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首次打造民营经济主战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22:55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角色 - 全球绿色经济蓬勃发展,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民营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敏锐度成为绿色变革核心力量[1] - 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绿色技术瓶颈,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展现灵活运营机制和创新活力[1]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新势力"专区 - 第三届博览会设立民营经济专属展示平台,集中呈现绿色技术、低碳产品和创新模式的前沿成果[3] - 专区旨在助力民营企业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3] - 绿色低碳发展为民营经济注入新动能,既是创新催化剂也是产业升级加速器[3] 民营企业在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 首届博览会打造"专精特新科技走廊",10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参展[4] - 第二届博览会民营企业规模扩大至近50家[4] - 第三届博览会首次以民营经济为主战场,汇聚20家碳中和领域专精特新与高新技术企业[4] 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应用案例 - 绿色包装领域:艾录包装、柯菲包装展示低碳包装解决方案和智能工厂建设成果[5] - 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瓯洋海工等4家企业展出智能电推船舶、碳捕集装置等产品,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5] - 节能增效领域:时链科技等企业演示零碳数智化系统、建筑节能等创新产品[5] - 工业制造领域:优耐特斯等企业展示高效节能空气压缩站房模型等核心技术[5] 民营企业对碳中和事业的贡献 - 民营企业通过工艺革新、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6] - 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提供节能减碳解决方案、零碳产品矩阵和数字化碳管理工具[6] - 民营企业为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操范本,对标国家碳中和战略[6]
瞭望 | 合力同心稳就业
搜狐财经· 2025-06-04 14:23
文 | 陈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为高质量充分 就业提供了基本条件,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今年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4月份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加力发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千军万马"的作用,鼓励现有经营主体吸纳扩大就业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特别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下滑, 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需着力防范行业性、区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和劳动关系群体性矛盾纠纷风险。 2025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 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 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四稳"工作各有侧重,相互支撑、互为条件,但首重稳就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日益 复杂形势,在科学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就业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对就业问题的高度 重视,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更 ...
城市副中心布局十大绿色产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04:48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城市副中心将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推动十大绿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2] - 行政办公区已实现100%绿电供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达到碳中和最高级别(净零排放) [3][4] - 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行政办公区绿色三星建材应用比例达100% [4] 绿色产业布局与目标 - 重点培育六大特色绿色产业:碳专业服务业、ESG专业服务业、绿色金融业、绿色投资、未来能源细分产业、合成生物制造业 [5] - 巩固提升四大既有绿色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建造业 [6] - 目标到2027年绿色企业超300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绿色技术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0% [6] 绿色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 - 城市副中心建成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前疃村),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100% [4] -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00吨 [9] - 园区建筑按绿色建筑二星/三星标准建设,采用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技术,一期2026年投用 [9] 近期重点任务 - 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吸引碳核算、碳捕集等绿色技术企业入驻 [9] - 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探索碳信用国际互认 [9] - 发挥绿色金融先导承载地作用,目标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9]
北京城市副中心力争到2027年绿色企业数量超3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21:45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力争到2027年实现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1] - 计划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1] - 绿色企业数量将超过300家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2] - 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 [2] - 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达到100% [2] 绿色产业培育措施 - 培育碳专业服务业并支持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 [3] - 培育ESG专业服务业形成国际影响力集聚区 [3] - 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包括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 [3] 特色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未来能源产业细分赛道如超导材料、真空系统 [4] - 建设合成生物相关产业园区带动规模效益 [4] - 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创新 [4] 既有产业升级 - 巩固提升新能源产业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建设 [5] - 打造较完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供应体系 [5] - 吸引低碳建筑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建造业 [5]
马瑙斯自贸区期待深化中巴产业与绿色合作——访马瑙斯自贸区监管局主席博斯科·萨赖瓦
新华财经· 2025-06-03 14:59
马瑙斯自贸区概况 - 马瑙斯自贸区自1967年设立以来已运行58年,自贸区地位将持续至2073年 [1] - 自贸区拥有比其他州更优越的税收优惠政策,未来50年聚焦技术创新和消费品制造 [1] - 2024年自贸区实现58年来最高营收纪录,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攀升 [3] - 自贸区由巴西联邦政府直接领导,具备独立行政和财政自主权,涵盖商业、工业和农牧业区 [3] 产业布局与政策 - 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电子电器、两轮车、化工、热塑性塑料等500多个行业 [1] - 禁止生产乘用汽车、香烟及非本地香源的香水 [1] - 巴西税制改革后,马瑙斯成为全国唯一保留税收优惠政策的自贸区,优势将持续至少6年 [2] 中资企业参与情况 - 20多家中资企业深度参与自贸区核心产业,包括格力、TCL、比亚迪、OPPO等 [1] - 中资企业覆盖空调制造(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两轮车(雅迪电动车生产线)、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 [1] - 中资企业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尤其在智能手机本地化生产方面成效显著 [2] 绿色经济与生物科技 - 自贸区设立亚马孙生物经济中心(CBA),专注生物科技和生物经济研究,已独立运营2年 [2] - 自贸区为亚马孙州提供大量就业,使97%雨林得以保存,成为全球生态保护核心力量 [2] - 计划通过COP30大会推广绿色投资成果,欢迎中国企业参与生物经济和绿色产业投资 [2] 区域合作与供应链优化 - 秘鲁钱凯港运营后将提升马瑙斯工业生产效率,降低中国原材料运输成本,增强供应链韧性 [3] - 期待引进更多中国技术和原材料,巩固增长势头并创造本地就业 [3]
假期重点速递 |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A股科技题材爆发,6月反弹能否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13:16
消费品以旧换新 -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1] - 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1] - 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1]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1] A股市场研判 - 市场或将延续指数震荡、热点轮动的风格,科技板块估值性价比逐步凸显 [2]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69倍、35.8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 [3] - 政治局会议明确稳预期基调,重点支持科技自主、消费升级及绿色经济 [3] - 央行通过降息和存款利率调整释放流动性,推动资金流向股市 [3] - 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建议关注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计算机设备等行业 [3] - 近期热点板块轮动较快,6月市场将围绕中报业绩展开炒作 [4] 稳定币行业 -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计划在纽交所上市,拟发行2400万股股票筹集至多6.24亿美元 [5] - 全球稳定币市值已逼近2400亿美元,年内增长360亿美元 [5] - USDT和USDC合计市场份额接近90% [5] - 2024年稳定币总转账量达到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card总交易量 [6] - 京东稳定币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等 [6] - 美国《引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已通过参议院程序性投票 [6] 工业软件行业 - 工业软件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国家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投入 [8] - 到2027年将更新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套操作系统 [8] - 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2824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13.8% [8] - 2024年市场规模或达3332亿元,同比增长18% [8] - 建议关注赛意信息、中控技术、中望软件等相关企业 [9] 固态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宽温域等优势 [10]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10]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8年进入GWh级应用阶段 [11] -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614.1GWh,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11] - 固态电解质是核心增量环节,正负极材料向高压高密度方向升级 [11] - 建议关注三祥新材、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等相关企业 [12]
从松散联合迈向机制化合作,中国东盟海合会开启新篇章
华夏时报· 2025-05-30 12:1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当前,我国"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 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这是三方首次正式"同框",受到了全世 界的关注。 海合会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简称,其成员国包括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和阿曼。海 合会国家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战略枢纽地带,不仅是中东地区重要产油国,更是地区金融体系核心国家。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峰会上表示:"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们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 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连接和合作,能够造就一个充满活力 的经济圈和增长极,对于各自经济繁荣和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和海合会都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三方经济结构高度互补,有望成为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的共享大 市场,中方同东盟已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正推动早日完成同海合会的自贸协定谈判,合作前景十分广 阔。"5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表示。 她表示,下一步,三方将以平等互 ...
英欧峰会“重置”双方关系 双方在经贸、防务、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09
英欧峰会协议概述 - 英国与欧盟举行脱欧后首次峰会 达成多项协议 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 [1] - 协议涵盖经贸 防务 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 为"重置"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1] - 预计相关协议将在2040年前推动英国经济增长近90亿英镑(约合120亿美元) [3] 经贸领域合作 - 签署12年新渔业协议 保障英国渔船可持续进入欧盟水域 同时维持欧盟渔船在英国水域现有捕捞配额 [1] - 达成动植物检疫协议 简化英国食品出口手续并降低成本 预计促进汉堡包 香肠等产品重新进入欧盟市场 [1] - 对接碳排放交易体系 避免英国企业受欧盟明年实施的碳征税影响 [1] - 探索英国重新加入欧盟内部电力市场机会 预计降低双方电价波动超15% [1] 防务与安全合作 - 达成安全与防务合作框架协议 英国有望参与欧盟1500亿欧元的联合采购武器计划 [2] - 合作将提升英国军工实力 加强欧洲国防领域整体协作能力 [2] 人文交流与合作 - 启动"青年流动计划" 允许英欧年轻人跨国工作学习最长三年 设人员流动限额及停留期限 [2] - 英国重新加入欧盟学生交流计划 为双方青年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 [2] - 欧盟取消部分限制 允许英国旅客使用申根区电子闸门 简化艺术家在欧盟旅行程序 [2] 协议背景与影响 - 英国2020年脱欧后双方关系经历冷淡期 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加强合作 [3] - 协议体现"务实外交的回归" 将英国重新带入与欧盟制度性接触框架 [3] - 英欧仍存在北爱边界 直布罗陀主权等未解决问题 未来需持续谈判巩固成果 [3]
2025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披露参展计划
北京商报· 2025-05-29 11:1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慧)作为2025年服贸会的主宾国,澳大利亚的参展计划备受关注。在5月28日举办的2025年服贸会"高管谈服贸"主宾国澳大利亚专访活 动上,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白亚宁(Iannis Patin)披露了2025年服贸会澳大利亚国家馆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处(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简称"澳贸委")作为澳大利亚国家馆的牵头单位,目前正全力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此次澳 大利亚参展规模空前,展台面积与参展企业数量均创下服贸会历届主宾国之最。 2025年服贸会期间,澳大利亚将设立独具特色的国家馆。馆内将通过标志性的元素,全方位展现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澳大利亚形象。澳贸委将组织近60家 机构和企业组成澳大利亚国家馆。这些展商将在服贸会上全面展示澳大利亚在绿色经济、教育、旅游、食品、消费品和健康等众多领域的领先实力,探索和 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机遇。 "澳大利亚此次以主宾国身份亮相服贸会,旨在探索和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机遇,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白亚宁表示,"在2025 年服贸会的舞台上,澳大利亚的精彩展示将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服务贸易盛宴,也将开启中澳服务贸 ...
全球南方“新叙事”:中国与东盟、海合会首办三方峰会,释放什么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20:43
区域合作新阶段 - 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三方通过紧密联接和合作,有望形成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对各自经济繁荣及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峰会以"共创机遇共享繁荣"为主题,重点讨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能源安全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 [2] 合作机制与战略价值 - 三方合作整合中国的制造业与技术创新优势、东盟的供应链节点优势及海合会的能源与资本优势,应对全球产业链冲击 [5] - 合作模式基于比较优势,聚焦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为非零和博弈的东方智慧体现 [6] - 东盟、中国和海合会总人口超21亿,经济总量接近25万亿美元,合作空间巨大 [6] 经济一体化与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个章节,为三方合作提供便利 [8] - 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谈判进展顺利,未来可能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 [8] - 三方将拓展能源、农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并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 [9][11] 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三方将制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对接联通 [9] - 共建港口、铁路、能源管道等项目,完善亚洲陆海联动的互联互通网络 [10] - 中国电动汽车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受青睐,东盟承接中国制造业,中国从中东进口能源,三方关系紧密 [11] 金融合作与货币安全 - 三方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减少对美元依赖,维护金融主权 [11] - 合作有助于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