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一季度营收7.76亿元,同比上升13.3%!长链二元酸产品持续放量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17:30
凯赛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2][3]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2][3]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3]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3]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21.41% [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6] 长链二元酸行业与产品 - 长链二元酸(LCDA)指碳链上含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 [5] - 不同碳原子数的二元酸下游用途不同:十碳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等行业;十二碳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等 [5] - 生物制造法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逐步主导市场,替代传统化学法产品 [5]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5] 产能布局 - 现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7]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7]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7]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7]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销售 [7]
华尔泰(001217) - 001217华尔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7:12
项目情况 - 6万吨电子级双氧水技改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纯度达G3电子级水平,应用于电子、光伏、新能源等领域,与部分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业绩影响 - 公司建有60万吨硫磺制酸装置,一季度硫酸价格上涨,硫酸系列产品对公司一季度营收有积极影响,年度业绩需结合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走势等因素判断 [2]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25亿元,不代表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的承诺,仅为经营计划,实现与否取决于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比下降,主要因持续研发投入、费用增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综合原因所致 [3][4] 应对措施 - 优化采购策略与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生产装置运行管理,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单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 发挥海关AEO高级认证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及进出口业务;增加资金投入安全环保设施建设和升级,做好内控管理 [3] - 推进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达产达效,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3] - 利用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推进新产品研发,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业务占比 [3] - 2025年夯实生产管理基础,提高装置运行绩效;抓好内优外拓联动,提升经营水平 [4] -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护航安全长治久安;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促进节能降碳实施 [4] - 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做好“十五五”项目储备;加速技术创新工作,抓好技能人才培育 [4] - 提升风险管控水平,营造合规运行环境;促进班组提升建设,构建全面数字化能力 [4] 股价相关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股价走势受市场环境、行业发展以及投资者偏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3] 营收增长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比营收增长近20% [3]
鲁阳节能(002088):陶瓷纤维需求景气承压 管理提效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35.3亿(yoy+0%),归母净利4.8亿(yoy-2%),扣非归母净利4.9亿(yoy-7%)[1] - 2024Q4收入9.9亿(yoy+3%),归母净利1.4亿(yoy+8%),扣非归母净利1.5亿(yoy+10%)[1] - 2025Q1收入5.4亿(yoy-23%),归母净利0.6亿(yoy-27%),扣非归母净利0.6亿(yoy-28%)[1] - 2024年现金分红4.1亿(yoy+0.2%),分红比率85.5%(yoy+2.3pct),股息率6.2%[1] 业务表现 - 陶瓷纤维业务收入32.1亿(yoy+3%),销量53.7万吨(同比持平)[2] - 汽车衬垫业务收入1.4亿(yoy-36%),工业过滤业务收入1.6亿(yoy+13%)[2] - 2024年应付及预收周转天数63天(yoy+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7天(yoy+19天)[2] - 2025Q1应付及预收周转天数101天(yoy+3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8天(yoy+78天)[2] 盈利能力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1.0%(yoy-0.4pct),2025Q1综合毛利率25.6%(yoy-3.4pct)[3] - 陶瓷纤维业务毛利率32.1%(yoy-2.0pct),汽车衬垫业务毛利率17.1%(yoy+9.0pct),工业过滤业务毛利率10.9%(yoy+4.2pct)[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2.9%(yoy-2.0pct),2025Q1期间费用率12.3%(yoy-3.0pct)[3] - 2024年归母净利率13.6%(yoy-0.4pct),2025Q1归母净利率11.1%(yoy-0.7pct)[3] 业务展望 - 陶瓷纤维龙头地位稳固,汽车衬垫与工业过滤业务渐入佳境,预计贡献将持续加大[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6亿(yoy+1%)、38亿(yoy+7%)、41亿(yoy+8%)[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9亿(yoy+2%)、5.4亿(yoy+10%)、5.9亿(yoy+10%)[4] - 2025年PE 13x,估值具吸引力[4]
上峰水泥:“一体两翼”跑出加速度 多项核心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中证网· 2025-04-30 15:11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营业收入54.4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7亿元 扣非净利润4.74亿元 [1] - 总资产175.7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9.49亿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09% 综合毛利率26.16% 销售净利率10.86%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10.39亿元 为持续分红提供坚实基础 [2] 业务战略与结构 - 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 以水泥主业为根基 延伸产业链+股权投资双引擎 [1] - "两翼"业务利润贡献占比超三分之一 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2] - 骨料、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成为重要新业务 [2] - 股权投资涉及长鑫科技、合肥晶合、盛合晶微、先导电科、广州粤芯等项目 [2] 运营效率与行业地位 - 能耗工艺水平、成本控制、人均效率、运营效率、毛利率指标保持行业领先 [2] - 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能力使核心财务指标居行业前列 [2]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6.30元(含税) 分红政策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业绩说明会由董事长俞峰等高管出席 现场问题回复率100% [1] - 回应资源储备、区域优势、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康隆达发布2025第一季度报告 越南基地与新材料业务双轮驱动业绩飙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10:4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42.1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6457.85万元) [1][2] - 扣非净利润2984.76万元,由负转正 [2] 增长驱动因素 - 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带动销售规模显著扩大 [2] - 锂电业务回暖 [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业务突破 [1][3] 越南战略布局 - 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已成为公司全球布局的核心战略支点 [2] - 各条生产线已渐进式步入生产运营 [2] - 该布局优化供应链并提升运营效率,构建可持续的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经营壁垒 [2] 产品创新与新材料业务 - 研发并销售"超级抗切割"HPPE抗切割手套、"超级耐磨损"胶乳涂层手套及更易降解产品 [3] - 全资子公司金昊新材料建成2条干法、3条湿法生产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能力国内领先 [3] - 该材料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产业、军事装备及机器人灵巧手等新兴领域 [3] 新能源材料布局 - 通过江西宜春产业布局构建完整锂盐材料产业链 [3] - 子公司江西天成锂业和江西协成锂业形成从原料到成品的闭环生产能力 [3] - 产品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正极材料需求 [3] 未来战略方向 - 坚持"锂盐新材料+手部防护"双轮驱动 [4] - 推进"国内+越南"双基地战略 [4] - 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4]
万顺新材:4月2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4-29 20:21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公司经营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受铝加工业务行业加工费水平下降、国内外铝价波动、功能性薄膜业务产销规模较小、财务费用增加、投资收益减少、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30万元,同比减亏62% [2][9] - 一季度业绩提升主要来源于铝加工业务和纸包装材料业务销售增长、毛利提升,铝箔销量2.7万吨同比增长9%,纸包装材料销量8,403吨同比增长23% [2] 业务发展 - 公司业务覆盖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板块,近年来通过产业链建设,铝箔、铝板带一体化产业链规模优势逐步凸显 [3] - 公司将重点扩大高标准电池铝箔、无菌包装用双零铝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拓宽功能性薄膜业务市场渠道 [4] - 公司电池铝箔产品已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负极 [5] - 安徽中基三期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已有8台铝箔轧机进入有负荷调试阶段,计划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 [7] 行业情况 - 铝箔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电池集流体等领域,产业规模及消费需求呈稳步增长态势 [6] - 公司报告期业绩水平与同行业公司业绩波动趋势相近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1656.23万元,同比上升41.45% [9] - 负债率49.78%,投资收益203.38万元,财务费用2207.29万元,毛利率6.56% [9]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479.95万,融券净流入456.0万 [9] 股东回报 - 公司拟2024年度每10股派发0.1元现金(含税)的股利分红 [8]
南山智尚(300918):2025Q1传统主业显韧性 期待新材料业务利润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4-29 18:5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0.7%),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0.9%),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12.8%)[1] -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32.5%(同比-0.4pct),期间费用率为18.6%(同比-0.7pct),归母净利率为10.3%(同比+0.01pct)[3] -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0.82亿元,主要系新建项目投产购买材料支出增加[3] 业务板块表现 - 精纺呢绒业务营收1.75亿元(同比-7%),服装业务营收1.31亿元(同比+19%),服装增长源自新增企事业单位大订单[2] - UHMWPE纤维2025Q1实现净利润七百余万(2024Q1约一百多万),出口收入显著增长[2] - 锦纶6一季度销售超过五百吨,单吨均价约2万元,锦纶66预计2025年5-6月份产线爬坡结束[2] 新材料业务进展 - UHMWPE纤维实现技术突破,拉伸强度国内领先,是机器人腱绳理想材料[2] - 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机器人公司对接合作UHMWPE在机器人上的多种应用[2] - 2025年预计锦纶66产量约5千吨,锦纶6产量约2万吨[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3/3.36/4.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6/0.81/0.99元[1]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3/25.4/20.9倍[1] - 随着锦纶产能利用率提高和UHMWPE量价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望继续提升[3]
万顺新材(300057)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7:2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经营利润亏损,受铝加工业务行业加工费水平下降、铝价波动、功能性薄膜业务产销规模小、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64.30万元,同比减亏62% [1] - 2025年第一季度铝加工业务中铝箔销量2.7万吨,同比增长9%,江苏中基基地销量1.8万吨,安徽中基基地销量0.9万吨;纸包装材料业务销量8,403吨,同比增长23% [1] 行业与公司对比 - 公司业务覆盖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业务板块,报告期业绩水平与同行业公司业绩波动趋势相近 [2] - 公司通过产业链建设,铝箔、铝板带一体化产业链规模优势逐步凸显,并加大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 公司盈利增长点 - 聚焦新材料领域,优化业务结构,扩大高标准电池铝箔、无菌包装用双零铝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拓宽功能性薄膜业务市场渠道 [2] - 推进提质、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关注市场新技术和客户需求 [2] 产品应用情况 - 公司电池铝箔产品已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负极 [2] 行业发展前景 - 公司最大业务板块铝箔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电池集流体等领域,产业规模及消费需求呈稳步增长态势 [2] 项目进展 - 安徽中基三期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主设备12台铝箔轧机中已有8台进入有负荷调试阶段,计划今年底前全面建成 [2] 分红计划 - 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0.1元现金(含税) [3]
南山智尚(30091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1传统主业显韧性,期待新材料业务利润拐点
开源证券· 2025-04-29 17: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3.62亿元(同比+0.7%),归母/扣非净利润0.37亿元(同比+0.9%)/0.36亿元(同比+12.8%),传统主业显经营韧性,新材料业务新增长点逐渐明晰,维持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2.73/3.36/4.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6/0.81/0.9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3/25.4/20.9倍,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表现 - 2025Q1精纺呢绒/服装营收1.75/1.31亿元,同比-7%/+19%,精纺呢绒业务因下游服饰需求不足收入承压,服装业务增长源于新增企事业单位大订单 [8] - 2025Q1 UHMWPE实现净利润七百余万(2024Q1约一百多万),出口收入显著增长,且实现技术突破,已与多家知名机器人公司对接合作,有望2025年迅速放量 [8] - 锦纶产线2025Q1陆续投产并销售,锦纶6一季度销售超五百吨,下游景气度高、接单旺盛,单吨均价约2万元,锦纶66预计2025年5 - 6月产线爬坡结束,2025年预计锦纶66产量约5千吨,锦纶6产量约2万吨 [8] 财务情况 - 2025Q1毛利率32.5%(同比-0.4pct),期间费用率18.6%(同比-0.7pct),归母净利率10.3%(同比+0.01pct),随着锦纶产能利用率提高和UHMWPE拓展,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9] - 2025Q1末存货7.08亿元,同比+9.3%,存货周转天数257.4天,同比+9.0天,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0.82亿元,因新建项目投产购买材料支出增加 [9]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00|1,616|2,359|3,035|3,653| |YOY(%)|-2.1|1.0|46.0|28.7|20.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3|191|273|336|409| |YOY(%)|8.5|-5.8|43.0|23.0|21.8| |毛利率(%)|34.7|33.6|29.1|27.3|25.8| |净利率(%)|12.7|11.8|11.6|11.1|11.2| |ROE(%)|10.0|8.7|11.0|12.1|13.0| |EPS(摊薄/元)|0.49|0.46|0.66|0.81|0.99| |P/E(倍)|42.1|44.7|31.3|25.4|20.9| |P/B(倍)|4.5|4.1|3.6|3.2|2.8| [10]
永东股份(002753) - 002753永东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6:32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42.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7.35%;利润总额 1.2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90%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8.70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9.34%;利润总额 3491.14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66.3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16% [1] 利润分配 - 2025 年 4 月 24 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相关股本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0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需提交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2] 业务拓展战略 - 煤化深加工产品向新材料领域拓展,现有改质沥青产能 20 万吨/年,“2×10 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与“50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3] - 推动炭黑产品向高端延伸,“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特种炭黑综合利用项目”含特种炭黑 7 万吨/年 [3] - 打造百万吨煤焦油加工工厂,50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完工后加工能力达百万吨级别 [3] 未来业绩增长点 - 可转债“永东转 2”募投项目 2024 年陆续完工投产,2025 年产能释放 [4] - 自有资金建设的 50 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和 4 万吨/年炭黑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5] - 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 2×10 万吨蒽油深加工项目 [5] 主要产品产销量(2024 年) - 炭黑产量 36.03 万吨,销量 36.06 万吨 [6] - 改质沥青产量 18.38 万吨,销量 18.47 万吨 [6] - 工业萘产量 8.04 万吨,销量 7.97 万吨 [6] 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煤焦油加工 + 炭黑生产 + 尾气发电 + 精细化工新材料”形成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对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及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