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 “启境”首车完成设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20:34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为243.18亿元,环比上涨6.98% [1] - 第三季度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 [1] - 营业收入及汽车销量已连续两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 [1] 各品牌销量表现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且连续两季度环比上涨 [2] - 广汽传祺销量为86805辆,环比增长12.63% [2] - 广汽埃安销量72739辆,环比增长18.13% [2]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环比上涨9.3%达26.78万辆 [2] - 广汽本田第三季度销量69258辆,环比上涨11.85% [2] - 广汽丰田第三季度销量为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2] 战略与运营进展 - “番禺行动”一体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带动业绩增长 [1] - 自研的广汽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覆盖99.9%道路 [1] -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 [1]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旨在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合作伙伴与生态构建 - 与华为合作的“启境”汽车已完成首车设计定型,将于明年6月份推出 [1] - 联合京东和宁德时代将在今年“双11”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 [1] - 公司正构建优质“朋友圈”,在零部件产业、能源生态、金融投资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 [3] 国际化战略 - 第三季度加快进入英国等欧洲重要市场 [1] - 今年1月份至9月份,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 [3] - 业务已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3]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U T [3] - 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3]
广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合并总营收243.18亿元,汽车销量42.84万辆,“启境”首车完成设计
新浪科技· 2025-10-24 19:59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243.18亿元,环比上涨6.98% [1] - 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销量和收入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上升 [1]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连续两季度环比上涨 [1] - 广汽传祺销量为86,805辆,环比增长12.63% [1] - 广汽埃安销量72,739辆,环比增长18.13% [1]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环比上涨9.30%至26.78万辆 [1] - 广汽本田销量69,258辆,环比上涨11.85% [1] - 广汽丰田销量为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1] 国际化战略与研发投入 - 今年1-9月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2] - 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2] - 第三季度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国,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AION V和AION UT [2] - 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2]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聚焦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 [2] - 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在三季度完成香港、北京样机交付,获得过千架意向订单 [2] - 已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养、安防等场景展开示范应用 [2] 战略合作项目进展 - 广汽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于9月官宣,任命刘嘉铭担任CEO [3] - “启境”于8月面向全国展开经销商招募,计划以“1+N”模式布局渠道 [3] - “启境”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将于2026年年中推出 [3]
闪电快讯|2026款秦L DM-i正式上市,9.28万元起售
新浪财经· 2025-10-23 22:40
产品上市与定价 - 2026款秦L DM-i于2025年10月23日正式上市 共推出两款配置车型 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68万元至10.68万元 [1] - 在2025年11月30日24时前购车可享受4000元限时置换补贴 补贴后售价区间为9.28万元至10.28万元 [1] 核心性能与续航 - 新车将纯电续航里程提升至128公里 宣称可满足用户一周日常通勤需求 [4] - 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148公里 百公里亏电油耗为2.79升 [4] - 现有老款车型用户可通过OTA升级获得能耗优化 80公里款型亏电油耗可优化至2.6升 [4] 配置与设计更新 - 新增“未央灰”车身颜色 目前共提供四种外观颜色选择 [4] - 内饰换装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 车身尺寸保持不变 长宽高分别为4830mm/1900mm/1495mm 轴距为2790mm [4]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搭载“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系统 提供高快领航辅助 车道巡航辅助 自适应巡航等功能 [5] - 在高速和快速路场景下具备自主上下匝道 自主超车 大曲率过弯及智能避障能力 [5] - 智能泊车系统宣称可覆盖超过300种泊车场景 支持遥控泊车 自选车位泊入及无划线空间泊车等 [5] 智能座舱与互联功能 - 新车搭载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 配备12.8英寸中控屏 [5] - 支持全场景智能语音交互 手机NFC车钥匙 可穿戴设备NFC车钥匙 3D控车 手车互联等功能 [5] - 手车互联功能可实现导航流转 音乐接续 手机应用镜像及隐私模式 [5] 软件升级与服务 - 秦L DM-i系列车型已开始推送新一轮OTA升级 包含地图途经点编辑与排序 地图蓝牙互联 智能语音目的地生活查询等功能 新老款车主均可升级体验 [6]
美格智能跌2.05%,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01.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3:58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44.83元/股,成交额1.21亿元,换手率1.47%,总市值117.7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01.47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0.28%,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1.65%,近20日下跌11.96% [1] - 今年以来公司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3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9400.83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组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其收入占比高达97.46%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终端及配件,概念板块涵盖移动支付、AIAgent、5.5G、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05万户,较上期减少3.75%,人均流通股增至3587股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4.5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8416.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1.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562.08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63.37万股,较上期减少25.7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博时科创板三年定开混合持股有所减少 [3]
涉嫌诋毁小米汽车,极氪紧急开除两名门店销售
巨潮资讯· 2025-10-23 12:29
事件概述 - 极氪汽车苏鲁战区总经理就门店销售不当言论事件向顾客致歉并通报处理结果 [2] - 事件起因是顾客在咨询时表示倾向于购买小米YU7 引发极氪销售极端回应 称顾客若选小米YU7是"买人生的最后一辆车"和"买的是你的命" [2] - 顾客将聊天记录发布至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极氪方面迅速响应 表示日常培训禁止拉踩竞品 [2] 处理结果 - 两名涉事销售于某某、侯某某因言语不当被扣除合规分12分 认定为三级违规违纪 予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再次录用 [3] - 相关管理层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受到连带处罚 [3] - 极氪苏鲁战区负责人强调此类表述极为不得体 违背品牌行为规范 [3] - 顾客已收到正式道歉 相关对话截图仍在网络流传 [3]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豪华科技新能源汽车品牌 依托吉利近30年全球化体系资源 [3] - 公司构建覆盖整车架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截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3] - 在"一个吉利"战略下 极氪与领克品牌协同整合 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和平台资源共享 定位"极氪冲高端、领克打宽域" 覆盖15万至90万元价格带市场 [3] 核心技术优势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295计算平台与KrAI大模型 支持OTA升级 并与高通联合研发智能导航等功能 海外导航2 0已于2025年1月在欧洲推送 [4] - 智能驾驶发布全球首款OEM量产的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700TOPS算力) 搭载浩瀚智驾2 0系统 极氪9X配备5颗激光雷达与双Thor芯片 算力达1400TOPS 具备L3级潜力 [6] - 超快充技术构建全栈800V架构 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里 V4极充兆瓦桩单枪功率达1 3兆瓦为全球最高水平 [6] - 智能架构为Waymo定制浩瀚-M架构 投资70亿元打造原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支撑极氪RT开发 2025年已开启大规模交付 [6] 产品线布局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年均2款新车的节奏完善产品线 覆盖豪华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5]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 全球每10辆猎装车中7辆为极氪001 蝉联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冠 [6] - 极氪009获纯电MPV、40万以上MPV及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三料销冠" 为香港地区最畅销豪华MPV [6] - 极氪9X为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 车长超5 2米 纯电版最大功率660千瓦 百公里加速3秒级 2025年三季度上市 [6] - 极氪7X为首款进入海外的800V车型 已在荷兰、挪威、瑞典及香港市场上市 [6] - 2025年第四季度将推出极氪8X车型以丰富产品矩阵 [6] 当前销售压力 - 2025年前9个月极氪单月销量均在2万辆以下 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5] - 其销量表现与零跑、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节节攀升的态势形成对比 [5]
研判2025!中国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进入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销售额、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CR3市场占有率为56.1%[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3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市场繁荣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直接拉动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市场需求,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5] - 2024年中国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销售额达14亿元,同比增长7.69% [1][6] - 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注重供应链优化 [8] 产品概述与分类 - 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是汽车座椅位置调节系统的关键运动部件,通过电机驱动和机械传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座椅的直线运动 [1] - 按电机类型可分为直流有刷电机驱动和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目前前者占主导,但后者因噪音低、体积小等优点应用增多 [2] - 按应用车型可分为乘用车HDM和商用车HDM,乘用车更注重舒适性和精度,商用车更注重耐用性和负载能力 [2] 行业进入壁垒 - 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有高要求,且购建厂房设备等需要庞大资本 [3] - 行业是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在精密高性能领域,需要先进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领先企业已建立较高的技术壁垒 [3] 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包括HDM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产业链分析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电子元件、电机、传动部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 [4] - 行业中游为HDM系统制造商 [4] - 行业下游主要面向汽车制造市场和汽车后市场,汽车保有量增加带动了后市场需求增长 [4] 市场驱动因素与发展现状 - 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2025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为HDM行业带来增长空间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尤为突出,同期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增长37.3%和36.7% [5] - 新能源汽车更注重智能化和舒适性,电动座椅装配率提高,直接推动了HDM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1][5]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HDM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CR3市场占有率高达70.1% [6] - 中国HDM市场格局相对分散,2024年CR3市场占有率为56.1% [6] - 双林股份是中国市场领导者,2024年市场占有率达32.8%,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5.1% [6] 主要企业分析 - 双林股份:主营汽车部件研发制造销售,HDM产品供货给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众多终端车企 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49.1亿元 [6] - 浙江华远:专注于定制化汽车系统连接件,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6.82亿元,毛利润2.15亿元,毛利率为31.51% [7]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智能座舱需求爆发,HDM将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具备记忆模式、健康监测等功能的第四代智能驱动系统将成为高端市场标配 [8] - 行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采购策略降低成本,并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 [8]
打造“移动智能装备” 全新坦克400系列汽车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09:47
产品发布与核心特性 - 全新坦克400系列汽车于10月21日发布,主题为“潮酷越野新时代” [1] - 新车搭载长城汽车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配备8295芯片 [1] - 集成Coffee GPT语音大模型,能够深度理解语义和需求,精准识别模糊指令 [1] - 首次搭载Hi4-Z架构,解决单挡混动低速无力、市区高油耗、增程能量损耗及持续爬坡保电难等痛点 [2] - 搭载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城市NOA、高速NOA全场景覆盖,全融合泊车系统支持200多种车位类型 [2] - 全新坦克400 Hi4-Z智享版预售价32.98万元,Hi4-T智享版预售价30.98万元 [2]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定位全新坦克400为全球唯一覆盖全动力矩阵、满足全场景出行需求的潮酷越野SUV [2] - 致力于成为年轻人的都市潮酷装备、移动智能装备和硬核性能装备,提供“可城可野”的出行体验 [2] - 发布会当日,公司董事长魏建军通过直播体验年轻人潮酷生活方式,前往电竞俱乐部进行互动 [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竞争正从传统的“马力”与“机械素质”之争,全面转向“算力”与“智能体验”的深度融合 [1] - 在硬件逐渐同质化背景下,软件和生态服务的差异化成为车企新的护城河 [1] - 智能座舱已成为消费者感知最强的产品之一,是车企与科技公司角逐的新战场 [1] - 头部厂商聚焦于两大核心要素:更强的硬件算力与更智慧的AI软件,例如理想汽车基于高通8295芯片、蔚来自研智能系统等 [1]
华阳集团跌2.03%,成交额2.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26.9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2 10: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29.89元/股,成交2.1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156.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26.98万元,特大单净卖出3345.53万元(卖出4439.75万元,买入1094.22万元),大单净买入618.55万元(买入5111.80万元,卖出4493.25万元) [1]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11.23%,近20日下跌9.29%,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2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同比增长26.65%,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98%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电子71.33%,精密压铸24.33%,其他业务4.34%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16日,于2017年10月13日上市,主营业务涉及汽车电子制造、精密电子部件制造、精密压铸以及LED照明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07万户,较上期增加2.48%,人均流通股12906股,较上期减少2.42%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东吴移动互联混合A增持100万股至660.28万股,易方达新丝路混合、东方红睿丰混合、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分红记录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0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55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AEB概念、智能座舱、理想汽车概念、星闪概念等 [1]
AI创新进入「中国时间」,智能座舱领域「OpenAI」崛起
凤凰网· 2025-10-21 19:53
行业趋势与变革 - AI时代正在打破美国擅长0-1创新、中国擅长1-100复制的传统认知 [1] - 智能座舱的硬件算力呈现超配状态,正等待一场由AI大模型驱动的软件与服务革命 [1] - 智能座舱即将迎来爆发,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已经到来 [1] - AI大模型技术驱动交互变革与服务重塑,最有可能在汽车领域率先发生 [2] - 汽车行业在智能化技术加持下已是全球炙手可热的赛道,智能化范式跃迁只差临门一脚 [9] - 国际巨头曾把控AI市场话语权,但AI创新正在进入「中国时间」,国产技术基建和生态逐步成熟,呈现从"替代适配"向"生态引领"的战略升级 [12][13] 斑马智行产品与技术突破 - 斑马智行独家联合通义全球首发Auto Omni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 [1] - Auto Omni具备全模态感知、全时空记忆、全场景服务三项独特产品能力,已完成30多个场景的定义和开发 [4] - 公司突破端模型,从"用户爽点"出发,贡献颠覆性的主动智能服务,例如无需唤醒词即可主动调整车内环境或推荐餐厅 [4] - 斑马智行是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技术、车载平台服务三大支柱整合为统一解决方案的企业 [18] - 公司AIOS的异构算力虚拟化、端上推理引擎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让行业端模型上车加速半年到一年 [16] - 在智己车型上实现Auto Omni方案量产落地,并签约合作宝马、现代等国际车企巨头 [5][9] 公司战略与生态建设 - 斑马智行确定AI in All战略,发布元神AI品牌及一系列首发产品与技术框架 [9] - 公司牵头成立首个AI车载平台服务联盟,涵盖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三大场景,腾讯音乐、飞猪等成为首批合作伙伴 [5] - 斑马智行打造全栈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牵头制定车载操作系统国家标准,成为"国家队" [15] - 在底层生态上,公司与国内外10余家主流芯片企业、30多个芯片平台合作,与地平线等国产芯片企业形成基线级战略合作,开启"OS+芯片+AI"协同创新 [15] - 过去10年公司合作超过300家车载应用伙伴,预计2024年底实现约100家生态伙伴的AI化接入,目标成为业内最大的AI原生服务平台 [16] - 到2030年,中国车载平台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7亿元,斑马智行有望成为AI重塑该服务的引领者 [16] 市场地位与成就 - 斑马智行推出的"你好斑马"累计已被唤醒200多亿次,开启了全球互联网汽车时代 [4] - 在全球权威机构IDC评测中,公司智能座舱AI大模型能力排名第一,并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领先成果奖 [9] - 公司CTO司罗曾带队研发的AliceMind是阿里通义Qwen的前身,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其中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登顶 [6] - 斑马智行被类比为智能座舱领域的「OpenAI」,并且已经在相关功能量产落地方面跑在了OpenAI前面 [3][5][17]
英唐智控涨2.18%,成交额2.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17.0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4: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18%,报收9.84元/股,成交金额2.47亿元,换手率2.45%,总市值111.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7.03万元,特大单买入1714.27万元(占比6.93%),卖出525.58万元(占比2.13%),大单买入5689.26万元(占比23.00%),卖出6460.93万元(占比26.12%)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1.33%,近5个交易日上涨1.76%,近20日下跌9.64%,近60日上涨17.0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6日,于2010年10月1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软件研发、销售和维护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占比91.59%,芯片设计制造占比8.06%,物联网产品占比0.18%,软件销售及维护占比0.15%,其他业务占比0.02%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智能座舱、无人驾驶、OLED、柔性电子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93万户,较上期减少1.00%,人均流通股13144股,较上期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76.23万股,华夏创成长ETF(15996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73.58万元,同比减少14.12%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9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0.00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