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同
搜索文档
奥克斯空调“品质 + 创新”价值驱动厚积薄发,生态协同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搜狐网· 2025-09-18 11: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冷年中国空调行业总销量达1.96亿台 同比增长11.5% [1] - 内销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 同比增长8.7% [1] - 行业进入"破界重构"关键阶段 价值重塑与技术创新成为突破同质化竞争核心路径 [1] 公司战略定位 - 奥克斯成为空调行业少数派和领跑者 持续30年稳定增长 [1] - 公司通过"小步快跑"和"大步慢跑"策略构建全新发展力量 [2] - 经营理念为"品质是基石 创新是灵魂" 贯穿企业经营各个环节 [2] 核心竞争力构建 - 形成"四全能力"体系:全球化布局 全生态构建 全产业链打造 全生命周期服务 [4] - 实现压缩机自研自产突破 构建"核心部件+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3][6] - 建立全球七大智能化产业基地与研发体系 保障产品品质与科技领先性 [3][6] 全球化发展成果 - 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北美 欧洲 南美 东南亚 中东等 [4] - 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场营收占整体收入半壁江山 [4] - 在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美国 沙特等设立销售公司组建本土化团队 [5]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 语音空调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支持多语言识别 [5] - 在东南亚市场以变频技术定频机价格普及 解决电压不稳问题 [5] - 与百度 DeepSeek 华为海思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语音技术和AI省电芯片 [6]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小奥直卖"生态网批新零售模式 清理层层代理加价 [5] - 公开承诺一级能效空调"60天无理由"退货 [5] - 在海外市场实现空调安装工费用直接结算 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7] 资本市场进展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行业第三家登陆港交所头部企业 [8] - 上市加速全球品牌经营 推动从空调制造商向智慧空气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9] - 多品牌战略包括"华蒜" "AUFIT"和高端品牌"ShinFlow"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与新能源 用电配电 医疗复康业务形成高效协同 [8] - 提供绿色低碳空气解决方案和健康呼吸全生态护航 [8] - 以"中国方案"解决全球用户痛点 实现从规模比拼到价值引领的转变 [9]
腾讯云副总裁蔡毅:制造业加速智能化升级,离不开场景落地与生态协同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11:25
核心观点 - 工业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需通过AI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和生态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1][4][20] 行业转型需求 - 工业能源行业处于数智化转型关键阶段 单一技术难以满足系统性升级需求 需推动AI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4] - AI技术落地核心障碍是应用思维局限 需从被动执行工具转变为主动赋能系统创新的伙伴 推动根本性业务变革与价值重构 [4] 技术应用场景 工业物料搬运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依托腾讯云平台搭建工业车辆车联网系统 提升物料搬运效率并构建智能管理体系 [6] - 合力已有5万台叉车上云 未来计划扩展至百万级别 降低数据复用和存储成本 结合腾讯云AI能力挖掘数据价值 [7] - 腾讯云智能体平台为合力提供秒级故障维护和深层次故障分析能力 提升数智化转型核心竞争力 [7] 充换电运营 - 腾讯云为宇谷科技打造数智化解决方案 具备自动风险巡检策略 结合运维经验与AI智能分析提供精准运营建议 [9] - 方案生成包含架构风险、运营趋势等多方面的巡检报告 提升业务稳定性 支撑充换电行业数智化升级 [9] 客户关系管理 - 销售易与腾讯云联合打造"AI+CRM解决方案" 整合腾讯生态资源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 [12] - 融合腾讯云智算能力与混元大模型技术 助力企业打通从营销获客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 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12] 实践成果 化工领域 - AI助力研发效率提升 大幅缩短关键环节周期 同时优化生产能耗与工艺 [18] 风电领域 - AI覆盖全业务周期 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文档审核效率大幅提升 [18] - 减少每年超3000万的质量损失 在多个实用场景中落地成熟见效快 推动行业全链条提效降本减损 [18] 实施挑战与对策 人才与成本 - AI落地面临人才短缺、成本回收周期长问题 可通过内部团队培养与外部招聘解决人才问题 [18] 战略布局 - 企业布局AI需兼顾长远规划与实际操作 从小场景切入让员工切实感受AI价值 [18] - 不同规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布局AI 通过差异化布局与资源协同破解落地难题 [18] 知识管理创新 - 传统知识管理依赖个人习惯 文件命名归类不当易混乱 风电行业存在资料分散、员工流动性大、小语种沟通难题 [18] - AI将知识管理从"图书馆"变成专家 为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18] 生态协同 - 腾讯云持续联合产业伙伴通过场景落地与生态协同 帮助工业能源企业建立清晰战略节奏实现数智化转型 [20] - 推动工业能源行业效率重构与生态共生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
补贴退潮 外卖江湖“三分天下”成定局
艾瑞咨询· 2025-09-18 08:06
外卖/即时零售行业消费者研究核心观点 - 补贴大战后用户行为发生结构性变化 价格锚点显著下移且高频依赖固化 品质需求成为核心竞争维度[2] - 市场格局呈现"三分天下"态势 京东在品质赛道实现反超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竞争关键[3][4] - 用户分化成价格驱动型(493%) 价值驱动型(268%)和机会主义型(195%)三类 平台需采取精细化运营策略[26][27][29] - 品质需求定义为安全合规透明 813%用户愿为品质支付溢价 其中438%愿每单多付2元 222%愿多付4元[52][58] - 京东凭借品质心智和生态协同实现快速增长 在品质外卖场景首选率提升205个百分点至398%[63][65] 用户行为变化 - 价格锚点从补贴前2140元区间465%占比 转变为补贴后2040元区间405%主导 20元以下低价群体稳定在263%远高于战前145%[8][11] - 高频依赖固化 605%用户每周下单超3次 即时零售呈现全天候特征 下午和晚间时段各占455%[15][18] - 品质需求超越口味本身 用户最关注实体门店保障(125%) 资质齐全(118%) 定期卫生检查(109%)等安全合规指标[52][54] 市场格局演变 - 整体外卖市场呈胶着状态 用户订单分配预期为淘宝342% 京东335% 美团289%[67] - 品质外卖赛道出现分化 京东以356%的预期订单比例超越淘宝(327%)和美团(286%)[69] - 京东MAU增长领跑 36月环比增速达323%/月 累计增长133% 淘宝同期增长88% 美团增长22%[32][34] - DAU变化显示用户粘性转移 京东26月DAU增长165% 美团同期下降5%[36] 平台生态协同 - 京东形成"外卖获客-全品类留存"闭环 二季度零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76% 新业务收入增长199%[44] - 各平台形成差异化品类心智:京东统治家电(499%) 手机(484%) 数码(451%)等高价值标品 淘宝主导超市百货(451%)和个护(453%) 美团领跑到店服务(491%)和医药健康(279%)[74][76][78] - 协同广度对比显著 外卖用户在平台平均选择品类数:京东34个 淘宝24个 美团18个[82] - 京东618订单量突破22亿单 新用户在超市生活服务等品类交叉销售比例持续提升[44] 品质赛道竞争 - 食品安全卫生成为用户核心痛点 商家资质不明和份量不足构成主要信任赤字[55][57] - 594%用户表示将增加在京东点品质外卖的频率 显示强劲增长动能[71] - 普通外卖场景格局分散:淘宝544% 美团262% 京东193% 品质场景中京东占比大幅提升[61][63]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从流量补贴转向用户价值运营 需同时打好用户分层 生态协同和品质信任三张牌[90][94][95] - 平台需满足"即时性需求+全周期需求"双重能力 实现高频小额到低频大额消费的全场景覆盖[91] - 品质成为终局之战胜负手 信任争夺将决定议价能力和核心用户获取[92]
刘强东下厨炒家乡菜 再为一线业务撑腰
凤凰网· 2025-09-17 10:34
刘强东回归与业务战略调整 - 创始人刘强东以平均每月至少一次的高频率现身各地 为京东在人工智能 外卖 物流 折扣零售 酒旅 医美等多领域的业务扩张站台 [1] - 刘强东频繁出现在京东一线业务的现场 积极化身代言人 包括邀请蔚来创始人李斌品尝京东外卖 在北京化身为外卖骑手配送订单 在日本为京东外卖做宣传 [1][2] 外卖业务拓展与战略意图 - 京东正式宣布进军外卖后 刘强东公开露面次数显著增多 旨在强化生鲜供应链 前端外卖业务盈利并非重点 [1][6] - 京东购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40%的人会交叉购买京东的电商产品 做外卖业务亏损的钱比在抖音 腾讯购买流量要划算 [6] - 刘强东透露第一个七鲜小厨五公里范围以内的餐厅都有30%的增长 意味着没有挤压餐饮从业者的生存空间 反而带来新流量 [5] - 外卖平台扣点高达25% 导致餐饮从业者生存困难 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问题 以及幽灵餐厅现象 [4] 酒旅业务布局与行业整合 - 京东宣布以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强势入局酒旅 对比携程和美团的基础佣金在12% 飞猪和抖音分别为10%和8% [12] - 活动报名发出后仅30分钟 北京国际饭店创纪录地售出100间房 24小时内百万用户涌入站内活动会场 北京地区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600% [11] - 京东与锦江酒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围绕餐饮消费场景创新 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三大领域全面深化合作 锦江酒店在全球拥有超1.37万家开业酒店 会员规模超2亿 [11] - 刘强东在香港见了各大酒店品牌负责人 提到酒店业焦虑 无力和看不到未来 京东不想把酒店拉进价格战 而是通过供应链将行业成本降到20% 为酒店餐饮提供新通路 [5][6] 供应链核心战略与业务协同 - 京东并非多元化公司 始终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 未来还会有美容 医美 医院以及临街各种业态的供应链服务 [6] - 刘强东强调京东自营和平台卖家相辅相成 自营很强大 靠卖家照样能兜底各个类目 [5] - 京东为酒店 餐饮业务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旨在通过供应链革新与生态协同重构行业规则 [5][12] 用户互动与品牌建设 - 刘强东重启用户见面会 复刻2007年京东商城网友见面会的用户共创基因 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认知 [8][9][11] - 品酒会采用茅台加五星级酒店的高端商务场景 精准触达高净值商旅人群 [11] - 京东旅行推出京东品酒会 定期举办 为用户送福利创新联动酒店和酒品牌 打造差异化住宿体验 [9]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5 14:54
大会概况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举办 与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合作 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1] -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先进制造 新能源 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以破解产业痛点 [1] - 36氪合伙人李政发表《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主题演讲 分享行业动态与趋势 [1][3] 投资市场趋势 - 投资市场整体回暖 募资端数量和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 投资端1-8月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20% 募资数量同比增长1.6% [3] - 36氪平台融资新闻报道量和新项目融资首发量均增长10% 显示募资与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 [3] - 出资结构向国资倾斜 已披露的8000多亿元募资规模中国资占比超68% 接近70% 非国资不足三分之一 [3] - 产业资本作用凸显 包括国资背景产业资本和A股上市公司等大企业产业资本 [3][4] - 投资方向聚焦"自主可控"与"科技攻坚" 关注专利情况 团队背景 技术参数 良品率等硬核指标 而非商业模式和用户规模 [4] 五大热门赛道 - AI赛道从概念热转向落地价值兑现 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资本向具备落地能力的AI企业倾斜 如DeepSeek等大模型企业 [4] - 具身智能成为AI链接物理世界的核心载体 以机器人为代表 上游关节 动力马达等零部件企业获产业资本支持 中游研发企业和全平台模式成为焦点 [5] - 低空经济布局加速 虽未形成完整商业模式 但多地启动产业尝试 随着适航证获取 爆发期渐近 低轨卫星等支撑领域值得关注 [5] - 新能源与新材料是长期看好的科创基石 新能源应用场景拓展 如93阅兵装甲车坦克采用新能源动力 新材料如可控降解塑料涉及全球生态问题 [5] - 生物制药与AI深度融合 AI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 国内企业利用AI进行靶点寻找和靶向药研发 研发周期从1-10年缩短至1-3个月 [6] 行业价值导向重塑 - 叙事逻辑从商业模式转向技术颗粒度 关注技术参数 专利水平 团队专业背景 投资更看重技术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市场表现 [6] - 产业生态从丛林法则转向生态协同 企业需与国家队合作 与上下游对话 在生态体系中定位 聚焦细分领域通过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6] - 从业者心态从估值狂欢回归理性务实 认可20%-30%年化增长 50%属优秀的稳健模式 减少对高估值渲染 聚焦营收毛利等真实经营数据 [7]
瞄准高端产品 加强技术突破 政策助力汽车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4:3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AI技术驱动汽车向"超级智能体"转变 [1] - 车规级MCU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全球MCU市场规模309亿美元,2024年33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70亿美元 [2] - 中国车规级MCU国产化率提升至18%,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 - 中国车规级芯片需求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2030年市场以年均10%速度增长 [4]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对高端制程车用大算力芯片的支持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汽车芯片分为10类,涵盖5个应用场景 [2] - 汽车芯片对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苛 [2] 企业业绩表现 - 兆易创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 [3] - 中微半导上半年汽车电子芯片产品营业收入1735.27万元同比增长89.4% [3] - 国芯科技上半年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4915.36万元同比增长63.81% [3] 产品研发与布局 - 兆易创新推出M7单核产品,成立汽车事业部加强资源投入 [3] - 中微半导已有数十款车规级产品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新一代M4、RISC-V车规级产品已研发投片 [3] - 国芯科技已形成12条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线布局 [3] 产业生态建设 - 生态体系初步形成,自主编译器、调试器等工具链加速完善,自主可控的汽车操作系统与国产芯片开展适配 [5] - 构建统一平台等开源共建模式能推动产业协同、避免重复研发,优化创新配置 [6] - 需充分发挥央企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通过"以用促建"模式推进产业发展 [6]
告别“内卷”向外生长,中国光伏才能赢得未来
经济日报· 2025-09-11 18:36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光伏作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承载着人类对可持续未来的厚望。中国光伏更凭借 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同质化产能集中释放、国际贸易保护政策 等影响,当前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不断压缩,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市场中低价无序竞争、质量参差不齐等乱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 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此次整治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光伏行业从"量"的规模竞赛,转 向"质"的价值创造,继续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支持行业自律,是推动光伏行业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联络员"和"监督员",应充 分发挥其在规范企业行为、监督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行业内部的自净机制。通过行业自律,企 业能够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共同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这种自我净化能力,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整治乱象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产业命运的,是企业能否把"内卷"转化为"外延",重塑竞争优势。 向技术创新"延",才能突破天花板。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是一次重新定义成 本曲线的机遇。谁能率先量产,谁就能跳出价格战泥潭,享受创新溢 ...
阿里高德推“扫街榜”且永不商业化,或为构建新型电商生态再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11 08:16
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 涵盖美食、酒店、景区三大类目 其中线下餐饮商家榜单为核心板块 设置"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等特色分类 计划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市 [1] - 高德此次独立推出榜单项目未纳入淘宝事业群 但被赋予"线下入口"的战略定位 集团将投入500亿元布局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 重点投向技术研发、即时配送网络、市场培育及生态建设四大领域 [2] - 高德地图CEO明确扫街榜将坚持"永不商业化"原则 与阿里对生态型业务的定位高度契合 高德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或为阿里生态提供新的价值评估维度 [5] 资源投入与补贴策略 - 高德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三重补贴策略吸引用户到店消费:发放2亿元出行补贴(含公交地铁券、打车券、加油券) 投入9.5亿元交易补贴(含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全部由平台承担 每日为优质小店提供5000万次流量曝光 并投入3000万元激励内容创作者 [2] - 补贴策略与淘宝闪购此前通过补贴抢占外卖市场的策略一脉相承 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后日均订单已突破8000万单 [2] 生态协同与转型路径 - 高德从出行工具向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转型 日均数亿次的导航场景可精准导流至周边商家 形成"导航-决策-消费"的闭环 [3] - 高德与饿了么、菜鸟的物流数据协同可能构建更稳固的本地生活护城河 单纯到店业务难以独立生存 [3] - 外卖、地图等业务作为生态入口可带动电商、物流等核心业务增长 饿了么即时配送网络为淘宝闪购提供运力保障 高德导航数据优化菜鸟物流效率 [5] - 淘宝闪购用户数较四个月前增长200% 活跃骑手规模扩大三倍 高德能否成为比肩淘宝的线下流量入口取决于其能否改变用户消费决策路径 [5] 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被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与淘宝闪购实现供应链全面打通 盒马通过接入88VIP会员体系深度融入阿里电商生态 [2] - 口碑网自2004年创立历经多次战略调整 2015年重启后与饿了么合并 最终于2025年并入高德体系 [5]
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功率芯片为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0:01
行业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2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55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291亿美元(38.6%)[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推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 尤其在电驱系统、车载充电(OBC)、DC-DC转换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核心模块[2] -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SiC、GaN)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落地[2]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 - 华润微在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排名第二 MOSFET规模排名第一[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及新能源业务营收12.48亿元 同比增长37%[2] - 车规级产品通过认证102颗 入选工信部《汽车芯片推荐目录》74颗(数量行业第一) 近百款车规级功率芯片实现量产[2] 技术布局与创新 - 以"第三代半导体+第四代半导体"为双轮驱动 6英寸SiC中试线稳定运行 SiC SBD和1200V SiC MOSFET核心产品批量供应[6] - 氮化镓GaN领域布局D-Mode和E-Mode双工艺平台 外延生产基地通线[6] - 重点提升智能功率模块(IPM)、功率集成模块(PIM)和先进功率模块(APM)等产品附加值[6] 产业链模式与产能 - 采用IDM模式 具备"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能力[7] - 重庆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已建设 12英寸晶圆制造线本月实现满产[7] - 为智能家居、AI服务器电源等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7] 生态合作与战略 - 与比亚迪、吉利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2] -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车企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7] - 推动从"单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商"转型 打造"能效解决方案"系统化能力[3] 竞争优势与挑战 - 在高端IGBT、SiC沟槽MOS、车规级MCU等领域与国际巨头存在性能差距[4] - 系统方案能力和全球生态品牌影响力较国际企业薄弱[4] - 具备IDM模式贴近本土客户的优势 能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且成本竞争力强[4] 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等场景提升产品竞争力[6] - 通过联合创新体模式与车厂协同开发系统解决方案[4] - 以"技术自主化、产能全球化、生态协同化"构建全链条生态[7]
助力健康储鲜,澳柯玛风冷变频冷柜斩获“云鼎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4 12:35
核心观点 - 澳柯玛风冷变频卧式冷柜凭借产品创新和用户价值荣获"2024-2025年度趋势产品-云鼎奖" 成为健康储鲜领域焦点产品 [1] - 公司通过第三代风冷变频卧式冷柜系列重构冷柜存储体验 满足用户对健康、便捷、美观的整体需求 [1] 技术创新 - 采用新一代风冷无霜科技 通过360°环抱式立体送风实现±1℃精准温控 [2] - 六排管蒸发器与立体加热技术实现智能自动化霜 大幅提升制冷效率和保鲜稳定性 [2] - 搭载-40℃深冷速冻技术 通过急速降温抑制冰晶生成 避免食材细胞损伤和汁液流失 [7] - 应用SDP+纳米银离子全域除菌技术 解决食材串味问题并打造无菌储鲜环境 [9] 能效与性能 - 变频技术使压缩机根据食材量和温度需求智能调节功率 相比定频冷柜能耗大幅降低 [4] - 减少压缩机启停频次 实现低噪音运行和更小磨损 兼顾节能、静音、耐用三重优势 [4][5] 设计升级 - 一体成型无缝内胆采用吸塑工艺 提升清洁便利性并防止细菌滋生 [10] - 超薄顶盖+3D浮雕晶钻钛面板搭配嵌入式贯通把手 实现耐磨损抗指纹的高端美学设计 [10] - 产品通过无界美学设计融入现代家居环境 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10] 行业影响 - 云鼎奖表彰推动健康、舒适与便捷生活方式的创新产品 [10] - 公司聚焦用户真实需求 以创新科技推动家电行业向智能化、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