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消费

搜索文档
让“求美”更安心 我国美容整形价格项目有了统一规范
人民网· 2025-06-20 09:50
美容整形行业规范政策 - 国家医保局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101项美容整形项目,旨在统一规范项目命名和定价行为,构建更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1] - 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类价格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主要针对技术成熟、临床广泛开展的项目进行统一命名和定价规范[1] - 对"填充注射"类项目进行统一命名,涵盖玻尿酸注射和聚乳酸等新材料填充注射,并新增精细缝合减疤价格项目[1] 美容整形项目精细化管理 - 对丰唇项目进行精细划分,细分为红唇、唇珠等多个子项目[2] - 对"植发"项目按部位细分,分为头发、睫毛等毛发移植类项目,采用"起步加数量"的计价方案,以"次"为基础计价单位,超出部分按毛囊单位计价[2] - 允许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自行设立加收项、扩展项并备案,以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应用[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规范措施有望解决医疗机构之间"同名不同价""同价不同质"的混乱,建立跨机构比价的统一标尺[2] -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指南,推动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并及时公开公示[3] - 行业专家指出美容整形本质是医疗行为,消费者仍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医生就诊[2]
大盘下跌原因
搜狐财经· 2025-06-19 19:55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 - 部分地区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出现退坡和暂停 可能为核查商家利用政策牟利行为[2] - 车企曾出现虚假销售骗取国补后以二手车名义销售的情况 但二手车市场难以支撑高价转售[2] - 政策暂停仅为短期波折 耐用可选消费品如家电类(扫地机器人 冰洗空 净水器)预计全年维持大卖趋势[4] - 双十一期间可能成为下一个消费热点 但需警惕政策退坡后对板块的潜在冲击[4] 家电行业 - 行业具备稳定性 年需求平稳但存在短期销量透支风险 因家电更换周期长达十年[4] 白酒与新消费趋势 - 茅台面临品牌价值传承挑战 年轻人对其文化属性认同度存疑 禁酒令加剧短期压力[6] - 悦己消费兴起 Labubu等新消费品牌呈现上升趋势[6] 未盈利企业上市新政 - 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以增强市场活力 类比"尖货"吸引投资人[6] - 需建立市场化筛选机制 避免行政偏好主导IPO供给 核心在于满足投资人需求而非盈利指标[7] - 历史案例显示未盈利创新企业(如蔚小理 百济神州)对市场吸引力显著[6]
“已经崩盘了”!Labubu黄牛价腰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55
产品供需与市场反应 - Labubu3 0系列近期补货次数和数量显著增加 消费者反馈抢购成功率提升[1] - 公司针对全球热度提升和不良购物体验优化发售环节 正式开启线上预售模式[3] - 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 春节后紧急复工扩产但仍无法满足远超预期的市场需求[3] 二级市场价格波动 - Labubu3 0盲盒二手价格普遍下跌50%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5]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07元跌至2851元 跌幅达38%[5] - 黄牛群出现恐慌性抛售 整盒收购价集中在650-800元区间 1200元挂单无人问津[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两年内增长10倍 动态市盈率达104倍 远超贵州茅台的20倍[10] - 公募基金持仓数量激增 2025年一季度末有207只基金持有 同比增加171只[10] - 近期股价进入调整阶段 6月19日单日跌幅超过5%[11] 行业估值争议 - 私募机构认为新消费板块存在明显泡沫 基本面与股价相互验证导致趋势强化[13] - 券商研报指出公司虽具备IP优势和市场份额 但过高估值隐含回调风险[14] - 市场共识认为公司估值已处于泡沫破裂边缘 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15] 行业竞争环境 - 仿制品泛滥成行业痛点 高仿Labubu成本仅10元且带有仿制防伪标识[17] - 部分商家冒充代工厂进行销售 正版产品仍供不应求[17] - 二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剧 持续消耗消费者信任度[17]
左手黄金右手奶茶,年轻人的“茅台”不来一口?
搜狐财经· 2025-06-19 07:16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某老牌金饰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某茶饮集团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某潮玩盲盒帝国股价持续走高 [1] - "新消费三姐妹"呈现高成长性、强品牌力与估值洼地的共振 [1] - 港股消费板块成为全球资本竞逐的"新战场",受益于政策暖风、消费回暖与估值修复三重因素叠加 [1] 消费市场复苏 - 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家电市场迎来换新潮,智能家电成为消费者"心头好" [2] - 消费市场回暖得益于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 [3] 悦己消费趋势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具有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消费潜力 [6] - 情绪消费核心驱动力是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而非实用功能,包括自我关怀、价值实现、个性表达和情感满足四大需求 [9][10] - 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和美容护理三大细分赛道具备较高"情绪消费"属性 [11] 港股市场优势 - 港股在门槛要求和审核周期上更加宽容,成为新消费上市首选地 [11] - 港股消费板块细分方向覆盖更均衡,包含A股稀缺的"新消费"标的如潮玩、珠宝饰品、美妆等 [11] - 南向资金大量流入港股,对消费股青睐有加,港股估值有望重塑 [12] 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 该指数反映港股通范围内消费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运行特征,聚焦优质消费资产 [12] - 2024年以来累计涨幅32.3%,高于恒生消费指数和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15] - 当前PE-TTM为21.17,处于指数发布以来36.8%百分位,低于平均值 [15] 投资机会 - 港股消费板块汇聚新消费核心标的,具有独特结构优势和成长潜力 [17] - 港股通消费50ETF(代码:159268)提供高效参与港股优质新消费龙头的投资途径 [17]
港股悦己消费板块强势崛起 情绪价值重构消费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30
消费趋势转变 - 中国进入"第三消费社会"时代 消费主力为"90后""95后" 消费取向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征 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功能性能 更注重象征性价值和心情匹配 [1] - 消费分级特征明显 消费者倾向为"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买单 市场正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 [2] - Z世代推动新消费浪潮 其消费意愿、能力及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的特征成为核心驱动力 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释放受房地产拖累减弱 [2] 资本市场布局 - 公募基金密集布局悦己消费标的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 182只基金重仓蜜雪集团 39只基金重仓老铺黄金 [1] - 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新消费板块 4月8日-6月9日南下资金净流入63.7亿港元 香港本地中介加仓4.9亿港元 国际/中资中介分别净流出6.4亿/43.9亿港元 [2] - 2023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加仓新消费板块183.25亿港元 成为最重要增量资金 外资倾向于左侧布局并在上涨期兑现 南下资金则以右侧趋势投资为主 [2] 消费结构升级空间 - 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仅46.1% 显著低于日美历史同期水平 日美"第三消费社会"阶段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日本1965-2000年"康乐"支出比例扩大 美国1959-1980年医疗保健/金融保险/娱乐支出增幅居前三 [3] - 消费支出结构向"康乐"升级 日美经验显示与健康、娱乐相关的细分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中国当前发展阶段与之存在明显差距 [3]
谁在泡泡玛特赚了钱?张坤割肉离场,农冰立“精准抄底”、一年收益40%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34
泡泡玛特的市场表现与估值 - 一只薄荷色Labubu玩偶在上海永乐拍卖会上以108万元落槌,价格堪比顶级艺术品 [2] - 2025年至今泡泡玛特股价累计涨幅接近200%,最新市值超过3500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动态市盈率已超过104倍,远高于贵州茅台目前的20倍估值 [2][11] -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年初的15元一路攀升至高点283元,涨幅超过1780% [6] - 截止6月18日收盘,泡泡玛特涨1.63%报262.6港元/股,总市值3527亿港元 [11]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市场共有207只基金投资泡泡玛特,相比一年前增加171只 [2][7] - 谢治宇旗下兴全合宜2024年一季度买入泡泡玛特1437.7万股,市值3.7亿元,为全市场持股数最多的基金 [3] - 张坤2021年下半年首次买入泡泡玛特1600万股,但在2022年第四季度清仓止损 [4] - 萧楠2021年第三季度持有泡泡玛特719万股,到2025年一季度仅剩176万股 [4][5] - 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在2025年一季度增持泡泡玛特84.32万股,增持比例35.44% [9] - 胡昕炜旗下汇添富消费升级连续第二个季度减持贵州茅台,泡泡玛特跃升为第三大重仓股 [9] 行业趋势与观点 - 新消费浪潮席卷而来,部分基金经理选择"抛弃"茅台、转战泡泡玛特 [2][9] - 泡泡玛特凭借优质的IP、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不断拓展的市场份额,具备一定的价值支撑 [12] - "悦己消费"和"情绪消费"会一直存在,但其中的内容和载体会随着代际的变化而变化 [13] - 像Labubu玩偶这类产品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具代表性 [13] - 部分新消费公司股价涨幅较大,但实际兑现了业绩,估值还不算离谱 [14]
为“悦己”买单 北京1-5月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1%
北京商报· 2025-06-17 23:20
消费市场表现 - 1-5月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3%,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激增41%,领跑所有品类 [1] - 5月以来国际金价震荡上行叠加婚庆旺季需求,黄金珠宝类产品因"硬通货"属性备受追捧 [1] 黄金珠宝行业动态 - 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门店反映古法金、3D硬金等工艺饰品销量明显增长,年轻消费者偏好设计感强的金饰如转运珠、国潮联名款 [1] - 老铺黄金北京SKP门店年初引发排队8小时的"抢购潮",至今热度不减 [1] - 黄金珠宝行业发力线上生意,周生生、潮宏基等品牌推出小克重产品(如5D硬金技术制作的1-2克饰品),老铺黄金推出多个线上专款 [1] 消费趋势变化 - 黄金工艺改进与"悦己"消费趋势推动黄金首饰年轻化,年轻消费者愿为审美支付高溢价 [2] - 数字传播能力提升使整合营销触达效果更明显 [2] - 时尚类消费品牌推出新场景,"体验型消费"成为趋势,路易威登、迪奥、爱马仕将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独栋旗舰店 [2] - H&M悠唐购物中心门店重装后面积超1500平方米,升级为落地展示橱窗以增强"情绪价值" [2] 市场转型特征 - 北京消费市场从"性价比"向"质价比"转变,消费者更注重与商品、品牌的情感链接 [2] - 多元化、场景化的时尚消费正成为北京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2]
美好生活大调查:中国居民消费特点及趋势报告(2025年度)
搜狐财经· 2025-06-17 19:46
服务消费潜力 - 保健养生、学习培训、运动健身等民生相关服务类消费需求显著上升 [17] - 美容美妆市场热度高居第二,仅次于旅游,"悦己消费"推动"美丽经济"发展 [17] - 服务消费从"选择性消费"转向"刚需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17] 文化消费动力 - 旅游高居2025年消费意愿榜首,平均每三人中有一人有旅游计划 [17] - 电影消费持续火爆,57.67%的人将看电影作为娱乐消费重点,同比上升11.44个百分点 [17] - 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成为跨城消费主力,带动文化经济发展 [17] 下沉市场消费 - 三线城市及农村在旅游、保健养生等六大领域消费预期超越一、二线城市 [18] - 农村常住人口在保健养生、数码产品等八项消费预期超过城市 [19] - 县域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战略主战场,下沉市场品质与服务升级 [19] 旅游消费特点 - 超三分之二国人年度旅游预算在2000-19999元区间 [25] - 18-35岁年轻人旅游意愿最强,未婚及未育群体出游意愿更高 [28] - 女性出游意愿持续高涨,对特色美食偏好比男性高近10个百分点 [32] 健康消费趋势 - 北方人偏重养生,南方人偏重健身,西北地区健康消费占比全国最高 [46][48] - 农村保健养生消费预期15年来首次超过城市,领先城市1.85个百分点 [49] - "情绪消费"有望成为健康领域新热点 [20] 养老服务需求 - 医疗健康服务是社区养老首要选择因素 [16] - "AI+银发经济"呈现多样化消费生态 [17] - 60岁以上人群在50000元以上高消费旅游中占比最高 [26] 学习教育消费 - 下沉市场教育消费热情高涨 [20] - 女性学习消费预期高于男性 [20] - 不同职场群体自我投资情绪整体高涨 [20] 数码及汽车消费 - 华东地区手机消费预期最高 [10] - 新能源车成为购车首选,"油电共生"格局显现 [10] - 续航、安全和充电便利是选择新能源车的首要因素 [10] 宠物消费特点 - 非传统家庭和年轻人是宠物消费主力 [10] - 东北地区"萌宠经济"领先全国 [10] - 宠物保健消费占比最高 [10]
行业点评报告:5月社零增速稳步上行,内需动力进一步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6-17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社零数据增速环比回升,消费需求保持温和复苏,随着促经济政策落地,中长期宏观经济环境将改善,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有望提升,食品饮料板块有望受益 [3] - 白酒行业处于逐步筑底阶段,后续随着估值低位和股息率提升,作为低配板块有望迎来资金关注;大众品板块建议关注新消费板块标的,看好有新渠道、新品类或新市场扩张逻辑的零食及部分小食品公司,以及具备“悦己消费”、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 [3] 月度观察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6.4%,增速环比4月+1.3pct,“618”活动提前开启及“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带动部分品类高增速,“五一”“端午”假期带动大众消费、服务消费复苏 [4] - 2025年5月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5.9%、+4.8%,增速环比4月分别+0.7pct、+1.1pct,餐饮消费持续回暖 [4] - 2025年5月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14.6%、+0.1%、+11.2%,增速环比4月分别+0.6pct、-2.8pct、+7.2pct,粮油食品增速稳中有升,烟酒类增速回升明显 [4] 季度观察 - 预计2025年Q2社零数据增速回升,2025年4 - 5月消费品零售额同比+5.6%,增速较2025Q1增加1.0pct,4 - 5月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同比分别+5.5%、+4.2%,增速较2025Q1分别+0.8pct与-0.5pct [5] - 2025年4 - 5月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速分别为+12.2%、-0.5%、+6.3%,相较2025Q1分别+2.3pct、+4.1pct、+3.5pct,预计2025Q2社零数据增速环比回升,粮油食品类将保持较高增速 [5] 产业观察 - 5月后白酒板块承压,受禁酒令等政策及消费淡季影响,终端需求疲软,618电商活动对白酒批价有影响,预计后续仍处于寻底阶段 [6] - 零食板块通过渠道变革、品类创新保持较高景气度,新兴渠道高增,燕麦、魔芋、鸭掌等产品发展势头好,给头部公司带来增长机遇 [6]
5月经济数据解读:政策效果充分释放,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银河证券· 2025-06-16 16:43
经济总体表现 - 5月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生产法拟合的当月GDP增速约为5.6%,与前值持平[1] 消费 - 5月社零同比增长6.4%,商品消费快于服务消费,以旧换新和悦己情绪类消费是拉动项[1][3][7][14] - 家电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分别增长53.0%、33.0%、30.5%、25.6%,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28.3%、21.8%[7][14] 制造业 - 1 - 5月制造业投资边际下滑0.3pct至8.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为17.3%,装备制造业是主要拉动力[1][23] 基建 - 1 - 5月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增速5.6%,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水利投资是主要支撑但增速连续4个月回落[1][29] 房地产 - 1 - 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4亿元,同比下降10.7%,估算当月投资增速为 - 11.98%,销售和投资均承压[1][49] 工业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环比增长0.61%,1 - 5月同比增长6.3%,制造业仍是关键[54][56]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电子设备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1.6%、11%和10.2%[58] 就业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从5.1%下降到5.0%,本地户籍人口失业率从5.2%降至5.0%,外来户籍和外来农村人口失业率分别涨0.2pct至5.0%和4.9%[1][68]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下行、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市场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外需走弱等风险[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