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以航天级技术赋能消费市场,真空收纳领军者太力科技上市在即
梧桐树下V· 2025-05-13 18:12
公司概况 - 太力科技是真空收纳与TPE弹性体领域的头部企业,2024年收入突破10亿元[1] - 公司创立于2003年,已构建千余SKU产品矩阵,真空收纳与垂直置物产品贡献72.24%核心营收[2] - 自主研发的真空密封系统攻克航天器舱内材料缓释与真空环境爆破防护难题,连续15年参与25次航天任务[2] 技术优势 - 将航天"环控生保"技术迁移至民用产品,复合材料与热封工艺使产品具备防穿刺、耐爆破性能[2] - TPE弹性体材料创新解决不同材质墙面吸附痛点,获得宜家TISKEN和OBONAS产品线独家认证[3] - 累计研发投入8240.29万元占营收3.31%,拥有超800项专利覆盖全链条创新能力[9] 市场表现 - 天猫平台真空收纳品类市占率15%-30%稳居第一,垂直墙壁置物产品排名2-4位[3][5] - 跨境电商收入21422.84万元同比增长94.03%,营收贡献率提升至30.01%[6] - 2022-2024年营收从6.38亿元增至10.20亿元,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14.21%[7] 渠道布局 - 线下与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合作,线上构建"直播矩阵+达人联动"运营模式[4] - 代工业务服务宜家等顶级零售商,自有品牌"太力""LEVERLOC"覆盖多客群场景[6] - 智能工厂通过MES系统优化200余人次人工配置,综合毛利率保持55%以上[10] 行业趋势 - 天猫收纳整理类目2019-2023年销售额从255.76亿元增至301.65亿元[8] - Z世代推动产品向模块化、智能化升级,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第一梯队厂商[9] - 无骨充气帐篷2024年营收超4000万元,纳米流体复合材料切入839亿美元PPE市场[11] 战略规划 - 武汉生产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将打造5G数字孪生工厂[10] - 技术外延战略形成收纳产品外的第二增长曲线[11] - 募投项目强化智能制造能力,目标塑造新国货品牌标杆[11]
超8亿!力华电源下发46大圆柱结构件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5-13 18:01
大圆柱电池产业链合作进展 - 斯莱克与烟台力华电源签署5年战略协议,计划采购2亿套46系列大圆柱电池结构件,订单金额约8-10亿元[1] - 合作涵盖电池结构件开发、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及电池PACK产品,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开发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电池[1] - 斯莱克凭借易拉罐生产技术积累,其46系列电池壳具备一致性好、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4] 力华电源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注册资本2亿元,专注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大圆柱电池[2] - 股东结构包含四家国企(合计持股90%)和一名自然人(持股10%),万华化学为间接股东[2] - 正在烟台建设25GWh大圆柱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兼容五种材料体系,配备150ppm高速量产线[2] 产能与市场规划 - 力华电源项目一期4GWh产能预计2025年6月投产,年产值达22亿元,意向订单已超全年产能[3] - 斯莱克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并加速海外市场拓展[5] - 公司在美国布局电池壳生产计划,技术获ACC、奔驰、大众等国际客户认可[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46系列大圆柱电池将实现规模化量产,下游多元化需求推动工艺升级[5] - 全球锂电池结构件市场未来两年空间超650亿元,46系列产业化进程加速[5] - 斯莱克DWI金属加工技术有望在行业爆发期打开新增长空间[5]
三菱电机:面向电动交通和数字能源应用的SiC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5-13 18:00
大会概况 - 上海"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将于5月15日召开,聚焦碳化硅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与创新突破 [2][3] - 大会设置"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研讨会"和"电动交通SiC技术应用研讨会"两大主题,并开设碳化硅与数字能源解决方案专题展区 [3] - 三菱电机作为总冠名商与技术引领者,将系统性展示其SiC技术战略与生态布局 [2] 三菱电机的SiC技术战略 - 双技术路线驱动性能跃迁:低压领域采用独创沟槽栅SiC MOSFET技术,第四代沟槽结构结合8英寸晶圆量产加速车规级芯片迭代;高压领域采用SBD嵌入式平面栅技术,突破3.3kV以上器件可靠性瓶颈 [2] - 全场景覆盖高增长市场:提供xEV(车规级J3-T-PM模块/HEXA系列)、eVTOL、轨道牵引(3.3kV全SiC模块)、新能源发电(98%效率UPS)等解决方案,实现"芯片-模块-系统"全链路技术闭环 [2] - 本土化战略提速产业赋能:针对中国新能源与工业市场专项供应SiC芯片及功率模块,通过供应链协同提升本土客户系统能效与可靠性 [3] 参会企业与展示内容 - 参会企业包括三菱电机、意法半导体、Wolfspeed、三安半导体、天科合达等2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及机构 [1][3] - 三菱电机、中电国基南方、芯长征等企业将在现场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 [3] - 合盛新材料、季华恒一参与资料袋和资料派发赞助,为观众提供最新产品和技术信息 [3] 大会亮点 - 三菱电机半导体中国区技术总监宋高升将带来《面向电动交通和数字能源应用的SiC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主题报告 [2] - 大会聚焦SiC技术在电动交通和数字能源领域的应用与供应链升级 [3] - 会议名额有限,采取先到先得报名方式 [4]
异动股盘点0513| 与华为合作,优必选高开15%;Coinbase纳入标普500、Shopify入纳指!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3 12:02
港股市场表现 - 蜜雪集团(02097)涨超3%,与巴西签署不低于40亿元咖啡豆等采购大单,深化当地经贸合作 [1] - 百济神州(06160)高开近7%,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第二项适应症中国申报上市获受理 [1] - 知行科技(01274)高开逾10%,拟收购小工匠机器人大部分股份,推进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1] - 优必选(09880)高开近15%后现涨超5%,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1] - 嘉里物流(00636)一度涨超11%,受益于中美关税阶段性缓和,其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集中于泛太平洋航线 [1] - 零跑汽车(09863)涨超4%创历史新高,五一期间订单量突破18000+,单日最高达3700+,C11单日破千 [1] - 顺丰同城(09699)涨超14%,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增长87%,商超百货单量激增177%,饮品单量增长106% [2] - 光伏概念股集体上涨,协鑫科技涨超8%,新特能源涨超3%,协鑫新能源涨近3%,多晶硅价格暂时稳定 [2] - 内银股普涨,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创历史新高,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 [2] 美股市场表现 - Coinbase(COIN.US)大涨超10.6%,获纳入标普500指数 [3] - Gryphon(GRYP.US)收涨173%,将与特朗普儿子支持的比特币采矿公司American Bitcoin合并借壳上市 [3] - 台积电(TSM.US)涨6%,传美国三座新厂产能全部告罄 [3] - 文远知行(WRD.US)大涨逾30%,与Uber深化战略合作全面铺开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 [3] - 邮轮股、航空股大涨,嘉年华邮轮涨超9%,达美航空涨逾7%并联合大韩航空收购西捷航空25%股权 [3][3] - Shopify(SHOP.US)涨超9%,将取代MongoDB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 [4] - 礼来涨2.86%,其Zepbound减重效果被称远好于Wegovy [4] - 消费板块大涨,柯尔百货涨逾11%,威富集团涨10%,耐克、梅西百货涨逾7%,受益于中美关税下降 [4] - 苹果涨超6%,传将于秋季对新品iPhone涨价 [4] - RGTI盘后跌超12%,一季度营收不及预期 [4]
AEM 制氢困局:供应链短板待补齐
势银能链· 2025-05-13 11:19
AEM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 AEM制氢技术作为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兼具ALK与PEM技术优势,近年来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氢能展会上大量涌现 [1] - 当前技术仍处于发展前期,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供应链体系薄弱等核心挑战,规模化生产推进困难 [1] 供应链瓶颈分析 - 核心材料(膜、催化剂、电极、扩散层、双极板)普遍存在供应不足或垄断问题,专业化BOP供应链缺失 [1][2] - 膜材料国产化面临恶性循环:市场需求少→缺乏扩产动力→成本高→性能不足→价格高昂,破局需提升寿命并降低价格 [2] - 双极板缺乏专业生产商,多由燃料电池/PEM电解槽企业"兼职"生产,难以满足AEM特殊需求 [2] - 部分企业被迫全栈自研BOP组件,导致物料成本高企,电解槽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4] 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障碍 - 技术处于实验室向商业应用过渡阶段,百千瓦级产品开发难度指数级提升,兆瓦级相对容易但需实证稳定性与寿命 [6] - 2024年示范项目多为企业试水性质,市场短期内将维持小规模体量,需通过工程验证和技术优化才能起量 [6] - 行业现阶段应聚焦技术痛点:风光波动适应性、设备降本、寿命延长,避免盲目投资 [6] 外部政策影响 - 美国贸易政策可能通过技术管制和供应链限制推高制氢设备价格,加剧技术封锁风险 [8] - 外部压力倒逼国内加速自主研发,促进供应链本土化,推动中国电解槽企业全球化布局 [8] 产业发展建议 - 需构建完整供应链生态,通过材料/技术/应用平衡实现商业化,呼吁更多企业入场推动降本增效 [10] - 政策层面建议通过补贴或专项扶持加速关键材料国产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熟度 [10] - 行业需加快百千瓦级项目落地验证,积累工程经验为规模化铺路 [10]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无锡举办,聚焦AEM制氢发展并颁发产业创新奖项 [12]
金博股份(688598):需求减少致盈利承压,新产品积极推广
长江证券· 2025-05-13 1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博股份2024年受市场竞争、价格波动和下游开工率不足影响,收入和利润下滑,2025Q1盈利有所改善,后续将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以改善业绩 [1][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金博股份2024年实现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50%,归母净利-8.15亿元;2024Q4收入0.96亿元,同比下降50%,归母净利-6.69亿元;2025Q1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21%,归母净利-0.86亿元 [1][3] 事件评论 - 2024年公司面对多重挑战,以碳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为核心,实现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出货2019.72吨,同比-40.1%,锂电前端出货3.19万吨,石墨化出货1.16万吨,光伏、锂电领域毛利率分别为-13.63%、-28.56% [8] - 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82亿元,拖累业绩,主要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5亿元以及存货跌价损失1.28亿元 [8] - 2025Q1受硅片排产提升带动热场需求回暖,新产品逐步放量,公司盈利有所改善,毛利率为-9.08%,修复到2024年上半年水平 [8] - 后续公司将持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创新,推进碳陶制动盘、锂电热场部件等新产品市场推广,提升综合竞争优势,改善经营业绩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37|863|1296|1815| |营业成本(百万元)|623|716|1040|1352| |毛利(百万元)|-86|147|256|463| |%营业收入|-16%|17%|20%|26%| |营业利润(百万元)|-822|26|140|345| |%营业收入|-153%|3%|11%|19%| |净利润(百万元)|-814|25|133|32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815|25|133|328| |EPS(元)|-3.98|0.12|0.65|1.6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98|206|276|52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87|-1065|-748|-427|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54|-5|0|0|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243|-865|-473|96| |每股收益(元)|-3.98|0.12|0.65|1.6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97|1.01|1.35|2.56| |市盈率|—|203.57|38.59|15.63| |市净率|0.99|0.83|0.75|0.71| |EV/EBITDA|—|18.82|11.99|7.59| |总资产收益率|-12.1%|0.4%|1.7%|4.0%| |净资产收益率|-15.7%|0.4%|1.9%|4.6%| |净利率|-151.8%|2.9%|10.2%|18.1%| |资产负债率|17.0%|14.8%|13.9%|13.8%| |总资产周转率|0.08|0.13|0.17|0.22| [14]
国轩高科(002074):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全球份额提升,海外业务拓展稳步推进
东兴证券· 2025-05-13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产品端持续迭代升级带来利润增量,海外布局初具成效,全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持续显现,结合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稳步推进,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353.92 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 12.07 亿元,同比+28.6%;2025Q1 公司实现营收 90.55 亿元,同比+20.6%;归母净利 1.01 亿元,同比+45.6% [1] 动储出货量与市场份额 - 2024 全年动力与储能电池出货量延续高增态势,全年动储合计出货约 63GWh,同比+40% [2] - 2024 年动力电池营收 256.48 亿元,同比+11.3%,毛利率 15.1%,同比+1.3pct;国内市场装机份额 4.6%,同比+0.5pct,排名第四;全球市场装机份额 3.2%,同比+0.9pct,铁锂电池装机规模全球排名第三 [2] - 2024 年储能电池营收 78.32 亿元,同比+13.0%,毛利率 21.8%,同比+4.6pct,推出 5MWh 储能液冷集装箱产品,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2] 费用与利润情况 - 2024 全年/2025Q1 期间费用率 14.8%/15.0%,同比-1.1pct/-0.3pct,连续 5 年稳定下降 [3] - 2024 全年/2025Q1 实现归母净利率 3.4%/1.1%,同比+0.4pct/+0.2pct,ROE 实现 4.1%/4.4%,盈利能力自 2021 年来维持上扬趋势 [3]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 年内越南电芯+PACK 生产基地一期 5GWh 已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在建,欧洲斯洛伐克与北非摩洛哥合计 40GWh 电芯+PACK 正加速投建,预计 2026 - 2027 年逐步落地 [4]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有望实现营收 446.62/551.65/671.99 亿元,同比+26.2%/+23.5%/+21.8%,实现归母净利 16.21/22.18/29.59 亿元,同比+34.3%/+36.9%/+33.4%,对应 EPS 0.90/1.23/1.6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26x/19x/14x [5]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和输配电设备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动力锂电池产品、输配电产品等 [7] 交易数据 - 52 周股价区间 25.41 - 17.87 元,总市值 372.5 亿元,流通市值 356.41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 180,301/180,301 万股,52 周日均换手率 2.14 [7] 财务指标预测 - 涵盖 2023A - 2027E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PE、PB 等指标及增长率 [10]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行业普通报告、行业深度报告、公司普通报告等不同类型报告的标题与日期 [12]
首批名单公布,又一国家级平台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7:27
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布 - 工信部公示首批242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涵盖原材料工业79家 消费品工业62家 装备制造60家 信息技术21家 新兴和未来产业13家 共性需求7家六大领域 [1] - 中试是将试制阶段新产品转化为生产的关键过渡性试验 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的核心环节 [1] - 研究表明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达80% 未经中试则仅为30% [1]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设省部级中试平台 并遴选认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 [2]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概念验证 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1] - 广东目标2025年建成30-50家省中试平台 其中5-8家达到国内行业标杆水平 山东计划2027年打造5家左右省级示范中试平台 [2] 区域分布与产业能级 - 242家中试平台覆盖全国29个省份 广东28家 北京23家 江苏21家 浙江20家位列第一梯队 山东 四川等6省份各有10家及以上入围 [2] - 广东中试平台覆盖全部六大领域 包括原材料工业9家 消费品工业6家 装备制造7家 信息技术4家等 反映其产业转化能力的全面性 [6] - 中试平台数量直接体现区域产业转化能力与整体发展能级 [6]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30
本报记者 李昱丞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5月13日举办新品发 布会,有望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科技大会,将推出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项目投 资约188亿元,涉及产能达48.3GWh,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储能场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储能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锂电池已难以满足部分 高端应用场景的需求,固态电池凭借其性能优势,成为解决市场痛点的关键方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众多企业纷纷加快固态电池领域相关布局,不仅体现了行业对固态电池前景的高度认可,也促使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性能,从而推动整个固态电池产业快速成熟。 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正在加快步伐。5月7日,金龙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羽")旗下金龙羽新能源(惠东) 有限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固态电池材料项目的动工仪式。据公司此前公告,此次 ...
关税调整对汽车的影响及受益标的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机器人 - **公司**: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地平线、德赛西威、博特利、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特斯拉、华为、拓普、三花、北特、双环、豪能、银轮、岱美、爱柯迪、旭升、荣泰、优必选、照明、星宇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税对汽车行业影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汽车及零部件面临额外关税,但中国零部件企业通过北美及墨西哥产能布局,降低直接出口美国的关税影响,整体冲击较小;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对汽车行业利好,此前负面情绪影响有望停止 [1][2][3] - **投资推荐**:港股整车优选小鹏、理想、小米汽车,首选小鹏汽车;自驾相关零部件首选地平线;A股推荐德赛西威和博特利 [1][4][5] - **福耀玻璃业绩**:2025年业绩预测约88.35亿元,对应市盈率17倍,维持15 - 21%的复合增长率,受益于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和汽车玻璃升级 [1][7] - **新泉股份情况**:通过本土化布局,在墨西哥供应美国市场,规避关税风险;2025年利润预计13 - 13.5亿元,对应估值约16倍;核心增量来自特斯拉海外改款项目,国内吉利、奇瑞等客户收入也持续增长 [1][7][8] - **汽车零部件板块**:关税问题对板块的压制有所缓解,特斯拉和华为二季度进入订单上量及量产阶段,带来技术升级并催化市场情绪 [1][9] - **机器人产业**:2025年是产业化落地元年,技术链修复、自动驾驶出租车补充以及关税缓解推动板块向好;华为与优必选合作提升量产进展,小米机器人催化增强 [1][9] - **产业链趋势**:特斯拉产业链预计补涨,华为、小米链具备智能优势;技术方向关注灵巧手及轻量化材料,减速器国产替代难度大 [1][10] - **机器人板块发展**:2025年是量产大年,领涨阶段进入分化期,下半年重点是智能网联汽车链加快量产和国产化突破合作机会;减速器环节或有边际变化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经历约七轮关税变化,美国对进口自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进口汽车及部分零部件实施25%关税,还提出232法案和14,257行政命令,中国被加征34%对等关税 [3] - 大部分有美国业务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完成北美产能布局,福耀主要布局在美国,新泉等企业在墨西哥设产能 [6] - 新泉股份一季度业绩压力源于海外产能利用率未饱和,二季度预计显著增长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