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

搜索文档
折叠屏供应链“等待苹果”
经济观察报· 2025-07-04 19:51
核心观点 - 苹果预计2026年入局折叠屏市场 可能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和价值分配 [1][4] - 当前折叠屏市场呈现"冷热并存"局面:全球增长放缓但中国高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6][7][8] - 行业期待苹果解决硬件痛点并带来软件生态革命 推动折叠屏从小众走向主流 [19][20][23] 市场现状 - 2024Q1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同比仅增9% 远低于此前三位数增速 2025年可能出现首次年度下滑 [7] - 中国高端机市场逆势增长:5000元以上机型占比从2020年11%升至2024年27% 销量达7840万部 [7] - 中国折叠屏渗透率从2023年2.5%提升至2024年4.2% [8] - 用户痛点集中在折痕/质量/价格/轻薄度等方面 出现"尝鲜后回归直板机"现象 [6] 供应链技术 - 铰链零件数超180个 公差需控制在±0.005mm 钢材强度要求从1500MPa提升至2300MPa [13] - 屏幕模组报价1100-2200元/套 铰链系统报价350-1200元 合计占BOM成本30-40% [14] - 柔性OLED/UTG超薄玻璃等核心材料良率仍被国际龙头掌控 [14] - 国产供应链已全面布局:立讯精密提供多类模组 维信诺探索三折形态 深天马展示Z形态概念机 [15] 苹果入局影响 - 预计2025Q4开案 2026Q4量产 初始出货数百万部 [3] - 可能采用非晶态金属玻璃铰链/钛合金机身/硅碳负极电池等技术解决现有痛点 [21] - 行业期待其通过iOS生态协同构建"MacBook-Vision Pro-折叠iPhone"生产力闭环 [20] - 供应链合作模式或转向JDM(联合设计开发) 品牌与供应商共担研发风险 [22] 未来形态争议 - 乐观预测:三折/卷轴形态将随技术成熟逐步量产 [24] - 保守观点:形态演进应聚焦显示空间与便携性平衡 而非单纯增加折叠次数 [24] - 关键分歧在于苹果能否实现"颠覆级"的折痕控制和生态联动 [24]
深陷召回风波后,大卖被曝已停工停产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53
充电宝行业召回风波 - 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因充电宝安全问题被大规模召回,涉及49万多台充电宝,直接成本超4000万元 [1][3] - 罗马仕国内电商平台充电宝产品全线下架,仅销售数据线等配件,业内推测其现金流已断裂 [3] - 罗马仕员工爆料公司自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6月份,公司官方否认倒闭但未否认停工 [2] 罗马仕经营状况 - 罗马仕成立于2012年,曾连续多年占据国内移动电源销量榜首,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3] - 罗马仕三个月内发生第三次高管变动,法定代表人由雷杏容变更为雷社杏 [6] - 罗马仕品牌独立站产品链接已全部无法打开,但亚马逊美国站部分产品仍在售 [3][5] 供应链问题 - 召回事件根源可能系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的电池/电芯3C证书被暂停或撤销 [8] - 安普瑞斯部分产线已于6月下旬停产,并拖欠数百万元货款,无锡市市监局正在调查 [8][9] - 除罗马仕外,安克创新、倍思、绿联等品牌的多个3C认证证书也被撤停 [8][9] 安克创新应对措施 - 安克创新在海外召回115.8万台PowerCore 10000移动电源,国内召回约71.29万台充电宝 [10] - 截至7月1日已有20多万用户提交召回申请,占召回总量30%以上 [10] - 安克创新已更换核心电芯供应商,与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采购首批4500万片锂离子电芯 [10] 行业影响与启示 - 事件暴露过度依赖单一爆品导致产品创新滞后和供应链深度绑定的风险 [10] - 行业需重视供应链管理,用技术深挖护城河,构建柔性供应链以应对风险 [10] - 充电宝行业整体面临信任危机,3C卖家需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和供应链多元化 [1][8][10]
召回潮下,“充电宝自由”将成奢望,安克、罗马仕们如何突围?
36氪· 2025-07-02 12:09
行业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涉及罗马仕、安克、小米、倍思、绿联等品牌 [1][2] - 罗马仕、安克创新分别召回49万、71.3万台缺陷充电宝,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充电宝召回 [2] - 充电宝行业面临供应链危机,主要因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暂停所有电池3C认证 [7][8] 供应链问题 - 安普瑞斯作为主流电芯供应商,为罗马仕、安克、绿联、小米和倍思等品牌提供电芯 [7][8] - 安普瑞斯累计生产锂电池突破1亿只,2024年计划新增生产锂离子、钠离子产品6000万只,产值超10亿元 [9] - 供应商私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导致隔膜绝缘失效风险,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8][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充电宝行业内卷加剧,竞争集中在快充效率、便携性和价格三个方面 [11][12] - 电商平台20000mAh充电宝价格低至30元,品牌产品售价一度降至80多元 [12] - 电芯成本占比一般在50%以上,劣质电芯成本可压缩至一两块钱 [13] 市场影响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达38.7% [17] - 安克创新充电储能类业务营收126.67亿元,占总营收一半 [18] - 罗马仕暂停整个充电宝业务,预计每月营收损失1亿-2亿元 [20] 技术发展 - 安普瑞斯电芯具有最高能量密度,6分钟可充满80% [9] - 快充功率从65W上升到130W,产品体积越来越小 [12] - 行业将转向品质竞争,技术门槛提升,快充、高能量密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21] 监管政策 - 2024年8月1日起移动电源被纳入CCC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17] - 工信部拟修订《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新增或加严多项试验要求 [20] - 行业将加速监管收紧和技术迭代,推动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21]
蜜雪集团(02097):确定性源自对极致性价比模式的深刻理解
华兴证券· 2025-06-30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蜜雪集团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660.00 港元,对应 40x 2026 年 P/E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蜜雪就是投资其对极致性价比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其成功源于优异的市场洞察力、营销资源利用能力、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对加盟模式生意本质的独到认知 [7] - 蜜雪的性价比定位确保受众,合理利润分配成就万店加盟,还能高效撬动外部营销资源,供应链上延下伸降本增效 [1][2] - 幸运咖沿用蜜雪模式,若未来加速扩张,有望验证商业模式可复制性,成为集团第二增长曲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述 - 投资蜜雪是投资其对极致性价比商业模式的理解,蜜雪成功源于多方面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性价比定位确保受众,合理利润分配成就万店加盟 - 蜜雪追求极致性价比,从刨冰转向现制茶饮,定位下沉市场,确立单店模型 [13][14] - 蜜雪通过“轻加盟、重经营”杠杆扩张,中部六省减免费用,实现从省内到区域性品牌发展 [18] - 蜜雪匹配门店数量变革管理,完善培训、建立监督体系,保证运营标准化 [20][21] - 蜜雪深谙加盟模式本质,调整利润分配,让利加盟商,实现门店与业绩增长 [26][40] 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高效撬动外部营销资源 - 蜜雪打造“雪王”IP、独特店招等多重视觉记忆点,升级品牌口号和主题曲,刺激消费者感官 [41][46] - 蜜雪选择 B 站和短视频平台推广,制造话题热点,实现裂变传播,导流线下 [49][50] 供应链上延下伸降本增效 - 蜜雪自产原材料,掌握主动权,预收账款平衡产销,提高产端效率 [51][54] - 蜜雪自建仓配体系,仓储端选址布局,配送端按需升级,确保产品标准化输出 [57] 幸运咖:蜜雪商业模式的高度复制 - 幸运咖沿用蜜雪性价比定位和渠道扩张方法,定位下沉市场,精简 SKU 后丰富产品 [66] - 幸运咖营销思维与蜜雪一脉相承,供应链体系协同,门店数量有望扩张 [76][77] 收入与盈利预测 - 预计蜜雪集团 2025 - 27 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23.6%/ 13.4%/ 11.9%至 306.8/ 347.9/ 389.3 亿元 [79] - 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4.5%/ 13.4%/ 11.9%至 55.2/ 62.6/ 70.1 亿元,净利率维持 18.0% [80] 估值 - 给予蜜雪集团 40 倍 2026 年 P/E,对应目标价 660.00 港元,较目前有 30%上升空间 [87] 附录:公司介绍——多品牌餐饮连锁集团 - 蜜雪集团 1997 年成立,2025 年港交所上市,采用“直营店打样,加盟店扩张”模式,门店和业绩高速增长 [90] - 蜜雪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张氏兄弟持股超 80% [94]
多个知名充电宝被召回,3C认证大面积暂停,你还敢用吗?
猿大侠· 2025-06-25 11:33
行业事件概述 - 罗马仕和安克两大充电宝品牌因电芯原材料缺陷大规模召回产品,涉及型号分别为3款和7款,罗马仕召回数量达49.1745万台[4][7][11] - 召回原因为电芯隔膜绝缘失效可能导致过热或燃烧,涉及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6][9][13] - 罗马仕抖音旗舰店充电宝已下架,京东淘宝仍有销售[2][3] 供应链问题 - 安普瑞斯作为核心电芯供应商,其3C认证和ISO三体系认证均被暂停,影响下游多个品牌[19][20][26] - 安普瑞斯投资总额2亿美元,为罗马仕、安克、绿联、倍思等头部品牌提供电芯[18] - 认证暂停因工厂监督检查未通过,存在产品一致性问题,整改截止日为9月13日[19][25] 监管与认证动态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CCC认证的移动电源禁止销售,新规于2023年3月发布[21][22] -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显示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升至2023年44.4%,2024年有所下降[32][34] - ISO三体系认证暂停反映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24] 市场影响 - 高校和机场对涉事品牌充电宝实施禁入,快递拒收召回产品[36][35] - 消费者选购重心从容量转向安全性,"会不会炸"成首要考量[38] - 行业或面临洗牌,安克已建立全链路电芯监测体系推动供应链改革[38] 技术标准建议 - 专家呼吁提高极端温度等复杂场景下的测试要求,强化市场准入机制[38] - 企业需建立电芯全链路追溯系统,严控供应商准入标准[38]
瑞茂通: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47
应收账款与主要客户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净额119.09亿元,同比增长12.96%,占总资产比例达38.14%,本期计提减值损失0.028亿元 [1] - 应收账款前十大欠款方均为民营贸易类公司,注册资本均在3000万元以下,与主要客户多为国企和外企存在较大差异 [1] - 公司解释业务链条复杂导致应收账款前十大欠款方与主要客户不一致,煤炭业务涉及采购、运输、仓储、通关、销售、回款等多个环节 [3][4] - 公司应收账款中98.22%账龄在6个月以内,截至公告披露日已回款比例达98.20% [9] - 公司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对贸易类公司主要采用净额法,合并报表时对同一贸易类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抵消 [4][5] 合联营企业情况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价值120.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8.47%,多为与地方国企合资公司 [12] - 联营企业陕西陕煤供应链和河南物产集团部分股权被冻结,标的金额分别为9000万元和1.8亿元 [12] - 公司对外担保期末余额21.56亿元,主要系对联营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13] - 联营企业在业务链条中主要提供信用额度支持、资源、通关、卸货场地、运输监管等服务 [23] - 部分联营企业与应收账款前十大欠款方中的贸易公司有业务往来,2024年交易金额合计超过50亿元 [24][25] 境外业务及资产 - 公司境外资产合计81亿元,占总资产25.95%,境外货币资金6.77亿元 [26]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111.32亿元,占总收入35.34%,其中转口业务收入30.35亿元 [27][28] - 境外前五大客户包括WELLBRED CAPITAL PTE.LTD.等,销售额合计超过30亿元 [28][29] - 境外资产主要由应收账款(62.87%)、长期股权投资(8.98%)、货币资金(8.35%)等构成 [30] - 公司曾使用控股股东跨境双向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办理境内外资金往来结算,该账户已于2023年撤销 [32] 货币资金与现金流 - 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余额37.45亿元,其中受限金额33.10亿元,占比88%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两年为负,2024年为-7.89亿元,调整后为-5.40亿元 [37][38] - 支付关联方资金拆入款40.26亿元,同比增长144.22% [35] - 受限资金主要为信用证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业务保证金 [36] - 现金流净流出主要因行业周期下行及信用政策调整,与同行业相比存在阶段性差异 [40] 应付款项与财务费用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06.90亿元,其他应付款11.19亿元 [42] - 2024年财务费用3.72亿元,其中利息支出2.68亿元 [47] - 应付账款前五名对象包括河南物产集团、河南中平能源等,合计47.32亿元 [44] - 其他应付款中拆入资金本金及利息达10.44亿元 [42] - 大额带息拆入资金主要因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资金需求量大 [47]
每经热评丨充电宝变充电“爆”质量管理需加强源头把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22:10
公司动态 - 安克创新主动召回部分批次基础款移动电源,涉及7种型号约71.3万件,原因是某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可能导致"过热甚至燃烧"风险 [1] - 公司设计了多种补偿方式并通过短信、电话、社交媒体等渠道主动联系用户,体现"用户体验优先"策略 [1] - 召回导致短期成本增加,包括物流、检测、销毁或修复费用,以及销售收入损失和沟通成本 [1] 行业问题 - 多家移动电源品牌(罗马仕、倍思科技、绿联科技等)的3C认证被暂停,证书状态变更多始于6月初 [2] - 行业暴露供应链隐患,供应商擅自变更原材料而终端企业未及时察觉,反映供应链源头把控缺失和质检环节疏忽 [2] - 监管存在盲区,消费者成为被动风险承受者,需构建供应商追溯系统和风险信息库 [2] 监管建议 - 监管机构需提前介入,完善现场抽检和突击抽检机制,严惩拒检行为 [3] - 推动认证信息穿透供应链,实现"源头可溯、问题可追",将行业风险警示转化为制度升级 [3] - 行业需通过短期阵痛推动"体系重塑",提升"中国制造"从价格标签到品质标杆的声誉 [3]
Tims天好中国发布财报:一季度总营收超3亿元,门店覆盖达84城
新浪财经· 2025-06-24 18:5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达3.007亿元人民币,系统销售额为3.763亿元人民币 [1] - 自营门店贡献1715万元人民币,贡献率6.7%,同比增长5.9% [1] - 其他收入46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利润同比增长34.5% [2] - 调整后EBITDA亏损大幅收窄近50% [1][3] 门店扩张 - 全国门店总数达1024家,其中自营门店569家,加盟店455家 [1] - 加盟门店较去年同期增长153家,相当于每2天新增1家加盟店 [1] - 业务覆盖全国84个城市,扩展至27个省级地区 [1] - 本季度新增7家特渠加盟门店,布局青岛胶东机场、兰州中川机场等交通枢纽 [2] 会员与消费者基础 - 注册会员总数2515万人,同比增长25.7% [1] - 平均每家店会员人数超24500人 [1] 产品与运营策略 - 推出"轻体午餐盒"系列新品,包括热烤贝果堡、充能午餐卷等,强化"咖啡+暖食"差异化优势 [1] - 自有门店成本同比下降19.0%,其中食品包装成本降24.6%,租金降12.9%,其他运营费用降25.6% [2] - 总部营销费用同比下降11.8% [2] 战略方向 - 2025年重点聚焦盈利增长,优化运营效率和门店单位经济效益 [3] - 继续推进加盟战略,夯实规模化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3] - 贴近消费者需求变化,定制差异化产品并把握消费复苏机遇 [3]
帮主郑重:安克召回事件背后,藏着哪些投资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6-21 21:05
召回事件概况 - 安克创新宣布召回A1642、A1680等7个型号充电宝 涉及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的变更 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长期使用后起火 [3] - 公司采取下架产品、终止供应商合作、提供三种补偿方案及寄送防火保护袋等措施 [3] - 美国市场同时召回1158万台旧型号充电宝 时间跨度从2016年至2022年 [3] 供应链与内控问题 - 事件暴露供应链管理漏洞 供应商私自变更电芯材料未被质检体系提前发现 [3] - 美国市场长达十年的召回记录显示类似问题可能长期存在 [3] 品牌与市场影响 - 小红书出现非召回型号自燃案例 消费者对"未召回=安全"逻辑产生质疑 [3] - 负面舆情占比达11% 6月20日公告当日股价下跌038% 市值缩水至572亿 [4]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公司存货规模超30亿 召回事件可能影响存货消化及现金流 [4] - 充电宝等传统业务占营收超50% 新业务拓展面临挑战 [5] 战略发展困境 - "浅海战略"扩张品类遇阻 割草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等项目未达预期 [5] - 新布局的储能和机器人赛道面临宁德时代、小米等巨头的竞争压力 [5] 投资者关注重点 - 供应链管理改进成效 包括供应商审核机制的建立与执行 [5] - 储能和机器人新业务的技术突破与营收结构变化 [5]
最高三年0佣金,京东杀入酒旅业,与阿里美团再次上演“三国杀”
第一财经· 2025-06-18 22:36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公司正式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宣布进军酒旅行业,目标是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酒店行业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提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参与商家可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优惠 [3]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表示,目标是通过供应链将行业成本降至原来的2/3 [3] 公司优势与资源 - 公司拥有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800万中小企业客户深度合作,用户画像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 [3] - 公司为国内本地生活流量第一阵营平台,高频消费场景可衍生旅游需求 [3] - 公司计划将工业品供应链经验复制至酒旅行业,采用直采模式压缩酒店运营成本 [5] - 京东外卖业务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PLUS会员中72%为高净值男性,与企业差旅需求契合 [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酒旅业务利润率高:美团2022年Q1到店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率达45 6%,收入76亿元贡献35亿元利润,利润规模超外卖业务2倍 [4] - 携程2023年Q1净利润43亿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31% [4] - 抖音本地生活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酒店景区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16% [5]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头部平台携程拥有高星酒店资源与商旅服务链优势,同程旅行下沉市场突出,美团构建"本地生活+酒旅"闭环,飞猪依托阿里生态 [7] - 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加速布局酒旅内容营销 [7] - 行业曾经历价格战,携程通过收购整合艺龙、去哪儿等对手 [7] - 分析认为电商平台(阿里、京东、美团)用户基础庞大,但专业OTA在服务深度上更具优势 [8] 战略定位与历史积累 - 公司2011年上线机票预订,2014年成立京东旅行频道,曾投资途牛并与携程战略合作 [4] - 当前动作是对既有业务的战略升级,资源整合与入口优化并行 [4] - 业务定位为通过供应链创新降低行业成本,而非单纯流量变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