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

搜索文档
百万英才计划让人才与产业共成长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8
人才引进与产业升级 -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引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 - 行动计划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展开,重点对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及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2] - 动态募集120多万优质岗位,实现毕业生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无缝衔接",解决企业"用工荒"并加速青年成长为产业骨干 [2] 政策与服务创新 - 推出"五有三好"政策包,涵盖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结合AI简历诊断、模拟面试等智能化服务降低求职成本 [3] - 提供住房保障及岭南文化体验(如英歌舞、双皮奶),增强人才归属感,满足"扎根"需求 [3] - 公共服务智能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3] 战略启示与生态构建 - 引才需结合产业趋势,提前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的人才储备,避免"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 [3][4] - 构建"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生态系统,需兼顾生存需求(如租房补贴)与成长渴望(职业发展) [3][4] - 人才战略应运用产业逻辑、服务逻辑和情感逻辑,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良性循环 [4]
量化私募人才争夺战升级 灵均投资多维构建“选育用留”护城河
新浪基金· 2025-07-16 09:2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量化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深水区,头部机构间的人才争夺战从薪酬比拼升级为系统性能力较量 [1] - 行业竞争围绕三大核心维度展开:数据算法技术壁垒、人才组织效能革命、新技术转化速度竞赛 [4] - 未来的赢家属于能将技术纵深与人才密度转化为持续进化能力的机构 [6] 人才战略 - 公司建立"以综合素质为基,以发展潜力为要"双轨制选拔标准:资深人才考察研究能力与团队协同潜力,新生力量通过"实习生留用计划"深度孵化 [2] - 候选人必须兼具扎实的数理统计功底、顶尖编程能力及金融市场洞见 [2] - 通过实习生计划转化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公司策略研发的中坚力量 [2] - 构建覆盖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三层进阶培育机制:筑基阶段(导师引领)、突破阶段(宽松赋能)、升华阶段(资源倾斜) [3] 技术布局 - 数据维度构建"广度+深度"双引擎:横向拓展另类数据源,纵向借助大语言模型实现非结构化数据深度解析 [5] - 算法进阶深耕深度学习模型应用,早期将深度学习植入因子策略组合 [5] - 算力筑基方面前瞻布局算力集群建设,现已建成大规模调度能力 [6] 组织生态 - 建立"资源支持+试错包容"双轨制,加速技术创新落地 [6] - 打造动态进化文化,以"保持危机感"为内核推动组织与人才持续迭代 [6] - 贯彻"合作与竞争动态平衡"理念:组内强协同,组间适度竞争 [3]
以人才战略实现产业跃升
新华日报· 2025-07-04 07:28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战略与产业发展 核心观点 -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优势、前瞻产业规划和开放营商环境,构建了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生态体系 [1] - 人才战略聚焦"引用育留",推动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形成全球竞争力 [1][3] - 产业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高层次人才对高精尖领域具有决定性影响 [2][3] 精准引才机制 - 采用产业链定位人才链模式,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通过"全球产业人才地图"精准引才 [2] - 引进中科院院士江雷等顶尖人才,组建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120+固定研究人员(含2位院士、20位国家级杰出人才) [3] - 累计集聚领军人才3000+人、产业高层次人才6.7万人,规模质量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3] 本土人才培养与留存 -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校毕业生留苏率60%、留园率20%,通过产业学院实现"进了校门就是进了公司" [4] - 西浦慧湖药学院与恒瑞医药等10+药企联合培养人才,60+企业合作,毕业生直接输送本地药企 [5] - 计划到2026年培养2.3万产业适用人才,新增600名领军人才,孵化300个科技项目 [5] 产城人融合生态 - 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三大支持:领军登峰(顶尖人才无上限)、企业撷英(最高100万引才奖励)、产业强基(最高100万管理团队奖励) [7] - 高校累计承担8000+纵向科研项目,服务5000+企业,孵化1100+企业(含300+高企) [6] - 集聚33所高校/研究院,苏州实验室及3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6] 产教融合实践案例 - 汇博机器人合作500+院校,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孙立宁团队30+教授博士支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7] - 苏州大学纳米学院、上海交大苏州AI研究院等产业学院直接对接企业需求,产业教授推动技术转化 [4]
中电鑫龙(002298) - 2025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18:26
分组1:公司发展战略 - 围绕“做强做大智慧用能、做稳做强智慧城市、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三大业务发展战略 [2] - 在智慧用能领域,创新营销、科研和管理,推进数字化等转型,把握“设备更新”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2] - 在智慧新能源领域,依托自身优势提供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提升监控与运维水平,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3] - 在智慧城市领域,发挥核心优势,加快市场及客户结构转型,加强回款和研发,推进业务稳健发展 [3] 分组2:“五抓工程” 抓战略和产品 - 加强产品创新,以行业活动为触角了解发展方向,打造“产品新军” [4] - 多维度借鉴优势降低成本,加大产品研发,按战略规划打造“产品工厂” [5] 抓市场和品牌 - 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意识,发挥团队作战,加大区域和客户转型 [5] - 强化“全员销售意识”,精准营销,通过“三转”“三借”“三抢”抓订单、抢市场 [5] - 合理配置资源,按“五个一批”将资源转换成效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5] 抓人才和企业文化 -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新梯队 [6] -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工厂” [6]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可持续发展内核动力 [6] 抓管理和创新 - 完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合法合规经营,提升治理水平 [7] - 完善内控管理,加强开源节流和精细化管理,盘活资产 [8] - 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打造“创新工厂” [8] 抓资本和市值 - 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两手抓,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市值 [9] - 依法合规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9] - 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好市值管理,向资本市场推介公司 [9] 分组3:交流环节要点 改善亏损措施 - 与广西联通签署终止协议,推进云南联通项目回款 [10] - 调整北京中电兴发经营战略,加快业务转型,抓回款和精细化管理 [11] - 智慧用能业务业绩稳健,把握新能源机遇推动业务发展 [11] 存储技术情况 - 使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智能分层存储管理系统等软件技术进行智能分层存储管理,提高存储密度,降低能耗和数据风险 [11] “出海”打算 - 设立国际业务部,整合资源,按“小前端、大平台”思维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11]
精英创业大赛 | 拼不过一线城市资源,龙口何以这么强?
搜狐财经· 2025-06-16 16:11
"极致"的胜出 夏丹 张孙小娱 | 文 5月23日,北京五洲大酒店,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推介会现场,来自北上广的与会创业者将目光集中在一张卫星地图——渤海湾畔的龙口 市被红线圈出,箭头直指东海科技孵化产业园的九宫格建筑群。 一个县级市,凭什么吸引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企业?答案或许藏在产业园入驻企业的三组数据里:众航装备的军工级精密零件加工误差,相当于头发丝的 1/15;龙牙智能的机器人产线替代传统用工的比例达14:1;智元AI的故障预测系统为工业企业避免200万元损失的响应速度。 一场静悄悄的产业变革正在东海科技孵化产业园内上演。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科创平台,自2023年7月运营以来,已成功孵化20余家科技企业,成为观察 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当大城市争夺"独角兽"时,龙口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用产业链协同、政策精准度和服务响应速度,构建起智 能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孵化器。 1 全链条服务 打造创新生态圈 走进园区3号楼,众航装备的智能化车间里,6台三轴加工中心正在高速运转。总经理韩作旗指着一款特种装备刀杆介绍:"这个产品的加工误差控制在 0.005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五分之 ...
腾讯实施人才战略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2 15:14
腾讯人才战略核心观点 - 公司启动系统性扩招计划,预计3年内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2025年校招目标为1万名实习生 [2][3] - 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重点覆盖AI、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等前沿领域 [3] - 科技类人才占比达73%(超4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技术研发员工占比近50%(2.7万人) [5] 招聘规模与结构 - 校招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五大类70余种,包括大模型、算法、数字内容等方向 [3] - 技术类岗位扩招力度空前,通过"青云计划"全球招募顶尖学子,聚焦AI、机器人等十大技术领域并设置100多项课题 [4] - 采用AI大模型招聘专项,让受聘者参与混元大模型等核心业务研发 [4] 人才培养机制 - 建立"双通道发展体系",支持技术人才深耕专业或转型管理 [5] - 推行"训战一体"模式,为校招生配备行业与业务双导师,加速职场适应 [5] - 提供定制化培养方案、核心业务机会及前瞻性技术课题 [4][5] 战略定位与社会责任 - 公司定位为"科技+文化"企业,强调科技投入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5] - 将平台企业视为"就业蓄水池",主动履行稳就业社会责任,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3] - 校招生人数在互联网行业中位居前列,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前瞻储备 [3][5] 全球化布局与技术愿景 - 通过全球化招聘与青年人才共同成长,共绘未来技术蓝图 [6] - 持续搭建创新舞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 [3][5]
吸引人才不妨多些“错峰观”
搜狐财经· 2025-06-06 07:13
就业形势与人才市场 - 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9.4万人创历史新高 外部冲击导致部分行业企业用工谨慎招聘收缩 [1] - 就业市场遇冷时求职者选择空间收窄 对岗位期待值更趋理性 一线城市头部企业垄断优质人才局面被打破 [2] - 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从业者因就业机会收紧 主动向二三线城市中小微企业流动 [2] 错峰引才策略 - 错峰引才指在市场供需调整特殊阶段 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1] - 地方政府和企业可精准把握时机 以更具吸引力政策和灵活岗位设置突破常规竞争壁垒 [2] - 初创企业能以合理薪酬结构招募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资深从业者 充实团队创新实力 [2] 人才竞争差异化 - 传统人才争夺陷入高薪落户补贴同质化竞争 导致引才成本居高不下 [3] - 错峰策略核心在于避开正面竞争 挖掘差异化需求 中小城市可转向培育本地特色产业匹配的应用型人才 [3] - 企业可根据转型方向提前储备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潜力人才 [3] 政企协同机制 - 政府需通过定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 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同时完善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 [4] - 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提前规划人才储备 以灵活用人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人才 [4] - 政企协同将短期就业压力转化为长期人才优势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核心竞争力 [4]
东方碳素(832175) - 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19 20:05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保荐代表人 [3] 募投项目情况 - 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下游客户需求放缓,为符合公司战略、提升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实施质量,将“年产1.8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规划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3月31日 [5] 薪酬与激励问题 - 公司目前薪酬基于产业周期、盈利水平和绩效考核等因素确定,待行业周期反转和公司盈利能力增加后,会合理提升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奖金和薪酬,考虑股权激励等措施 [5] 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暂时没有石墨烯和碳纤维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是集特种石墨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高端石墨材料应用广泛 [6] 存货情况 - 公司存货金额处于高位系行业特点和生产周期所致,计提存货跌价时已考虑多种因素,结合订单和市场售价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账实相符 [7] 亏损原因与举措 - 2024年受下游行业需求收缩影响,主力产品销售价格下滑,营业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亏损 [8] - 2025年公司将在生产质量提升、库存去化、新产品研发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发力 [8] 盈利增长点 - 推进年产3万吨特种高端石墨材料项目建设,缓解产能不足,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 [9] - 通过“四位一体”研发体系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9] - 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加快库存去化,增加盈利能力 [9]
乖宝宠物(301498) -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4:34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45 亿元,同比增长 21.22%,归母净利润 6.25 亿元,同比增长 45.68%,自有品牌业务收入 35.45 亿元,同比增长 29.14%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80 亿元,同比增长 3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增长 37.68% [1] 分红规划 - 2024 年度公司进行二次分红,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 2 亿元,占 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的 32.02% [1]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已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 2025 年中期分红事项的议案》 [1] 泰国工厂情况 - 泰国原有工厂已满产,新建工厂项目投资约 2 亿元,预计 6 月投产,届时产能将翻倍,生产品类也会拓展 [2] - 公司正在筹划建设泰国研发中心,投入预算正在测算中 [2] 内部优化内容 - 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将全面深入优化重构数字体系,打造“数智乖宝”全景式战略架构 [2] - 实施战略组织能力与人才梯队的持续孵化,优化激励机制,升级人才战略,打造高效、有韧性的人才与组织体系 [2]
朱明荣:传承饶斌精神 点燃中国汽车新引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3 09:24
中国汽车产业2024年成就 - 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创历史新高 [1] - 全年汽车出口量达641万辆巩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1] - 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47.6% 乘用车智能驾驶装配率超65% [1] 饶斌行业贡献 - 1956年主持建成中国首个汽车制造厂并下线第一辆解放牌卡车 [4] - 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红旗牌高级轿车 [4] - 1966年制定《第二汽车制造厂建厂方针十四条》提出创中国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 [6] - 改革开放后创建北京吉普车厂、上海大众等中外合资企业 [6] - 主持将291家企业和45万职工组成7个联营公司解决低产分散问题 [6] - 1955年创办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前身) [7] - 1972年创办二汽工人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前身) [7] - 1986年推动德国大众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办汽车专业 [7] - 主导建设至少6所中专和15家技工学校 [7] - 一汽建设期间培养80%技术工人(万名技术工人中建厂后培养超8000人) [7] 行业精神传承 - 一汽"八字精神"(学习、创新、抗争、自强)延续开拓者基因 [15] - 东风"马灯精神"与奇瑞"小草房精神"延续奋斗初心 [15] - 比亚迪零部件"认领包制"与二汽"老厂包建新厂"模式呼应 [15] - 蔚来在智能化变革中重现一汽二汽建设者韧性 [15] 行业发展方向 - 坚定走电动化、智能化、AI化、低碳化、全球化发展道路 [16] - 需突破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技术 [16] - 聚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创新 [16][17] - 通过组织变革构建灵活高效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17] - 发挥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红利优势 [18] - 加强汽车文化建设提升产业软实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