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
搜索文档
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拟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21:32
收购交易 -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盛屯锂业以现金人民币14.56亿元收购四川启成矿业21%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启成矿业70%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启成矿业控股子公司惠绒矿业拥有木绒锂矿采矿权证其Li2O资源量98.96万吨平均品位1.62%生产规模300万吨/年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启成矿业2025年1-8月净利润亏损1.55亿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3531万元 [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启成矿业资产总额23.02亿元负债总额1.85亿元净资产21.1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盛新锂能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37.42%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亏损同比增加 [2] 产能与战略布局 - 公司金属锂规划产能3000吨/年已建成500吨超薄超宽锂带实现批量生产新建2500吨项目完成备案 [3] - 印尼建成6万吨锂盐项目为海外最大矿石提锂项目印尼盛拓已开始批量供货 [3] - 国际化战略为核心海外重点关注非洲阿根廷等地加速海外工厂产能释放 [3] 行业与市场背景 - 收购旨在增强锂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锂矿原料自给率 [1] - 锂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导致公司毛利下降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利润 [2] - 印尼锂盐项目在锂产品生产技术限制出口背景下竞争优势突出 [3]
碳酸锂日评:低位震荡-20250922
宏源期货· 2025-09-22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1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现货市场成交尚可,基差由升转贴;成本端锂辉石精矿和云母价格上涨,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上升,下游需求方面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产量上升,9月钴酸锂、碳酸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基本持平,终端需求8月新能源汽车产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9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上注册仓单增加、社会库存去库;当前供需均强、上游库存压力不大,但下游锂矿复产积极推进,供应收缩预期减弱,预计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需警惕下游补库节点与江西矿端提交储量报告最后期限到来,建议观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情况 - 9月19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3760元/吨,较昨日变化1140元/吨;连一合约收盘价73960元/吨,较昨日变化1100元/吨;连二合约收盘价74040元/吨,较昨日变化1100元/吨;连三合约收盘价73960元/吨,较昨日变化1100元/吨 [1] - 9月19日成交量370359手,较昨日减少131910手;持仓量281264手,较昨日减少147手 [1] - 9月19日库存39484吨,较昨日增加130吨 [1] - 近月 - 连一价差160元/吨,连一 - 连二价差 - 20元/吨,连二 - 连三价差0元/吨 [1] - 基差为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 - 碳酸锂活跃合约收盘价,9月19日为1290元/吨 [1] 锂相关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842美元/吨 [1] - 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1150元/吨 [1] - 电池级碳酸锂(99.5%国产)平均价73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国产)平均价71250元/吨,两者价差2250元/吨 [1] - 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国产粗颗粒)平均价7405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国产微粉型)平均价7897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550元/吨 [1] - 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7000元/吨 [1] 其他产品价格 - 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82100元/吨,三元前驱体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79675元/吨 [1] - 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9350元/吨,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075元/吨 [1]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630元/吨,磷酸铁锂(中高端储能型)平均价32235元/吨,磷酸铁锂(低端储能型)平均价29430元/吨 [1] - 钴酸锂(60%、4.35V/国产)平均价236500元/吨 [1] - 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2250元/吨,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8250元/吨 [1] - 电解钴(≥99.8%)平均价275000元/吨,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221500元/吨 [1] 库存情况 - SMM碳酸锂库存方面,冶炼厂库存58279吨(较上周变化1216吨),其他库存 - 440吨(较上周变化 - 440吨),合计137531吨(较上周变化 - 981吨) [1] 资讯 - 阿根廷8月出口碳酸锂8099.95吨,当月对中国出口碳酸锂6528吨 [1] - 中色协会长葛红林表示国内氧化铝企业新项目将形成规模效应,锂电原料企业应着眼未来发展趋势,理性判断行业规模与供需关系,防止受到虚假信息误导和下游及终端产品“内卷”负面影响,要谋划好战略定位,统筹好企业经营与风险防范 [1] 多空逻辑及投资策略 - 多空逻辑:9月1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现货市场成交尚可,基差由升转贴;成本端锂辉石精矿和云母价格上涨,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上升,下游需求方面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产量上升,9月钴酸锂、碳酸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基本持平,终端需求8月新能源汽车产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9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上注册仓单增加、社会库存去库 [1] - 投资策略:当前供需均强、上游库存压力不大,但下游锂矿复产积极推进,供应收缩预期减弱,预计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需警惕下游补库节点与江西矿端提交储量报告最后期限到来,建议观望 [1]
科达利股价涨5.14%,天弘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900股浮盈赚取4.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3:31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5.14%至172.59元/股 成交额8.92亿元 换手率2.74% 总市值472.18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结构件研发制造 锂电池结构件收入占比96.52% 汽车结构件占比3.26% [1] 基金持仓动态 - 天弘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发起A(021963)二季度增持100股至49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9%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14万元 最新规模597.7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38.87% 成立以来收益36.1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贺雨轩累计任职4年80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14.4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96.83% 最差回报-55.73% [3]
枣庄高新区 “双线作战”跑出发展加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9-14 21:31
项目建设进展 - 欣旺达动力电池二期项目总投资65亿元 占地375亩 已完成总工程量约35% [3][5] - 项目4栋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建成 正在进行围护结构等施工 [3] - 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能24GWh 预计年新增产值80亿元 [5] 生产运营状况 - 一期项目8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 1-8月累计生产电芯1450万支 PACK 9万余台 [7] - 一期已建成电芯产线6条 PACK产线2条 具备年产能约16GWh [7] - 企业实现满产达效并吸引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周边 [7] 产业集聚效应 - 作为枣庄高新区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3][7] - 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为区域锂电产业链完善提供坚实支撑 [7] - 项目将助力枣庄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成为核心支撑 [7] 技术领域布局 - 二期项目将围绕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等细分领域新建全自动化生产线 [5] - 生产流程包含涂布 辊压 分切 组装等数十道工序 [7]
每日速递|京山轻机再获锂电龙头10亿元设备订单
高工锂电· 2025-09-11 18:40
电池 - 宁德时代在厦门投资建设年产能80GWh的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 预计2026年6月完成主体建设 达产后年产值超400亿元 [2] - 奔驰搭载Factorial Energy固态电池原型的EQS完成1205公里实测 剩余续航137公里 较现行锂电池版774公里续航提升73.38% 突破1300公里 [3] - 固态电池组重量和体积与当前锂离子电池组相当 但续航表现显著提升 超越许多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 [3] 材料 - 盟固利拟募资9.8亿元 其中8.6亿元用于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6] - 韩国ISU集团旗下ISU Specialty Chemical启动硫化锂产线建设 投资852亿韩元约合4.36亿元人民币 设计年产能150吨 未来可扩展至500吨 [8] - 埃克森美孚收购美国Superior Graphite公司资产和技术 加速进军电池负极石墨市场 认为人造石墨生产劳动强度低于传统采矿且可利用炼油流中富含碳原料 [9][10] 设备 - 京山轻机全资子公司三协精密再获锂电龙头企业10.05亿元锂电设备生产线订单 2025年2月曾签订10.2亿元同类订单 [7] 海外 - 韩国ISU集团成立于1969年 业务涵盖精细化学、生命科学、IT、建设等领域 在中国、德国、墨西哥等地设有机构 [8] - 埃克森美孚预计更高性能电池需求增长将带动更高性能石墨材料需求增加 [10]
ST帕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公司实控人之一被逮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21:01
公司法律与监管事件 - 公司及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2] - 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张宝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近日被依法逮捕 [4]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因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等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5] 财务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对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影响收入、成本、固定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及利润等报表科目 [7] - 年审机构对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 [1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张宝于2025年5月21日辞去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辞职后仍担任董事及专业委员会职务 [8][9] - 张宝曾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及博士生导师 2022年10月出任公司董事长 [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11] - 股价从上市初45.92元/股跌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10.83元/股 累计缩水近八成 最新市值17.22亿元 [11]
立案调查!688184实控人被逮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20:44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公司及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3] - 公司共同实控人之一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并于近期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5] - 公司2025年3月25日因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及印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相关责任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7] 财务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2025年4月30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影响2023年年报至2024年三季报的收入、成本、固定资产及利润等关键财务科目 [10] - 年审机构对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母净利润亏损1.58亿元 但同比减亏52.61% [15] 管理层变动与公司背景 - 董事张宝(中南大学博士 曾任校方职务)于2025年5月21日以身体原因为由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但仍保留董事及专业委员会职务 [12]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 涵盖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14] 市场表现与资本变化 - 公司股价从2022年9月上市初的45.92元/股跌至2025年9月5日的10.83元/股 累计缩水近80% [15] - 当前最新市值为17.22亿元 [15]
688184,共同实控人之一、董事被证监会立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7:52
公司法律风险 - 公司及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张宝涉嫌职务侵占已于8月1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并于近日被诸暨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 [2]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指出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等问题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多期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3] 公司治理调整 - 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张宝已辞去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代理职务 原财务总监袁建军已辞去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 [3] - 公司董事会选举王宝良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并任法定代表人 聘任濮卫锋担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 [3] - 管理层调整后公司已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及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全面梳理内控 对缺陷领域审查并追责相关责任人员 [4]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目前日常经营秩序正常 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生产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 [3]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并布局半固态、固态电池等前瞻领域 [3]
报告申请开启!Carbontech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12月9-11日 上海)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大会背景与主题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 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对电池技术提出高要求:高能量密度≥500Wh/kg 快速充电15分钟充至80% 超长循环寿命≥15000次 低成本 宽温域及高安全性 [2] - 电池制造技术进入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并行关键阶段 硅基负极 硬碳 多孔炭 电容炭等新材料 干法电极 等静压等新工艺突破成为核心驱动力 [2] - 大会以破界新材料·定义新电池·引领新周期为核心主题 聚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技术瓶颈与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 构建从材料到终端全链条价值生态 [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 支持单位包括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 Carbontech DT先进电池 DT新能源 铭炭网活性炭 沥青基碳材料 多孔炭科研 [5] 会议议程与焦点领域 - 新能源碳材料技术与制备议题包括多孔炭产业发展现状 关键合成装备与技术 制备与产业化应用 不同路线技术路线研究 硅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 硬碳在钠电领域应用研究 电容炭在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储能系统应用 新型分散工艺 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研究 [7] - 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议题包括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 低成本动力电池关键技术 固态/半固态电池界面工程与量产难点 干法电极制备工艺 固态电解质研究 大圆柱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固态电池/钠电池/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发展 钠电池在工商业储能 通信基站储能 极端环境 启停电源市场应用 eVTOL电池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 [7]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 科技成果展示 培育钻石看货会 应用产品展示 用户端巡馆 [7] 注册费用与方式 - 企业或科研代表报名线上缴费¥1200/人 现场缴费¥3000/人 学生报名线上缴费¥800/人 现场缴费¥2500/人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 不包含餐费 住宿 交通费 [8] - 缴费方式包括银行转账至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33150198343600000107 支付宝转账至info@polydt.com 现场通过刷卡 现金 支付宝及微信缴费 [8] 材料与设备技术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 硅碳 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硅烷和多孔碳 导电剂包括炭黑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原料包括天然气 氢气 石墨 煤焦油 乙烯焦油 [14] - 钠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生物质碳源 [14] - 电容炭原料包括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丙烯睛 [14] - 氢燃料电池材料包括气体扩散层碳纸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 催化剂载体活性炭使用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两烯睛 [14] - 电池热场材料包括碳碳匣钵 石墨厘钵使用碳碳复合材料 石墨 碳纤维 预制体 烷烃气体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 碳碳复合材料 树脂 浸渍沥青 [14] - 设备端包括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筛分和除磁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砂磨机 急冷锅炉 粉状贮罐 湿法造粒机 干燥机 废气燃烧炉 石墨化炉 裁切设备 活化炉 纺丝设备 针刺设备 预氧化炉 碳化炉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碳化反应器 磨粉机 三维编织设备 针刺机 CVD炉 浸渍设备 磨削设备 加工设备 高速混捏机 等静压成型设备 培烧炉 [14] - 液流电池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 超级电容器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于2025年12月09-1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兴海南路1519号举办 合作咨询15355132586 [16] - 大会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 企业专访 会议演讲 产品展示 投资融资 项目尽调 需求对接 定制报告 [16]
ST逸飞: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8:14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持续督导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督导公司及其董监高遵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 履行各项承诺 [4] - 督促公司健全公司治理制度 严格执行董事、监事及高管行为规范 [5] - 公司因未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不准确 董事长兼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于2025年5月30日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32亿元 同比增长23.90% 但利润总额2436.84万元同比下降37.49% 归母净利润1814.85万元同比下降55.06% [18] - 毛利率降至24.02% 主要因锂电行业竞争加剧及设备毛利率下滑 [18] - 研发费用5138.55万元 同比增长51.59% 占营业收入比例11.90% [20][29] 募集资金使用问题 - 存在使用募集资金向募投项目分包方支付款项 部分资金流向6家客户和1家其他公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涉及金额5300万元 [9][34] - 公司已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 开展全面自查整改 [10][35]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研发 - 研发人员410人 占员工总数37.96%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授权知识产权677项(含发明专利117项) [22][29] - 技术优势包括高动态激光加工、焊接质量闭环监测等 产品覆盖新能源电池、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21][25][26] - 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及11项团体标准 多项技术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24] 风险事项 - 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17] - 若连续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17] - 面临技术研发失败、人才流失及技术泄密等风险 [16] 募集资金使用详情 - 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9.9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余额6.38亿元(含理财4.67亿元) [30][31] - 使用1.5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4.58亿元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