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论坛一览|启航新征程·国泰海通2026年度策略会
策略会基本信息 - 国泰海通证券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2026年度策略会 [2] - 策略会规模庞大,预计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参与,并设有30多场论坛,邀请超过100位产业专家 [2] 论坛主题与投资方向 - 主论坛将于11月4日上午举行,奠定整体讨论基调 [3] - 科技领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设有“AI开花、科技自立”和“AI算力自主可控,超节点加速演进”等分论坛 [3] - 投资策略主题包括“智能投资,量化焕新—ETF与量化产品的新时代投资”和“重视配置的力量,从机构到居民” [3][4] - 消费领域关注新老消费结合及“Z世代新能源”投资逻辑,并专门探讨“情绪消费”的崛起 [3][4] - 行业深度论坛覆盖人形机器人、文娱产业、汽车工业、医药出海、REITs、大宗商品与周期等多个方向 [3][4] - 宏观与资产配置议题丰富,包括全球资产配置、债市展望、保险行业资产配置展望以及多场宏观闭门会议 [4]
“5A配置模型”亮相!中金财富勾勒财富管理新图景
券商中国· 2025-10-20 14:03
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行业正经历从“卖产品”向“做服务”的深刻变革 [1][3] - 公司作为行业高质量践行者,其买方投顾模式得到验证,保有规模突破1200亿元 [2][3] - 公司通过发布“5A配置模型”、深化买方投顾内涵、推动AI普惠及全球化布局,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服务体系 [4][5][10][14] 买方投顾业务规模与成效 - 买方投顾保有规模于近期突破1200亿元,并在2025年7月首次站上千亿台阶 [2][3] - 代表性产品“中国50”自2019年发布至今,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超过101亿元 [3] - “中国50”为98%以上配置客户取得正收益,52%老客户在波动市场中仍选择追加,客户平均持有时长约2.5年 [3] - 买方投顾服务体系包括“中国50”、“微50”、“公募50”、“股票50”、“ETF50”等 [3] 核心配置方法论 - 公司发布历经六年打磨的“5A配置模型”,作为底层核心资产配置能力 [2][4] - 模型涵盖五个维度:Appetite(客户偏好)、Asset(资产配置)、Attribution(策略归因)、Alpha(深挖超额)、Assessment(风险评估) [4] - 模型目标是在不同资产与策略间寻找更优风险收益比,实现长期稳健胜利 [4] - “中国50”采用“白盒化”管理方式,基于科学的组合管理逻辑 [4] 资产供给与全球化布局 - 为应对低利率时代(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遍降至1%),公司在权益、另类、全球资产方向构建了9大类11000多条策略线 [6] - 国际投管中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22亿美元,在全权委托专户业务领域树立专业标杆 [6] - 国际业务致力于解决投资者全球配置中的“信息不对称”与“缺乏称心投资工具”痛点 [7] - 公司发挥“桥梁”作用,帮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并助力中国机构链接全球资源 [7] 交易业务与创新服务 - 交易业务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提出“交易也是买方投顾” [8][9] - 5大类、19项创新交易服务已累计覆盖超40万人次客户,签约资产超2200亿元 [9] - “ETF50”服务累计签约客户超7万人次,累计跟买金额近100亿元,签约客户ETF保有金额同比实现近三倍增长 [9] - 打造“AI+投顾”服务体系,覆盖股票诊断、账户检视、波段交易、热点投资四大高频场景 [9] AI技术应用与普惠金融 - 作为首批实现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券商,公司通过投顾平台E-Space、RITAS与中金财富APP展示AI深度应用 [10] - E-Space推出投顾助手智能体与AI托管助手,提升服务精准性并降低沟通成本 [11] - RITAS平台作为“智能配置导航仪”,可在30秒内基于全市场数万只产品为客户定制投资方案 [12] - 中金财富APP 12.0版本上线,包括AI首页、黄金专区、同屏交易等功能,并推出具有金融大模型能力的AI数字人Jinn [12] - 公司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财富管理与金融健康专题研究,并将发布金融健康白皮书及自测工具 [13]
2025中金财富1018发布会圆满结束:聚势而行启新局,进而有为筑未来
第一财经· 2025-10-18 21: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金财富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办发布会,展示其在财富管理行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转型的成果与未来战略方向 [1] - 公司买方投顾业务取得显著进展,保有规模突破1200亿元,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配置方法论和服务体系 [2][3][4] - 公司通过金融科技、全球配置和普惠金融三大支柱,致力于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6][7][9][13] 买方投顾业务发展 - 中金财富买方投顾保有规模于今年7月站上千亿台阶,并于近期突破1200亿元 [3] - 代表性产品“中国50”自2019年发布至今,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超过101亿元,为98%以上配置客户取得了正收益 [3] - 52%的老客户在波动市场中仍选择坚定追加,“中国50”客户平均持有时长约2.5年 [3] - 公司构建了“5A配置模型”作为底层配置方法论,涵盖客户偏好、资产配置、策略归因、深挖超额和风险评估五个维度 [4]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作为首批实现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券商之一,公司积极推进AI战略,致力于将专业底蕴与AI能力结合 [10] - 通过升级“投顾平台E-Space+买方投顾数字化平台RITAS+中金财富APP”铁三角,深化AI技术在业务中的运用 [10][11][12] - RITAS平台引入AI技术,打造“千人千面千时”的精准服务,其智能配置导航仪能在30秒内为客户定制投资方案 [11] - 中金财富App 12.0版本上线,包括AI首页、黄金专区等功能,并推出行业内首个具有金融大模型能力加持的AI数字人Jinn [12] 全球资源配置 - 中金国际财富管理国际投管中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22亿美元,在全权委托专户业务领域树立起专业标杆 [8] - 公司国际化业务围绕服务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致力于成为连接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源的桥梁 [7][8] - 随着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等政策出台,投资者拥有了更多的产品选择和参与渠道 [7] 产品与服务体系 - 公司已形成“中国50”“微50”“公募50”“股票50”“ETF50”等买方投顾服务体系 [3] - 在权益资产、另类资产、全球资产三个方向上构建了9大类11000多条不同策略线,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配置标的 [5] - 个人交易业务方面,5大类、19项创新交易服务已累计覆盖超40万人次客户,签约资产超2200亿元 [6] - “ETF50”服务累计签约客户超7万人次,累计跟买金额近100亿元,签约客户ETF保有金额同比实现近三倍增长 [6] 普惠金融实践 - 公司持续强化ETF、指数基金等被动型产品供给,为普惠金融产品提供优质底层资产 [13] - 通过智能投资顾问工具将专业资产配置逻辑转化为大众可理解的服务 [13] - 下设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中心“中金金禾”,构建专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4] - 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合作,将发布首本聚焦资本市场的金融健康白皮书《拥抱金融健康》 [15]
2025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共创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4:34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1] - 过去五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保持约8%的年均增速 [1] - 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4] 中信金控的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个人和企业客户超2亿 [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 [2] - 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 - 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销售驱动转向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5] - 未来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 [3] -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 [5][6] 跨境资产配置机遇 - 截至2025年7月末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 [7] - 将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 [7] - 共同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资产配置机会推动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 [7] 平台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信金控与市场头部资管机构在资产端资金端产品端服务端深度协同推动资源共享与能力共建 [5] - 提出以平台融入平台以生态共建生态提供综合性平台型全球化资产管理服务 [6] - 不同资管机构如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演化形成 [6] 社会责任与创新实践 - 推出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整合旗下金融机构发行慈善主题中信创品 [8] - 将产品超额收益捐向帮扶区县的教育领域2025年累计捐赠超1000万元 [8]
第四十八期:跨境ETF(上)
证券日报· 2025-10-16 00:23
跨境ETF概念与定义 - 跨境ETF是以跟踪境外资本市场证券作为成份券的指数并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其核心特征是“跟踪境外指数,境内上市交易” [1] - 跨境ETF是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常见的品种包括纳指ETF、标普500ETF等 [1] 跨境ETF主要特点 - 海外投资便捷,投资者无需开通海外账户及换汇即可投资海外证券资产,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2] - 交易效率高,可实现日内T+0回转交易,即当日买入当日可以卖出,便于灵活决策 [2] - 有助于更好地分散风险,通过全球化资产配置降低集中投资于单一国家或区域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2] 跨境ETF与普通QDII基金的比较优势 - 交易效率优势明显,跨境ETF买卖可实现T+0日内回转交易,而普通跨境QDII基金申购赎回效率较低,申购赎回需T+X日确认,赎回资金到账需T+4至T+7日 [3] - 费率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普通QDII基金收取1%至1.5%的申购费和0%至0.5%的赎回费,管理费率在1.0%到1.85%之间,托管费率在0.25%到0.35%之间;而跨境ETF无申购赎回费,管理费率在0.5%到0.8%之间,托管费率在0.10%到0.25%之间 [3] 跨境ETF的汇率影响机制 - 跨境ETF投资使用人民币进行申购、赎回和交易,资金由基金管理人换汇后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不占用个人外汇使用额度 [4] - 跨境ETF以人民币计价,外币升值对基金净值有益,人民币升值则对基金净值不利 [4]
新加坡深度调研邀您同行:考察金融科技前沿,探寻企业出海之道!
华尔街见闻· 2025-10-15 18:22
新加坡作为全球资本与企业出海枢纽的核心地位 - 2024年新加坡外来直接投资达14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1] - 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蚂蚁等中国知名企业选择新加坡作为进军东盟近7亿人口市场的桥头堡[1] - 全球富豪如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等均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1] - 2024年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数量猛增超过40%,总数量突破2000家[1] 调研活动核心议程与参与机构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将深度调研8家新加坡知名金融机构[2] - 调研主题一为新加坡经济与中资企业出海,将探访华侨银行并听取其董事总经理谢栋铭分享新加坡经济展望与市场机会[6][7] - 调研主题二为高净值人士财富保值增值,将探访某国际一线大行私行总部及拔萃资本等机构[12][13] - 调研主题三为探访金融科技先锋企业,将走进Moomoo SG及某全球一线数字资产交易所[19][20] 主要参与机构及其业务背景 - 华侨银行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本土银行,以资产规模排名是东南亚第二大金融服务集团[7] - Yincubator(云图海外)是新加坡持牌基金,是首家专注于投资AI、区块链、云计算、数据分析等中国优势智能技术国际化项目的加速器,已累计筛选200+家B轮候科技企业并加速投资其中30多家[8][9] - 拔萃资本由原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行长孙新荣等联合发起,是一家综合性资产管理集团,目前管理资产超30亿美元[13] - Moomoo SG是新加坡数字化证券经纪和财富管理服务供应商,其母公司富途控股于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24年7月上线数字货币交易服务[19]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土智慧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7:25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宏利基金是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及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由宏利金融集团旗下宏利投资100%控股[1] - 公司战略目标是融合宏利金融集团的全球领先投资能力、养老金长期投资经验与本土化团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定制化全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1] - 自2022年转为外资全资控股后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加强与集团全球投资专家团队沟通并建立定期观点交流机制[2]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二十余年发展,呈现规模扩容、行业成熟与理念升级的全方位突破[2] - 新"国九条"明确指数化投资发展方向,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公募基金改革,2025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将行业发展纳入金融强国建设全局[2] - 行业形成"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价值共识,实现从量到质的范式转移[2] 产品布局与创新能力 - 公司在纯债基金、FOF、固收+、量化基金、货币基金、QDII基金等领域均有布局,持续优化投资策略和丰富产品线[3] - 2024年5月发行国内首只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基金,响应国家"双碳"目标[3] - 公司是首批26家浮动费率基金管理人中唯一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并推出FOF、QDII等创新产品[3] 养老金融业务优势 - 宏利投资在香港强基金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美国中小型缴费确定计划中排名第二,在加拿大缴费定制计划中排名第二[5] - 公司养老金融优势体现为先发优势(首批养老FOF管理人)、多元产品谱系、超20年投研经验及重视客户感受的专项调研[5][6] - 公司建议养老金融政策进一步开放,包括向外资开放第一、二支柱投资管理资质及引入海外养老金产品[6] 投研体系与长期主义 - 投研体系核心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运作模式,包含成长、周期、稳定三个行业比较小组[7] - 建立四级流程化投资决策体系: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行业比较与选择、个股选择与组合构建、组合回顾与优化[7] - 公司以"三年以上投资业绩"为核心评价体系,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且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6][8] - 通过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构建集中共享的投研平台,将个人能力沉淀为机构能力[7]
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土智慧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4:17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宏利基金是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及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目前由宏利金融集团旗下宏利投资100%控股[1] - 公司发展战略为充分借鉴宏利金融集团的全球领先投资能力、养老金等长期投资经验,结合本土化人才团队与业务战略,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定制、创新的全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1] - 宏利金融集团源自加拿大,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在22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数百万客户,并深耕中国市场逾30年[1]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呈现规模扩容、行业成熟与理念升级的全方位突破[2] - 新"国九条"明确指数化投资发展方向,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公募基金改革,2025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相关政策将行业发展纳入资本市场改革与金融强国建设全局[2] - 行业改革推进使"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成为共识,实现从量到质的范式转移[2] 公司业务布局与创新举措 - 自2022年转为外资全资控股以来,公司加强了与宏利全球投资专家团队的沟通,建立定期观点交流机制,赋能投资平台升级[2] - 公司对权益投资研究体系、组织架构、投研流程进行改造优化,并在纯债基金、FOF、固收+、量化基金、货币基金、QDII基金等领域均有布局[3] - 公司在绿色金融方面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于2024年5月发行国内首只绿色普惠金融债券指数基金[3] - 公司是首批26家浮动费率基金管理人中唯一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并推出FOF、QDII等创新产品[3] 养老金融业务优势 - 宏利投资在国际养老金管理领域领先,截至2024年末在中国香港强基金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美国中小型缴费确定计划中市场排名第二,在加拿大缴费定制计划中市场排名第二[4] - 公司养老金融业务具备先发优势,是首批养老FOF管理人,积累了丰富经验[4] - 公司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产品线,多只养老产品设置Y份额,为投资者提供更适配的选择[5] - 公司拥有超20年公募管理经验,养老FOF团队业绩表现良好[5] - 公司持续开展全球与区域性养老专项调研,如亚洲养老调研、携手邮储银行与京东金融发布覆盖全国的养老调研项目[5] 投研体系与长期主义 - 公司建立了以"三年以上投资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且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考核权重不低于80%[6] - 权益投研体系核心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运作模式,拥有"成长""周期""稳定"三个行业比较小组[6] - 投研决策流程包括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行业比较与选择、个股选择与组合构建、组合回顾与优化四个流程[7] - 公司通过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为所有投研人员提供统一的知识库、分析工具和数据库,建立覆盖宏观策略、行业研究、个股精选的三级投研架构[7] 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 公司将继续发挥外资控股优势,深化在主动权益投资、全球资产配置养老金投资等领域的布局[3] - 公司希望获得更多养老金融政策支持,包括养老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投资管理资质对外资开放,以及支持国内第二、第三支柱引入海外养老金产品[6]
工银瑞信基金|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之《财懂得》 :普通人参与全球资产配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新浪基金· 2025-10-14 17:53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