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佛山两家银行网点获准停业,年内已关停8家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09:27
银行分支机构调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大众支行、平安银行佛山丹灶社区支行停止营业,要求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并妥善处理客户事宜[1][3] - 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大众支行开业于1990年,已有35年历史,曾用名包括丽日玫瑰支行、江湾支行等,平安银行佛山丹灶社区支行开业于2020年[3] - 2025年佛山共有8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退出,包括中国农业银行高庙支行、中国工商银行顺德桂安支行等国有大行支行,同期新设9家分支机构,国有六大行未在佛山新设网点[3] 全国银行网点趋势 - 2024年全国商业银行退出网点2483家(2023年2649家),新设1979家(2023年1655家),呈现"退出数大于设立数"特点[4] - 数字金融发展导致银行业务线上迁移,2023年内地银行业离柜交易占比超90%,线下网点运营成本高促使其撤裁或转型[4] - 94%的被调研银行分行已开展网点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强主题场景网点建设与生态营销[4] 行业布局变化 - 国有大型银行网点数量呈略微下降趋势,股份制银行为强化区域布局网点数量有所上升[3] - 2025年佛山新设分支机构以珠海华润银行禅城支行、三龙湾社区支行为代表,与退出数量总体平衡[3]
龙华累计为企业授信金额超804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07:09
龙华区金融创新与小微企业服务 - 龙华区推出全国首创的"园区贷",重点服务"初创期、高成长、无抵押"小微企业,已在2个园区落地,惠及33户企业,授信金额9400万元,计划今年新增18个园区,授信额度提升至10亿元 [2][4] - "数字云贷"系列产品包括园区贷、政补贷、产链贷、资本贷、人才贷五个子产品,其中园区贷和龙华资本贷为全国首创 [3][4] - 产链贷已投放409笔供应链融资贷款,金额3.65亿元,深度赋能"20+8"产业链 [4] - 政补贷已发放198笔信用贷款,额度3.69亿元,通过对接政务数据为企业增信 [4][8] - 龙华资本贷发行额度20亿元,分为初创贷(≤1000万)、中型科技易贷(1000-5000万)、大型企业产链贷(≥5000万)三个子产品 [4][9] 金融产品创新成果 - "龙数贷"累计放款234笔、额度4.34亿元,融合政府补贴数据与金融机构风控模型 [5] - 平安产险推出全市首单中试综合保险产品,提供中试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5] - 人才贷为优质人才企业提供单户≤1000万、期限≤2年的信用贷款 [10] - 政补贷年化利率3.8%,纯信用最高1000万,支持线上秒申秒贷、随借随还 [9]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龙华区建立"三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龙华方案" [3] - 全区落地21个"金融驿站"和4个"首贷专窗",覆盖6个街道,服务企业13209家次 [5] - 截至2024年底对接24094家授信企业,首贷户970家,累计授信804.11亿元 [6] - 金融机构数量达355家,包括银行网点151家、保险机构87家、证券营业部28家、基金管理人37家 [7]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 2024年龙华区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十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67亿元 [2] - 拥有39家上市公司,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4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 [2]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全市第3),创新型中小企业2940家(全市第2) [2]
【重磅首发】Wind全球企业库上线“五篇大文章”企业标签,赋能金融机构精准发力!
Wind万得· 2025-06-18 06:32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央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的 出台,更对金融机构识别相关企业、精准配置资源、强化风险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 全球企业库重磅升级:首创"五篇大文章"企业分类识别体系 万得(Wind)全球企业库依托覆盖超1.2亿家企业的全维度数据(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经营动态等),深度结合政策与行业研究, 行业首发"五篇大 文章"产业标签体系 。该体系通过 三级置信度(严、较严、宽)科学分级 ,为金融机构提供 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目标企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直击政策 落地核心痛点。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 | 0 | | 企业教据浏览器 | 全部功能 数据API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标签 | | | | × | | | | 11 | 企业标签(9) | | | | | 的触 | | | 法定 | 計港上市 1810.HK | 投资机构小米科技 | | 小米系 小微企业 | | | | | 甲波 | 民营企业 | 私人 ...
用好大模型赋能数字金融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3
欧阳日辉也表示,推动更多的公共数据向消费金融机构赋能,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撬动各方数据的 融合应用,有助于消费金融机构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提升获客和活客能力。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头部机构,招联金融参与了行业标准建立,助力AI技术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并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领域。招联金融日前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展示的"招联仲 思智能中医大模型"平台受到参会者关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兴业消费金融近年来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从流程、准入、审查到贷后全链条优化升级管理。在 数据采集层面,通过清洁取数、用户自主授权源头数据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保障数据真实 性。同时,持续深化外部数据引入与应用,依托数字技术,构建自动化、标准化的风险识别、反欺诈和 运营体系。 今年以来,深度求索(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快速发展,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巨大机遇。记者采访 了解到,各金融机构正加快深耕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充实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金 融服务质效,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更多应用场景,依托数智化技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模型应用于精准营销、理财顾问、贷前风控、信用评估等核 ...
让无形数据变有价资产推进数字金融 银行业积极“挖矿”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3
数据资源入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重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多家银行已开展数据资源入表工作,资产含"数"量持续攀升 [1] - 商业银行作为"数据大户",数据资源入表有助于体现数据价值,提升财务报表质量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 - 目前商业银行数据资源入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入表规模普遍为百万元级,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1] 政策背景与制度建设 - 2020年4月数据被明确写入生产要素文件,近年来围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2] - 2023年8月财政部印发《暂行规定》,为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提供会计处理规则依据 [2] - 2024年3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银行业数据资产估值指南》团体标准,构建数据资产估值框架 [9] 商业银行实践案例 - 中信银行构建覆盖全行主要领域的数据资产目录,采用三步走策略完成2024年年报数据资源入表 [3] - 浦发银行制定"数据资源入表五步法",积累数据资源入表场景 [3] - 光大银行入表数据资源规模超过1800万元,为目前披露的最高值 [3] - 宁波银行数据资源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杭州银行无形资产净值中包含数据资源327.4万元 [4] 数据资源入表的意义 - 数据资源体现了银行在技术创新、客户洞察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核心优势 [6] - 有助于银行更加全面和真实地反映资产结构,提升财务报表信息含量和透明度 [6] - 推动业务和服务转型创新,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6] - 有望成为资产证券化、数据要素流通和数据价值变现的重要支撑 [7] 当前面临的挑战 - 数据资源确权和评估是最大难点,缺乏统一、权威的评估方法 [8] - 数据资源类型多、形式多样,导致数据资产识别难 [9] - 数据合规与确权复杂,全生命周期涉及多方参与 [9] - 数据资源成本归集难,加工链路长难以清晰归集 [9] 未来发展建议 - 政府需加强制度建设与市场监管引导,明确数据所有权分置模式 [10] - 行业协会应推动标准制定和交流合作,制定操作规范流程 [10] - 企业需强化数据治理与共享利用,挖掘数据价值 [10] -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安全保障 [10]
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十二部门联合发文 支持海南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海南日报· 2025-06-17 08:55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提 出,科技金融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助力构建产业创新业态,支持海南省争创区域科技创 新中心,打造科技开放合作、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三个高地"。绿色金融加大对ESG(环境、社会 和治理)表现良好企业的融资支持,继续实施企业上市"尖峰岭"行动计划,支持发展第三方治理模式, 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体系,优化 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稳定外贸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产品服务供给。养老金融完善适老服 务设施配置,建设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强化银发经济和康养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加快 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支持海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海南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政策沟 通,形成全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合力。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总局海南监管局、中国证监会海南监管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海南省发展和改革 ...
一季度武汉“301”线上快贷规模破百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6-17 08:33
武汉"301"线上快贷模式发展现状 - 一季度武汉金融机构通过"301"模式发放贷款超10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全省"301"模式放款量同比多增103亿元 [6] - 科技型企业平均授信额度提升40% [6] - 21家商业银行累计发放"301"模式贷款611万笔 金额7205亿元 [7] - 武汉等地一季度"301"模式贷款发放量超100亿元 [7] "301"模式核心特点 - 实现企业"零次跑""零等待" 从申请到放款全流程手机操作 [2] - 通过对接征信/税务/市场监管数据提供纯信用贷款 [2] - 湖北银行案例:3分钟完成100万元纯信用贷款审批 [2] - 广发银行案例:290万元"惠信通"贷款实现"秒到账" [2] - 汉口银行案例:形成标准化产品体系 累计放贷576.56亿元 [7] 科技型企业融资创新 - 武汉鼎成电力获55万元纯信用贷款 3分钟完成审批 [4] - 依托"科企贷"模式 银行可查看企业纳税/征信数据 [4] - 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单笔额度最高1000万元 [6] - 东湖高新区启动"伙伴工程" 首批遴选400家科技企业 [6] - 贷款审批依据企业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等7个指标 [6] 数据共享与平台建设 - 人行湖北分行协同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信息共享 [3] - 开发"楚天贷款码"平台 累计办结融资3429亿元 [3] - 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平台提供企业多维数据 [6] - 湖北银行将纳税/社保/知识产权转化为信用评分 已投放12亿元 [7] 模式成效与行业评价 - 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痛点 [8] - 成为湖北省数字金融领域标杆性创新 [8] -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相结合的信贷服务创新 [8] - 湖北银行普惠金融案例:服务550家企业 [7] - 汉口银行案例:服务小微企业超7万户 [7]
农村商业银行发力“支农支小”
经济日报· 2025-06-16 07:09
增强"三农"金融供给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将达到3万亿元 [2]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承担浙江省二分之一的农户贷款和四分之一的涉农贷款,长兴农商银行春耕贷款总额7.3亿元,新昌农商银行为石斑鱼产业链提供1亿元专项授信 [2] - 天津农商银行制定春耕备耕专项信贷政策,建立信贷业务"绿色通道",优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春耕备耕领域 [3] - 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计划全年投放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不低于500亿元,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团队"专班服务机制支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 [3] 提升服务"小微"质效 - 2025年一季度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5] - 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 [5]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实施"民营小微金融滴灌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承担浙江省四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 [6] - 北京农商银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授信超4000户合计金额超200亿元,其中小微外贸企业授信近300户金额超23亿元 [6] 创新服务转型发展 - 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线上线下协同展业新模式 [7] - 广西灌阳农村商业银行通过"银税互动"为广西日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0万元贷款 [7] - 浙江鹿城农商银行推出"科创贷""知产"质押贷产品,赣昌农商银行以知识产权质押向江西泽境智能科技发放400万元贷款 [8] - 专家建议农商行应用金融科技增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探索特色产品扩大农户信用贷款惠及面 [9]
期货市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06:53
数字技术重塑金融生态 - 数字金融以颠覆性力量重塑金融行业生态,期货市场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市场效能、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方向[1] - 数字化转型具有双重意义:优化交易流程、提升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扩大市场参与群体,同时也面临技术适配性、监管适应性及市场主体接受度等挑战[1] 数字金融在期货市场的应用现状 - 数字化交易平台突破传统交易时空限制,中国"互联网+期货"模式覆盖的交易量2022年较2018年增长320%[2] - 区块链技术提升交易安全性与透明度,智能合约实现自动执行和结算,简化流程并降低成本[2] - 大数据分析整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构建多维度市场预测模型,如高盛Marquee平台整合全球百万级数据源提供分钟级风险预警[3]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算法交易与智能投顾,摩根大通AI每秒生成数百万种交易策略,曾精准收割超2亿美元利润[4] 数字金融对期货市场的多维影响 - 交易效率指数级提升,2023年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平均订单处理时间较2015年缩短82%,交易执行成本下降35%[6] - 市场透明度实质性增强,区块链溯源系统有效遏制"劣质油"混入交割环节等现象[7] - 风险管理能力全面升级,2022年采用AI风控系统的机构平均亏损幅度较传统机构低40%[8] - 市场创新持续深化,催生"期货+"跨界融合模式如天气期货、碳排放权期货等新型产品[9] 数字金融应用的现实挑战 - 技术风险包括区块链"三元悖论"未破解及智能合约代码漏洞可能导致系统性损失[10] - 数据安全风险上升,2022年全球期货市场数据泄露事件同比增加57%[11] - 监管滞后问题突出,现有框架难以应对数字金融"去中介化""实时性"特征[12] - 人才缺口严重,全球期货从业者中具备"金融+科技"复合背景的人才占比不足15%[13] 数字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深化,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大宗商品期货"全生命周期溯源"[14] - 监管科技崛起,AI与大数据技术开发"监管沙盒"系统实时监测异常交易行为[15] - DeFi渐进式渗透,交易所可能通过"中心化+去中心化"混合架构整合优势[16] - 全球化深度拓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跨境期货交易占比将从25%提升至40%以上[17] - 产品创新加速,加密货币、NFT等新型底层资产将催生更多期货品种[18] 结论与建议 - 强化技术标准建设,推动区块链、AI等技术标准的行业统一[20] -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隐私计算+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框架[20] - 推进监管科技应用,探索"监管沙盒"在期货市场的落地路径[20] -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金融理论+技术实践"交叉教育[20] - 深化国际合作机制,参与全球数字金融监管规则制定[20]
数字金融送“黔货出山”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5 21:42
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 毕节市形成"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涵盖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领域 [2] - 截至去年末 全市拥有电商企业211家 活跃网店2455家 培育网销优品300余款 网络零售额近百亿元 其中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占比达53% [2] - 直播带货蓬勃发展 80后返乡创业者通过直播实现单品销售额8000万元 [4] 金融创新支持电商 - 工行毕节分行推出"电商e贷" 通过整合电商平台经营数据 信用评级 构建"用户画像+智能风控"双引擎 [3] - 增加适用于网络主播 视频创作者等新业态群体的授信评价维度 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空白 [3] - 提供"分钟级授信 线上一键提款"的极速体验 满足电商产业客户短 频 快的融资需求 [3] - 通过调取"92.5%好评率 4.7分店铺评分 10万多粉丝"等企业抖音后台数据 现场为企业进行授信评估 [4]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 毕节依托电商产业生态建设 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2] - 从"乌蒙山货出山"工程到"黔货云仓"项目建设 从直播带货到跨境电商崭露头角 [2] - 手机变身"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毕节谱写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4] - 从"养在深闺"到"天下知晓" 从"提篮兜售"到"数字工厂" 展现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