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搜索文档
蔚来李斌首度回应“好人论”:过去十年,我让二十多个VP走人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7:37
核心观点 - 蔚来创始人李斌强调公司当前核心目标是2024年四季度实现盈利,通过提升销量、优化毛利率和严控费用达成[4][5][6] - 公司反思过去战略失误,包括产品定义过于全球化、换电站建设滞后、欧洲扩张冒进等,并已调整策略聚焦中国市场和显性价值[9][11][13] - 通过"成本挖矿"项目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目标将蔚来品牌毛利率提升至20%,乐道品牌超15%[16][17][21] - 组织管理采用"基本经营单元"(CBU)模式,将预算与收入闭环,取代传统裁员方式[22][24][25] - 2024年规划为"四个大年":产品大年(9款新车)、技术大年(自研芯片/OS)、换电站大年(新增1800-2000座)、国际化大年(进入25国)[6][26][28] 战略调整 产品策略 - 第三代产品聚焦中国市场,强化显性价值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相比第二代ES8过度考虑海外需求更"接地气"[9][10] - 四季度将推出全新车型,采用自研技术且成本设定极具竞争力[10] - 改变OTD订单制交付模式,提前囤货冲刺首月交付过万目标[11] 国际化布局 - 欧洲策略从直营转为寻找国家合作伙伴,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降低初期投入[13] - 反思用挪威经验套用全欧洲的误判,德国等国换电站建设周期长达10-12个月导致效率低下[13] - 2024年计划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轻资产扩张模式[13] 成本控制 供应链优化 - 推行"分层解耦"策略:座椅等部件标准化设计使供应商获得全量订单,新平台座椅成本降10%[18] - 建立透明供应链体系,实时监控供应商生产成本细节,学习立讯精密小数点后四位管控法[17][18] - 自研芯片神玑9031预计单车降本1万元,操作系统减少AUTOSAR专利费用[20] 管理机制 - 设立独立成本审计部门控制合理利润水平[19] - CBU模式要求每个项目核算ROI,例如萤火虫发布会成本从几十万降至10万[24] - 2023年11月起取消自上而下裁员,人员增减由项目经营结果决定[25] 技术研发 - 2024年将交付搭载自研芯片神玑9031和SkyOS天枢操作系统的新车,芯片性能相当于4颗Orin芯片[20][28] - 智能驾驶聚焦端到端安全功能,即将释放城区辅助驾驶能力[29] - 累计研发投入可折算2500+座换电站成本,技术变现进入收获期[28] 市场表现 - 江浙沪换电站密度与销量呈强相关,该区域贡献50%销量且江苏县县通后单省销量占比达15%[12] - 乐道L60因交付延迟导致市场信心受损,当前月销量波动在4000-10000辆区间,知名度仅为蔚来1/3[27] - 2021年最接近盈利时毛利率达18.9%,车辆利润率20.1%,单季度最低亏损5亿元[5]
8个月内3个IPO,背后是8年暗夜长跑
投中网· 2025-03-21 11:55
华业天成的投资表现 - 8个月内3家被投企业IPO,总市值超过1000亿,2024年新增募资额20亿,新一期基金完成首关 [3] - 英诺赛科上市后市值超过500亿港币,珂玛科技市值达260亿元,汉朔科技上市首日市值冲300亿元 [3] - 三个IPO企业均为硬科技赛道稀缺的行业灯塔 [3] 投资策略与特点 - 投资阶段早、投入筹码重,三个IPO企业回报倍数非常可观 [5] - 坚守硬科技投资的产业规律和本质逻辑,募资十年期基金 [7] - 只投"领军企业"而不只是"可以上市"的公司,赛道潜在天花板高、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 [10] 投资案例解析 - 英诺赛科采用IDM路线并量产8寸晶圆,华业天成看中其革命性、引领性 [11] - 英诺赛科后来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IDM的领军企业,登顶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出货量全球第一 [12]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宏观层面愿景驱动,中观层面对技术趋势、节奏的推敲研判,微观层面关键信息获取 [16] - 通过组合消除风险,找到能够穿越时间周期不变的变量 [16] - 投一个赛道往往是往前看三步,大致想清楚两步,然后才投出去一步 [17] 投资标准与进化 - 从投泛科技企业到现在只投科技含量高且商业前景广阔的公司 [20] - 双一流要求:一流赛道,一流创始人 [20] - 通过分析失败找到成长的改进点,相信"痛苦+反思=进步"的成长路径 [20] 行业趋势与展望 - 硬科技赛道已没有低垂的果实,剩下的只有高处的挑战与未知的风险 [23] - 未来的成功将属于那些兼具耐心与胆识的资本 [23] - 中国将有更多类似华业天成的VC脱颖而出,参与塑造下一个时代的创新者 [23]
穿越周期的“长青”范式,平安如何定义长期主义?
格隆汇APP· 2025-03-20 18:44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通过长期战略布局和科技赋能实现业绩高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展现出穿越周期的能力 [3][4][9] - 公司构建了"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的协同模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增长路径 [16][17][18] -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为公司带来降本增效和业务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12][17] - 公司在老龄化趋势下前瞻性布局医疗养老生态,抓住了未来增长机遇 [14][15][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47.8%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4]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85.34亿元,同比增长28.8% [5] - 产险保险服务收入3281.46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150.21亿元,同比增长67.7% [6] - 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8] 业务亮点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43.3%,月均收入达10395元 [6]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2.7% [6] - 产险综合成本率98.3%,同比优化2.3个百分点 [7]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8] 长期主义实践 - 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2.55元,同比增长5%,现金分红比例37.9% [10] - 累计分红金额超过4000亿元,连续13年上涨 [10] - 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5080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 [12] - 拥有超3.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语音语料、75亿图片语料 [12] 医疗养老生态 - 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17] - 医疗养老生态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70% [17] - 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超2000种疾病,诊断准确率95%以上 [17] - 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5000种 [17] 科技赋能 - 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 [12] - 93%寿险保单实现秒级核保 [12] - 寿险保单闪赔占比56% [12]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19.4亿元 [12] 战略布局 - 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协同模式 [16][17] - 通过"保险+服务"模式增强客户粘性 [16] - 金融业务与医疗养老服务形成双向联动 [18] - 前瞻性布局老龄化社会需求 [14][15]
正式预售!2025年巴菲特之旅———美利坚商务考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7 19:4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相关信息及金融参访VIP 8日行程公布,提供投资盛宴机会并介绍报名方式 [1][4][5] 分组1:巴菲特股东大会相关 - 北京时间2月22日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2025年巴菲特致股东公开信,主要讨论2024年得失,传递价值投资精髓 [1] - 巴菲特将于8月满95岁,今年是其执掌伯克希尔第60个年头,他指定继任者格雷格·阿贝尔“随时可以接任CEO”,且他正放慢节奏 [1] - 股东大会5月3日在奥马哈举行,日程有调整但核心目的不变,期间将出售特别书籍《60 Years of Berkshire Hathaway》,巴菲特提议签名20本书捐赠给斯蒂芬中心并等额匹配筹款 [2] - 2025年可能是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这一伟大投资盛宴的稀缺机会 [4] 分组2:金融参访VIP 8日行程 - 4月28日从国内飞往纽约,抵达后入住酒店休息 [6] - 4月29日上午参访纽约商品交易所,下午参观大都会博物馆 [7] - 4月30日上午参加哥伦比亚金融课程《全球金融科技格局及发展》,下午游览华尔街、自由女神游船并登顶帝国大厦 [8] - 5月1日上午在摩根斯丹利全球总部与资深主管交流境外投资策略等话题,下午游览时代广场、第五大道、中央公园 [9][10] - 5月2日上午飞往奥马哈,下午取票并可参加股东购物之旅,还可进行奥马哈市区游览和参观巴菲特故居 [11][12] - 5月3日参加股东大会,有现场问答、自由交流、参观展厅等环节,可提前提交问题 [13] - 5月4日上午进行“投资你自己”5千米跑,下午为购物日 [14] - 5月5日合适时间送机回国 [14] 分组3:报名方式 - 关注投资传媒公众号点击“报名参与”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16]
把「黄金」穿上身?最近的科技圈大佬开始「穿衣升级」
36氪· 2025-03-14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科技圈掀起穿搭升级风潮,反映高端男性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品质需求增长,杰尼亚等奢侈男装品牌受益,其顶级面料、设计及背后文化契合科技精英对身份和理想形象的追求,奢侈的本质在于时间沉淀的价值 [3][10][40] 科技圈穿搭升级 - 硅谷掀起新一轮穿搭风潮,科技圈高管穿搭受时尚圈关注,扎克伯格、库克等科技大佬穿衣风格升级 [3][4][7] - 科技圈穿搭升级是高端男性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品质需求增长的缩影,高净值人士数量和可支配收入增加推动奢侈品男装消费 [9][10] 杰尼亚品牌优势 - 杰尼亚以高品质面料、精湛工艺和优雅设计俘获精英男士,面料是其核心价值点,从世界领先面料生产商发展为世界性男装品牌 [12][17] - 2025冬季时装秀主题“黄金羊毛”重新定义奢华本质,其羊毛平均细度约12至13微米,比羊绒更具韧性和回弹性,产量稀缺 [20][22][24] - “黄金羊毛”历经60年几代人追求诞生,秋冬秀场上的黄金羊毛系列诠释“精英与随性”结合,适配科技精英多种场合需求 [23][25][27] 男性形象认知升级 - 时代对精英男性形象认知改变,从“高效专注”到“工作生活平衡”,高端男士消费是为表达理想男性形象 [30][31] - 穿杰尼亚的男士呈现多元形象,具有“高智感”气质,摆脱男性单一叙事,赋予多元气质 [32][33][34] - 科技新贵选择杰尼亚一是为彰显身份获认可,二是契合理想男性形象更新,其黄金羊毛系列是产品和文化的双重成功 [35][37][38] 奢侈的本质 - 奢侈品魅力本质在于“时间”,杰尼亚百年家族企业坚守“慢哲学”,契合科技精英对“长期主义”追求 [40] - 杰尼亚创始人开启植树造林计划打造杰尼亚绿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诠释奢侈品牌真正定义 [40][41] - 杰尼亚经营故事,其极致面料、工艺、理想男性形象及“慢哲学”使其成为时间长河中恒久存在 [43]
蔚来的敌人只有傲慢的自己
半佛仙人· 2025-03-12 17:17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760篇原创 1 【ICU到KTV要多久?】 毕竟这个行业的淘汰赛比想象中的还要残酷,尤其是同行们纷纷开始赚钱的时候,蔚来还 在5 0亿50亿的烧钱,让人看着都觉得魔幻。 甚至可以说比其他新能源车对新能源的贡献都大,毕竟他们只是跟油车竞争,蔚来直接用 烧石油大亨的钱痛击油车。 用李斌老师自己的话说: 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咱还在这复读呢。 但完全不需要替蔚来担心,甚至可以说他们面对的状况比当年要好太多了。 给现在才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科普下,蔚来现在顶多被诟病乱花钱,产品和品牌调性不存 在啥问题。 而你品一品【乱花钱】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其实还是钱太多了不够珍惜。 而当年蔚来面对的质疑直接是纯电车这个赛道是否成立,蔚来造出来的车是不是会动的 PPT,大家各种努力是不是本质都在跟空气博弈,油车跟合资品牌是不是在家里笑嘻嘻。 当年蔚来可比现在惨得多了,现在蔚来账上的现金有的是,还有自己的厂,自己的芯片, 自己一堆换电站,而当年李斌老师没有这些但是有个响亮的绰号。 最近后台很多人问这个问题,蔚来什么时候可以支棱起来? 年度最惨的男人。 多惨? 晋江虐文的那种惨。 具体表现在现在评论区质疑蔚来太有钱 ...
宇树科技王兴兴最新演讲!
券商中国· 2025-03-10 21:23
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 校对:赵燕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刚刚,吴清发声! 见证历史!飙涨超200%!美国,出手了! 吴清首谈DeepSeek! 中伊俄海军将举行联合演习 赚翻了!大涨超40%,市值破千亿! 午后,突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讲述人:宇树科技创始人、 "90后" 王兴兴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 责编:刘艺文 ...
蔚来掀起变革风暴: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
36氪· 2025-03-10 19:15
核心观点 - 蔚来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连续4个季度亏损超50亿元,2024年三季度累计亏损224亿元,亟需从"长期主义"转向务实经营,通过CBU机制推动全员降本增效 [4][11] - 公司启动"战时状态"改革,核心举措包括:供应链成本精细化管理、服务业务优化、手机等非核心业务收缩、销售体系变革,目标2025年Q4实现单季度盈利 [7][8][13][21] -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同期新势力小鹏/零跑/理想已实现销量突破或盈利,蔚来2024年销量22.19万辆但仍未解决亏损问题 [4] 组织变革与CBU机制 - 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全面推行:将公司所有工作拆分为独立核算单元,每个单元需明确ROI指标和奖惩制度,从"要预算"转向"拼经营" [8][9] - 具体实施:按员工工时核算用人成本、建立联合经营报表(如供应链降本10%)、废除无效考核指标(减少近80个),服务团队人效提升至"1人管3店" [9][26][32] - 变革效果:APP车商城GMV增5倍,换电专员闲置时间转为销售线索,试点区域单店年省30-40万元成本 [48][50][52] 供应链深度改革 - 李斌直接参与核心零部件谈判,要求按"百万倍成本思维"抠细节(如省100元/车=1亿元总成本) [15][18] - 技术降本:座椅骨架平台化(零部件复用率提升)、接口标准化(单车成本从2000元降至1000元)、ET9搭载自研芯片(单车降本超1万元) [16][17] - 对标立讯精密:学习小数点后四位成本管控法,设立采购价格上限和特殊审批机制 [15][18] 业务调整与资源聚焦 - 非核心业务收缩:手机团队并入座舱部门,3年以上长期项目暂缓,"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项目该停就停" [21][22] - 服务优化:售后总仓搬迁节省2亿元,75%喷漆维修时长缩至24小时内,外包洗车/代驾等非核心服务 [24][25][26] - 双品牌协同:蔚来与乐道交付渠道合并,偏远地区销售负责人兼任 [23] 销售体系转型 - 考核机制变革:废除试驾量/电话量等过程指标,建立"fellow直通车"快速响应渠道,2月锁单量增1000+单 [41][42][43] - 营销策略调整:全国600家门店新增7000个广告位,话术简化(如"2万公里免费换电"替代48张换电券) [44][45] - 销售文化转变:从"和用户做朋友"转向主动外拓,允许销售引导用户横向对比竞品 [44][45] 产品与竞争策略 - 设计风格调整:ET9增加真皮/金属等豪华元素,从"北欧克制"转向更接地气的豪华感 [38][39] - 竞争意识强化:深入研究友商成功案例,"谁能打就研究谁",消除"闭门造车"惯性 [37][38] - 门店体验优化:加强技术亮点视觉呈现,减少"素净清爽"导致的营销氛围不足 [40]
那些年,出海越南踩过的「坑」
雷峰网· 2025-03-10 18:31
越南市场特点 - 越南各行业巨头资源主要掌握在本地人手中,而非华人群体[1] - 越南产业链不完善导致产业升级滞后于消费升级,本土品牌崛起仍需时间[3] - 越南人口分布呈现"大城市少、乡镇多"特征,与印尼、泰国形成鲜明对比[5] - 零售结构以线下为主(占比90%),线上仅占10%,其中Shopee占线上50%份额,TikTok电商占30%,亚马逊不足5%[5] - 线下B端市场高度发达但碎片化,欧美和中国大陆的标准化打法难以适用[5] 中国品牌机遇 - 安踏已成为越南第三大运动品牌(仅次于耐克、阿迪达斯),拥有超100家专卖店[3] - 蜜雪冰城在越南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卡姿兰新进入市场即表现亮眼[3] - 越南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母婴、护肤品、食品等品类标准接近中国一二线城市水平[9] 出海风险与策略 - 常见失败原因包括合规问题(如灰色清货)、市场误判(如过度依赖价格战)、缺乏长期主义[9] - 直播带货领域存在认知偏差,单场200万营业额仅限头部主播,普通网红难以企及[9] - 部分企业仍试图倾销落后产能,仅适合下沉市场而非线上/大城市渠道[9] - 本土化运营成本差异显著:合规牌照需20-30万人民币,分销模式与自建团队成本差距大[10] - 平台政策向合规品牌倾斜(如Shopee/Lazada/TikTok),但多数商家选择短期经营[11] 竞争格局警示 - 中国企业存在严重内卷现象,同类品牌间价格战导致共同发展受限[12] - 本土服务商反映部分企业盲目复制竞争对手模式而非对抗国际品牌(如欧莱雅集团)[12] - 成功关键要素包括深度市场调研(多看/多听)、避免经验套用(如印尼/泰国打法失效)[9][12] 市场拓展建议 - 需针对性调整策略以适应碎片化B端市场和特殊人口分布结构[5][6] - 应建立长期投资视角,区分分销商合作与本土化运营的成本收益[10] - 电商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年增长率达32%[14]
冲进千元的国产女包,到底谁在买?
盐财经· 2025-03-08 18:06
行业趋势 - 消费者对国际大牌奢侈品祛魅,转向国产女包,追求实用、质量好且低调的"平价老钱风" [4][6] - 国产包品牌集体"镀金",价格从几百元涨至千元甚至万元级别,迎合消费降级与品质升级的双重需求 [6][16][18] - 千元价位(1000-1999元)成为女包市场消费占比最高的区间,达40.4%,赛道从试探转向主战场 [18] 品牌案例 - **裘真**:主打植鞣皮手工包,价格从800元涨至1200元,以"文艺范"和"知识分子风"吸引一线城市知识女性 [7][9][30] - **山下有松**:均价1550元,热门款"菜篮子"占销量25%,2020年销售额破1亿元,通过明星代言和东方禅意叙事提升品牌溢价 [13][18][23][24] - **古良吉吉**:陶陶包定价1599元,2020年618大促天猫手机包类目第一,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 [18][20] - **迪桑娜**:定位中高端,因入驻高端商场被误认为"洋牌",老花托特包价格1500元至几千元 [19][21] - **端木良锦**:价格从2万元飙升至15万元,定位"东方哲学"替代爱马仕 [21] 消费行为 - 原奢牌消费者转向国产包,因"皮质好、内衬柔软"且价格仅为奢牌1/10,部分用户一次性购买多个款式 [10][13] - 社交媒体推动国产包流量增长,小红书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大牌平替""长期主义"成关键词 [9][13] - 海外市场初现需求,泰国客户主动求购山下有松"菜篮子",代购转向国产包 [13][14] 市场挑战 - 山寨问题严重,仿品定价接近正品(如700元仿800元款),品牌需投入打假团队 [29] - 成本压力大,五金件升级使成本飙升10倍,单个锁扣模具费用达2万元 [26] - 设计人才短缺,底层包型有限,同质化严重,创新困难 [27] 品牌策略 - 讲好故事:如山下有松创始人清华美院背景、外企经历,强化"高知"标签 [23][24] - 明星代言:奚梦瑶、文淇等提升品牌形象,但营销溢价引发消费者质疑 [25][30] - 工艺升级:采用医用钢等材料,但导致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品牌溢价达10倍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