3个月已组织8个团赴马来西亚考察投资环境与贸易政策 [13] - 签证便利化缩短商务决策周期 国际贸易企业订单促成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1-1.5个月 订单转化率提升30% [17][18] - 马来西亚采购商因免签政策更倾向选择中国长期供应商 例如某采购商计划为10家线下商超铺货 [21] - 中国企业出海马来西亚成本降低 某潮玩品牌2025年进驻马来西亚100多家门店 销售团队每月赴马办展 [23]
英国资管巨头与国泰海通,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0:46
合作背景与目标 - 英国资管巨头M&G Investments与国泰海通证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拓宽中国投资者进入全球市场的渠道[1] - 合作聚焦四个领域:信息共享、资产管理、客户服务和投资市场推广,结合M&G的全球投资专业经验与国泰海通证券的市场经验[3] - M&G预计到203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将达到40.4万亿美元,认为当前是中国资管行业的关键时刻[3] 合作领域与计划 - 双方正共同开发一项聚焦亚洲市场的联合品牌固定收益投资解决方案,计划于未来数月内推出[5] - 积极探讨其他合作项目,包括符合QDII资格的产品,建立投资咨询与产品销售的合作机制[5] - M&G旨在强化其在香港的投资组合管理和分销能力,以支持跨境投资解决方案[3] 双方优势与互补性 - M&G在亚洲投资市场有近二十年经验,服务多样化客户基础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基金等[3] - 国泰海通证券在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有深刻理解,在上海资本市场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5] - M&G能为国泰海通证券提供卓越的全球投资能力,满足客户国际多元化需求[5]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监管改革持续推动创新和更大开放性,为资管行业创造发展机会[3] - 亚洲被视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之一,为主动管理型资管机构创造长期价值[5] - 合作有助于提升国泰海通证券的产品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离岸投资解决方案[6]
中国-土耳其美容、美发、护肤、包材采购对接会在伊斯坦布尔举办
新华网· 2025-06-21 10:28
活动概况 - 中国-土耳其美容、美发、护肤、包材采购对接会在伊斯坦布尔IFM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外贸发展局承办 [1][3] - 对接会与土耳其国际美容、美发、护肤、包材展同期举办,吸引来自中国广东、上海、江苏等近10个省市的120余家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达1200平米 [3] -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吴健副总领事、土耳其贸易部欧盟和国际协定总司亚太处处长加泰·奥兹登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3] 贸易数据 - 2024年中土理发器具贸易额达5895.5万美元,同比增长34.8% [3] - 2024年中土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贸易额4677.5万美元,同比增长17.6% [3] 对接会成果 - 20家中国企业代表与土耳其及国际相关领域客商进行多轮面对面洽谈,围绕美容、美发、护肤、包材等核心品类开展精准供需对接 [5] - 对接会旨在推动中国美容、美发、护肤、包材企业深度融入欧亚市场,助力产业链上下游跨境合作 [5] 展会背景 - 土耳其国际美容、美发、护肤、包材展是土耳其最知名的美妆行业盛会之一,已有二十年历史,影响力覆盖中东和众多亚洲、欧洲国家 [5] - 本届展会自18日开幕,持续至20日 [5]
“如果有天中国科学家治愈了癌症,美国人只会觉得是偷来的”
观察者网· 2025-06-20 17:49
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 -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从合同研究组织(CRO)起步,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正在开发基于自主创新和本土生态系统的药物和疗法 [2] - 中国占全球癌症病例26%-27%,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本土药物和疗法的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2] - 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将挑战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选择退出跨境合作可能丧失创新机会 [2] 中国制造业和技术进步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变压器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变了外界对其"纺织工厂"的刻板印象 [3] - 深圳硬件生态系统独特,具备快速原型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改进和创新的能力,全球范围内难以复制 [3] - 中国在制造业自动化和先进制造业方面领先全球,其他国家尝试类似模式但效果不理想 [5] 中国硬件与软件集成能力 - 中国在无人机等行业成功实现软硬件集成,成为市场领导者,通常与跨国公司合作完成 [3] - 台湾地区在硬件方面表现优异,但软硬件集成能力不足,难以替代中国大陆的生态系统 [5] - 深圳的硬件生态系统支持短产品周期快速迭代,这种模式仅中国大陆能够掌握 [5] 全球产业分工与中国角色 - 纺织业已转移至柬埔寨、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中国成为这些地区增长最快的投资者 [3] - "中国+1"战略是中国企业出海并带动跨国合作伙伴迁移的体现,改变了全球产业布局 [3]
特稿 | 陈庆:全球资本市场合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5
交易所角色转变 - 交易所正从资本流动中转站转变为"创新生态构建者",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1] - 全球交易所竞争力标准从技术速度转向信任、韧性和包容性[2] - 新加坡交易所将AI工具深度融入监管监控系统,并部署云计算扩展基础设施[2] 技术创新与风险平衡 - 新加坡交易所采用AI精准检测市场异常并预测走势,但需防范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和系统安全风险[2] - 全球交易所协作通过共享经验和统一标准构建安全包容的金融体系[3] 跨境资本合作 - 新加坡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ETF互联互通成为跨境资本协作典范,促进全球投资者布局中国创新产业[4] - 跨境合作整合全球资本供给与中国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的融资需求[4] - 新中资本合作形成"技术—资本—市场"闭环增长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全球化[5] 新中市场互补性 - 中国提供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力,新加坡发挥开放资本市场和国际枢纽优势[6] - 新交所33%上市企业来自海外,其中近半数为大中华区企业[6] - 新交所运营超十亿新元气候行动ETF组合,主导亚洲ESG债券跨境上市[6] 未来合作方向 - 计划开发更多新中ETF互联互通产品及指数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中国产业升级[7] - 交易所深度合作促进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塑造全球产业规则[8]
(进博故事)直播的流量“澳”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0:26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七届进博会澳大利亚展团规模创历史新高,250余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展,涵盖矿产、食品、保健、消费品等多领域 [1] - 近百家澳企首次参加进博会,其中30家更是首次涉足中国市场 [1] - 澳贸委晒出总价值近3.77亿澳元(约合14.82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 [2] 直播在进博会中的作用 - 直播成为澳大利亚企业变化趋势的主要可利用机会 [2] - 通过澳贸委首次设立的专属直播频道,马杰与"网红"合作走访澳大利亚参展商,介绍并体验产品 [3] - 凤雅堂旗下一款产品通过直播销量较参展前增长5倍 [3] - 活曼特药业集团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引入直播,现场互动异常热络 [3] - 《进博新品汇》线上直播观看量近3300万人次 [5] 进博会的商业价值 - 进博会已成为外商理解中国市场逻辑的重要"解码器" [1] - 进博会是一个汇聚商务人士、促进对话的绝佳场所 [2] - 进博会已成为展示澳大利亚产品的标志性展会,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力 [5] 中澳经贸合作 - 中澳经贸往来正以直播为支点,撬动数字时代的跨境合作新范式 [1] - 中国众多线上线下新型宣传方式值得澳大利亚企业学习 [3] - 进博会的东方机遇将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