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化
icon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7月3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3 20:36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572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操作利率为1 40%与此前持平 [1] - 当日有5093亿元逆回购到期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521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5 00BP报1 3150% [1] - 7天Shibor下跌4 10BP报1 4560% [1] - 14天Shibor下跌1 40BP报1 5400% [1]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4 5BP报1 315% 成交额增加1226亿元 [4] - 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4 8BP报1 3714% 成交额增加3069亿元 [4] - 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3 8BP报1 4674% 成交额减少243亿元 [4] - 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5 2BP报1 517% 成交额减少694亿元 [4] 资金市场交易情况 - 早盘CD隔夜成交在1 45%-1 50%区间 利率隔夜成交在1 38%-加权附近 [9] - 午后资金面愈加趋松 押利率隔夜成交在1 30%-1 35%区间 [9] - 同业存单发行58只 实际发行量240 1亿元 [9] 同业存单市场 - 一级存单收益率小幅下行 交投情绪集中在9M和1Y [10] - 二级存单1M国股收在1 51 较昨日下行约2BP [10] - 1Y大行国股收在1 595附近 较昨日下行约0 5BP [10] 银行业动态 - 交通银行今年以来已注销近30家信用卡分中心 [12] - 多家银行将"加快信用卡属地经营转型"作为改革主线 [12]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0亿元 [12]
股份行第三家!招行宣布:获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20:17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全资子公司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150亿元人民币 [2] - 招银金投将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提升公司综合化经营能力 [2] - 招商银行成为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后 今年以来第三家获批筹建AIC的商业银行 [2] 商业银行AIC公司筹建情况 - 兴业银行于5月7日获批筹建首家股份行AIC公司 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 [3] - 中信银行于6月3日获批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 [3] - 此前已有5家AIC公司由五大国有银行于2017年全资设立 [4] 监管部门推动AIC扩容政策 -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 [5] - 2024年3月发布新政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公司 [5] - 截至5月7日 AIC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人民币 [5] 行业影响分析 - AIC扩容有助于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提升银行综合化经营能力 [6] - 中小银行将获得更多参与机会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和轻资本转型 [6]
股份行第三家!招行宣布:获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20:11
招银金投获批筹建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全资子公司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0亿元人民币 筹建完成后将向监管部门提出开业申请 [1][3] - 公司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家号召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有助于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 [3] - 招商银行成为继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后今年第三家获批筹建AIC的商业银行 前两家AIC注册资本均为100亿元人民币 [4] AIC行业扩容动态 - 监管部门持续推动AIC股权投资扩围 2024年9月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 2024年3月进一步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设立AIC公司 [6] - 截至5月7日 AIC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人民币 旨在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力度 [6] - 行业分析认为AIC扩容有助于科技金融发展 提升银行综合化经营能力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中小银行将获得更多参与机会 [6][7] 历史AIC设立情况 - 此前国内已有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均由五大国有银行(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于2017年全资设立 [4] - 2024年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先后获批筹建AIC 分别成为首家股份行和第二家获批的商业银行 [4]
晚间公告丨7月3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03 18:37
品大事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将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3] - 航天晨光已完成内部核查并恢复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格 [4] - 福能股份控股股东获得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1.62亿元贷款额度用于增持公司股份,贷款期限3年 [5] - 洁特生物拟出资2500万元参设总规模5001万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早中期生物医药类项目 [6] - *ST亚振完成股票交易核查工作,将于7月4日复牌,此前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9.43% [7] - 兴欣新材拟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 [8] - 长龄液压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将于7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9] - 信达地产关联方将提供不超过2.4亿元更新改造资金,期限7年,年利率5% [10] 签大单 - 中国电建子公司签订50.63亿元几内亚铝土矿采矿运输项目合同,工期72个月 [12]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2.94亿美元伊拉克天然气管道项目合同,将对未来3-4年营收和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3] - 博实股份签订1.09亿元固体产品包装线运维服务合同,服务期3年,年均合同额3638.27万元 [14] 观业绩 - 保利发展6月签约金额290.11亿元,同比减少30.95%,1-6月累计签约金额1451.71亿元,同比减少16.25% [16]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8亿-2.2亿元,同比增加1.75亿-2.15亿元,主要因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17]
芯火三十年:根芽时代(2000-2010)
36氪· 2025-07-03 15:25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阶段 - 2000-2010年为初创期,产业链初步成型,关键企业建立[1] - 2010-2020年为全球化并购期,中国力量影响全球芯片版图[1] - 2020年至今为独立自强期,受地缘政治影响加速自主化[1] 早期发展阶段特点 - 20世纪80-90年代举国体制弊端显现,产品市场化程度低[3] - 2000年后市场化经济推动产业从计划主导转向市场主导[3] - 行业面临风险投资不足、商业化能力弱、管理能力差等问题[9] 归国人才创业潮 - 1999年邓中翰创办中星微电子,提出"中国芯"概念[5] - 日本归国派代表陈杰创办六合万通和思比科,带来IDM模式[6] - 美国归国派代表武平、陈大同等创办展讯,引入硅谷模式[6] - 各领域归国人才:兆易创新朱一明、安集科技王淑敏、中微公司尹志尧[6] 展讯的市场化探索 - 2001年成立,率先引入风险投资机制[9] - 2003年推出全球首颗GSM/GPRS多媒体基带单芯片[11] - 2006年芯片下线量达1000万颗,抓住2G手机爆发机遇[11] - 通过"价格低廉,质量及格"策略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主要供应商[11] 中芯国际的产业奠基 - 2000年张汝京创办,填补中国半导体制造空白[15] - 2001年开始投片试产,2002年北京上海工厂投产[15] - 带动上下游发展,2005年合资成立测试封装厂[16] - 采用国际化管理模式,培养大批行业领军人物[16]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纠纷 - 2003年台积电起诉索赔10亿美元,2005年和解赔偿1.75亿美元[18] - 2006年再次被诉,2009年败诉赔偿10亿美元并出让股权[20] - 张汝京离职导致公司研发节奏被打乱[20] 中芯国际内部管理问题 - "台湾派"与"大唐派"管理层斗争激烈[23] - 2011年江上舟去世后陷入权力真空[23] - 王宁国与杨士宁派系斗争导致高管集体离职[24] - 最终留下赵海军、郑力、李滨三位副总裁[25] 人才培养与产业协作 - 高校筹建集成电路专业,清华校友成为行业重要力量[27] - 2009年成立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32] - 2010年成立科技金融产业联盟促进产融结合[32] - 2013年成立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32] 产业发展成果 - 2008年半导体列入国家重大专项[29] - 2009年紫光集团混改,赵伟国接手[29] - 从无到有建立设计、封测、制造体系[28] - 抓住摄像头、通信设备、2G手机等市场机遇[28]
新《矿产资源法》核心要点及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5:25
权益保障:构建物权独立、期限稳定、补偿明确的权利体系。1996年《矿产资源法》确 立了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政许可制度,要求市场主体需依法申请并经审批取得勘查许可 证、采矿许可证,完成行政登记后方可从事矿业活动。这一制度设计体现了通过行政权力直 接配置资源开发资格。2020年《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矿业权法律属性的根本性转变,明 确"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受法律保护",明确了矿业权的物权属性。然而,制度衔接的 滞后性导致实践矛盾凸显,比如行政审批与物权处分交织、行政处罚与侵权责任混淆等问题 频发,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暴露出传统管理模式与物权法治要求的深层 冲突。新法首次将矿业权纳入物权保护范畴,实行"物权登记"与"勘查开采许可"分离制度, 即,矿业权证书作为不动产权凭证,非因公共利益不得随意收回,且收回时需按市场评估价 给予全额补偿。针对探矿权期限过短导致的勘探投入不足问题,新法将探矿权首次期限延长 至5年(旧法为3年),允许续期3次(每次5年),并创设"探矿权保留期"制度,因自然灾害 或政策调整导致勘查中断的,可申请最长2年保留期。在用地保障方面,新法明确矿业用地 可通过出让、租赁、临时使用 ...
新《矿产资源法》核心要点及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
信达证券· 2025-07-03 15: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经审议通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矿产资源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首次大修,体现创新理念并实现诸多突破,标志煤炭行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跨越,短期倒逼行业出清落后产能,长期利于构建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矿产资源法》在制度设计上的突破 - 矿业权出让:建立“竞争为主、协议例外”市场化配置机制,确立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基础性地位,以招标、拍卖、挂牌为主要出让方式,仅特殊情形采用协议出让,消除行政干预导致的市场不公,打破资源分配行政壁垒,引导优质资本流向优质高价值矿种 [2] - 权益保障:构建物权独立、期限稳定、补偿明确的权利体系,明确矿业权物权属性,实行“物权登记”与“勘查开采许可”分离制度,延长探矿权期限并创设保留期制度,明确矿业用地多元取得方式及补偿标准,降低企业长期投资风险 [2][3] - 生态修复与管理优化:建立责任明晰、科技赋能的现代治理体系,新增“矿区生态修复”专章,确立修复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和专项费用保障机制 [3] 新《矿产资源法》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短中期 - 煤炭行业面临“三重挤压效应”,加速市场分化,资源获取门槛陡升,中小企业获取资源难度增大,头部企业或提前锁定优质煤田;成本曲线整体上移,生产运营成本增加,支撑煤价中枢底部;市场格局加速重构,催化行业整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稳定行业供给 [4] 长期 - 市场化驱动资源优化配置,催生新型商业模式,扩大矿业权交易市场规模,衍生创新型金融产品;绿色转型加速,企业推广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应用,延伸产业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产能结构优化,形成集约化发展格局,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抗周期能力 [4][5] 新《矿产资源法》修订前后对比 |差异领域|旧版规定|新版规定|关键变化点|影响与意义| | ---- | ---- | ---- | ---- | ---- | |立法目标|未明确“国家安全”条款|新增“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为首 要目标|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建 立战略性矿产目录|强化资源战略地位,应对大国 资源博弈| |矿业权出让|申请审批制|全面推行“招拍挂”竞争性出让|市场化配置资源,取消行 政主导|资源获取成本提升,倒逼企业 技术升级| |物权与许可分离|“一证载两权”|拆分制度:先登记矿业权证书(物 权),后审批许可证(许可)|明确物权独立性,限制行 政干预|保护矿业权人财产权,减少行 政争议| |探采衔接|探矿权人“优先取得”采 矿权|探采“直通车”制度:依法直接取得 采矿权|删除“优先”,确立法定 权利+探矿权保留机制|缩短开采周期,激励勘探投入| |探矿权期限|有效期最长3年,续期2 年|期限延长:基础期5年,可续3次|解决“疲于续期”问题, 要求实质性勘查|保障长期勘查,遏制圈而不探| |矿业用地|无专门规定|新增制度:规划保障用地+多元供地+ 战略矿产可征收土地|解决“矿合法、地不合 法”矛盾|确保矿地权利匹配,支持战略 开发| |生态修复|无专门规定|增“矿区生态修复”章节:终身责任 制+强制修复方案|确立“自然恢复+人工修 复”原则|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推动绿色 矿山| |资源储备与应急|无专门规定|增“储备和应急”章节 产品/产能/产 地三维储备|首次法律明确储备地位|应对供应链风险,保障矿产安 全| |矿业权人权益|区别对待国有/集体/个体|平等保护:删除“国有主体”条款+公 共利益补偿机制|落实物权平等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 |规划与督察|规划未入法,督察缺位|四级规划体系+国务院授权机构督察省 级政府|提升规划效力,聚焦地方 履职|强化中央监管,防止地方保护| [6]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快讯· 2025-07-03 12:41
7月2日上午,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刘 烈宏表示,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 行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 质生活的整体协同。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 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加强技术与机制的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数据平台。要进一 步突出应用导向,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具韧性的城 市生命线。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 转型,通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更好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小马智行CEO彭军:民营经济促进法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2:39
彭军建议,"推动南沙与有条件的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开展道路测试运营的互通互认,带动无人 商业化试点场景覆盖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广州南站、深中通道以及地铁、商业综合体、公共 设施等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流量节点,形成国内最大范围的跨城市级'连片'应用实践。" 他认为,"随着工信部逐步开放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准入和商业化,对比新能源汽车发展路 径,高级别自动驾驶即将迎来千辆、万辆级规模化应用阶段。建议推动城市道路和高快速道路场景的全 面开放,为更大规模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场景支持。"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日讯(记者 李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小马智行联 合创始人、CEO彭军近日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表示,该法将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推动自动驾 驶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助力L4级技术规模化落地。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从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融资支持、创 新驱动、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这一系列政策 旨在为民营经 ...
国联民生证券:重视水泥价值修复 关注高端电子布及企业转型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7-03 10:46
国联民生(601456)证券发布研报称,短期水泥错峰协同强度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支撑价格持续改善, 中长期供给方面政策有望支撑盈利中枢持续提升,同时高分红凸显中长期配置价值,建议重视区域水泥 龙头。此外,建议关注装修建材龙头(头部企业渠道下沉/拓品类等变革持续进行,行业出清背景下市占 率有望加速提升)。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等,高端电子布需求持续高景气,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先发优 势且扩产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随着并购新规中的优化机制逐步落地,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化并购活 力,建议重点关注传统建材资产整合驱动的转型前景。 国联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水泥:供给侧改革&高分红,凸显长期配置价值 近期大多区域协同出现松动,2025M4以来水泥市场表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行业景气度边际回落, 但较2024年同期景气度改善较为明显。2025年4-5月全国单吨水泥均价为390元,yoy+24元/+6%,较 2025Q1 -17元/-4%。短期水泥行业错峰强度或将维持较高水平,行业景气有望震荡上行。中长期碳交易 和产能置换新规双轮驱动,有利于推动落后产能出清,竞争格局有望持续优化。同时,部分水泥企业发 布中长期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