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
搜索文档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5 10:44
活动信息 - 上海活动定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人群 主题为AI娱乐 人数限制8-10人 [1] - 深圳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其他条件与上海活动一致 [1] - 活动报名采用先到先得机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公司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公司动态 - 公司目前开放新一期实习生招聘通道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4 12:29
活动信息 - 上海场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主题为AI娱乐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群体 规模8-10人 [1] - 深圳场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目标人群与上海场一致 采用相同规模限制 [1] - 活动采用报名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组织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
鑫闻界|又一个618结束,电商再迎变阵,饿了么、飞猪会师淘天
齐鲁晚报· 2025-06-23 15:21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 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 均向蒋凡汇报 [1] - 此次合并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 旨在整合各业务线资源构建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 [1] 电商平台618大促表现 - 天猫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京东AI硬件品类表现亮眼:AI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智能眼镜成交量增7倍 音频产品成交用户增3倍 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类成交额增17倍 [2] - 飞猪618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5% 交易用户规模增长约30% 已预约商品成交额增45% 累计售出超600万件旅行商品 [3] - 美团首次参与618吸引过亿用户下单 闪购业务成交额创新高 住宿类产品中"苏超"赛场周边酒店销量增47% [5] 即时零售发展动态 - 淘宝天猫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获得支付宝首页导流支持 6月推出10亿元餐补活动 [5] - 行业层面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6] 消费新趋势 - AI硬件成为京东618消费新趋势 相关品类成交额整体同比增长100% [2] - "先囤后约"型旅行商品受追捧 飞猪618期间超30%商家实现成交额翻倍 [3] - "住宿+"跨界套餐热销 如"酒店+水世界门票""酒店+民族服装旅拍"等组合产品 [4][5]
北交所策略周报:资金缩圈至银行与科技绩优,北证中报行情徐徐展开-202506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2 22:11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本周下跌2.55%,成交量环比下降11.56%,市场赚钱效应收缩至高股息品种如银行板块 [10] - 微盘因子走弱,万得微盘股指数相对中证1000和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回落,显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11] - 临近中报期,资金向有业绩支撑的科技等方向集中,北美AI硬件方向的光模块板块公司表现突出 [11] - 北交所内部交易分层明显,机构重仓以绩优成长股为主,建议关注调整充分的机械、汽车等行业个股 [11] - 中报行情逐步展开,建议关注林泰新材、民士达、开特股份等绩优公司 [14] 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收于1347.46点,周跌幅2.55% [18] - 北交所个股涨跌比为0.21,47只股票上涨,220只下跌 [38] - 周涨幅前五:宁新新材(+46.75%)、花溪科技(+34.67%)、科力股份(+25.26%)、易实精密(+25.21%)、昆工科技(+21.23%) [39] - 周跌幅前五:*ST广道(-50.57%)、柏星龙(-20.84%)、万达轴承(-20.42%)、*ST云创(-19.33%)、路桥信息(-18.62%) [42] 行业热点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宁新新材(+46.75%)、远航精密(+20.65%) [10] - 消费电子板块:则成电子(+18.5%) [10] - 人形机器人概念:丰光精密(+6.73%) [10] - 并购主题:易实精密(+25.21%) [10] 估值与交易 - 北交所PE(TTM)均值90.37倍,中值50.57倍;创业板均值76.01倍,中值34.39倍;科创板均值74.83倍,中值31.64倍 [25] - 本周北交所成交量64.35亿股,环比减少13.60%;成交额1441.65亿元,环比减少11.56% [28] - 融资融券余额53.95亿元,较上周减少1.21亿元 [29] 新股动态 - 本周北交所0只新股上市,目前共有267家公司上市交易 [30] - 本周广信科技申购,能之光、巴兰仕过会 [30] - 下周奥美森上会,无新股申购和上市安排 [34] 公司公告 - 海能技术拟投资2.30亿元建设科学仪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45] - 创远信科获2项专利证书 [45] - 宏海科技计划投资78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创新生产基地 [45] - 禾昌聚合拟设立湖南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45] - 峆一药业获恩杂鲁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46] - 中航泰达收到参股公司分红2720万元 [46] - 派诺科技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46] - 广信科技网上申购获配比例0.03% [46] - 恒立钻具生产基地通过环保验收 [47] - 太湖远大核心员工离职 [47]
政策在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
中信期货· 2025-06-19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在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股指期货方面政策尚难催化复苏加速,股指期权盘面坚韧短线积极,国债期货债市走势分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股指期货 - 周三沪指窄幅震荡量能基本持平,市场关注陆家嘴论坛推出的科创板改革“1 + 6”政策,有望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增加新股数量,加速并购重组等;科创50指数受政策提振反弹,半导体等板块受益领涨;但千亿级别政策工具未出现,难靠政策拉动基本面反转,热点主题博弈偏短期,小微盘资金拥挤,操作偏向防御,建议观望 [2][7] - IF、IH、IC、IM当月基差分别为 -2.77 点、-2.52 点、-7.87 点、-11.19 点,较上一交易日变化 -0.99 点、0.63 点、-5.36 点、0.28 点;跨期价差(当月 - 次月)分别为 41 点、37.8 点、67 点、88.4 点,环比变化 0 点、0.2 点、-0.6 点、-3 点;持仓分别变化 486 手、-1259 手、926 手、-7768 手 [7] 股指期权 - 昨日标的多数先抑后扬,科创50ETF收涨0.59%,中证500ETF下跌0.16%;期权市场成交金额较前日提升10%,主要增量在500ETF期权以及300相关品种;多数品种小幅升波,买权策略早盘表现较好;沪市500ETF期权持仓量PCR下行、比值PCR冲高,买卖方短期乐观;建议逢低布局多波动率策略和短线牛市价差策略,谨慎空波动率策略 [3][8] 国债期货 - 昨日国债期货收盘表现分化,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现券1Y国债收益率下行,中长端多数上行,曲线走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小幅净回笼,资金面宽松利好短端,宽货币政策未落地利空债市;长端10Y国债利率已至前低1.6%附近,短期下行动力不足,关注曲线走陡 [4][9] - T、TF、TS、TL当季成交量分别为48250手、39784手、27708手、52815手,1日变动 -20845手、-33173手、-15550手、-20217手;持仓量分别为203959手、155973手、122180手、108706手,1日变动 -2200手、-804手、1277手、-1214手;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基差等有相应变化;央行开展1563亿元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164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 [8][9] - 操作建议上,趋势策略维持谨慎,套保策略关注基差低位空头套保,基差策略适当关注基差走阔,曲线策略中期做陡曲线赔率更高 [9] 经济日历 - 包含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地区的多项经济指标数据,如中国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为6.4%等,部分指标有前值、预测值和公布值对比 [10] 重要信息资讯跟踪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打造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推出科创板“1 + 6”政策措施 [11]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等试点,推动上海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11] 衍生品市场监测 - 包含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国债期货数据,但未给出具体数据内容 [12][16][28]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探底回升,AI硬件方向午后崛起-20250618
国信证券· 2025-06-18 21:0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向监测,未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与分析。以下是报告核心内容的分类总结: --- 市场表现指标 1. **宽基指数表现** - 沪深300指数上涨0.12%,中证500成长指数涨幅最高(0.64%)[6][7] - 科创100指数领涨板块指数(+0.87%)[6] 2. **行业与概念表现** - 电子(+1.51%)、通信(+1.22%)行业涨幅居前[7] - 覆铜板(+5.45%)、电路板(+5.22%)概念表现最佳[9] 3. **市场情绪指标** - 封板率66%(较前日+1%),连板率25%(较前日+7%)[16] - 昨日涨停股今日平均收益1.12%,跌停股平均收益-5.64%[13] --- 资金流向监测 1. **两融数据** - 两融余额18,273亿元(融资占比99.3%),占流通市值2.3%[18][21] - 两融交易额占市场总成交额9.1%[21] 2. **折溢价指标** - ETF溢价最高:游戏ETF华泰柏瑞(+1.01%)[23] - 大宗交易折价率5.57%(近半年均值5.54%)[25] 3. **股指期货贴水** - 中证1000股指期货贴水率22.79%(近一年13%分位)[27] --- 机构行为追踪 1. **调研热度** - 乐鑫科技获253家机构调研(近一周最高)[29] 2. **龙虎榜资金** - 机构净流入前三:中超控股、中科磁业、金橙子[35] - 陆股通净流入前三:沪电股份、南华期货、生益电子[36] --- 注:报告未包含量化模型/因子构建相关内容,以上均为市场监测数据[1][2][3][4][5]
AI、投资、机器人丨WAVES新浪潮2025
36氪· 2025-06-17 18:03
会议背景 - 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聚焦中国创投市场周期筑底与结构性转型的转折点,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 [1] - 会议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及科技、创新、商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寻找中国创投新机遇 [1] 投资机构布局 - 火山石投资长期关注机器人领域,已投项目包括极智嘉(商业机器人)、傅利叶(通用机器人)、工匠社(娱乐消费机器人)和嘉奥(医疗机器人)[3] - 汇川产投聚焦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50%-60%的Bom可实现自制,已投六维力传感器等项目 [5] - 多维资本在AI硬件和具身智能领域服务十余家头部公司,包括松延动力、微分智飞、Rokid等 [5] - 银杏谷资本系统布局具身智能,投资案例包括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和微分智飞(无人机集群)[18] - 顺创产投作为北京顺义区国资基金,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 [6] - 小苗朗程已投5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包括非夕机器人、穹彻智能等,均完成至少两轮后续融资 [7] 技术商业化路径 - 专业智能机器人需深耕特定场景,采用分层模型技术路线;消费级人形机器人需端到端模型处理复杂任务,预计需3-5年技术验证周期 [8][9] - 初创企业需平衡技术前瞻性与商业化落地,遵循"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节奏 [10] - 具身智能发展可类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需与商业场景紧密结合,不同技术路线最终可能并存 [11] - 人形机器人硬件门槛预计两年内大幅降低,企业需在红利期内实现上亿收入以建立壁垒 [14] - 通用智能需聚焦AGI目标,避免过早商业化导致成为"外包公司",应选择性积累高价值数据 [15] 投资逻辑差异 - 产业资本(如汇川产投)注重战略协同,可提供客户场景验证、供应链支持和投后赋能 [19] - 国资基金(如顺创产投)侧重区域产业协同,优先支持符合地方主导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的落地项目 [20][21] - 早期机构(如小苗朗程)通过行业季度研判筛选长期赛道,重点考察创始人坚持度与抗压能力 [22][23] - 精品投行观察到两类易融资项目:科学家+产业大咖组建的豪华团队,或有明确订单支持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24][25]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缺乏统一的模型框架,需融入触觉/力觉等多模态数据以提升通用性 [25] - 硬件构型未收敛制约数据积累,散热/轻量化问题影响工作持续性 [28] - 核心挑战是未找到scaling law,真实场景交互数据不足且成本高,仿真数据存在迁移鸿沟 [29] - 降本关键在硬件设计优化而非单纯量产,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成本需从当前水平降至5-10万区间 [30] - 产业端已出现替代案例(如优必选在车企应用),但全面替代仍需突破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能力 [26][27]
自主可控加码,AI硬件加速落地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行业、IC设计行业、消费电子领域、存储芯片市场、HBM板块、高密度互连PCB行业、AI/AR赛道 - **公司**: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谷歌、高通、AMD、微软、英特尔、恒玄、泰凌微、兆易创新、星云股份、沪电、深南、生益、胜宏、歌尔股份、天岳先进、水晶光电、南大光电、天健、易道、佳和智能、南亚科、华丰科技、长青科技、京东方、三元股份、维远股份、新元股份、智晶、圣晖、生益电子、深南电路、新晨科技 [1][3][10][11][19][21][22][25][28][29][3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电子行业整体表现**:一季度电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23年第一季度触底后营收增幅逐季收窄,23年第4季度同比转正 [4] 2. **消费电子板块** - **苹果产业链**:受国补政策和换机周期影响,今年四季度开始,未来两年苹果将迎来创新周期,推出折叠屏、新款眼镜等,2027年或有重大设计语言迭代 [1][3][12] - **各细分赛道**: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3亿台,国内本土厂商受益于补贴政策;PC同比增长约5%;平板电脑同比增长8.5%达3650万台,各区域均增长,高端机型需求稳定 [10] - **AI技术影响**:AI成手机、PC、可穿戴设备配置升级核心,各大厂商纷纷推出相关新产品 [11] 3. **IC设计行业**:2025年或迎拐点,模拟芯片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工业技术去库存结束;Q2存储现货价格上涨,厂商指引乐观,关注3D Gram定制化存储 [1][3] 4. **SoC板块**:关注NPU和ISP机会,今年以来各厂商在SoC技术上不断创新,核心IP模块资源持续突破 [3] 5. **IP与定制化服务**:自研芯片成趋势,BAT、字节等对算力需求增加,今下半年到明年进入高增长期,关注新元股份和欧晶科技 [5] 6. **设备板块**:国产测试机和HBM相关设备值得关注,今年下半年HBM板块有重要催化剂,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有望迎来长青科技招标进展 [5] 7. **AI眼镜市场**:2025年是放量之年,预计出货量达500万副,2028年有望达5000万副级别,轻量化、低价位产品受青睐,AR眼镜应用场景逐步突破 [1][13][14] 8. **存储芯片市场**:Q2价格上涨,厂商预计下半年价量齐升,HBM国产化进程加速,关注兆易创新在3D DRAM和云端适配方面进展 [1][19] 9. **HBM板块**:相关前道设备值得关注,下半年至明年国内龙头HBM厂商扩产将带动产业链订单增长 [20] 10. **高密度互连PCB行业**:一季度相关公司业绩亮眼,订单持续增长,受益于AI加速卡及服务器产品需求 [2][25] 11. **国内企业自研AI芯片**: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布局自研,推理时代算力需求增长,关注星云股份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子板块过去两年下行周期中,模拟、MCU等产品价格下跌,目前库存水平低、价格处于底部,功率、模拟IC利润端呈复苏趋势,数字IC因AI需求同比增长约20% [8] - 2025年秋季相对淡季但环比去年第四季度旺季仍有明显增长 [6] - 华为910C采用中芯7纳米制程,920系列基于6纳米工艺,单卡算力超900TOPS,Cloud Matrix 384超节点性能提升 [26] - 模拟板块价格触底后稳定,下游客户推动国产替代份额提升,看好模拟板块复苏及维远股份、新元股份业绩增长 [28] - 存储设备领域看好HBM扩产及3D NAND落地,今下半年端侧和明年云端适配大厂芯片产品有望推进 [29] - 沪电股份、圣晖、生益电子等在海外算力硬件预期扭转中受益,华为920系列带动深南电路、新晨科技等产业链机会 [30]
3月3C数码品牌排名来袭,AI智能类目新机迸发|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
36氪· 2025-06-11 14:58
品牌销售热度排名 - 苹果以1.90的指数位居榜首 [1] - 华为以1.78的指数排名第二,较上月上升2位 [1] - 小米以1.72的指数排名第三,较上月下降1位 [1] - OPPO、一加、vivo分别以1.56、1.55、1.40的指数位列第四至第六位 [1] - 荣耀、真我、三星分别以1.39、1.28、1.23的指数位列第七至第九位 [1] - Redmi、iQoo、联想分别以1.18、1.05、1.02的指数位列第十至第十二位 [1] - 努比亚和索尼以0.94和0.91的指数新上榜 [1] AI智能硬件发展 - 华为品牌销售热度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华为Pura X"阔折叠"手机典藏版发布,该机首发鸿蒙AI,融合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技术,具备真人感对话和100+真实场景心理大模型 [2] - 苹果发布新款iPad Air (M3)与入门级iPad (A16),采取性能分级战略巩固入门市场 [2] - 小米发布「米家智能音频眼镜2」,集成AI语音交互、场景识别、影像拍摄等功能,支持接入大语言模型,标志小米AI眼镜进入量产阶段 [2] - AI硬件正从单一功能向多模态、全场景应用扩展,品牌加速布局"AI手机""AI电脑""AI办公"等新品类 [2] 户外场景数码装备 - 华为、真我、魅族等品牌排名上升,反映用户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数码装备向"轻量化、专业化、场景化"转型 [3] - 一加品牌发起"这样花式过春天"营销活动,突出产品的人像和美景拍摄技术 [3] - 真我品牌发起"春日摄影大赛",强调"2亿单镜变焦相机"等影像技术,强化户外拍摄属性 [3] - 索尼、大疆等摄影品牌凭借手持云台相机、微单相机等明星单品,主攻街拍爱好者和短途出行用户 [3] - 华为发布手环10,新增睡眠健康监测和情绪健康助手功能,同时发布首款半开放式耳机HUAWEI FreeBuds6 [3] - 荣耀瞄准城市运动人群,发布智能手表和骨传导耳机,满足长时间佩戴和时尚潮流需求 [3] 行业监测范围 - 世研消费指南针系列指数持续监测12大行业,包括3C数码、鞋服配饰、食品生鲜、家用电器、运动户外、美妆清洁、母婴用品、家居家装、汽车消费、玩模乐器、宠物用品和医疗健康 [4]
对话创始人刘靖康:影石上市了,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
Founder Park· 2025-06-11 14:53
公司发展历程 - 影石创新在科创板上市,最新市值达732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超越GoPro成为运动相机品类全球第一 [2] - 公司最初定位为手机直播软件,后转型硬件产品 [3] - 首款产品Nano在CES展会上成为明星产品 [3] - 公司从大学生创业团队起步,抓住手机小型化和AI1.0两波技术浪潮 [3] 产品方法论 - "先摸钉子,再造锤子":先验证市场领域,再挖掘用户痛点 [3] - 通过观察用户"魔改"行为发现真实需求 [13] - 在成熟市场中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15] - 关注客户留存率而非初期销量 [18] - 产品迭代遵循"扔锤子看谁捡"的验证方式 [16] 硬件创业经验 - 从软件转型硬件面临供应链、量产等挑战 [10] - 硬件复制需要考虑物料稳定性、工艺稳定性等因素 [10] - 通过面试关键人员快速学习新领域 [12] - 硬件是客户最先感知的部分,决定产品可制造性和成本 [27] - 公司搬迁至深圳以解决人才和供应链问题 [10] 市场定位策略 - 专注于解决手机无法满足的垂直场景需求 [20] - 利用智能手机产业链溢出效应降低成本 [21] - 在AI1.0泡沫破裂后抄底获取技术资源 [21] - 全景相机在自动剪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24] AI硬件观察 - 手机厂商在AI硬件领域比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 [28] - 手机厂商掌握个人数据并具有操作特权 [29] - AI硬件需要考虑场景真实性和技术关键性 [27] - 硬件不能成为AI公司的短板 [27] 长期愿景 - 希望保持原创精神,创造全新品类 [31] - 借鉴苹果和索尼的创新特质 [31] - 在成熟市场中保持探索新领域的初心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