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天齐锂业:矿端供应未出现明显减量,碳酸锂价格仍需底部震荡和磨合
巨潮资讯· 2025-05-22 10:40
锂精矿价格与供应 - 锂精矿价格持续回落但矿端供应尚未出现明显减量 [2] - 产业链处于盈利压力向上游传导阶段锂盐端成本支撑线逐步下移 [2] - 碳酸锂价格一度反弹至每吨6.5万元但随后回落预计仍需在底部震荡 [2] 行业反转与价格走势 - 行业反转需等待关键催化因素如大规模矿山或锂盐厂减产、下游需求增长 [2] - 价格走势受经济形势、市场博弈、预期及行为等多重因素影响 [2] - 锂盐行业从2023年开始供过于求因2022年下半年价格暴涨吸引新参与者导致产能快速扩张 [2] 需求与中长期展望 - 2025年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仍获广泛支持 [2] - 全球锂行业仍处于发展上升期从速度、规模、强度三个维度来看 [2] - 中长期锂行业基本面将持续向好2024年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延续高增长 [3] 新兴应用领域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成为前沿电池技术应用场景 [3] - 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进一步拓展锂电池市场空间 [3]
宁德时代港股IPO:一次“零碳”时代的价值重估
市值风云· 2025-05-21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标志全球资本对零碳经济核心资产战略重估 其从单一供应商升级为零碳生态构建者 多元布局形成增长韧性 全球化战略与 ESG 治理强化壁垒 未来将引领能源革命新范式 [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宁德时代港股 IPO 情况 - 2025 年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以“A+H”形式登陆港交所 上市两日股价累计涨幅 28.3% 总市值达 1.53 万亿港元 AH 股溢价 13.29% [1] - H 股最终以 263 港元最高发行价定价 相较定价基准日零折价 国际配售超购逾 30 倍 香港公开发售获 151 倍超额认购 基石投资者多元化 [1] 零碳科技投资的“确定性” - 全球处于大变革时期 新能源等行业爆发 地缘事件频发 美元地位松动 电力等基础设施是底层逻辑 低碳化甚至零碳化是发展趋势 [2][3] - 全球新能源汽车四年五倍增长 2024 年销量 1770 万辆 渗透率突破 19.8% 预计 2030 年达 55.7% 2024 - 2030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 25.3% [5] - 全球风光发电占比从 2020 年 9%提升至 2024 年 17% 2030 年目标 31% 2020 - 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复合年增长率 82.7% 2024 - 2030 年预计维持 29.2% 重型装备场景电气化不断发展 [8]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规模从 2020 年 1 万亿美元跃升至 2025 年预期的 2 万亿美元量级 宁德时代在转型中处于优势地位 [9] 动力电池继续稳固 - 2020 - 2024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营收复合年化增速接近 60% 2024 年营收 2530 亿元 2017 - 2024 年连续 8 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 2024 年市占率 37.9% [10] - 2025 年 4 月发布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和骁遥双核电池 解决行业痛点 突破技术瓶颈 [10] - 以车电分离和电池标准化为核心推动换电模式发展 2025 年计划自建 1000 座换电站 与多方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11] - 电池已装备国内 700 余艘船舶 4 吨级民用电动飞机试飞成功并通过认证 拓展业务边界 [13] 储能不断发力 - 截止 2024 年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 36.5% 连续 4 年位居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 573 亿元 最近五年复合增速 133% [18] - 推出天恒、EnerOne、EnerC 等品牌 针对欧洲市场推出 TENER Stack 解决方案 能量密度提升 50% 体积利用率提高 45% 降低 35%特殊运输成本 [18][20] 10 年研发投入超 700 亿,助力产业新能源化 - 十年累计研发投入 718 亿元 2024 年研发费用 186 亿元 截至 2024 年底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超四万三千多项 海外申请专利数排名第二 [23] - 专利申请增量连续五年行业第一 是全球锂电领域唯一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公司 打通“技术专利化 - 专利标准化 - 标准产业化”路径 [23] - 创新成果支撑动力电池市占率领先 推动储能业务增长 Tener Stack 储能系统覆盖 52 个国家 1700 个项目 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跨越 [25] - 今年将所有工厂打造为“零碳工厂” 对外输出技术经验 推动传统产业新能源化 探索一体化零碳解决方案 [26][29] 连续两年分红率超 50%,ESG 表现优秀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近 600 亿元 2023 年和 2024 年连续两年分红率达 50% 2025 年 4 月初启动最高 80 亿元股份回购计划 截至 4 月底已实施回购 15.5 亿元 [30] - 通过港股 IPO 推进全球化战略 动力电池在欧洲市占率第一 推进多个海外项目建设 [30] - 2024 年 MSCI(ESG)达到 AA 级评级 属于全球前 5% 核心工厂零碳电力占比 74.5% 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 12.87 万吨 镍钴锰金属回收率 99.6% [31]
兴源环境(300266) - 300266兴源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10
公司业务 - 深耕装备制造、双碳创新、环境治理三大业务领域,最早为压滤机生产制造企业,后获得水利疏浚等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能力,近几年设立储能与双碳板块 [3][4] - 压滤机可用于多个行业,公司在该行业有逾30年历史,有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可提供整套过滤系统集成服务,子公司兴源环保压滤机产值位列浙江省分离机械行业第一,是中国压滤机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8月入选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自主研发的压滤机获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认定 [4] 资金与合作进展 - 2025年5月披露向控股股东锦奉科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97亿元,发行数量不超过2.4亿股 [2][4] - 2024年12月24日,新投集团将10%股份转让给锦奉科技,并以合法合规方式向上市公司提供借款,为稳定现金流,保持存量借款不变,有息债权对应年化利率调整为4%,且不收取2024年度借款利息,正按规则和计划推进债转股事宜 [4] - 间接控股股东兴奉国业为公司提供1.9亿元担保 [4] - 已与奉化区相关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虚拟电厂和双碳领域合作 [3][4] 业绩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历史工程项目(含PPP项目)回款超5亿元 [3] - 2024年公司营收、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改善,2025年继续聚焦三大业务领域,从经营、资本、文化角度启动三大攻坚 [3] 盈利增长点 - 装备制造业务改革优化提升,环保设备明确销售战略布局等,农牧装备关注团队培养和研发高毛利产品 [4][5] - 储能业务向区域级虚拟电厂平台建设与运维转型,双碳业务突破CCER签发和VCS销售难点,能源数字化业务落地自主品牌 [5] - 环境工程业务强化项目管理运营,抓历史工程项目结算回款和业务增量,关注行业动态开辟新赛道 [5] 降本增效举措 - 人力成本方面,加强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精简总部做强业务,资源和能力下沉到一线 [5] - 财务成本方面,利用国资控股背景与金融机构沟通调降存量借款利率,与股东协商下调关联方借款利率,争取借款利息豁免 [5] - 生产成本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统筹各环节,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体系,督促业务单元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 [5] 战略规划 - 2025年董事会制定“一三九”战略规划,一个主题是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扭转局面”为主题,贯穿全年工作;三大攻坚是从经营、资本、文化角度启动三大攻坚;九项任务是围绕三大攻坚制定的重点任务 [5]
珩创纳米蝉联全球磷酸锰铁锂出货量第一 加速推进3万吨扩产计划
鑫椤锂电· 2025-05-21 09:06
公司概况 - 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磷酸锰铁锂(LMFP)出货量榜首,市场占有率接近50% [3] - 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完成3轮累计近5亿元融资,一期1.5万吨产能稳定运行,3万吨扩产计划加速推进 [3] - 创始团队由原陶氏化学、通用电气GE等全球头部材料企业高管及研发专家组成,是全球首个实现LMFP产业化的团队 [3] 技术优势 - LMFP材料是磷酸铁锂(LFP)的升级版本,能量密度较LFP提升15-20%,兼具高安全性、低瓦时成本和优良低温性能 [3][4] - 公司独创固液两相法LMFP工艺路线,突破传统工艺性能瓶颈,打造业内成本最低、综合性能最优的LMFP产品 [4] - 拥有70余项LMFP核心基础专利,覆盖中、美、欧、日韩等主要市场,构建全球独家专利布局 [4] 产业化进程 - 创始团队十年前曾量产销售近百吨级LMFP产品,为LMFP市场化奠定基础 [3] - 2022年买断陶氏化学LMFP全球核心专利,以破纪录速度实现产业化落地 [7] - 成立10个月内建成年产5000吨LMFP产线并量产出货,2年达成万吨级产能突破 [11] 行业应用 - LMFP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3][4] - 宁德时代2023年起在奇瑞星纪元ES、智界S7等车型搭载"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 [11] - 亿纬锂能2025年发布LMX材料体系电池,国轩2023年推出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 [11] 行业发展 - LMFP发展历经实验室研发期(1997-2007)、产业化探索期(2008-2014)、政策波动期(2015-2019)和复兴突破期(2020至今)四个阶段 [7] - 2020年后LMFP凭借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优势重回主流,正极材料上市企业纷纷宣布产能规划 [7] - Roland Berger预测LMFP将成为继LFP和三元材料后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市场容量增速显著 [8] 技术突破 - 行业通过纳米化、碳包覆及掺杂元素等工艺解决LMFP锰铁分布不均、结构稳定性弱等问题 [10] - 公司通过液固两相反应体系实现极致颗粒粒径分布控制、碳层包覆均匀性及超高锰铁均匀性技术路径 [10]
1GWh订单!阳光电源签储能重要协议
行家说储能· 2025-05-20 21:10
插播 : 2025工商业储能有何新打法?6月9日-12日,行家说储能联合光亚法兰克福举办"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点击" 阅读 原文 "了解详情 约1GWh!又一家储能头部企业拿单。 日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公司Zelestra与阳光电源签署重要协议,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提供相关储能设备。 ■ 阳光电源:拿下智利1GWh储能订单 根据协议,阳光电源将为该项目提供PowerTitan 2.0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及中压功率变换单元,该项目储能容量约为 1GWh , 预计 将于2025年第 四季度开始交付。 ■ 巨头抢滩智利大储市场 据了解,该项目是智利塔拉帕卡Aurora混合发电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还包括一座220MW直流太阳能发电厂,配备了阳光电源的1+X模块化逆变 器(8.8MW模块化设计)。 Aurora项目目前已开建, 预计每年将产生约600GWh的可再生电力,相当于20万户智利家庭的年用电量。 此外, 阳 光电源 PowerTitan液冷储能系统用于智利 200MW/800MWh BESS del Desierto储能项目,该项目为开发商Atlas Renewable Ene ...
武汉蓝电(8307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0:4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其他(线上交流会) [3] -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19 日至 20 日 [3] - 活动地点:公司会议室及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长江证券、华源证券等众多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3][4] - 接待人员:总经理叶文杰、董事会秘书王雅莉、财务负责人郑玮 [3] 产品结构相关 - 微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下降原因:受下游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新增产能投资放缓影响,电池测试设备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 [4] 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情况 - 应用领域:3C 消费电子类电池电芯及电池材料测试 [4] - 主要客户:3C 电池厂商、高校、科研院所等 [4] - 市场态势:消费类电池市场稳中有升,设备需求量与消费电子类电池产量相关 [4] - 公司优势:稳定性好、精度高 [5] - 竞争情况:企业端市场份额相对较低,面临深圳新威尔、瑞能股份等企业竞争 [5] 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情况 - 应用领域:动力电池用电芯、模组等测试 [7] - 市场需求:与动力电池出货量相关,出货量增长有望带动设备需求提升 [7] - 公司情况:设备销往企业类客户,进入市场较晚,但设备性能稳定、精度相对较高,已占据一席之地 [7] - 市场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将增加,前景广阔 [7]
突发!某储能大厂IPO终止
鑫椤储能· 2025-05-20 16:31
公司IPO终止事件 - 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主动撤回申请导致终止 [1][3] -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7.0208亿元人民币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IPO审核历程:2023年6月受理、7月进入问询阶段、11月收到第2轮问询函但未回复、2024年11月更换会计师、2025年3月中止、最终于2025年5月终止 [3][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及PACK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 [5] - 产品线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 聚焦储能领域应用包括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及通用储能市场 [5] - 具备电芯及PACK电池组全系列产品供应能力 [5] 行业关联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涉及储能材料、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光伏/风电及储能招投标等细分领域 [1] - 储能产业链关键词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等 [1]
磷酸铁锂订单“爆发” 万润新能签下宁德时代5年采购大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23:12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合作协议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2025年5月至2030年预计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磷酸铁锂产品 [1][3] - 按年均计算,万润新能每年向宁德时代供货约26.5万吨,超过其2024年总出货量22.82万吨 [4] - 宁德时代承诺2025-2030年每月采购量不低于协议量的80%,双方将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迭代 [3] - 万润新能2024年磷酸铁锂出货量22.82万吨,销售收入72.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8.93% [1] 万润新能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23亿元,同比降低38.21%,主要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 [4] - 2024年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39.07%,但营收受市场供需变化影响下滑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2.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30% [4] 磷酸铁锂行业动态 -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和储能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900GWh,同比增长超35% [6] - 2024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约560GWh,占动力电池总出货量72% [6] - 全球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92.5% [6] - 龙蟠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订5年协议,2025-2029年供应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估金额超50亿元 [5] - 龙蟠科技2024年与LGES修改协议,将磷酸铁锂供货量从16万吨提升至26万吨 [6] 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 - 磷酸铁锂电池因安全性、成本效益和环保优势,在储能和动力领域市场潜力显著 [6] - 高压实铁锂加速应用,磷酸锰铁锂渗透率有望提升,产品升级将加速企业分化 [6] - 头部磷酸铁锂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价格和成本改善有望修复盈利 [2][6]
新特电气(30112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19(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9 19:24
公司合作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关系较为稳定,业务往来频繁,部分客户合作时间长且有长期合作项目,订单交付和执行相对及时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费用为38,709,882.2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7%,较2023年的35,548,985.14元有所增加 [4] - 公司采取持续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等合作、培养吸引人才和建立有效管理体系等策略保持技术领先 [4] 分红政策 - 自2022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5112.71万元,利润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4] 发展战略与规划 - 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坚持“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战略,拓展变频、新能源、储能系统等新市场 [6] - 未来经营计划包括夯实主业、推进数字化建设、客户导向与技术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营销创新与数字赋能 [7] - 潜在风险有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成长性业务拓展不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7] 竞争地位与策略 - 面对竞争,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完善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助力子公司储能业务拓展 [9] 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下滑受部分订单延迟履行、开拓新市场费用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9.98%,因变压器业务增长和储能业务收入增加;净利润增长112.87%,因营收增长和收到赔偿款 [14]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变压器系列产品中变频用移相变压器可用于数据中心电源,目前未形成规模效应,后续将关注新兴领域需求 [10] - 公司产品通过相关认证,可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保障客户利益 [10] - 2024年完成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研发验证,推出电池液冷产品和快速布置型储能系统等 [12] 行业前景 -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发展潜力,契合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公司将关注行业发展提升竞争力 [14]
“木头姐”为特朗普政策辩护:关税战最终或将解放市场
金十数据· 2025-05-19 18:01
伍德对贸易政策的观点 - 方舟投资创始人伍德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本质是减少贸易壁垒,若达成目标相当于减税,对股市是积极信号 [2] - 伍德表示美英贸易协议是开放市场的双向通道,希望更多类似协议落地 [2] - 伍德相信技术创新加速将帮助美国通过增长摆脱预算赤字问题 [2] 伍德对中国市场的操作 - 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之际,伍德增持了价值270万美元的中国科技股 [2] - 此前中美达成协议:美国未来三个月将关税降至30%,中国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降至10% [3] ARK基金表现 - ARK创新ETF(ARKK)年内涨幅1.32%,略高于标普500的1.30%,跑赢纳指的0.52%跌幅 [3] - 该基金五年年化回报率仅为0.59%,远低于同期标普500的17.57% [3] - 截至2024年的十年间,ARK创新ETF抹去了投资者70亿美元财富,成为共同基金和ETF中第三大财富毁灭者 [3] 伍德对科技行业的看法 - 医疗保健行业是最被低估的人工智能应用受益者,新工具正加速药物发现与开发 [2] - 伍德预计消费者和企业将加速转向AI、机器人、储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平台 [4] - 投资策略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医学技术和机器人等领域的新兴高科技公司 [3] 市场资金流向 - 过去12个月ARK创新ETF净流出20.1亿美元,过去一个月流出2.0841亿美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