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对标豪车却陷 “起火魔咒”:阿维塔06提车1月自燃,连烧7车!上市在即安全隐患难消,业绩目标恐又落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07:01
安全事故概述 - 10月5日福建省宁德市一辆阿维塔06新能源汽车突发火灾,火势半小时内蔓延至周边7辆车,最终8车均不同程度损毁[2][3] - 事故车辆为今年8月28日交付的准新车,事发时行驶里程仅为1066公里,起火前车辆App显示车内温度达76.4℃,初期烟雾从副驾驶位置冒出,3分钟内火势失控[3] - 阿维塔官方声明称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等导致起火,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均正常[5]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阿维塔06于今年4月19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9.49万元—26.49万元,是产品线中起售价最低的车型,定位直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等竞品[5] - 该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基于800V高压平台,双电机版零百加速最快3.9秒,增程版综合续航高达1190公里,搭载华为鸿蒙OS车机系统和乾崑智驾系统[6] - 阿维塔所有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高端车型阿维塔11、12搭载三元锂电池,新推出的阿维塔06则搭载磷酸铁锂电池[7] 历史安全事件 - 今年5月一辆阿维塔11在深圳行驶时撞上马路牙子后底盘受损,随后迅速起火燃烧,官方回应称事故是由于车辆底盘受到剧烈撞击导致电池包受损引发热失控[8] - 国庆长假第1天,一名疑似车主的人士发视频称其车辆于今年9月提车,事发时处于NCA状态,因未能识别马路上的动物而引发事故,最终车辆起火燃烧[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34万元、56.45亿元、153.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36.93亿元、40.1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达97.26亿元[15] - 2022年公司累计销售1.2万辆,2023年定下10万辆目标但完成率不足40%,2024年下调目标至9万辆,最终交付7.36万辆,完成率为81.78%[15] - 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9.07万辆,对照全年22万辆的目标,完成进度仅为四成,今年业绩目标将再度跳票[15] 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 - 公司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上市,此次赴港上市拟募集资金最高达10亿美元[14] - 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190亿元,截至去年底总资产为291.5亿元,净资产为85.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70.5%[14][17] - 公司高层频繁换帅,2021年7月谭本宏出任董事长,2023年12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接任,今年9月由"80后"王辉出任新一任董事长[16]
对标豪车却陷 “起火魔咒”:阿维塔06提车1月自燃 连烧7车!上市在即安全隐患难消 业绩目标恐又落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00:00
安全事故概述 - 10月5日福建省宁德市一辆阿维塔06新能源汽车突发火灾,火势半小时内蔓延至周边7辆车,最终8车均不同程度损毁 [2] - 事故车辆为今年8月28日交付的准新车,事发时行驶里程仅为1066公里,起火前车辆App显示车内温度达76.4℃,初期烟雾从副驾驶位置冒出,3分钟内火势失控 [4] - 消防救援部门通报火灾于15时35分被扑灭,现场多辆小车被烧毁,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和损失正在调查统计中 [5] - 阿维塔官方声明称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均正常,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等导致起火 [7] 公司历史安全事件 - 过去半年以来阿维塔已多次陷入安全风波,今年5月一辆阿维塔11在深圳行驶时撞上马路牙子后底盘受损,随后迅速起火燃烧 [9] - 国庆长假第1天,一名疑似车主的人士发视频称,其于今年9月提车的阿维塔12在NCA状态下因未能识别马路上的动物而引发事故,最终车辆起火燃烧 [13] 产品与市场定位 - 此次起火的阿维塔06于今年4月19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9.49万元—26.49万元,是阿维塔产品线中起售价最低的一款车 [7] - 阿维塔06被公司定位为加速发展的关键节点,宣传定价策略和产品定位直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等竞品,旨在豪华轿车市场强势突围 [7] - 阿维塔06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基于800V高压平台,单电机版零百加速6.1秒,双电机版最快3.9秒;增程版零百加速6.6秒,综合续航高达1190公里 [7] 电池技术与安全宣传 - 阿维塔所有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公司强调不用杂牌电池,并曾宣称保持零自燃记录 [8] - 公司宣传其搭载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包经历过超过1000℃高温燃烧260秒而不发生热失控的严苛测试,并获得德国莱茵TV的热扩散认证 [8] - 阿维塔全系车型均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系统,高端车型阿维塔11、阿维塔12搭载能量密度约180Wh/kg的三元锂电池;而阿维塔06则搭载支持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约153Wh/kg [8]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2年—2024年,阿维塔营业收入分别为2834万元、56.45亿元、153.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36.93亿元、40.1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达97.26亿元 [14] - 截至去年底,阿维塔总资产为291.5亿元,净资产为85.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70.5% [17] - 2022年阿维塔累计销售1.2万辆;2023年公司定下全年10万辆目标但最终完成率不足40%;2024年下调目标至9万辆,最终交付7.36万辆,完成率为81.78% [15] - 今年前9个月,阿维塔累计销售9.07万辆,对照年初定下的全年销售22万辆的目标,完成进度仅为四成 [15] 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 - 有消息曝出阿维塔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上市,此次赴港上市拟募集资金最高达10亿美元 [14] - 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190亿元 [14] - 阿维塔高层频繁换帅,2021年7月谭本宏出任董事长,2023年12月由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接任,今年9月再度换帅,由王辉出任新一任董事长 [16]
泉果基金调研中熔电气,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已进入加速阶段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45
泉果基金调研背景 - 泉果基金于2025年9月25日对中熔电气进行调研 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163.96亿元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基金产品近一年收益达60.18% [1] 海外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 - 海外市场拓展进入加速阶段 客户定点项目持续增加 合作关系更为长期稳定 [2] - 泰国工厂战略定位升级 从主要服务北美客户升级为支持全球战略的核心生产基地 服务于北美市场及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本地化供应需求 [3] - 泰国工厂产能持续爬坡 正根据订单增长不断投入新产线 2026年计划进一步调试5-6条生产线以满足量产需求 [3] - 公司目标在未来几年内使海外收入占比与国内收入占比逐步接近 并规划在欧洲建设产能以遵循区域化供应原则 [3] 新业务领域与产品进展 -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 维蒂、中恒、科士达等为传统客户 随着AI算力增长需求快速提升 技术方案持续创新 [4] - 数据中心行业对熔断器的分断能力、功耗和温升控制要求更高 激励熔断器有应用可能 该行业被普遍认为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4] - 激励熔断器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领域重要产品 已实现批量应用 随着市场转向质量与安全提升 其在高端电动车及混动车型中的配置率有望持续提高 [5] - 公司正从单一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6] 继电器与集成产品发展战略 - 继电器产品经过三年以上研发投入 已完成定型并实现自动化产线量产 目前已获得客户定点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6] - 集成产品发展战略核心是以熔断器为基础 结合继电器、接触器及传感器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6] - 具体商业模式包括器件供应、物理集成(提供BDU模块)以及未来的智能集成(推出智能BDU) [6][7] - BDU市场规模预计远大于单一熔断器 有十倍以上增长空间 公司凭借车规级技术积累具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优势 [7] 公司未来战略愿景 - 公司长期愿景是成为卓越的能量保护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8] - 未来将并行发展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配电系统保护方案 以响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对电气架构的更高要求 [8] - 公司有清晰的技术路线规划 将持续加强技术专家团队建设和先进设备开发 致力于提供从器件到集成系统的灵活解决方案 [8]
抬高AI权重 小鹏物理AI领域重大突破有望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6:30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有望在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世界基座模型对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AI团队已投入物理世界AI基座模型研发一年多 从底层AI Infra开始重构方法论 正在研发的基座模型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 是国内最领先的物理AI大模型 [1] - 公司在行业首次明确验证了规模法则在自动驾驶VLA模型上持续生效 该成果已在今年年中有过分享 [2] 核心产品与技术规格 - 公司于今年4月正式披露正在研发的720亿参数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小鹏世界基座模型” [1] - 该720亿参数模型将为公司提供全新的智能驾驶“大脑” 并通过云端蒸馏技术部署到车端 同时赋能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种终端设备 [1] - 自动驾驶VLA大模型是世界基座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 但更难的挑战是让世界基座模型具备对整个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 [1] 战略规划与目标 - 公司全面转向物理AI战略 抬高AI权重 2025年将是其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的起点 [2] - 公司计划从L2+辅助驾驶研发向更高等级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期待拉开代际领先 [2] - 公司目标在2026年第四季度让全球用户都能拥有最先进、最适应本地路况的智能驾驶体验 [2] 行业影响与竞争优势 - 特斯拉、华为与公司等新势力 出现决胜“世界模型”的新趋势 [1] - 世界基座模型的进化被业内认为是攻克大规模L4的关键一步 可快速将图灵AI智驾部署到全球其他国家 也可将技术复用到AI汽车、AI机器人上 利好打造“AI+出行”生态 [1] - 物理AI世界基座大模型的进化将使公司图灵AI智驾更拟人、聪明和安全 提升用户驾乘体验 解决更多长尾场景 带来更强泛化能力 [2]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涨超2%,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落地,端到端大模型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5:01
消息面上,新势力车企陆续公布9月销量,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蔚来、岚图汽车、极狐汽 车、智己汽车月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 民生证券指出,小鹏和华为系车企持续进行智驾迭代,小鹏已在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智驾平 权趋势显现,有望将高阶辅助驾驶普及至2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随着城市辅助驾驶功能加速推广,智能 驾驶正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的三重拐点,进一步强化自主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差异化优 势。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系统需 具备手部脱离检测与视线脱离检测能力,并在驾驶员未响应报警时可控退出。银河证券认为,该标准有 望提升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的信任度,推动L2级及以上智驾功能渗透率稳步上升,同时带动激光雷 达、高算力智驾芯片及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等核心部件市场规模扩容。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3:47,智能车ETF泰康(159720)上涨2.07%, 冲击3连涨。跟踪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 车指数(H11052)强势上涨2.22%,成分股芯原股份(688521)上涨12.84%,北京君正(300223)上涨9.28%, 赣锋锂业( ...
上汽集团(600104):系列点评十四:销量同环比亮眼,尚界H5上市即热销
民生证券· 2025-10-09 14:5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上汽集团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9月销量表现亮眼,自主品牌与出口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经营质量提升 [2][3]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SUV车型尚界H5上市即热销,有望借助华为技术赋能提振销量 [4] - 公司管理层更替,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聚焦国企改革与资源整合,有望加速智电转型步伐 [5] - 基于对公司业绩改善的预期,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估值具备吸引力 [5][6] 销量表现 - 2025年9月公司批发销量44.0万辆,同比+40.4%,环比+21.0% [2][3] - 2025年1-9月累计批发销量319.3万辆,同比+20.5%,终端交付量337.8万辆,高于批发量 [2][3] - 分品牌看:上汽通用五菱1-9月销量84.0万辆,同比+37.8%;上汽通用1-9月销量27.8万辆,同比+36.7%;上汽乘用车1-9月销量48.1万辆,同比+23.8%;上汽大众1-9月销量77.2万辆,同比-2.5% [2] - 新能源车1-9月累计销量108.3万辆,同比+44.8%,其中9月销量18.9万辆,同比+46.5%,环比+45.6% [2][3] - 海外市场1-9月累计销量76.5万辆,同比+3.5%,上汽MG在欧洲终端交付超22万台 [2][3] 业务结构优化 - 自主品牌表现强劲,9月销量29.4万辆,同比+50.4%,新一代智己LS6、全新MG4、荣威DMH等新车型带动销量突破 [3] - 2025年1-9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204.4万辆,同比+29.2%,销量占比提升至64%,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 [3] 战略合作与产品动态 - 尚界H5于2025年9月上市,指导价16.58万-19.98万元,车身尺寸4780/1910/1657mm,轴距2840mm [4] - 新车搭载鸿蒙座舱与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预计9月底开始交付 [4] - 此次合作有助于华为完善产品生态,公司则有望受益于华为的智驾、座舱等核心技术,结合自身营销渠道优势提振销量 [4] 公司治理与改革 - 公司顺应国企改革趋势,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董事长、总裁及多个重要板块管理层更替,新管理层呈现年轻化 [5] - 新总裁上任后强调资源整合与协同,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系统性改革步伐有望加快,助力智电转型 [5] 盈利与估值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78亿元、7,221亿元、7,762亿元 [5][6] - 预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5-2027年分别为122.7亿元、140.7亿元、167.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06元、1.22元、1.44元 [5][6] - 以2025年9月30日收盘价17.12元计算,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6倍、14倍、12倍,市净率为0.7倍 [5][6] -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盈利能力改善,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9.38%提升至2027年的11.00%,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的0.58%显著提升至2027年的5.29% [23]
站在智驾风口上的魔视智能:市场份额仅0.3%,上市或为补血
智通财经· 2025-10-09 09:36
了解到,10月5日,魔视智能向港交所主板更新上市申请书,公司曾于9月28日递表,国泰君安国际、国信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该公司开发及交付人 工智能赋能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按2024年收入计,该公司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国内第三方方案商中排名第八。 2022-2024年,该公司收入复合增速为73.9%,2025年上半年继续高增76.3%,而期内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2.28亿元、2.33亿元及1.12亿元,累计亏损7.73亿 元,累计亏损比例高达95.5%。截止2025年8月,该公司拥有现金及等价物仅有1.44亿元,按当前烧钱速度,一年可消耗光,急需补血。 人工智能推动智能驾驶行业高速发展,然而参与者为享受到行业成长红利,以牺牲利润方式换取更高的市场份额。近日一家没有龙头光环,2022年以来累计 亏损超7亿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魔视智能流血赴港上市。 而此次或为赴港上市补血,但需要注意的是,魔视智能经历了多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25年6月的D轮,投后估值为25.43亿元,此次上市也意味着部分财务 投资者有退出需求,那么这家公司值得关注吗? 业务高增,但连年亏损 了解到,魔视智能是中 ...
美银上调赛力斯目标价!新款M7订单超预期,预计三季度利润30亿
华尔街见闻· 2025-10-09 09:21
美银美林看好新款问界M7强劲订单表现和公司盈利持续扩张前景,大幅上调赛力斯目标价至190元。 10月9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美林在最新研报中称,尽管售价区间高于市场预期,但是新款M7自 9月23日上市以来订单表现强劲。 据美银美林分析师Joey Yang测算,新款问界M7自9月23日上市以来订单表现强劲,两周内不可退订单 数量可能达到7万台以上,转化率约30%。 该行认为,AITO品牌强大的品牌力和稳健的产品组合将推动赛力斯盈利持续扩张。预计赛力斯三季度 净利润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6%。 新M7订单转化率达30%,产能布局支撑增长 美银美林估计,新款问界M7在上市两周内获得的不可退订单可能超过7万台,这一数字基于此前23万台 的意向订单和约30%的转化率计算得出。 根据新M7发布会信息,该车型最大月产能为3万台,这一产能水平可支撑四季度达到9万台的M7销量目 标。为进一步刺激销量,赛力斯宣布为2025年11月3日前下订新M7的客户提供购置税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HIMA联盟(包括AITO、智界、上汽、星纪时代、迈巴赫等品牌)在2025年国庆 节期间共获得4.85万台不可退订 ...
长假期间港股表现平稳,A股节后有望“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10-09 07:25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国际金价在长假期间持续上涨,港股黄金板块在长假期间表现不俗,赤峰黄金H 股10月迄今大涨超23%,创出历史新高,已较A股出现16.3%的溢价;行业龙头紫金矿业H股10月迄今亦 涨超5%,较A股溢价扩大至6.59%。 跌幅较大的板块主要为大消费和数字经济方向,餐饮连锁企业呷哺呷哺10月迄今跌超9%,数据中心概 念龙头万国数据跌超8%。此外,贝壳、携程集团、猫眼娱乐、中国国航等假日概念股跌幅居前。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增量资金继续大举流入和港股资产结构性优势驱动下,港股在金秋时节 行情或更胜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数有望再创新高。 中秋国庆8天长假已至尾声,A股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四季度行情。长假期间,港股市场仍有4个交易 日,其表现如何?对于A股市场的节后表现,投资者有何预期?新华财经进行了采访。 长假期间恒指冲高回落 黄金股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港股市场在过去4个交易日内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恒生指数在10月2日大涨1.61%后连续3个 交易日震荡回落,10月迄今累计下跌0.1%;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略好,10月迄今累计上涨0.75%。AH股 溢价最新报117.14,创2019年1月底来最低水平 ...
10月A股悬了?更大级别变盘信号已出现,股民赶紧下车,别被深套!
搜狐财经· 2025-10-09 01:46
历史走势表明,每次加速上涨后都会出现回踩长期趋势线的需求,目前下方关键支撑在3600点区域。 创业板的风险则更为直观:月线级别上,指数已明显偏离进攻线,10月该线将上移至2800点附近。 这意味着即使长期牛市格局不变,短期也需通过震荡消化涨幅。 资金偏好悄然生变。 9月市场出现显著的高低切换迹象:光模块三巨头等高位题材退潮,而储能、固态电池等低位板块接力上涨。 北向资金虽单月净流入300亿元,但加仓方向从极致抱团转向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 融资资金更是将853亿元弹药砸向电子行业,同时智能驾驶、机器人等滞涨赛道获得15%逆势涨幅。 这种"弃高就低"的迁移,正是大级别变盘前的典型特征。 板块分化揭示结构性风险。 半导体板块虽在节后首日迎来爆发,但板块市盈率已高达54倍,显著超过历史均值。 AI算力赛道尽管订单排期至2026年,却面临CPO新技术路线的替代威胁。 与此同时,券商板块被寄予厚望,因其三季报业绩同比环比双增,可能成为冲关关键力量。 但历史经验表明,金融股拉升往往加速资金虹吸效应,反而加剧个股调整压力。 政策与数据的博弈增添变数。 国庆期间美股连续收涨创历史新高,为A股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国内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