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美的想撕掉“家电标签”
36氪· 2025-07-31 10:37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00亿元研发基金,重点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1] - 过去5年研发投入近600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达162亿元,2023年为146亿元,两年合计300亿元 [12][13] - 2024年财报四大战略之首为"科技领先",强调加大对核心、前沿技术的布局和投入 [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家电主业面临小米及新兴品牌(如石头科技、追觅)冲击,小米已进入冰箱、洗衣机、空调三大件市场 [3] - 国内Top 5扫地机企业(科沃斯、石头、追觅等)均进入机器人赛道,争夺工业制造"明珠" [3][29] - 董事长方洪波提出"战术上重视小米,战略上不害怕小米",并认为家电行业难以诞生伟大科技公司 [4][11] 业务转型与B端发展 - 公司核心方向转向To B业务,目标B端营收占比达50%,但2024年仅占25.67%(1044.96亿元),增速6.87%落后于家电业务9.41% [22] - 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如库卡机器人、威灵电机、科陆电子),形成家电制造上下游技术支撑 [14][23] - 机器人业务收入2024年为287亿元,较2023年310亿元下滑 [22] 技术整合与投资 - 2017年以292亿元收购库卡94.55%股权,布局工业机器人,但面临具身智能赛道后辈竞争 [14][29] - 成立美的资本投资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但2024年后投资频次下降 [24][25] - 后辈企业(如科沃斯、追觅)在电机、算法、材料工艺等领域与公司形成直接竞争 [29] 历史并购与产业链布局 - 1998年起通过并购(如东芝万家乐、云南客车厂)扩展产业链,形成制造与技术双轮驱动 [16][17][21] - 收购标的包括电机制造、机器人、压缩机等企业,部分独立为To B公司 [14][23]
电力负荷屡创新高,中电联详解原因
第一财经· 2025-07-31 09:36
电力消费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2.5%、4.9% [1] - 预计2025年全年用电量增速5%-6%,下半年增速高于上半年,主要受高温及低基数因素影响 [1] - 203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13万亿千瓦时以上,电力供需平衡难度持续增加 [1] 分行业用电表现 - 第二产业用电量逐季回升,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用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7.1%,二季度增速达9.0%,较一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业、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量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4.6和3.3个百分点 [3] 电力供需与负荷 - 2025年7月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5.08亿千瓦,同比增加0.57亿千瓦,预计夏季峰值可能达15.7亿千瓦 [4]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等地个别省份短时紧张但可通过跨省互济解决 [4] -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用电高速增长,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44.6%,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电量增13.0% [4] 新能源发电发展 - 上半年全国电力投资6546亿元,同比增长9.6%,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同比增18.7% [5]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636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89.9%,太阳能、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增长20.0%、11.3%、10.6% [6] "十五五"电力行业展望 - 新能源预计年均新增装机2-3亿千瓦,但高比例消纳压力加大,利用率可能下降 [8] - 算力基础设施、电解水制氢等新业态将成为用电需求新动能 [8]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9]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31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31 0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宏观预期定方向,基本面限制弹性;不锈钢宏观情绪主导边际,现实面仍有待修复;碳酸锂宽幅震荡,矿端扰动仍未落地;工业硅情绪转弱;多晶硅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基本面跟踪:沪镍主力收盘价121,720元,较T - 1跌80元;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920元,较T - 1持平;沪镍主力成交量153,323手,较T - 1增33,388手;不锈钢主力成交量153,403手,较T - 1增14,642手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中国恩菲EPC总承包的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区发现环境违规行为;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印尼镍矿开采商协会透露2025年产量目标高于2024年;印尼某镍铁冶炼产业园部分产线停产;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要求矿产和煤炭开采公司重新提交2026年工作计划和预算 [4][5][6]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8] 碳酸锂 - 基本面跟踪:2509合约收盘价70,600元,较T - 1跌240元;成交量792,909手,较T - 1增48,749手;持仓量272,753手,较T - 1减27,867手等 [9]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环比下跌;IGO财报显示Greenbushes 2025Q2锂精矿生产和销售情况及2026财政年度计划;Pilbara财报显示Pilgangoora 2025Q2锂精矿生产和销售情况及2026财政年度计划 [10][11]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 - 1 [11]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跟踪:Si2509收盘价9,285元/吨,较T - 1跌65元;成交量605,161手;持仓量242,677手,较T - 1减34,057手;PS2509收盘价54,705元/吨,较T - 1增3,900元等 [12] - 宏观及行业新闻:美国商务部部分取消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小型太阳能设备征收的贸易关税 [13] - 趋势强度: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 1 [14]
电力负荷屡创新高,中电联详解原因
第一财经· 2025-07-31 09:16
电力供需形势 - 8月进入电力保供关键期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华东 华中 西南 南方个别省份短时紧张但可通过跨省互济实现平衡 [1][3] -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4 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 7% 一 二季度分别增长2 5% 4 9% 预计下半年增速高于上半年 2025年全年用电量增速5%-6% [1][2] - 7月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15 08亿千瓦 较去年增加0 57亿千瓦 若夏季气温创新高 最高负荷或达15 7亿千瓦 [3] 用电结构分析 - 第二产业用电量逐季回升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 7个百分点 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0 3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用电量上半年增长7 1% 二季度增速达9 0% 信息传输业 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增速比一季度分别提高4 6和3 3个百分点 [2] -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赛道拉动行业用电高增长 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分别增长44 6% 17 4% 13 0% [3] 电力投资与装机 - 上半年电力完成投资6546亿元 同比增长9 6% 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 5亿千瓦 同比增长18 7% [5]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 占新增总装机89 9% 上半年太阳能 核电 风电发电量分别增长20 0% 11 3% 10 6% [5] 中长期发展趋势 - 预计2030年全国用电量达13万亿千瓦时以上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年均新增装机2-3亿千瓦 新能源利用率将呈下降态势 [1][6]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压力 需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算力基础设施 电解水制氢等新业态成为用电增长新动能 [6][7] - 电力科技创新需突破"无人区"技术 打造自主可控装备集合 构建现代化电力产业链 [7]
新股消息 天岳先进(688234.SH)通过港交所聆讯 为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
金融界· 2025-07-31 07:05
公司概况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专注于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产业化,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6.7% [1]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够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率先实现2英寸到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商业化的公司之一,也是率先推出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公司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的碳化硅衬底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AI数据中心、光伏系统、AI眼镜、轨道交通、电网、家电及先进通信基站等领域 [1] - 公司是第一批在国内实现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业化的公司,并进一步实现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的产业化 [2] - 碳化硅衬底的尺寸变大会导致表面积越大,单个衬底上生产的芯片数量更多并可减少边缘废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提升成本效益 [2]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已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按2024年的收入计)中一半以上的制造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2] - 公司的客户主要利用碳化硅衬底制造功率器件及射频器件,该等器件最终应用于电动汽车、AI数据中心及光伏系统等领域的终端产品 [2] - 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占市场份额的68.0% [3] 行业前景 - 与传统硅材料相比,碳化硅材料具有更优越的特性和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场景,尤其是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 [3] - 2030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197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8% [3]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4.17亿元、12.51亿元、17.68亿元、4.08亿元人民币 [3] - 同期,公司实现利润分别约为-1.76亿元、-0.46亿元、1.79亿元、0.09亿元人民币 [3]
安 纳 达: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6亿元,同比下降10.5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26.78万元,同比下降158.0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亿元,同比改善38.17% [2] - 钛白粉业务收入5.75亿元,同比下降19.65%,毛利率下降8.49个百分点 [20] - 磷酸铁业务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4.23%,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 [20]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产量239.53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钛白粉出口总量91.66万吨,同比下降5.75% [5] - 磷酸铁产量139.57万吨,同比增长62.72% [7] -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4.3%,动力电池产量697GWh,同比增长60.4% [7] - 钛白粉行业向绿色环保、低能耗、高品质方向发展 [6] 公司业务 - 钛白粉现有产能8万吨/年,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 [8] - 磷酸铁现有产能15万吨/年,控股子公司铜陵纳源为主要生产主体 [8] - 采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外购钛精矿为主要原料 [9] - 销售模式包括直销、区域经销和外贸出口三种方式 [9] - 拥有10项发明专利和51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竞争优势 - 钛白粉生产技术优势明显,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14] - 磷酸铁生产具有原材料自供、公用工程共享等成本优势 [16] -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17] -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15] - 产品在部分中高端应用领域具有一定市场份额 [10] 经营策略 - 钛白粉业务通过工艺优化、技术迭代提升竞争力 [12] - 磷酸铁业务推进技术改造,以节能降耗为抓手 [13] - 加强原材料市场价格跟踪分析,降低采购成本 [13] - 拓展国际自主销售渠道,打造自主品牌 [9] - 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 [26]
钛白粉龙头安纳达2025年上半年亏损逾2600万元 两大主要产品毛利率均同比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0: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6亿元,同比下降10.51%,归母净利润亏损2626.78万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158.08% [1] - 钛白粉产品营业收入5.7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65.61%,同比下降19.65%,毛利率下降8.49个百分点至3.05% [5] - 磷酸铁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上涨4.23%,但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至-6.23% [5] - 公司对存货计提超45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5] 钛白粉行业分析 - 中国自2009年起成为全球钛白粉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60%需求来自涂料行业,与房地产、包装材料、塑料及汽车等行业密切相关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钛白粉产量239.5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价格经历"冲高回落"走势,6月末跌至上半年最低点 [5] - 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1.27~1.37万元/吨,锐钛型钛白粉价格1.15~1.22万元/吨,预计价格将继续下降 [6] - 行业面临供给侧竞争加剧、下游市场需求收紧的局面 [5] 磷酸铁行业现状 - 磷酸铁主要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终端产品涉及汽车、船舶、储能等新能源行业 [3] - 磷酸铁价格从2023年初1.5万~1.8万元/吨下降至2025年1万~1.15万元/吨,跌破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线 [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产量超130万吨,公司磷酸铁产能15万吨/年,上半年产量仅2.79万吨 [9] - 大量钛白粉企业跨界进入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9] 公司业务结构 -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收入占比96.26%,其他业务占比3.74% [8] - 钛白粉收入占比65.61%,磷酸铁占比30.65%,其他业务占比3.74% [8] - 境内收入占比81.33%,境外收入占比18.67% [8] 行业竞争格局 - 钛白粉行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激烈,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 [1]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导致建筑涂料需求收缩 [4] - 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政策及行业趋势变化,优化产品结构 [9]
财富500强排名波动,东风汽车如何破局“大而不强”?
新浪证券· 2025-07-30 18:49
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上榜企业表现 - 中国上榜企业中有68家排名出现下滑 传统制造业、汽车及能源领域企业表现尤为明显 [1] 东风集团财务及排名变化 - 东风集团从2024年的第240位降至291位 下滑幅度达51位 [1]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85.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骤降861.91% [1] 行业转型趋势影响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车企普遍面临转型阵痛 [1] - 东风集团业绩变化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性调整 [1]
43亿美元!储能神秘大单来了
行家说储能· 2025-07-30 18:48
LGES与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协议 - LGES签署价值43亿美元的磷酸铁锂电池协议 预计合同量约为50GWh 以平均每块电池价格85美元计算 [1] - 合同期限为2027年8月至2030年7月 可能延长四年 合同价值相当于LGES 2024年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2] - 磷酸铁锂电池将由LGES密歇根州工厂供应 该工厂是LGES在北美唯一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 主要用于储能系统 [2] 特斯拉的供应链调整 - 特斯拉储能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等企业的电池产品 [3] - 特斯拉加快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磷酸铁锂电池电芯制造工厂 从宁德时代获取较老的生产设备进行小规模生产 [6] - 潜在的电芯产能缺口和关税影响可能促使特斯拉转向LGES [6] LGES的市场优势 - LGES是美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先行者 竞争对手如三星SDI和SK On尚未进入该市场 [8] - LGES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密歇根州工厂的磷酸铁锂产线年产能提升至17GWh 明年年底增加到超30GWh [10] - LGES的产能已被大型项目开发商预订未来三到五年 从动力电池转向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使其具备早期市场优势 [10] 行业背景与政策影响 - 新能源电站与AI数据中心将带动储能系统市场需求 [10] - 美国HR1法案强化对"禁止外国实体"进入美国电池市场的壁垒 已具备美国本土产能和稳定运营势力的电池企业具备优势 [10] 其他行业动态 - 三星SDI获韩国本土2.574GWh储能订单 [1] - 三星获得特斯拉165亿美元芯片订单 [8]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0
2025-07-30 18: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1955年建厂,2002年加入西子电梯集团,2011年于深交所挂牌上市,2022年更名 [2] - 主要从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发电装备等业务,提供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2] 业务板块 余热锅炉 - 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客户为高耗能行业企业 [2][3]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 - 产品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等,用于新能源领域 [3] 解决方案 - 以熔盐储能等为核心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项目 [3] 备件及服务业务 - 备件包括过热器、省煤器等,服务包括技术服务、项目改造等 [3] 未来增量市场 新能源市场 - 依托熔盐储能技术,拓展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等应用场景 [4] 核电市场 - 升级建设核电专用制造清洁车间,提升承接能力 [4][7] 海外市场 - 利用优势产品打开国际市场,拓展海外OEM市场 [4] 2025年订单情况 - 上半年新增订单27.84亿元,其中余热锅炉7.03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2.81亿元,解决方案14.77亿元,备件及服务3.23亿元 [8] - 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61.19亿元 [8]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日常钢材备库、锁定钢材价格、开展热卷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9] - 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采购风险 [9] 盾构机业务 - 控股子公司有盾构机系列产品,2005年涉足隧道掘进业务,2008年首台盾构机“西子号”研制成功 [10] - 雅下项目初期暂无相关订单,后续将对接市场需求并披露信息 [10][11] 海外市场情况 - 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11] - 海外市场成为业绩增量重要组成部分 [11] 订单交付周期 - 国内项目6 - 12个月,海外项目略长,备件按需即时维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