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告别闪电战
芯世相· 2025-06-27 18:28
核心观点 - 比亚迪通过持续降价策略实现销量与利润双增长,2024年净利润达402.5亿元,毛利率升至21.02%,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8% [2] - 公司采取"以战养战"模式,通过价格战清库存、维持产能利用率并挤压对手,但面临高端化进展缓慢(腾势/仰望缺乏爆款车型)及经销商库存压力(库存深度达3.21个月)的挑战 [12][14][15] - 产业链垂直整合(弗迪系子公司)与资金周转策略(应付账款周转160天 vs 应收账款周转30.5天)构成成本优势,但新规要求账期缩短至60天将改变原有模式 [16][21][26]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前5月出口37.4万辆同比+112%),但需应对本地化生产压力(欧盟调查匈牙利工厂)及贸易壁垒 [33][38] 产能与扩张战略 - 2021-2024年乘用车产能从60万辆暴增至428万辆,员工从29万增至90万,固定资产净值增长380%至2622亿元 [9] - 2025年目标销量550万辆(国内470万辆),计划5年内将合资品牌份额从40%压缩至10% [8] - 机器设备折旧周期缩短导致2024年折旧摊销达756亿元,倒逼高产能利用率 [10] 供应链管理 - 弗迪电池外供客户从2017年4家增至2023年34家,外供业务补充整车降价空间 [17][18] - 取消供应代理商环节,2024年要求供应商降价10%,占用上下游资金近4000亿元(应付账款2507.7亿+其他应付款1434.7亿) [20][21][22] - "八合一"电驱系统比分散部件节省20%成本,海豹车型生产成本比Model 3低15% [16] 市场表现与竞争 - 2025年前5月国内销量同比减少3.2万辆,吉利星愿取代海鸥成为纯电销冠 [12][33] - 5月发起第三轮降价(最高降34%),秦PLUS DM-i降至6.38万元,智能电动车首次进入5万元区间 [2] - 2023-2024年出口量从24.3万辆增至43.3万辆,计划2026年海外产能达70-80万辆 [33][38] 战略转型 - 6月起调整经销商政策(单车激励666元),应对账期新规与反内卷倡议 [30][31] - 出海与高端化为未来三年核心,但方程豹推出13.38万起车型显示高端化承压 [14][33] - 全球布局滚装船(9200辆级"深圳号")及海外工厂(泰国/匈牙利/土耳其) [35][37]
江河集团(601886):中标多个沙特地标项目 “出海”铸就增长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6-27 16:33
海外市场拓展 - 全资子公司沙特江河签署吉达塔工程项目分包合同,金额沙特里亚尔10.52亿元(约人民币20.12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8.98%,合同工期预计3年 [1] - 合作方SBG为沙特及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之一,中标沙特地标项目有望提升区域市场影响力 [1] - 4月7日公告中标沙特综合体育场馆幕墙工程,合同金额沙特里亚尔1.38亿元(约人民币2.65亿元),幕墙总面积3.6万平方米 [1] - 2024年海外业务新增订单76.3亿元(含港澳),同比增长57%,占总订单比例28% [2] - 已在迪拜和沙特设立子公司,计划重返中东等地区拓展业务 [2] 出海战略布局 - 2024年初深化"出海"战略,构建海外事业部、亚太大区、印太大区组织架构 [2] - 在原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市场基础上,新增沙特、迪拜、泰国、越南等地区业务 [2] - BIPV业务通过海外幕墙团队向澳洲、美洲、日韩等发达国家定制化销售,2024年澳洲签约6500万幕墙产品订单 [2] - 室内装饰业务以承达集团为主体,拓展香港、澳门、新加坡、菲律宾市场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6.2亿元(含税),分红比例98%,对应股息率10.2% [3] - 2025Q1累计中标金额52.12亿元,同比增长0.44%,其中幕墙与光伏建筑业务中标31.86亿元,同比增长5.11%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亿、6.86亿、7.47亿元,对应PE为9.6、9.1、8.3倍 [3]
江河集团(601886):中标多个沙特地标项目,“出海”铸就增长新引擎
天风证券· 2025-06-27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装修装饰Ⅱ,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河集团中标多个沙特地标项目,海外市场拓展扎实推进,全面“出海”铸就增长新引擎,高股息提升投资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标沙特项目情况 - 6月26日全资子公司沙特江河签署JEDDAH TOWER工程项目分包合同,金额约20.12亿元,约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8.98%,合同工期预计3年;4月7日在沙特中标综合体育场馆幕墙工程,合同金额约2.65亿元,有望提升公司在该区域市场影响力 [1] 全面“出海”战略实施情况 - 2024年初全力深化和实施“出海”战略,构建海外事业部等业务组织架构,拓展沙特、迪拜等地区业务;BIPV业务借助海外平台和团队向发达国家定制化销售幕墙产品,已少量供货并在澳洲签约6500万订单;室内装饰与设计领域以承达集团为主体拓展海外业务;2024年海外业务新增订单76.3亿元,同比增长57%,占总订单比例为28% [2] 股息与投资评级情况 - 2024年公司全年共分配现金分红6.2亿,现金分红比例为98%,对应股息率为10.2%;2025Q1累计中标金额约52.12亿,同比增长0.44%,幕墙与光伏建筑业务中标额约31.86亿元,同比增长5.11%;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6.86、7.47亿,对应PE为9.6、9.1、8.3倍,维持“买入”评级 [3] 财务数据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954.28|22,405.69|24,048.23|26,166.89|28,461.95| |增长率(%)|16.05|6.93|7.33|8.81|8.77| |EBITDA(百万元)|2,468.00|2,572.59|1,986.34|2,052.44|2,195.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71.74|637.70|648.80|686.28|747.46| |增长率(%)|37.35| - 5.07|1.74|5.78|8.92| |EPS(元/股)|0.59|0.56|0.57|0.61|0.66| |市盈率(P/E)|9.28|9.77|9.60|9.08|8.34| |市净率(P/B)|0.88|0.85|0.81|0.78|0.75| |市销率(P/S)|0.30|0.28|0.26|0.24|0.22| |EV/EBITDA|1.52|0.60|0.34| - 0.10| - 0.48| [4] 基本数据情况 - A股总股本1,133.00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133.00百万股,A股总市值6,231.51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6,231.51百万元,每股净资产6.63元,资产负债率67.94%,一年内最高/最低6.55/4.27元 [6]
中国云厂商AI逐浪:加速大模型迭代,角逐全球云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6-26 22:18
中国云厂商的全球AI云市场战略 - 中国云厂商正战略性拓展全球AI云市场,重点布局中国香港、东南亚、中东及"一带一路"等新兴区域[1][2] - 阿里云在墨西哥城设立客户服务中心,与拉美头部IT企业Soft180合作,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并完成高难度服务器迁移项目[1] - 华为云在亚太新开服菲律宾节点,在非洲新开服埃及节点,埃及节点成为华为在北部非洲的首朵公有云[3] 海外基础设施扩张 - 阿里云2024年5月宣布在泰国、墨西哥、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韩国投资新建数据中心[3] - 腾讯云计划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建中东首个数据中心,5亿美元在印尼建第三个数据中心,并在大阪新建数据中心及办公室[4] - 阿里云全球覆盖29个地域87个可用区,腾讯云覆盖21个地区56个可用区,华为云覆盖33个地理区域96个可用区[4] 海外业务增长与竞争格局 - 阿里云国际市场五年增长20倍以上,华为云2024年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长超50%,腾讯云国际业务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7] - 全球云市场60%份额被亚马逊AWS(30%)、微软Azure(21%)、谷歌云(12%)占据[7] - GoTo将Gojek迁移至腾讯云,GoTo Financial迁移至阿里云,成为东南亚最大迁云项目[5] AI与大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全球下载量超2亿次,Qwen2.5-Max在11项评测中超越GPT-4o等国际模型[12] - 华为自研昇腾AI云服务单卡推理性能达2300 Tokens/s,超越英伟达B200 NVL 72平台[12] - 雷鸟创新AI眼镜通过阿里云平台实现多模态交互,海外市占率超40%,2024年海外销售目标为去年3倍[11] 技术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国云厂商定价模式更灵活,技术壁垒转向工程化能力、应用创新及生态运营[9] - 云鲸采用阿里通用语音模型提升智能交互,通过云厂商实现海外亿级终端连接与数据安全[9][10] - 开源生态成为全球化战略关键,中国云厂商瞄准大型国央企及互联网企业[12]
又有中东大单!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22:27
项目概况 - 公司海外全资子公司江河幕墙阿拉伯工程有限公司与SBG签订沙特王国塔幕墙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合同金额为10.52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0.12亿元)[2][3] - 该项目为全球第一座超过1000米的高层建筑,位于沙特阿拉伯吉达市,合同工期预计为3年[3] - 公司承接范围包括幕墙设计、生产供应、施工安装、测试维护等,已包含前期设计服务合同内容[3] 合同影响 - 该合同金额约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8.98%[3] - 公司今年4月还中标沙特利雅得综合性体育场幕墙工程,合同金额约人民币2.65亿元,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1.18%[3] 合作方背景 - SBG是沙特阿拉伯乃至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承包商之一,业务涵盖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开发、房地产开发等[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建筑装饰和医疗健康两大业务板块,业务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幕墙、室内装饰与设计、光伏建筑等领域居于行业前列[4] - 2024年初公司全面推进"出海"战略,在海外构建了事业部与大区组织架构,并拓展沙特、迪拜、泰国、越南等市场[5]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含港澳)新增订单76.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幕墙订单约37亿元(+56%),内装订单38.8亿元(+58%)[5]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2.03亿元(+2.87%),归母净利润1.44亿元(-20.53%),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1.46%)[7] - 截至6月25日,公司股价5.5元/股(+2.8%),总市值62.32亿元[7]
又有中东大单!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22:16
公司重大合同 - 公司海外子公司江河幕墙阿拉伯工程有限公司与沙特SBG集团签订沙特王国塔幕墙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合同金额为10.52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0.12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8.98% [2][3][4] - 沙特王国塔项目为全球第一座超过1000米的高层建筑,公司承接范围包括幕墙设计、生产供应、施工安装、测试维护等 [3][4] - 公司今年4月还中标沙特利雅得综合性体育场幕墙工程,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65亿元,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1.18%,该体育场将作为2027年亚洲杯主体育场及2034年世界杯重要比赛场馆 [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建筑装饰和医疗健康两大业务板块,业务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幕墙、室内装饰与设计、光伏建筑等领域居于行业前列 [5] - 2024年初公司全力深化"出海"战略,构建海外事业部、亚太大区、印太大区组织架构,并在沙特、迪拜、泰国、越南等地拓展业务 [7][8]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含港澳)新增订单76.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幕墙订单约37亿元(+56%),内装订单38.8亿元(+58%)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2.03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0.53%;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46% [8] - 截至6月25日,公司股价收于5.5元/股,当日涨2.8%,总市值62.32亿元 [9]
中国旺旺2024财年营收235.1亿元 新兴渠道及海外市场持续发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6-25 21:43
财务业绩 - 2024财年收入235 1亿元同比下滑0 3% 归母净利润43 4亿元同比增长8 6% 整体毛利率47 6% [1] - 乳品及饮料类收入同比增长1 3%至121 09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49 7% 其中旺仔牛奶低单位数增长 饮料及其他类双位数增长 [1] - 米果类收入59 04亿元同比下滑1 2% 大礼包收益高个位数下滑 常规米果因副品牌推出销量增长 [1] - 休闲食品收入53 59亿元同比下滑2 6% 冰品上半年因天气及销售节奏衰退 下半年因业务调整恢复性增长 [2] 业务板块表现 - 乳品及饮料类为核心业务 休闲食品和米果类受极端天气与市场环境影响低个位数下滑 [1] - 冰品小类和米果礼包是休闲食品和米果类下滑主因 [1] - 酒类等其他产品未披露具体数据 [1] 渠道与市场 - 新兴渠道和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日本 北美及部分东南亚市场高速增长 [2] - 零食量贩渠道销售贡献从2023财年中低单位数提升至2024财年约10% [2] - 海外市场通过多元营销 品牌推广 新渠道开拓及本土化经营持续发力 [3] 战略与规划 - 推动组织变革 新增8个产品事业部 设立专门单位针对新老产品提供营销方案 [3] - 持续开发新产品 拓展终端覆盖 增强消费者新鲜感与黏性 [2] - 通过多元化原材料使用策略应对成本上涨 [2] - 拟以7 05亿元新台币购买台湾高雄市物业 增设新生产据点以提升产能和产品线 [4] 机构观点 - 中金预计2025财年收入稳健增长 利润率基本平稳 关注组织变革成效 [3] - 海外市场是主要增长动力 持续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提升供应链韧性 [3]
新乳业不躺平:市场收缩,营收、利润全都要丨乳业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1:02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 [2] - 2024年液态奶市场显著下滑:伊利液体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730.7亿元(同比-10.6%) [2] - 2025年1-5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7.5%,其中线下下滑9.7%,线上增长4.8% [9] - 低温鲜奶市场相对稳定:2024年全渠道销额增长0.4%,2025年1-5月增长1.7% [8][9] 公司业绩 - 新乳业2024年营收106.65亿元(同比-2.93%),但液体乳收入98.36亿元(同比+0.83%),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24.80%)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48.46%) [5] - 光明乳业2024年营收242.78亿元(同比-8.33%),液态奶收入141.66亿元(同比-9.5%) [3] - 2025年一季度光明营收63.68亿元(同比-0.76%),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8.16%) [11] 市场竞争与策略 - 低温鲜奶价格战加剧: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品牌通过买赠促销大幅降价 [10] - 新乳业在华东区域营收30.66亿元(同比+1.52%),西南区域营收38.29亿元(同比-6.51%) [12] - 直销毛利率31.30%,经销毛利率27.57%,电商渠道毛利率24.71% [14]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鲜奶双位数增长,24小时系列增长超15%,低温特色酸奶双位数增长 [16] 渠道与创新 - 布局500家"24小时鲜奶网红店",DTC渠道盈利高于平均水平 [17] - 与山姆、盒马、零食量贩店合作,新品进入关键渠道 [17] - 计划进军低温饮品市场,形成"三鲜鼎立"战略 [22] 国际化布局 - 分三步走国际化战略:国际贸易、跨国经营、全球化经营 [24] - 聚焦东南亚市场,依托新希望集团资源轻资产扩张 [24] 行业趋势 - 低温鲜奶成为液态奶中表现较好的细分赛道 [9] - 渠道话语权向山姆、盒马等零售商倾斜,乳企需强化研发与供应链灵活性 [19] - 即时零售可能冲击传统送奶入户模式 [20]
2024国产仪器公司老板收入榜:榜1收入超2至14名总和
仪器信息网· 2025-06-20 11:5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国产仪器行业营收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头部企业通过战略调整实现逆势增长,部分领域因市场收缩与成本压力陷入困境 [2] - 生物医药产业链与海外市场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器,环境监测与工业过程分析板块集体承压 [4][5] - 成本端压力呈现蔓延态势,进一步挤压净利润,部分企业通过提质增效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6] 头部企业表现 - 安图生物董事长苗拥军收入达1.61亿元(薪酬106万元+分红1.6亿元),连续两年收入破亿,分红占比达99% [3][4] - 安图生物海外营收同比激增36.25%,皖仪科技海外营收增速达447%,印证国际市场拓展的战略价值 [4] - 纳微科技凭借色谱填料等核心耗材快速放量,在生物工艺领域构建技术壁垒,收入同比增长26% [3][4] 传统领域挑战 - 环境监测与工业过程分析板块集体承压,雪迪龙董事长收入从2022年1.4亿降至2023年1.1亿,2024年进一步降至9252万元 [3][5] - 雪迪龙、天瑞仪器等企业营收缩水,暴露出政策依赖型业务的脆弱性 [5] - 先河环保维持环境监测系统4亿元级收入体量,但市场份额波动显示行业竞争白热化 [5] 成本与利润压力 - 泰林生物总派发金额占归母净利润91.94%,高比例分红政策可能引发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隐忧 [4] - 原材料涨价与价格战导致泰林生物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6] - 泰坦科技陷入"以价换量"困境,费用增速超过收入增长,严重影响净利润 [6] 薪酬结构变化 - 企业老板收入主要由税前薪酬和现金红利构成,2024年收入极差进一步拉大 [4] - 基础薪酬在总收入中占比平均仅约4%(2023年为6%),范围在29万至252万之间,平均数值约86万元 [9] - 薪酬体系变化反映企业在利润压力下削减固定成本,体现战略转型与成本管理机制 [9]
2024国产仪器公司老板收入榜:榜1收入超2至14名总和
仪器信息网· 2025-06-19 16:1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国产仪器行业营收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头部企业通过战略调整实现逆势增长,部分领域因市场收缩与成本压力陷入困境 [2] - 行业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换挡与产业升级并行的背景,生物医药产业链与海外市场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2][5] - 环境监测与工业过程分析板块集体承压,暴露出政策依赖型业务的脆弱性 [6] 企业高管收入分析 - 15家企业老板收入极差进一步拉大,安图生物董事长苗拥军以1.61亿元收入居首(其中分红占比99%),先河环保董事长姚国瑞仅33万元收入垫底 [3][4] - 高收入主要来自高分红政策:安图生物分红力度占净利润60.28%,泰林生物更高达91.94% [4] - 基础薪酬在总收入中占比平均仅4%(2023年为6%),范围29万-252万,平均86万元,反映企业削减固定成本趋势 [8] 头部企业增长策略 - 安图生物通过产品多元化转型把握集采政策机遇,实现营收微增,海外营收同比激增36.25% [5] - 纳微科技凭借色谱填料等核心耗材快速放量,在生物工艺领域构建技术壁垒,并通过提质增效控制费用 [5][6] - 皖仪科技海外营收增速达447%,印证国际市场拓展对冲国内周期波动的战略价值 [5] 细分领域挑战 - 环境监测板块营收缩水:雪迪龙董事长收入从2022年1.4亿降至2024年9252万,天瑞仪器该板块收入下滑明显 [6] - 成本压力蔓延:泰林生物受原材料涨价与价格战影响,泰坦科技"以价换量"导致费用增速超过收入增长 [6] - 力合科技营业收入增长15.01%但净利润下滑,反映成本上升对利润的侵蚀效应 [6]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管薪酬体系体现公司战略转型、产业升级周期与成本管理的核心机制 [8] - 未来竞争关键将在技术深耕、市场多元化、运营精细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8] - 出海战略成为头部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路径,生物医药产业链保持较强韧性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