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22:12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吸引全球200余家企业参展 [1] - 大会集中发布15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领域 [1] 技术突破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 [1] - 该技术采用创新性磁感应方案 [1]
鹏鼎控股:7月营收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稳健
巨潮资讯· 2025-08-06 22:16
公司2025年7月营收表现 - 2025年7月合并营收达人民币30.024亿元 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 [2] 公司产品结构与客户基础 - 长期深耕高端HDI、SLP、类载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主要客户涵盖苹果、华为、特斯拉等国际一线终端品牌 [2] 行业趋势与公司竞争优势 - 全球PCB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升级 高端产品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 [2] - 受益于AI终端、折叠屏手机、XR设备及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快速渗透 [2] - 订单结构持续优化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整体营收稳步增长 [2] 公司产能布局与战略方向 - 在大陆淮安园区和泰国园区具备AI服务器相关产能 [2] - 积极关注全球AI服务器市场发展动态 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调整投资扩产计划 [2]
吴声:内嵌超级智能体的AI终端会是每一个人的“硅基分身”
环球网· 2025-08-04 16:42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战略 -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定位为AI时代人机交互第一入口 旨在捕捉用户意图 学习用户习惯 理解用户情绪 [1][3] - 该智能体以AI大脑为核心 提供跨平台 跨设备 端云一体 开放互联的无缝融合AI体验 [3] - 具备感知与交互 认知与决策 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 重构人机协作逻辑 [3] 智能体核心功能特性 - 通过沉浸态实现无感交互与主动服务 让用户感受不到技术存在 [3] - 通过伴随态打破设备壁垒 实现无体验断点的跨端互联协同 [3] - 通过情绪态融入美学设计和情感关怀 使AI终端从工具伙伴升级为灵感伙伴 [3] 具体应用功能 - 拥有AI操控 AI翻译 AI笔记 AI搜索 AI服务五大黄金功能 [4] - AI操控覆盖超过300个高频使用场景技能 支持跨端操控 [4] - AI搜索具备全域搜索能力 AI笔记支持多格式输入并适配用户习惯 [4] 翻译功能突破 - AI翻译支持7种语言实时互译 包括中文 英语 法语 德语 西班牙语 日语 韩语 [4] - 可实现内外双屏全场景面对面翻译 自动识别语境优化术语 [4] - 被描述为面对面对话翻译的解压神器 [4] 行业战略定位 - 终端进化成为数字自我延伸 代表AI时代交互认知新范式 [4] - 实现从命令响应到场景感知的技术跃迁 重新定义人与设备关系 [4] - AI终端作为数字个体感知延伸 将成为每个人的硅基分身 [4]
周云杰:家庭服务机器人——未来家庭的必然进化
新浪财经· 2025-07-30 10:04
海尔集团家庭服务机器人战略 - 公司提出家庭服务机器人需实现全方位全域全生态布局,涵盖云端大模型、家中智能体、地面AI终端 [1] - 行业技术发展路径分为三阶段:机械阶段、工具交互阶段、肢体智能阶段 [1] - 行业核心发展要素聚焦三大关键词:场景、生态、进化 [1]
事关AI!重磅大咖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23:25
AI终端产业概述 - AI终端是具备主动感知理解、多模态自然交互、智能化服务和自主学习进化等能力的新型终端产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 [3] - AI终端产业从2024年开始发展,目前正处在"渗透初期" [3] - 大模型赋能AI终端从信息处理向知识学习能力进阶,从限定范围的程序定义向开放域的自决策模式转变 [3] 传统终端市场现状 - 手机出货量连续九个季度负增长,PC连续八个季度负增长 [3] - 经济预期低迷、换机周期拉长叠加颠覆性创新缺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手机、PC等传统终端市场持续承压 [3] AI终端发展驱动力 - 端侧AI芯片性能快速提升,大模型压缩和轻量化部署技术进步,使端侧AI落地具备软硬件基础条件 [3] - 智能手机、PC等终端厂商抢占AI流量入口,积极布局端侧大模型业态,提振消费者换机需求 [3]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中央部委大力推进经典终端、新型终端、行业终端创新发展 [3] AI终端产品分类 - 经典终端:手机、投影机、平板电脑、高品质音响、耳机、摄像机等,面向家庭影音、健康养老和生活服务等场景 [4] - 新型终端:ARVR头盔、智能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绿色智能船舶等,面向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场景 [4] - 行业终端:工业机器人、工控机、高端数控机床等,面向党政军、交通、金融、能源、水利等场景 [4] AI终端关键技术 - NPU异构集成是当前端侧AI主要部署模式,芯片厂商重点围绕"算力+内存"协同升级提升性能 [6] - 内存带宽发展滞后是端侧算力核心瓶颈,优化计算与存储结构是创新探索重要路径 [6] - 需要持续优化模型轻量化、OS与大模型融合、端云协同部署、全链路安全防护策略等技术 [6] AI智能体发展 - AI智能体是以大模型技术为核心,具有自主环境感知、学习记忆、决策执行和工具调用等能力的程序或系统 [7] - 基于自然语言的极简交互将替代传统图形界面交互,形成LUI+GUI混合形态 [7] - AI智能体市场处于技术迭代加速、产品打磨优化、应用场景探索、生态占位的发展初期 [7]
事关AI!重磅大咖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23:18
AI终端产业概述 - AI终端是具备主动感知理解、多模态自然交互、智能化服务和自主学习进化等能力的新型终端产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 [3] - AI终端产业从2024年开始发展,目前正处在"渗透初期" [4] - 大模型赋能AI终端从信息处理向知识学习能力进阶,从限定范围的程序定义向开放域的自决策模式转变 [5] 市场现状与驱动因素 - 手机出货量连续九个季度负增长,PC连续八个季度负增长 [5] - 端侧AI芯片性能快速提升,大模型压缩和轻量化部署技术进步,使端侧AI落地具备软硬件基础条件 [5] - 智能手机、PC等终端厂商抢占AI流量入口,积极布局端侧大模型业态,提振消费者换机需求 [5]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中央部委大力推进经典终端、新型终端、行业终端创新发展 [5] 终端产品分类与应用场景 - 经典终端:手机、投影机、平板电脑、高品质音响、耳机、摄像机,面向家庭影音、健康养老和生活服务、数字生活等场景 [5] - 新型终端:ARVR头盔、智能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绿色智能船舶,面向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场景 [6] - 行业终端:工业机器人、工控机、高端数控机床等,面向党政军、交通、金融、能源、水利等场景 [6] AI终端关键技术 - NPU异构集成是当前端侧AI主要部署模式,芯片厂商重点围绕"算力+内存"协同升级提升性能 [8] - 内存带宽发展滞后是端侧算力核心瓶颈,优化计算与存储结构是创新探索重要路径 [8] - 端侧模型轻量化、OS与大模型融合、端云协同部署、全链路安全防护策略等技术需要不断优化迭代 [8] AI智能体发展前景 - AI智能体是以大模型技术为核心,具有自主环境感知、学习记忆、决策执行和工具调用等能力的程序或系统 [9] - 基于自然语言的极简交互将替代传统图形界面交互,形成LUI+GUI混合形态 [9] - AI智能体市场处于技术迭代加速、产品打磨优化、应用场景探索、生态占位的发展初期 [9]
领益智造(002600):机器人战略重磅发布,“人眼折服”驱动新周期
长江证券· 2025-07-02 09: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领益智造是全球领先的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厂商,聚焦“人-眼-折-服”领域,未来将以“战略定力,固本培元”为战略行动指南,聚焦主业并向上游延伸 [12] - 领益智造发布机器人战略,定位“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手握硬件制造、数据资产、应用落地开发核心能力,已构筑全链条体系,有望加速推动机器人进入规模化商用期 [12] - 公司作为全球AI终端硬件龙头,具备综合能力,在“人眼折服”四大领域具有全面卡位优势,未来将打造新的成长曲线,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以及确定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6月26日,领益智造举办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展示公司在机器人产业上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四大核心优势、组装产线与产品矩阵,以及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的最新成果 [2][6]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8.59元,总股本700,818万股,流通A股689,968万股,每股净资产2.91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11.49/5.96元 [10] 市场表现对比图 - 近12个月领益智造与沪深300指数对比,领益智造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11] 相关研究 - 《一季度稳健增长,“人眼折服”驱动高成长》《年报符合预期,“人眼折服”开启高成长》《单季度业绩拐点,开启新成长周期》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7、29.47、39.87亿元 [12] - 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8.43、584.69、666.5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16%、16% [17] - 2025 - 2027年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9%、5.5%、6.7%,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2%、12.1%、14.4% [17]
中国移动与荣耀宣布AI终端战略合作 荣耀X70i率先接入九天大模型
环球网· 2025-06-19 18:01
战略合作发布 - 中国移动与荣耀联合举办"AI终端战略合作发布会",聚焦AI终端领域,发布战略合作规划和首款深度定制AI手机产品 [1] - 合作主题为"智赋新程,移启荣耀",旨在开拓AI终端新蓝海,重塑智慧数字生活新范式 [1] - 中国移动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全新起点,与荣耀及产业伙伴携手共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6]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大模型赋能的智能体成为AI应用新范式,驱动创新AI终端产品竞相涌现,AI终端产业规模有望迎来"排浪式"增长 [1] -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通信服务提供商,定位为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3] - 荣耀定位为AI终端生态先行者,双方将共同引领产业变革 [3]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基于荣耀X70i机型打造深度定制AI手机,深度集成双方在产品、技术、品牌、生态方面优势能力 [5] - 模型层面嵌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与荣耀魔法大模型端云深度协同,打造服务闭环体验 [5] - YOYO智能生活助手接入中国移动8大领域特色生态场景智能体,提供出行规划、咪咕音乐、金融行业报告等个性化服务 [5] 功能创新与用户体验 - 荣耀X70i将升级AI一键直达功能,实现与九天大模型及灵犀智能体的一键唤醒 [5] - 通过侧边实体按键实现一键清理加速、调取付款码、打电话等功能,以及移动营业厅服务、智能客服对话、语音通话实时翻译等场景 [5] - 打造"即唤即用"的AI体验,成为用户快速享受AI服务的一键快捷通道 [5] 销售与生态建设 - 发挥泛全联盟优势,通过"厅店+业务+运营"全面合作升级,打造行业爆品 [6] - 发布AI终端战略合作启航计划,共同打造开放、创新的AI终端生态 [6] - 联合探索理解用户、会思考、能执行的智能终端产品,推动智能体在多终端、多系统间深度协同 [6]
领益智造: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35
信用评级 - 维持广东领益智造主体长期信用等级AA+ [1] - 维持"领益转债"信用等级A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业务 - 业务涵盖AI手机、AIPC、平板电脑、影像显示、材料、电池电源、热管理等硬件产品领域 [14] - 从传统智能手机/PC拓展至智能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及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14][15] - 2024年新业务增量显著,与海外机器人龙头客户、AMD等建立深入合作 [3][15] - 境外销售占比71.72%,同比提升2.36个百分点 [3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42.11亿元,同比增长29.56% [3][7]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0.21亿元,现金收入比95.79% [3][7] - 2024年末现金类资产62.29亿元,货币资金受限比例8.11% [7][38] - 应收账款和存货合计占流动资产67.73%,对营运资金形成较大占用 [7][39]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费用19.75亿元,占营收4.47% [7][18] - 累计获得专利2178项,其中发明专利407项 [7][18] - 自主研发圆刀模切机、激光圆刀机等先进生产设备 [18] - 80%料件良率达到98.8%及以上 [18] 行业地位 - 全球领先的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商 [14][18] - 为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厂商的稳定供应商 [3][15] - 在质量、工艺、技术等方面设定行业标准 [14] - 市场份额及出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行业领先 [14] 风险因素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56.04%,集中度较高 [33] - 原材料以钢材、铜材等大宗商品为主,价格波动影响成本 [7] - 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需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7] - 资产减值损失7.61亿元,占营业利润34.45% [7]
佰维存储高管减持影响有限 管理层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26 15:12
公司管理层减持承诺 - 公司管理层坚定看好未来发展 承诺减持完成后本年度内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 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产生的股份亦遵守承诺 [1] - 部分董事及高管计划减持股份 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18% 减持原因为缓解认购限制性股票的资金压力 [5] 行业前景与公司业务发展 - 存储行业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层次化增长 2025年AI终端、AI眼镜、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品将改变行业依赖智能终端的疲弱态势 [2] - 我国下游终端企业本土化需求明确 公司2024年嵌入式存储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行业增长处于加速阶段 [2] - 公司存储封测技术国内领先 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具备低功耗、快响应等竞争优势 通过先进封测工艺实现产品轻薄小巧 [3] - 公司自主封测制造能力保障大批量及急单交付品质 正布局晶圆级先进封测能力以构建技术壁垒 满足存算合封等新兴需求 [3] 市场机构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高管减持股份占比低(总股本0.018%) 对公司影响有限 [2] - 浙商证券看好公司主业发展 认为行业需求结构改善将驱动长期成长 [2] - 华鑫证券指出公司AI眼镜相关产品技术领先 封测能力可协同存储业务服务客户多元化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