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泰安|泰安四大产业集群入选省级“雁阵”名单
大众日报· 2025-10-10 08:57
泰安市产业集群入选情况 - 泰安市共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储备库及第二批支柱型雁阵集群名单,入选数量居全省第4位 [1] - 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和宁阳县高端化工产业入选雁阵形产业集群储备库 [1] - 中华文化枢纽文旅产业和沿黄中医药产业入选第二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1] 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 产业集群覆盖输变电、配用电、风电、光伏、储能等环节,涵盖低压至特高压、交直流装备领域 [1] - 以泰开集团、泰山电力设备、特变电工鲁缆、瑞福锂业等为骨干企业 [1] - 目标为全面提升在输变电装备、电线电缆、新能源设备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国内知名的电气机械和器材产业集聚区 [1] 宁阳县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 产业集群以七大特色“园中园”为布局骨架,依托“气化岛、动力岛、环保岛”等要素平台 [1] - 集聚恒信高科、晋煤明升达、亚荣化学、圣奥化工、迪尔化工等骨干企业 [1] - 形成从煤气化、焦化到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产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着力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高端化工样板 [1] 中华文化枢纽文旅产业集群 - 该集群由泰安市与济宁市联合申报,以泰山文旅集团、孔子文旅集团为龙头 [2] - 依托“泰山+畅游天下”和“一码游济宁”两大智慧平台,串联183家A级景区、2500余个旅游产品 [2] - 推动“圣中泰山”与“岳中孔子”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国家级文旅集群示范样板 [2] 沿黄中医药产业集群 - 该集群由泰安市和济南市、菏泽市、聊城市联合申报,构建“济南引领、三地支撑、全域发展”的区域布局 [2] - 目标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齐鲁辨识度的沿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全球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 [2] 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规划 -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将产业集群培育作为提升“十强”产业能级、重塑产业生态的关键抓手,通过编制实施产业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2] - 下一步将完善集群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与跟踪服务,推动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向集群集聚 [2] - 目标为构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推进体系,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培育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2]
兴业科技(002674.SZ):拟在巢湖市设立控股子公司从事汽车内饰皮革深加工业务
格隆汇APP· 2025-10-09 19:20
公司投资设立 - 公司拟与徐家宽共同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在安徽省巢湖市设立控股子公司 [1] - 公司出资人民币4500万元 持股90% 徐家宽出资人民币500万元 持股10% [1] - 新设子公司将从事汽车内饰皮革深加工业务 [1] 战略布局与区位优势 - 巢湖市为合肥市下属县级市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 [1] - 合肥市聚集比亚迪汽车 蔚来汽车 江淮汽车 大众汽车等多家头部整车企业 形成强大的汽车产业集群效应 [1] - 设立子公司将充分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资源集聚效应 与整车企业加强合作 [1] 业务发展目标 - 此次投资旨在助力公司拓展汽车内饰皮革业务 [1]
解读粤港澳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腾讯控股稳居首位,深圳拿下四个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0:57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位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人均GDP估算约17.02万元 [1] - 该区域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和约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 [2] 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体情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89家企业上榜品牌价值总榜,合计品牌价值为80355.99亿元 [2] - 区域合计品牌价值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强劲拉动 [3] 头部企业品牌价值排名 - 腾讯控股品牌价值高达26823.97亿元,遥遥领先,超过其余TOP9企业品牌价值总和 [2][3] - 美的集团、比亚迪、中国平安品牌价值均超过3000亿元,分别位居第二、三、四名 [2] - 品牌价值前十名企业中无一家来自广州 [2] 城市维度分析 - 深圳上榜企业数量与合计品牌价值均位列第一,且显著领先于其他城市 [4] - 2022年至2025年,深圳上榜企业数量增长26家,合计品牌价值增长11752.39亿元,两项增量指标均位列区域第一 [4][5] - 同期,广州上榜企业数量减少3家,合计品牌价值仅增长308.24亿元 [6] 行业维度品牌价值变化 - 互联网行业品牌价值位居第一,高达27151.02亿元,近4年增量达6180.12亿元 [6][8] - 家电行业品牌价值8523.95亿元,2025年同比大幅增加1661.24亿元,近4年增量2254.58亿元,仅次于互联网行业 [6][8][11] - 汽车行业近4年品牌价值增量超2000亿元,达2092.27亿元 [6][8] - 房地产行业品牌价值呈下滑态势,2025年为8018.25亿元,近4年降幅超2000亿元,达2049.40亿元 [6][8] 行业维度企业数量变化 - 电子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2025年达93家,近4年增加14家 [9] - 互联网行业上榜企业数量2025年增至23家,近4年增加5家 [9] - 房地产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持续减少,2025年为58家,近4年减少10家 [9] 产业基础与驱动因素 - 广东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制造业中心,家电制造业营收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 [11] - 家电品牌价值增长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绑定 [11] - 深圳的领先地位得益于高科技产业集聚、优质营商环境以及人才与资本的高度认可 [6]
超50亿元氯碱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21:34
项目投产情况 - 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园二期氯碱一体化项目实现全面投产,总投资超50亿元 [1] - 核心装置顺利达产,包括年产30万吨烧碱、年产40万吨氯乙烯、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 [1] 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 项目投产完善了产业生态,强化了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1] - 产业园已与区域内多家龙头企业联动,助力构建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产业体系 [1] - 叠加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进一步壮大区域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力 [1] 未来发展规划 - 南港工业区将依托该产业园等龙头项目,持续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 [1] - 未来将完善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等十大子链布局 [1] - 目标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渤化南港新材料园二期氯碱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12:40
项目投产情况 - 总投资超50亿元的渤化南港新材料产业园二期氯碱一体化项目实现全面投产 [1] - 核心装置顺利达产,包括年产30万吨烧碱、年产40万吨氯乙烯、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 [1] 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 项目投产完善了产业生态,强化了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1] - 产业园已与区域内多家龙头企业联动,构建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产业体系 [1] - 叠加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进一步壮大区域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力 [1] 未来发展布局 - 南港工业区将依托龙头项目持续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 [1] - 未来计划完善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等十大子链布局 [1] - 目标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西部第一,打造珍珠全产业链 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在四川开江启幕
四川日报· 2025-09-28 08:33
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园。 27日上午,与会人员参观珍珠(珠宝)全产业链业态,参加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幕 式。开幕式上,"西珠"区域公共品牌正式揭牌启用。 27日下午,大会召开西部珍珠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珍珠协会、高等院校的行业翘楚、业界精英围 绕珍珠珠宝产业发展趋势、市场研判、技术交流、品牌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 开江县现代稻渔产业研究院。 9月27日,四川开江,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幕。大会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珍珠分会、四川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将持续至10月8日。开幕当天,位于开 江县任市镇的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园正式开园。 这是一次珠宝全品类展示展销盛会。大会设有品牌展区、珍珠专区、翡翠、彩宝、钻石K金等多个主题展 区,有200家珠宝商参展,汇聚国内外一线品牌与新锐设计力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这是一次行业高层次交流对话。大会邀请来自全国的珍珠养殖、加工、销售等知名行业专家、企业家齐聚开 江,为西部珍珠产业发展集智聚力。 这是一个供需全链条对接平台。开江借本届大会打造B2B洽谈平台,链接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推动产 业链 ...
上海样本:产业集群高度“链化” 产业园热气腾腾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7:18
上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公示 上海闵行区具身智能零部件产业集群等6个集群新晋国家级 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二 首批集群全部通过复核[1] - 上海国家级、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均达到20个 形成“双二十”格局[1] - 2024年全市集群工业总产值近7000亿元 同比增长14% 八成集群产值突破百亿元[1] - 集群内聚集近8000家中小企业 集聚度高达98.48% 拥有2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4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 - 集群内主导产业相关上市中小企业达42家[1] 上海集群崛起的驱动因素 - 区位优势显著 近市场、近原材料地、近人才高地、扼守交通枢纽 有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2] - 在集成电路、汽车、锂电、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专业化分工 上下游协作顺畅[2] - 作为政策试点前沿 能快速衔接中央与地方资源 将集群政策转化为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实际支持[2] - 创新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 产业园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创新联合体 六成以上集群拥有工业互联网平台[2] - 通过资本、技术、市场多元赋能 部分科创园使用产业基金绑定企业[3] 相关ETF产品近期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18.18% 最新份额8.1亿份 增加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5]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上涨1.94% 市盈率123.26倍 最新份额3.6亿份 增加6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3万元 估值分位91.53%[6]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1.25% 市盈率45.91倍 最新份额58.5亿份 增加1.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元 估值分位67.86%[5]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下跌2.84% 市盈率20.37倍 最新份额87.0亿份 增加27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47.6万元 估值分位19.42%[5]
贸易战再升级,欧美联手打压中国,中国靠一招完成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9-25 05:55
中国外贸整体表现 - 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超过23万亿美元,中国占14.2%的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3] - 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1.7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占比57%[9] - 中国已连续三十多年保持贸易顺差,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增长加速[4][7] 制造业基础与结构演变 - 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从螺丝钉到工业设备可实现上下游无缝衔接[9] - 出口结构从早期以纺织品等低科技含量产品为主,升级为以机电产品为主导[7][13] - 2023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3.92万亿元,占出口总额过半以上[13] -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接近30%[13] 出口市场分布变化 - 2023年前十大出口市场吸纳了中国四分之三的出口额,东盟、美国、欧盟仍是主力[11] - 对传统市场出口出现下滑,对美国出口下降8.1%,对欧盟出口下降5.3%[11] - 新兴市场如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非洲、墨西哥等呈现高速增长[11] - 企业采取转向增量市场的“弹性智慧”策略,避开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13] 中小企业出海新态势 - 中小企业成为外贸新主角,小型团队凭借“专”和“快”可在细分市场实现年出口额几千万[15] - 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为代表的沿海省份,2023年出口额合计占全国68%[17] - 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如广东电子、浙江轻工、江苏机械)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配套支持[19] - 跨境电商的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直接对接全球客户的门槛[19] 产品升级与具体案例 - 2022年中国出口了91.9亿吨鞋靴、111亿个帽子、8.2亿台手机,在“量大”基础上混入“高精尖”[13] - 2023年出口新能源车超过170万辆[13] - 以西昊人体工学椅为例,其凭借研发投入(年销售额的12%-15%)突破核心技术,在欧洲亚马逊细分品类连续三年第一,出海三年销售额从800万增至3.6亿[15][17]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链群”跑出新气象
河南日报· 2025-09-22 07:42
金刚石产业 - 河南金刚石产业已从磨料磨具发展至英寸级单晶、半导体级抛光垫和培育钻石等高价值产品 [1] - 河南省通过产业链攻坚和“1+5”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超硬材料产业生态 [1] - 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河南省引进比亚迪、宁德时代,与本土企业宇通客车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巨头” [2] -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1年的6.6万辆爆发式增长至2024年的68.1万辆 [2] - 河南新能源汽车实现出口爆发增长,产品进入挪威、英国等市场 [2] 电子信息产业 -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专用芯、高端屏、智能端、传感器和新算力等新赛道 [2] - 2024年全省手机产量达1.3亿部,位居全国第2位 [2] - 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2] 先进装备制造业 - 河南省推动电力装备、盾构装备、矿山装备、起重装备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2] - 先进装备占装备产业的比重超过30% [2] - 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产业创新体系 - 河南省累计建设省实验室27家、省级产业研究院5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中试基地61家 [3] - 取得多项全球及国内技术突破,包括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全球最高10米液压支架等 [3] 产业链群整体表现 - 河南省构建“7+28+N”产业链群体系,成为产业新标识 [1][3] - 今年上半年全省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7.9% [3] - “7+28+N”产业链群集聚全省70%以上重点创新平台,创造全省80%以上进出口总额 [3]
寻找新动能,上海民营企业争做“先吃螃蟹的人”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31
上海民营经济整体贡献 - 2024年上海民营经济贡献全市近30%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 [1] - 民营经济创造全市75%新增就业岗位 [1] - 全市80%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 [1] 沉浸式娱乐行业创新 - 博新全宇宙通过AI赋能实现文化资源全球化突破物理限制 [2] - 成功运营"消失的法老"等爆款项目并转为长期展览 [2] - 大空间沉浸式体验互动模式获得市场超预期反响 [2] 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黑湖科技服务超3万家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 [3] - 成为亚太地区服务工厂数量最多的工业软件开发商之一 [3] - AI技术迭代推动数字化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增长 [3] 高端医疗装备国产突破 - 联影医疗扭转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局面 [4] - 产品进驻全球近90个国家15000多家机构 [4] - 推动3.0T磁共振等高端设备自主研发破冰 [4] 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 长三角地区产业化能力和设施配套能力全球领先 [4] - 联影医疗培育近千家国产供应商含近百家小巨人企业 [5] - 智元科技依托上海强大供应链实现关节等核心部件本地化 [5] 创新药研发支持体系 - 和元生物获得上海市前期政策支持建设超8万平方米产业基地 [5] - 投资逾15亿元在临港新片区建设精准医疗产业基地 [5] - 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和多轮融资支撑行业发展 [6] 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 西井科技中标上海机场FOD巡检设备项目 [6] - 打造全球首个AI+自动驾驶+FOD探测应用范例 [6] - 物流领域技术迭代依靠充足应用场景推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