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10天展期百万观众!折射出行业转变的标志性意义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11:44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为期十天 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展出车辆1366台 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70% 首发车163台 [1] - 展会共吸引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 包括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6.3万人次海外观众 其中海外经销商超1.2万人次 [1] - 14000余名中外媒体工作者参与报道 媒体日期间举办193场新闻发布会及近20场论坛活动 [1] 行业生态与战略布局 - 车展优化"豪车馆"和"新势力馆"布局 促进整车、供应链与科技企业联动 形成全球汽车产业未来趋势观察窗口 [2] - 中国引领的汽车智能化竞速从整车延伸至科技与供应链领域 为全球生态链重构提供前瞻性机遇 [2] - 外资合资企业加速智能化战略本土化 自主品牌强化全球化布局 形成中外车企双向奔赴竞争格局 [4] 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 - 中国品牌"全栈自研"技术成为焦点 增程式技术、兆瓦级超充、沉浸式人机交互及AI融合推动行业转型 [3] - 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达10万平方米 展现中国产业链韧性和成熟度 推动市场角色重新定义 [4] - 行业从"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过渡 绿色制造、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跨界技术涌现 [6] 全球化与产业定位升级 - 上海车展国际化特征显著 前四天接待海外观众近3万人次 凸显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策源地地位 [4][6] - 行业完成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的转变 汽车成为连接能源、出行、数据等多维度的移动终端 [6] - 展会作为产业"超级接口"链接全球 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进程 推动中外产业深度融合 [6]
2025-2031年全球车灯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7 10:30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 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 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 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一、车灯控制器行业政策环境 汽车电子行业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领域,目前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行业宏观管理的职能部门,它们共同承担着制定产业政策、拟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调整行业机构以 及引导行业技术方向等重要职责。 为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行业政策。例如,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 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就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市政基础设施和电子电器、新能 源汽车等产品的绿色采购需求标准,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公路绿色发展试点工作,适时将碳足迹管理有关要求纳入政 ...
从墨子平台到中央域控 航盛电子为汽车智能化变革“打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36
公司技术成果发布 - 航盛在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了一系列最新技术成果,包括墨子单芯片跨域融合平台、依智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平台、全新一代全景视域抬头显示和中央域控制器等 [1][3] - 公司创立于1993年,已有32年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和交付经验,构建了包括智能座舱、智能交互、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核心产品矩阵 [4] - 公司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保持在10%以上,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舱驾融合、智能交互、抬头显示等领域 [4] 墨子单芯片跨域融合平台 - 墨子平台是行业首个基于单芯片实现异构计算的高级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相融合的方案,打破多芯片架构限制 [5] - 平台通过智能资源调度引擎实现算力毫秒级动态分配和数据"0拷贝"跨域交换,座舱和智驾功能数据高效无缝流转 [6] - 整机成本相比现有"座舱域控+智驾域控"方案优化超过30% [6] - 平台推出智舱版、智娱版、智行版三个配置,可根据不同车型定位动态分配算力 [7] - 已获得头部车企量产订单,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 [7] 依智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 - 基于最新3nm工艺设计芯片,提供280K DMIPS通用算力、4T flops硬件级光追图形算力和46 TOPS AI算力 [11] - 最高支持10屏并发和9K超高分辨率,支持全3D人机交互、大型3A游戏、4K高帧率视频播放 [11] - 实现端云混合大模型部署,支持DeepSeek-R及QWEN等通用和深度推理模型 [11] - 已获得头部车企量产订单,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 [11] 全新一代全景视域抬头显示 - 采用不同于传统抬头显示的光学设计,通过小型化结构设计和自研灵动算法提升显示性能和交互安全 [12] - 实现全域120°超宽幅视场覆盖,投影清晰度较传统方案提升3倍 [12] - 深度整合仪表信息、CMS环视影像与信息娱乐系统等功能,关键数据表达效率提升40% [12] 中央域控制器 - 基于车规级异构计算平台实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智慧神经中枢" [17] - 支持丰富接口和各类通信协议自由互转,集成T-BOX、BCM、数字钥匙等跨域功能 [17] - 支持国密SM2/3/4算法并获得ASIL-B功能安全与ISO21434信息安全双重安全认证 [17] - 已完成与主流车企联合验证并获得合作项目定点,2025年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17] 公司市场策略 - 客户群体涵盖日韩厂商、欧美厂商、国内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 [18] - 根据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及车型定位提供高算力、标准级和入门款产品 [18] - 通过"借船出海"和跟随国内自主品牌客户出海两条路径拓展海外市场 [19] - 海外市场已覆盖印度、泰国等地,更看重质量、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 [19]
保隆科技(603197):智能悬架业务快速成长 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0.25亿元,同比+19.12%,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20.14% [1] - 24Q4营收19.99亿元,同比+14.71%,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34.71% [1] - 25Q1营收19.05亿元,同比+28.46%,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39.99% [2] - 2024年业绩承压主因股权激励费用分摊及海运费上涨,预计2025年盈利能力将修复 [2] 业务结构 - TPMS业务收入21.46亿元,同比+12.3% [2] - 汽车金属管件收入14.48亿元,同比+1.89% [2] - 智能悬架收入9.93亿元,同比+41.8%,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业务 [2] - 气门嘴收入7.8亿元,同比-0.55% [2] - 汽车传感器收入6.65亿元,同比+25.37% [2] - 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新兴业务(如智能悬架)成为增长引擎 [2] 战略合作 - 2025年4月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达成战略合作,聚焦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减振器与空气弹簧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合作将强化公司在全球汽车智能悬架市场的竞争力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0.24/111.05/132.86亿元,归母净利润5.34/6.83/8.10亿元 [3] - 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达+76.4% [3]
德赛西威(002920):2025车展多项发布,从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向“汽车智能化加速者”转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车展战略发布标志德赛西威从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向“汽车智能化加速者”角色深化转型 重申“买入”评级 因其乙方文化易被低估 管理是易被忽视的优势 作为ADAS代表出海有技术和制造优势 维持盈利预测 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为325.17、402.67、460.18亿元 2025 - 2027年利润预测为26.66、33.12、34.83亿元 对应2025年PE估值22倍[6][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6.18亿、325.17亿、402.67亿、460.18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1%、17.7%、23.8%、14.3% [2]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5亿、26.66亿、33.12亿、34.83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6%、33.0%、24.2%、5.2% [2]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63、4.80、5.97、6.28元/股 毛利率分别为19.9%、20.0%、20.1%、20.1% ROE分别为20.8%、22.8%、23.3%、20.9% 市盈率分别为30、22、18、17 [2]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6日收盘价107.13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为144.50/82.87元 市净率5.8 股息率1.12% 流通A股市值590.84亿元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为3316.11/10082.34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8.43元 资产负债率52.96% 总股本/流通A股为555/552百万股 流通B股/H股为 - / - [3] 事件 - 德赛西威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发布2030年全新使命愿景 推出全栈式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 Solution3.0 首发点亮旗舰级智能座舱G10PH 展示其敏捷研发与工程化能力 发布车路云一体式架构EEA4.0 可满足整车计算需求 为智能集成服务提供全栈平台 还发布了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覆盖多元场景需求 舱驾一体方案具成本优势 且在研高阶辅助驾驶方案 致力于推动辅助驾驶普惠与行业智能化加速[7] 点评 - 2025年车展上德赛西威发布2030年全新使命愿景“创领安全、愉悦和绿色的出行生活” 并推出全栈式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 Solution3.0 集成150余项前沿技术 并通过四大场景[8] - 推出核心基座EEA4.0架构 全面赋能汽车AI化 可满足未来融合式架构演进及整车计算需求 可灵活扩展配置不同车型 激活端侧AI潜力 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决策与通信交互 是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业务的集大成者[8] 智能驾驶座舱新品发布 - 第五代智能座舱G10PH硬件平台成功首发点亮 亮点是先进AI能力、较高计算性能、高清图形处理功能 采用高通Oryon™ CPU、高性能的高通Hexagon™ NPU以及行业领先的高通Adreno™ GPU 配置8K P to P显示屏与30吋4K显示屏 构成完整的前排座舱交互界面 接下来将逐步实现更多功能集成[9] - 目前德赛西威智能座舱域控方案市占率第一 是行业绝对领军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2025年1月智能座舱领域供应商相关排行榜 德赛西威以12.8万套的装机量及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第五代智能座舱G10PH推出后 有望巩固其在座舱域控的市场优势[9] 与高通全面合作 -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ADAS合作 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的合作模式 在中国市场搭载德赛西威的本地化算法 在国际市场则配套高通的通用化算法 此前已基于高通8620、8650平台联合推出覆盖多种环境的辅助驾驶方案[15] - 双方基于高通8775打造舱驾融合方案 实现在单颗SoC上完成座舱和ADAS工作的能力 并支持在异构计算资源上运行混合关键级工作负载 该方案已被包括奇瑞在内的多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应用[15] - 8775舱驾融合方案或具有成本优势 仅芯片成本就可能比“8155 + 8620”组合低约15% 整个系统级别的成本降幅甚至可能达到20%或者更高 成本优势有利于智能辅助驾驶向更低市场普及 预计后续10 - 15万元车型有望成为舱驾融合方案主要需求方[17] - 为服务量产交付 德赛西威在内部建设标准化交付体系 硬件设计周期压缩到6 - 10个月 算法层面打造跨平台算子迁移能力 减少对芯片厂的依赖[17] 发布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 德赛西威基于72TOPS舱驾融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覆盖高速、城市复杂路况及记忆泊车三大场景 凭借高效算力调度与智能算法优化 在有限硬件资源下实现极致性能释放[18] - 高速行驶在上下匝道、效率变道等场景表现顺畅 城市行车在72T有限算力下完成上海复杂路况的城市记忆领航辅助驾驶场景 车/VRU占道避让绕行、红绿灯识别处理、路口直行/左右转顺利完成 在停泊一体方面 已覆盖泊出、闸机通行、寻找车位等功能[18]
智能辅助驾驶的下半场:以开放合作重塑汽车产业新格局
环球网· 2025-05-06 17:37
据数据显示,在车企销量中,燃油车占比仍超过50%,全球市场占比更高达85%,凭借其庞大的市场基础,燃油车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 燃油车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之间存在从机械结构到电子系统、从硬件适配到软件兼容等诸多挑战,奥迪和华为乾崑的合作,正是针对行业现实难题展开了探 索。以跨平台技术兼容为例,"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可对奥迪 PPE 豪华纯电平台与 PPC 豪华燃油平台共享的E³1.2电子电气架构进行很好适配,成功实现了"油 电同智"。 "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需要智能化,在奥迪深厚的豪华造车底蕴之上,我们将融入智能化技术,让消费者畅享新时代豪华出行体验,双方合作也将坚持守 正创新,在巩固安全与既有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当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工业持续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一边是"电动化"重塑动力系统,另一边是"智能化"颠覆驾驶体验。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经过多年积累,中国汽车产业已然完成了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技术赋能产业"的跨越。尤其是已进入下半场的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 ...
【韦尔股份(603501.SH)】25Q1业绩表现亮眼,CIS龙头再起航——跟踪报告之十五(刘凯/何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6 17:12
公司财报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扣非归母净利润30.57亿元,同比增长2114.72% [3]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扣非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49.88% [3]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9.36%,同比增加7.74个百分点,2025Q1综合毛利率31.03%,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5个百分点 [4] 业务板块分析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 - 2024年图像传感器业务营收191.90亿元,同比增长23.52%,占总营收74.76%,毛利率34.52%,同比增加10.49个百分点 [4] - 汽车市场收入59.05亿元,同比增长29.85%,800万像素产品OX08B40、OX08D10等成功导入国内外主流平台和车厂 [5] - 手机CIS营收98.02亿元,同比增长26.01%,高端产品OV50H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逐步替代海外竞品 [6] 显示解决方案 - 2024年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28亿元,同比减少17.77%,占总营收4.01% [4] 模拟解决方案 - 2024年模拟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4.22亿元,同比增长23.18%,占总营收5.54%,车用模拟IC同比增长37.03% [4][5] 业务发展前景 汽车业务 - 受益于ADAS加速渗透和向中低端车型下沉,单车搭载摄像头数量及像素规格持续提升,公司布局CAN/LIN、LCOS、PMIC、Serdes等多类车载产品,车载平台化布局或逐步进入兑现期 [5] 手机业务 - 高端化战略显成效,OV50X产品拥有超高动态范围,可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5000万像素系列产品迭代或驱动2026年手机业务重回正增长 [6][7] 新兴业务 - 前瞻布局LCOS微显示技术和相关CIS产品,与国内外头部大客户合作深入,智能眼镜、机器人、运动相机等新兴市场潜力巨大,可穿戴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8]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5月第1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6 16:59
五一假期期间,多家车企升级购车优惠,有不少新品上市。此外,部分车企公布最新发展情况…… 奥迪Q6L e-tron即将预售 华为赋能/上市即交付 4月29日,一汽奥迪宣布Q6L e-tron车型即将开启预售,上市即交付。新车定位豪华智能电动旗舰SUV,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及宁德时代电池。 造型上,采用中国市场专属的sphere前脸设计,整车视觉更扁平。车头搭载分体式矩阵LED大灯,格栅采用封闭式空气动力学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品 牌首次在Q6L e-tron家族产品的车头和车尾处设计可点亮的四环品牌LOGO,进一步增加视觉效果。 为了更适合中国消费者,新车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深度优化,轴距达到2995mm,比海外版车型增加了105mm。此外,在保留海外版车型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搭载华为乾崑技术,采用双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感知方案,满足中国客户对智能化的需求。 动力方面,Q6L e-tron采用800V高压系统,搭载与宁德时代开发的800V高压电池,最大充电功率可达到270kW,电量从10%充至80%只需20分钟,CLTC工况 下最大续航可达765km。 安全性能获肯定 宁德时代率先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认证 4月29日,问 ...
泉果基金调研韦尔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5-06 15:13
泉果基金调研韦尔股份核心内容 调研机构背景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68 38亿元 管理6只基金 旗下5位基金经理 [1] - 旗下非货币基金近1年回报率最高为6 95%(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最低为5 12%(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1] 2024年度经营情况 收入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256 70亿元 同比增长22 43% 其中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216 40亿元(占比84 30% 同比+20 62%) 代理销售业务39 39亿元(占比15 34% 同比+32 62%) [1]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收入191 90亿元(占74 76% 同比+23 52%) 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贡献超8成收入 新兴市场/物联网收入增速显著 [1] - 模拟解决方案收入14 22亿元(占6% 同比+23 18%) 车用模拟IC同比+37 03% [1] - 显示解决方案收入10 28亿元(占4% 同比-17 77%) 但销量增长16 84%至15 523 23万颗 [1] 利润与研发 - 归母净利润33 23亿元(同比+498 11%) 扣非净利润30 57亿元(同比+2114 72%) 综合毛利率29 36%(同比+7 74个百分点) [1] - 半导体设计研发投入32 45亿元(占设计业务收入15% 同比+10 89%) [1]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64 72亿元(同比+14 68%) 归母净利润8 66亿元(同比+55 25%) 扣非净利润8 48亿元(同比+49 88%) [1] - 综合毛利率31 03%(同比+3 14个百分点 环比+2 05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在10亿元以内 [1] 问答环节核心信息 业绩驱动因素 - 半导体行业复苏 AI推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 汽车智能化加速 高端智能手机产品导入及供应链优化 [1] 汽车业务进展 - 汽车CIS需求因L2+级智能驾驶下沉至中低价车型而激增 推出TheiaCel技术传感器及ADAS/AD摄像头新品 [1] - 车载模拟芯片(CAN/LIN SerDes PMIC SBC)加速验证导入 2024年车载模拟IC收入占比达14% [1][2] 产品与技术 - 手机CIS市场受多摄模组及高画质需求推动 将发布新规格产品 [1] - OV50X传感器(5000万像素 1英寸光学格式 单次曝光HDR达110db)2025Q3量产 [2] 新兴市场布局 - 2024年新兴市场/物联网收入7 60亿元(同比+42 37%) 运动相机/视频相机需求增长 AR/VR领域布局CIS CameraCubeChip LCOS等产品 [2]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205万台(同比+18 3%) [2] 毛利率展望 - 2025Q1毛利率31 03%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增效有望持续提升 [2]
韦尔股份:跟踪报告之十五:25Q1业绩表现亮眼,CIS龙头再起航-20250506
光大证券· 2025-05-06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提升,抓住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梳理供应链增效 [6] - 汽车业务深度受益智驾下沉,车载平台化布局将进入兑现期 [7] - 手机业务高端化战略显成效,26年营收或重回正增长 [8] - 新兴业务在多领域布局,提供成长新动能 [9] - 中短期受益产业趋势和高端化布局,长期新业务开辟增长点,CIS龙头进入新发展周期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2.17亿股,总市值1601.26亿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1.24/161.96元,近3月换手率124.77%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2.14%、绝对收益 -0.86%;3M相对收益19.63%、绝对收益18.98%;1Y相对收益25.36%、绝对收益29.97% [4]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57.31亿元,同增22.41%;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增498.11%;扣非归母净利润30.57亿元,同增2114.72% [5] - 2025Q1营收64.72亿元,同增14.68%;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增55.25%;扣非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增49.88% [5] 业务情况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1.90亿元,增23.52%,占比74.76%;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28亿元,降17.77%,占比4.01%;模拟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4.22亿元,增23.18%,占比5.54% [6] - 2024年汽车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约59.05亿元,同比增29.85%,车用模拟IC同比增37.03% [7] - 2024年手机CIS营收98.02亿元,同比增26.01%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3.63/53.24亿元,新增27年预测62.82亿元,对应PE估值37X/30X/25X [10] 财务报表预测 - 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94.33亿、347.12亿、403.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3亿、53.24亿、62.82亿元 [11][12] 主要指标预测 - 2025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3.5%、34.1%、34.4%;ROE(摊薄)分别为15.6%、16.4%、16.7% [14] - 2025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32%、30%;流动比率分别为3.69、4.29、4.5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