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悦己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香水第一股”首秀遇冷:颖通控股上市破发敲响“代理依赖”警钟,高层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3:1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6月26日港交所三家公司同时上市 周六福首日股价上涨25% 圣贝拉收盘涨超33% 颖通控股开盘破发 收盘价2.4港元 市值32亿港元 首日下跌16.67% [1] - 颖通控股CEO林荆回应破发称股市波动正常 强调公司践行"长期主义" 未来增长将反映在股价中 [2][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颖通控股是中国除品牌所有者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代理72个外部品牌包括爱马仕 范思哲 梵克雅宝等 同时运营彩妆 护肤品 眼镜及家居香氛等 [3][5] - 近三个财年营收分别为16.99亿元 18.64亿元 20.83亿元 年内溢利分别为1.73亿元 2.06亿元 2.27亿元 [3] -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收入占比不足1% 2023-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530万元 1700万元 1050万元 占比0.3% 0.9% 0.5% [13] 行业竞争与市场潜力 - 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低 2023年人均香水支出16元 远低于日本47元 韩国170元 美国423元 英国406元 [6] - 预计2023-2028年中国内地人均香水支出复合年增长率14.0%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7亿元 [6] - CEO林荆指出中国年轻人"悦己经济"需求增长快 为公司带来市场拓展机遇 [9] 商业模式风险与挑战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84.0% 81.6% 77.8% 核心品牌终止合作将重创业绩 2022年某奢侈品牌协议到期导致损失4.25亿元收入(占当年25.5%) [10] - 专家指出代理模式存在"大牌依赖症" 国际品牌倾向收回代理权自建渠道 公司需加快自有品牌发展 [10][13] - 本土香水品牌崛起迅速 公司需加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平衡自有与代理业务 [14]
“月子界爱马仕” 圣贝拉港股上市:最低16.88万元/月套餐下盈利仍承压 创始人向华称看好悦己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2:45
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6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价每股6.58港元,共发行1.097亿股股份,每手500股 [2] - 开盘后股价一度上涨65%,收盘涨幅回落至33.74%,市值达53.66亿港元 [2] - 公开发售获193倍认购,国际配售获15.59倍认购,最终公开发售股份占比43.48%,国际发售占比56.52%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高端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旗下拥有圣贝拉(超高端)、艾屿(高端)、小贝拉(次高端)三个品牌 [4] - 目前月子中心总数达96家,其中中国内地一二线城市93家,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各1家 [4] - 2024年以中国月子中心收入计算,市场份额约为1.2% [4] - 月子中心业务收入6.78亿元,占总营收85%,家庭护理及食品业务合计占比15% [6] 定价与服务 - 深圳门店28天套餐起步价16.88万元,56天套餐最高收费达104.8万元 [6] - 服务内容包括24小时专业护士一对一照护、主任级医生查房、米其林级月子餐等 [6] - 2024年"圣贝拉"品牌日单价达7015元,"小贝拉"品牌日单价3298元(较2023年3478元有所下降)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7.99亿元 [7] - 2024年毛利率下滑至33.9%,月子中心业务毛利率31.8%(较2023年34.1%下降),食品业务毛利率61.5% [7]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近12亿元,主要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亏损 [7]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2024年经调整利润4226万元 [7]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净额约6.3亿港元 [8] - 29%用于扩展产后护理网络,37%用于开发新服务和产品,18%用于研发,6%用于培训,9%用于营运资金 [8] 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高端月子服务市场,客户包括多位明星 [4] - 创始人表示公司代表悦己消费的蓬勃力量,看好悦己经济带来的市场机遇 [4]
高瓴收购星巴克的表层逻辑
投中网· 2025-06-24 13:16
星巴克中国业务竞购动态 - 高瓴资本参与星巴克中国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收购兴趣,竞购方还包括凯雷投资、信宸资本、华润控股、KKR、方源资本、PAG及美团[2][10]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约50-60亿美元(360亿-430亿元人民币),交易预计持续至2026年,当前处于早期阶段[3] - 反向管理层路演模式旨在通过现场考察加速交易流程,显示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的紧迫性[4][5] 竞购方背景与策略 - KKR、方源资本、PAG等老牌PE具备丰富并购经验,信宸资本、华润控股、美团在产业生态布局上有优势(如信宸曾参与麦当劳中国投资,华润零售资源可支持星巴克门店)[11] - 高瓴资本管理超6000亿人民币资金,2021年募集180亿美元中100亿美元拟投入并购领域,在议价能力与资源整合上占优[12] - 高瓴在食品饮料行业投资案例包括蜜雪冰城(IPO基石投资3000万美元并持股4%)、喜茶、良品铺子,并曾参与皮爷咖啡中国本土化运营[13] 星巴克中国业务现状与调整 - 2025财年Q2中国区营收7.4亿美元(约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同店交易量增4%,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20] - 近期采取降价策略(非咖啡品类平均降幅5元)、推出无糖产品线及频繁联名活动(如史努比、五月天代言),以应对市场竞争[19] - CEO倪睿安明确调整定价架构非盲目价格战,旨在强化关键品类竞争力[19] 行业趋势与交易意义 - 外资消费品牌在华面临本土化挑战,星巴克与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出售反映“超级品牌时代”褪去,本土资本接手或成趋势[20] - 高瓴曾成功操盘百丽私有化(531亿港元)并分拆滔搏运动上市(市值一度超600亿港元),其“关键时点投资关键变化”策略或适用于星巴克中国[14][15][17]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社交媒体成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2029年宠物数量将达到5.7亿只
经济观察网· 2025-06-23 20:1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宠物数量在2024年达到4.3亿只 其中城镇犬猫数量为1.2亿只 [2] - 预计2029年宠物数量将增至5.7亿只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 - 城镇犬猫饲养偏好中 犬类占比57% 猫类占比64.3% 猫主人数量达4088万人 [2]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与00后在养宠人群中占比超六成 成为消费主力 [3] - 中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多 个人可支配收入充裕 注重宠物情感价值与高品质生活消费 [3] - 老龄群体比例下降 但对易于照顾及情感慰藉型宠物产品存在需求 [3] 消费行为与渠道 - 线上渠道已成为宠物食品销售第一大渠道 80后90后更倾向线上购买 [3] - 亲友推荐 宠物店/医院推荐及网红推荐在决策中占比上升 [4] - 线下渠道因提供购物体验和附加服务仍占据重要地位 [3] 产品趋势与创新 - 宠物食品市场向精细化高品质升级 烘焙粮鲜粮等高端品类受青睐 [4] - "人宠同源"概念凸显 主粮品牌黏性与复购率高 [4] - 智能硬件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一线城市超七成宠物医院引入AI辅助诊断 [4] 产业链与市场拓展 - 供应链重构与国产替代加速 国产高端产品品质追赶甚至超越进口产品 [4] - 银发经济与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催生食品健康智能设备等多层次需求 [5] - 跨界融合趋势显著 酒店文旅快消品商业地产等多行业拓展宠物友好空间 [4] 政策与区域发展 - 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宠物食品产业 如上海福建广州通过跨境电商试点探索进口新模式 [5]
策略周思考:从美日市场看新消费崛起经验
国信证券· 2025-06-21 21:40
核心观点 - 从美日股市历史经验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对A股新消费投资有借鉴意义 [1][4] 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 - 美股在70年代和2009年后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70年代与战后婴儿潮消费能力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有关,2009年后与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千禧一代消费观念崛起相关,这些时期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信心恢复和新型消费模式涌现掀起可选消费浪潮 [1] 新消费崛起的财务特征,细分领域演变与新消费的内涵 - 美股可选消费主导周期中,相关行业负债率突破平台期增长,能管理风险并支持业务扩张,基本面向好获高估值溢价 [2] - 美股可选消费领域从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到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型消费,再到线上零售、数字内容、健康服务等新兴业态,细分领域轮动丰富了“新消费”内涵 [2]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耐用品消费爆发,转型期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兴起,新消费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消费边界 [2] 新消费驱动因素与市场结构变迁 - 可选消费取代必选消费受多重因素驱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基础,技术进步改变消费场景、方式和效率,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变化推动品牌、体验和绿色消费兴起 [3] - 这些因素使可选消费市场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巩固市场地位,日股中万代南梦宫、高丝、任天堂走出长期连续行情,除特定阶段行情外,日股悦己经济相关标的多为阶段性α行情 [3] 美、日股市经验对当前A股新消费的借鉴意义 - 关注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寻找满足消费者层次需求、高成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4] - 新消费领域追求确定性和长期性,寻找高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且资产负债结构稳健的公司 [4] - 关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消费的颠覆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变化,寻找“年轻人的茅台”悦己型消费扩散和迁移方向 [4]
年轻人抢购labubu,中老年人也在为情绪价值买单
第一财经· 2025-06-19 15:41
Labubu爆红现象分析 - Labubu隐藏款原价99元被炒至2600元,租赁Labubu成为新生意 [1] - 北京拍卖会上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成交,棕色限量版以82万元成交 [1] - 爆红主因是"情绪消费"爆发式增长,Z世代是主力军,追求个性化表达和兴趣爱好 [1] 情绪消费市场特征 - 2024年中国新青年消费需求中,取悦自我占比46.28%,IP联名占比39.81%,社交需求占比37.70% [2] - 情绪消费不限于年轻人,中老年人通过演唱会等途径释放压力,如刀郎演唱会50岁以上观众占比44.5% [4] - 老牌歌手巡演中,40岁以上购票观众占比49.5%,情怀类演唱会成为重温青春记忆的载体 [4] 明星效应与社交属性 - 贝克汉姆、Lisa等国际明星晒出Labubu,推动全球追星风潮 [2] - 演唱会社交属性显著,观众通过拍摄短视频、发朋友圈满足分享欲望 [5] - 新一代老年人口学历和收入提升,对情绪价值消费需求更高 [5]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 - 经济发展推动基本需求外其他层面的消费需求增长 [3] - 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 [5]
特斯拉下乡,宝马狂降18万,防晒衣不防晒,618你消费了啥?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18
新能源汽车下乡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124款车型入选目录,包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1] - 特斯拉首次入选下乡车型目录,公司表示将响应政策为下沉市场提供购车便利 [1] - 农村消费者对汽车品质、性能及环保属性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车凭借低能耗、低成本及绿色环保优势受青睐 [1] -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道路、电网覆盖)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奠定基础 [1] - 特斯拉平价化车型契合农村消费者需求,价格优势提升其在农村市场竞争力 [2] 豪华车市场竞争 - 2024年D级行政豪华轿车市场中,奔驰S级销量16,121辆,迈巴赫S级12,974辆 [4] - 传统豪华品牌销量乏力,BBA(宝马、奔驰、奥迪)正寻求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如华为)以应对智能化竞争 [4] - BBA 2024年全球总投入规模超3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 [4] - BBA大降价策略对新势力车企形成压力,行业淘汰赛进入纵深阶段 [5] 防晒衣市场乱象 - 618期间防晒衣热卖,天猫细分男士、女士、凉感等类目 [7] - 防晒衣UPF标注混乱,部分商家伪造检测报告,央视曝光江西信丰服装加工厂虚假标注UPF50+ [7][8] - 非法机构提供"直出报告"服务,每份300元,无需样品检测 [8] - 三无防晒衣销量达30万+ [8] 高端冰淇淋市场竞争 - 哈根达斯在国内市场定位高端,客单价58.38元,但日本市场价格为国内的1/3 [10] - 竞对DQ国内客单价23.17元,门店近1700家且持续扩张,性价比和市占率优于哈根达斯 [10] 数字人直播电商 - 京东618期间数字人直播渗透率突破60%,带货水平超越80%真人主播 [13] - 京东数字人提升直播间转化率30%,服务超1.3万家品牌,累计带动GMV超140亿元 [14] - 数字人可实现24小时直播,闲时转化率提升30%,最高转化率超40% [14] 国补政策对消费影响 - 国补退坡引发消费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抢券下单,部分选择平替或放弃购买 [16] - 前两批国补资金下达近1600亿元,后续预计再下达1400亿元 [16] - 国补促使消费者提前换机,但更多体现为需求时点前移,非新增增长 [17] - 大品牌、大经销商受益,小商家面临现金流压力,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17] 新消费趋势 - 悦己经济崛起,情绪消费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泡泡玛特会员复购率50% [19] - 消费场景变化:CityWalk(+218%)、瑜伽(+200%)、骑行(+140%)等增长快,KTV(-87%)、酒吧(-65%)、电影(-61%)等下滑明显 [21] - 传统国货高端化,如老铺黄金"宫廷花丝工艺"单克金价1200元,溢价显著 [21]
贸易风波再起,茅台和Labubu你选谁?
搜狐财经· 2025-06-17 23:47
中欧经济关系 - 欧盟突然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因认为贸易问题无进展情况下讨论无意义 [1] - A股市场受此消息影响进入低迷状态 [1] A股科技板块 - 科技板块经历短暂上涨后再次调整 [3] - 申万计算机板块阶段最大跌幅25% 但近三年充分调整幅度通常为30-35% [3] - 计算机板块市盈率(TTM)达80倍 处于近3年94%分位点 [6] - 科技板块仍存在下行空间和风险 [6] 港股市场 - 港股全天弱势下行 失守24000点关口 [6] - 创新药板块单日大跌近5% [6]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TTM)降至22.8倍 仅贵过近三年18.8%的时间 [6]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市盈率19.9倍 比近三年84%的时间便宜 [11] 消费行业趋势 1) 悦己经济 -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 [11] - 泡泡玛特会员复购率50% 堪比烟酒行业 [11] 2) 消费场景变化 - 新兴休闲方式增长显著: - 逛公园+226% [13] - City Walk+218% [13] - 瑜伽+200% [13] - 骑行+140% [13] - 传统娱乐方式大幅下滑: - KTV-87% [13] - 密室逃脱-87% [13] - 夜店-77% [13] 3) 传统国货潮流 - 老铺黄金凭借"宫廷花丝工艺"单克金价达1200元 显著高于市场价 [14] - "文化+科技"正在重新定义国货高端市场 [14]
潮玩被Z世代抢疯了,泡泡玛特暴涨200%!哪只ETF才是港股"新消费"的纯度王者?
金融界· 2025-06-16 19:05
港股消费板块行情 - 港股消费板块领跑大市,新消费势力如潮玩、IP经济、美妆护肤等崛起,反映年轻一代"为情绪买单"趋势 [1] - 泡泡玛特股价年内飙涨205%,老铺黄金涨幅达296%,蜜雪冰城涨近90% [1] - 2.6亿中国Z世代推动"悦己经济",超40%年轻人购物决策由情绪价值驱动 [1] 消费指数表现 - 恒生消费指数年内涨10.62%,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涨21.32%,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涨23.87% [3] - 恒生消费指数聚焦必需消费领域,近一年风险31.12%,防御性突出 [3] -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78%,包含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 [5]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覆盖珠宝、美妆、潮玩等新消费场景,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权重显著 [7] ETF产品情况 - 恒生消费指数ETF:景顺长城基金产品年内回报10.54%,规模17.68亿元 [4] -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ETF:易方达基金产品年内回报20.08%,规模6.39亿元 [7]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ETF:富国基金产品已成立,鹏华、汇添富相关产品在推进中 [8][9] 投资策略建议 - 恒生消费指数ETF适合风险偏好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9] -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ETF提供科技与消费双赛道敞口 [9]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ETF更贴近Z世代核心赛道,适合看好新消费爆发力的投资者 [10]
LABUBU韩国爆火!有人通宵排队、吵架动手,警察出动维护秩序,泡泡玛特:暂停韩国线下销售!一“布”难求,意外带火这家上市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9:09
LABUBU全球抢购热潮 - LABUBU在韩国引发通宵排队和抢购冲突 导致当地警察介入维持秩序 [1][6][9] - 因安全风险 泡泡玛特暂停韩国和英国线下销售LABUBU系列产品 [10][12] - 英国伦敦门店曾因抢购爆发斗殴事件 凸显市场需求极端火爆 [11][15] 泡泡玛特IP运营与业绩表现 - 公司自主产品收入从2023年58 58亿元增长至2024年127 22亿元 同比增幅117 2% [22] - 品牌价值从2024年50 91亿元跃升至2025年103 44亿元 增速达103 2% [22][23] - 与350名艺术家合作 13个IP年收入破亿元 采用"先产品后内容"的短链路IP开发模式 [23][24] 海外市场扩张与品牌策略 - 2024年境外收入从10 66亿元猛增至50 7亿元 同比增长375 2% [25] - 泰国LABUBU主题店首日营业额破1000万元 欧美门店频现排队抢购现象 [25] - 产品线品牌优先于公司标签的策略 助力中国潮玩文化出海 [25][26] 跨界影响与产业链联动 - LABUBU热潮带动3D打印社区模型创作 间接推升聚乳酸企业海正生材股价单日涨幅超13% [27][29] - 海正生材2024年3D打印耗材销量增长185 67% 占总销量20% 预计2025年占比将继续扩大 [31][32] 行业现象与专家观点 - LABUBU拍卖价达108万元 限量款炒作引发"金融泡沫"担忧 [19][21] - 盲盒经济契合Z世代情绪需求 通过惊喜感和收集欲驱动消费 [19] - 公司被类比为MCN机构 IP运营类似艺人经纪 需平衡新IP开发与现有IP深度挖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