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深圳三季度金融数据出炉:存款多了5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6:41
二是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75%,同比下降 0.53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巩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对重大 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领域金融供给,发挥跨境金融服务对稳外贸的促进作 用。信贷投向方面,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 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方面,最新数据显示,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 元,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增速也 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金融支持消费方面,截至9月末,深圳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 6.0%。 10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 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强化逆周 期调节,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重点领域 ...
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20251024
申银万国期货· 2025-10-24 10:46
2025年10月24日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 | | | | |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 唐广华(从业资格号:F3010997;交易咨询号:Z0011162) tanggh@sywgqh.com.cn 021-50586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2512 | TS2603 | TF2512 | TF2603 | T2512 | T2603 | TL2512 | TL2603 | | | 昨日收盘价 | 102.336 | 102.260 | 105.645 | 105.540 | 108.035 | 107.690 | 115.21 | 114.94 | | | 前日收盘价 | 102.358 | 102.278 | 105.735 | 105.625 | 108.145 | 107.835 | 115.61 | 115.31 | | | 涨跌 | -0.022 | -0.018 | -0.090 | -0.085 | -0.110 | -0.145 | -0.40 ...
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20251023
申银万国期货· 2025-10-23 1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债期货价格涨跌不一,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外部市场避险情绪缓和、美债收益率回落,国内经济部分指标有变化且需求端疲软,预计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落地并可能启动国债买卖操作,对国债期货价格有支撑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前一交易日,国债期货价格涨跌不一,T2512合约上涨0%,持仓量有所减少 [2] - 各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对应CTD券的IRR处于低位,不存在套利机会 [2] 现货市场 - 前一交易日,短期市场利率涨跌不一,SHIBOR7天利率下行0.4bp,DR007利率上行0.37bp,GC007利率上行1.8bp [2] - 前一交易日,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10Y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98bp至1.83%,长短期(10 - 2)国债收益率利差为27.73bp [2] 海外市场 - 前一交易日,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下行1bp,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下行2bp,日本10Y国债收益率下行0.4bp [2] 宏观消息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76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685亿元,本月LPR报价保持不变,Shibor维持低位,资金面保持宽松 [3] - 美国总统释放缓和信号,市场避险情绪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大,美债收益率回落 [3]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好于预期,消费增速回落,投资增速由正转负,房地产投资、销售同比增速降幅扩大,二手房价格环比继续回落 [3] - 国务院表示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预计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落地,且可能启动国债买卖操作 [3]
人民日报头版: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人民日报· 2025-10-23 08:47
宏观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和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2]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2] 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 - “十四五”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2] - 安排近100万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投入[3]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货币政策与信贷投放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显著下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5] 重点领域投资与项目建设 - 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连续资金支持,包括专项债券资金和期限40年的银团贷款172.55亿元[2] - 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1]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贷款支持,例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智能生产线[4] 消费促进与内需扩大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5]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红包”直达个人[5] 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时期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用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3] - 湖北武汉汉阳区知音东苑小区改造项目显著改善20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3] - 政策支持覆盖从种植、收购到加工、物流的全链条,如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 - “科技+金融”政策护航初创企业,“财政+产业”政策协力拉动有效投资[2] - 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加快节能减排步伐[4]
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搜狐财经· 2025-10-23 06:56
宏观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2]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2] 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更大力度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1] - “十四五”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2]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货币政策与信贷投放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1]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5] 具体行业与领域影响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1] - 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连续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及172.55亿元银团贷款[2]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贷款支持,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生产线[4] - 支农贷款支持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全链条发展[4] - 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用于节能减排[4] 消费与投资刺激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5]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直达个人[5]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直接降低消费者贷款成本[4]
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有力有效(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27
宏观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2]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2] 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 - “十四五”时期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2]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货币政策与信贷投放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显著下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5] 重点领域投资与项目建设 - 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连续专项债券资金支持,2022至2024年分别获得36亿元、40.3亿元、37亿元,并吸引172.55亿元期限40年的银团贷款[2] - 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近70条智能磨装生产线和40条全自动检测装配线[4]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5] 消费促进与内需扩大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1][4]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直达个人[5] - 以旧换新等政策用“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潜力[5] 政策协同与结构性支持 - 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注重协调配合,实现同向发力[2] - 在更广地区和更多领域,“财政+产业”政策拉动有效投资,“科技+金融”护航初创企业,“财政+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2] - 支农贷款支持农业全链条发展,如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到加工物流更顺畅[4] 绿色发展与创新融资 - 创新融资工具支持绿色转型,如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加快节能减排[4] - 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搭配形成持续稳定的资金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2]
国泰海通|宏观:生产强、需求弱——2025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2 19:04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的分化格局 [1] - 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年目标,但整体面临内外需双重压力 [1] 生产端表现 - 生产端呈现结构性改善,出口韧性与中秋假期错月共同推动工业增长 [1] - “反内卷”政策前期对生产的扰动已消退,推动工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1] 需求端表现 - 需求端消费增长略显乏力,假期错月使得消费后置 [1]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财产性收入拖累收入增长和消费信心 [1] - 投资持续承压,但新基建带来边际改善信号 [1] 政策建议与展望 - 下一阶段面临经济基数抬升、外部压力加剧的挑战 [1] - 建议运用结构性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如扩大设备更新贴息、增发消费券、优化出口退税等 [1]
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20251022
申银万国期货· 2025-10-22 14:31
2025年10月22日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 | | | | |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 唐广华(从业资格号:F3010997;交易咨询号:Z0011162) tanggh@sywgqh.com.cn 021-50586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2512 | TS2603 | TF2512 | TF2603 | T2512 | T2603 | TL2512 | TL2603 | | | 昨日收盘价 | 102.372 | 102.290 | 105.715 | 105.615 | 108.145 | 107.825 | 115.59 | 115.3 | | | 前日收盘价 | 102.334 | 102.254 | 105.655 | 105.580 | 108.110 | 107.810 | 115.3 | 115.02 | | | 涨跌 | 0.038 | 0.036 | 0.060 | 0.035 | 0.035 | 0.015 | 0.290 | 0.280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1:22
展望下阶段,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等等。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 盛行,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 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 ...
人民财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0:2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 0.4个百分点。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 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拖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量达到39679 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超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稳定发展殊为不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 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增速逐季回升。这都证明了中国经济充满了活力。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