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机构席位折价1%抛售752.8万元 龙旗科技港股IPO前夕现大宗交易异动
金融界· 2025-05-23 22:32
股价表现与大宗交易 - 龙旗科技股价收报38 02元 较前日下跌3 65% 盘中创出38 02元年内新低 [1] - 机构通过中信证券总部席位折价抛售20万股 成交额752 8万元 成交价37 64元较收盘价折让1% 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的4 48% [1] - 当日沪深两市共有5家公司出现超4000万元规模大宗交易 福然德以10 17%折价率成交6748 8万元 成为折价幅度最大标的 [2] 港股上市计划与财务数据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拟通过境外募资提升资本实力及全球化布局 [1]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 62%至463 8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 21%至5 01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回升20 3%至1 54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智能产品ODM企业 业务覆盖智能手机 AIPC 汽车电子等品类 客户包括小米 三星 荣耀等头部厂商 [1] - 越南和印度生产基地已承接AR眼镜 手机等多品类订单 预计2027年AIPC和汽车电子业务将形成规模增长 [1] - 目前市值176 83亿元 动态市盈率28 68倍 [1] 市场反应与资金动向 - 大宗交易卖方选择在股价创阶段新低时点出货 与市场对双重上市可能带来的股份稀释担忧形成呼应 [2] - 买方席位中信证券总部接盘动作 显示出部分资金对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押注 [2]
国内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拟赴港上市,股价却应声而跌
国际金融报· 2025-05-23 19:34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兆易创新宣布启动H股发行计划,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0%,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计划在24个月内完成上市 [1] - 公司当前资金状况充裕,截至2025年3月31日账面货币资金达94.0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亿元,短期借款仅9.7亿元,无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1] - 公司解释赴港上市旨在实施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并增强国际竞争力,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已达77.51%(57.02亿元) [1]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3.56亿元(同比+27.69%),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2025年Q1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 [2] - 存储芯片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51.94亿元,占比70.6%),MCU及模拟芯片业务次之(17.06亿元,占比23.2%),传感器业务占6.1%(4.48亿元) [2] - 存储芯片毛利率40.27%(同比+7.28个百分点),MCU及模拟芯片毛利率36.50%(同比-6.60个百分点),传感器毛利率16.46%(同比+0.46个百分点) [3]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6260亿美元(同比+18.1%),预计2025年达7050亿美元,数据中心、AI芯片及主流存储市场增长显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3] - NOR Flash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17%,SLC NAND Flash需求集中在网通、工控领域,利基型DRAM因头部厂商退出长期竞争格局向好 [4]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82亿美元增至2029年388亿美元,公司将重点布局车规、工控等高附加值市场 [4]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 赴港IPO消息公布后股价短期下跌,5月21日盘中跌超7%,收跌6.35%,截至5月23日收盘报115.4元,市值蒸发超70亿元 [5] - 公司解释A+H股价差为短期情绪影响,长期业绩增长将对两地股价产生良性影响 [5]
TCL智家(002668) - 2025年5月22日、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8:00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9.58%,连续9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33.98%,连续15个季度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8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76%,较2024年末下降3.45个百分点 [2] - 公司母公司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尚未达到利润分配条件 [5] 业务运营 - 公司产品出口主要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币种结算,美元占比较大,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遵循锁定汇率风险、套期保值原则 [2] - 产能主要分布于中山市及合肥市,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3] - 2024年子公司奥马冰箱年产280万台高端风冷冰箱智能制造项目,一期产量已达设计产能的85%,二期已于2025年1月试生产 [3] - 2024年合肥家电投资不超过1.53亿元新建配套厂房升级产能,已于2025年4月完工 [3] - 正筹划在东南亚布局产能,提升完善供应链 [3] 发展战略 - 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以AI智慧家电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家电企业 [2][4] - 秉持创新驱动和用户导向原则,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4] - 加大新兴市场、中高端市场开拓,通过参与国际展览、体育营销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4] 股权与分红 - 公司目前不实施回购奥马冰箱少数股东股权,保持当前股权比例安排可激励管理团队,实现多方共赢 [6] - 随着新《公司法》实施,未来满足分红条件将积极回报投资者 [5]
龙旗科技筹划登陆H股:去年A股IPO募资15.6亿元 广义货币资金达92亿元拟用不超50亿现金理财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44
公司融资动态 - 龙旗科技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距离2024年3月A股上市仅一年多时间 [1][2] - 公司A股IPO募资15.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4.4亿元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广义货币资金达92.27亿元(货币资金78.7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3.49亿元),占总资产36.32% [2][3] - 公司有息负债合计30.73亿元(短期21.72亿元),货币资金可完全覆盖并有60亿元盈余 [3]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0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 [1][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463.82亿元(同比+70.62%),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17.21%),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26.92%) [5]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71亿元、14.66亿元、10.26亿元,均超过同期净利润 [2]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2年55.24亿元增至2024年116.44亿元,同比增长29.17% [5][6] - 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仅807万元,计提比例0.07%,显著低于同行均值0.64% [7][9][10] - 若按同行均值计提坏账,2024年需多计提6637万元,将加剧净利润下滑 [10] 行业对比数据 - 同行可比公司(立讯精密/闻泰科技/工业富联/歌尔股份/华勤技术)2024年坏账计提比例均值为0.64% [7][9] - 2022-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77/3.73/4.46次,持续低于所有可比公司 [12] - 公司解释周转率较低因内销占比高(外销客户回款更快) [13] 战略规划 - H股上市目的为提高资本实力、增强国际品牌形象、推进全球化战略 [4] - 公司强调全球化是核心战略,正布局海外制造能力建设 [4]
龙旗科技拟港股二次IPO 2024年营收激增71%背后 净利缩水境外业务毛利率仅1%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14
上市计划与战略意图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旨在提升资本实力、国际化品牌形象及推进全球化战略 [1] - 港股IPO核心目标包括缓解资金压力、提升国际品牌力、优化股权结构,计划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 [4] - 上市需经股东大会审议及相关监管机构核准,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收463.82亿元,同比增长70.6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7.21%至5.01亿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26.92% [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361.33亿元(占比77.9%),AIoT业务收入55.73亿元(占比12%),平板电脑业务收入36.96亿元 [2] - 整体毛利率从9.95%降至6.08%,境外收入占比31.7%但毛利率仅1.19%,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3.78亿元(同比降9.27%),扣非净利润0.61亿元(同比降28.95%) [7]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智能手机出货量1.07亿台,全球ODM市场第一;AIoT穿戴设备出货量超2900万台;平板电脑出货量1155万台 [2] -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80%营收,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境外业务面临物流、关税等成本压力 [7] - 2024年研发费用20.8亿元(占营收4.48%),低于行业均值7%-10%,技术壁垒构建不足 [3] 新兴业务布局与增长点 - 汽车电子业务获得蔚来、东风等项目定点,计划2025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0% [5] - AI PC产品与微软、英特尔合作,预计2025年出货量两位数增长,毛利率有望高于传统硬件 [6] - MR/AR设备在CES2025展示,技术生态链合作或打开B端市场 [6] 现金流与运营压力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9.99%至10.26亿元,现金流承压 [3] - A股IPO募资15.6亿元中78.6%已投入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全球化产能仍需持续资金投入 [4] 行业挑战与战略困境 - ODM模式面临毛利率长期低于10%的天花板,境外业务盈利陷阱显著 [7] - 需破解"低毛利率扩张"与"技术护城河薄弱"双重困局,AI PC/汽车电子商业化能力待验证 [7]
新财富·董秘特辑 | 王懿倩:十五年磨一剑的资本治理方程式
新财富· 2025-05-23 15:51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与上海港湾概述 -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是中国资本市场权威标杆评选,见证资本市场发展并推动高质量发展[1] - 上海港湾是岩土工程领域综合性服务商,提供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全流程服务,在A股74家建筑业公司中以海外业务布局脱颖而出[1] - 公司聚焦"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技术输出与标准输出为核心竞争力,构建全球化业务网络[1] 公司高管王懿倩的职业发展 - 王懿倩自2009年加入上海港湾,深耕管理岗位15年,负责证券部、法务部、行政部三大板块[2] - 从行政管理者到法务合规守门人再到资本市场价值传递员,实现从本土企业到全球化上市公司的角色跃迁[2] - 以"深耕者"的专业积淀与"沟通者"的跨界智慧,推动公司从专业承包商向全球化综合服务商跨越[2] 合规筑基与公司治理 - 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三会治理三大方面[5][6] - 信息披露实现"零差错",采用图表化解读、通俗化表述提升透明度[5] - 完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治理结构等制度框架,保障规范化运营[6] - 建立"会前把控+会中管控+会后跟进"机制,实施重大事项账目化动态管理[6] 投资者关系管理 - 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构建立体化价值传递体系[8][9] - 重塑公司品牌形象,突出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二增长曲线[9] - 建立"标准化+差异化"沟通矩阵,覆盖中小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通过反路演、项目考察增强信心[10] - 搭建专业化投关团队,强化业务与规则理解,化解市场波动带来的认知偏差[10] 全球化战略与资本运作 - 法务体系成为出海核心护城河,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适配不同法域[11]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业务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实现15颗卫星发射、40余套核心部件在轨运行[12] - 实施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绑定管理层与核心技术骨干,释放增长信心信号[12] 未来发展战略 - 以"深化创新驱动,拓展多元增长版图"为主线,推进全球化战略[14] - 挖掘钙钛矿材料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绿色建筑等前沿领域的商业化潜力[14] - 加速全球化进程为员工成长开辟更广阔空间,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14]
龙旗科技拟赴港IPO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15:14
公司动态 - 龙旗科技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1] - 公司计划发行H股以提升资本实力 综合竞争力及国际化品牌形象 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求 [1] - 港股发行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并取得政府机构及监管机构的备案或核准 [3] 业务概况 - 龙旗科技成立于2002年 主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及综合服务 属智能产品ODM行业 [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小米 三星电子 华为 联想 荣耀 OPPO vivo B公司等 [1] - 产品布局涵盖智能手机 AI PC 汽车电子 平板电脑 智能手表/手环 TWS耳机 MR/AR/AI眼镜等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63 82亿元 同比增长70 6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 01亿元 同比下降17 21%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3 78亿元 归母净利润1 54亿元 同比上升20 3% [2] 资本市场 - 公司于2024年3月1日登陆A股 [1] - 拟发行H股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 [1]
周黑鸭三十而立再出发,品牌焕新开启百年征程
中国食品网· 2025-05-23 14:40
品牌发展历程 - 1995年创始于武汉天声街,凭借独创甜辣风味和严格品质把控在本地崭露头角[3] - 2004年进驻武汉国际广场开设首家商圈店,启动品牌化进程[5] - 2016年成为卤味行业首家港交所上市公司[5]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超3000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6] 核心竞争优势 - 通过气调锁鲜包装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传统卤味升级为全国性休闲食品[5] - 自建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渠道网络布局支撑规模化扩张[5] - 三十年坚守"匠心卤制"品质底线,持续引领行业升级[8] 品牌焕新战略 - 发布三大核心色"滋味黄""卤味棕""黑鸭黑"构成视觉识别体系[8] - 升级IP形象"小周周"和毛笔字logo,增强品牌年轻化辨识度[8] - 产品包装融入趣味漫画插图,门店设计引入现代美学元素[10] 全球化发展目标 - 提出"走向世界的美味缔造者"战略方向,计划与海外伙伴共建生态圈[10] - 创始人明确目标成为"全球卤味文化开创者"而非追随者[11] - 以自驱学习融入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味道"全球化[10][11] 行业地位 - 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持续引领卤味行业升级"的标杆企业[8] - 从地域小吃发展为全国性休闲食品领导品牌[5][8] - 行业首家实现技术突破、规模化扩张和资本化运作的三重跨越[5][6]
半导体公司,排队赴港“二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48
A+H模式与半导体公司赴港上市潮 -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引发市场对"A+H模式"(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关注,2024年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推出多项利好政策,推动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半导体行业尤为突出 [1] - 近半年内已有9家A股半导体公司披露赴港计划,包括兆易创新、紫光股份、江波龙、天岳先进、纳芯微、杰华特、和辉光电、广和通、峰岹科技 [2] 赴港半导体公司详情 - **兆易创新**:5月20日披露计划,主营存储芯片,2024年底货币资金91.28亿元,处于筹划阶段 [3] - **纳芯微**:3月26日披露,主营模拟芯片,货币资金10.74亿元,已递交上市申请 [3] - **广和通**:3月21日披露,主营物联网模组,货币资金11.2亿元,已递交申请 [3] - **紫光股份**:3月7日披露,业务涵盖通信及存储芯片,货币资金75.34亿元,处于筹划阶段 [3] - **杰华特**:2月17日披露,主营模拟芯片,货币资金11.94亿元,筹划中 [3] - **和辉光电**:1月17日披露,主营AMOLED面板,货币资金27.99亿元,已递交申请 [3] - **天岳先进**:2024年12月27日披露,主营碳化硅衬底,货币资金12.39亿元,申请已接收 [3] - **峰岹科技**:2024年12月24日披露,主营BLDC电机主控芯片,货币资金2.977亿元,已递交申请 [3] - **江波龙**:2024年12月18日披露,主营存储芯片,货币资金10.25亿元 [3] 上市动态与募资用途 - 杰华特2月17日公告称赴港上市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4] - 天岳先进2月24日提交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4] - 江波龙3月21日提交申请,募资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全球化战略,联席保荐人为花旗和中信证券 [4] - 和辉光电4月23日递交申请,募资用于AMOLED生产线升级、研发及偿还借款 [4] - 纳芯微4月25日申请获受理,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4] - 广和通4月27日递交招股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5] - 紫光股份4月28日公告称赴港上市为深化全球化布局 [5] - 兆易创新5月20日公告称拟赴港上市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5] 赴港上市动因分析 - **全球化战略**:港股市场助力半导体公司拓展海外业务,构建国际化资本平台,如兆易创新、江波龙等公司明确将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6] - **技术升级需求**:AI、5G、智能汽车等领域爆发推动研发投入,兆易创新计划将H股募资投向研发与并购,Fabless模式企业(如纳芯微)侧重研发,IDM模式企业(如和辉光电)侧重产能扩张 [7] - **政策支持**:2024年港股改革加速,中国证监会推出"惠港5条",港交所对市值超百亿港元的A股企业开通快速通道,股权占比要求从15%降至10%(或市值达30亿港元) [7] 行业展望 - A+H模式将助力半导体公司深化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如通过港股国际化估值体系吸引战略投资者 [8]
龙旗科技启动赴港IPO推进全球化 增收不增利境外业务毛利率仅1.19%
长江商报· 2025-05-23 07: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推进"A+H"上市 [1][2] - 本次发行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核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2] - 2024年3月公司在沪市主板上市,募资净额14.4亿元,截至2024年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78.6% [1][4]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A+H"上市升温,4月披露港股上市筹划的公司达14家,总市值7000亿元 [2] - 5月除公司外,潮宏基、兆易创新等A股公司也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63.82亿元(同比+70.62%),净利润5.01亿元(同比-17.21%) [1][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3.78亿元(同比-9.27%),净利润1.54亿元(同比+20.33%) [7] - 2024年境外收入147.09亿元(同比+288.42%),占比31.7%,但毛利率仅1.19%(同比-9.7pct) [1][7] 业务结构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oT产品2024年收入分别为361.33亿元(+65.58%)、36.96亿元(+47.32%)、55.73亿元(+121.99%) [7] - 境内收入306.93亿元(+33.13%),毛利率8.3%(同比-1.5pct) [7] 战略布局 - 公司称赴港上市为提高资本实力、推进全球化战略,优化国际品牌形象 [1][6] - 已在越南、印度布局生产基地,计划2025年底形成全球交付能力规模 [8] - 行业毛利率近期回升,公司预计未来将回归合理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