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引导资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沪市首批6只科创债ETF上报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18:43
政策导向与市场发展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贴息、担保等配套机制,加快推出科创债ETF,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1] - 沪市首批6只科创债ETF于6月18日上报,包括3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产品 [1] - 上交所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关键枢纽作用,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 科创债市场现状 - 科创债自2021年试点以来,发行不断提速,交易所市场共有科创债1273只,余额超1.3万亿元,其中上交所市场余额超1.1万亿元 [1] - 上交所积极布局低风险稳收益类资产配置工具,匹配中长期资金投资需求,实现中长期资金与高成长性科创企业的有效对接 [1] 科创债ETF的作用与意义 - 开发以科创债为投资方向的债券ETF将引导社会资金精准投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分享科创企业发展红利提供投资工具 [2] - 债券ETF与其底层资产流动性能够相互促进,推出科创债ETF对于提升科创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进一步完善科创债市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债券ETF凭借其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持仓透明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上交所债券ETF市场目前共有产品20只,总规模2747亿元,是2024年初规模的5倍以上,其中百亿级债券ETF已达10只 [2] - 上交所将高等级信用债ETF作为重要产品布局方向,今年以来首批4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成功发行,并获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最新规模超560亿元 [2] 未来规划 - 上交所表示将视情况推出更多科创债ETF等稳健收益型产品,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
10只科创债ETF快速上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8:38
6月18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快速上报,其中,易方达、广发、华夏、鹏华、博时、招商等6家公司上 报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富国、嘉实、南方、景顺长城等4家公司上报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创债 ETF。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8日上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 新的优势,大力发展科创债。不到一天时间,10只科创债ETF快速上报,政策落地速度持续加快。 科创债自2021年试点以来,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已形成多层次制度框架。科创债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容阶 段,截至目前,沪深交易所科创债市场发展较快,市场规模已过万亿元,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较高,市场 流动性较好,推出科创债ETF的条件较为成熟。 一家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指出,债券ETF的流动性优于普通债基和单一债券标的,能吸引更多资金参与 科创债市场投资,提升科创债市场活跃度,降低科创债发行利率,完善科创债市场生态,有利于更好满 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科创债ETF风险较低、收益较稳。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科创债的发行主体主要以AAA和AA+评级的央 国企为主,市场认可度也比较高,科创债ETF可匹配包含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 ...
首批来了!10家上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34
10家基金公司集中上报 快速发展的债券ETF市场又迎来重磅创新品种。 证监会网站显示,6月18日,10家头部基金公司集体上报首批科创债ETF。其中,6只科创债 ETF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易方达、华夏、招商基金上报的3只产品将在上交所 上市,嘉实、富国、南方基金上报的另外3只产品将在深交所上市。 【导读】科创债ETF正式上报,"花落"10家基金公司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陆慧婧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日下 午,10只科创债ETF就快速上报。 证监会网站显示,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嘉实、南方、博时、招商、鹏华、景顺 长城在内的10家头部基金公司率先上报首批科创债ETF,其中,有6只将在上交所上市,4只 将在深交所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债ETF的推出有望填补公募行业在"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也 为年金、保险等专业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投资场内科创债提供了更加透明和高效的参与方 式,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首批科创债ETF来了! 此外,还有3只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分别由广发、 博时、鹏 ...
债券ETF再添新面孔: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报,主要涉及三类指数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21
科创债ETF推出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表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1] - 鹏华、南方、嘉实等10家基金公司上报首批科创债ETF并获证监会接收 [1][2] - 科创债ETF填补公募基金行业在"科技金融"主题债基领域的空白 [4] 科创债ETF跟踪指数 - 首批科创债ETF涉及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4] - 鹏华基金申报的科创债ETF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成分券需满足公募发行、主体评级AAA等条件 [4] - 南方基金申报的科创债ETF对标中证AAA科创债指数 成分券市值规模超1万亿元 [4] 债券ETF市场发展 - 2025年债券ETF市场爆发式增长 全市场2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84% [1][7] - 债券ETF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已推出信用债ETF、利率债ETF及跨境债券ETF [7]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国内债券ETF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8] 基金公司观点 - 鹏华基金称科创债ETF书写资本市场新叙事 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成型 [5] - 南方基金表示科创债ETF对践行"科技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6] - 渤海证券指出债券ETF发展将满足投资者需求与债券市场深度 [8]
证监会,权威解读!事关科创成长层
券商中国· 2025-06-18 18:13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 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科创板制度 包容性、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 《科创板意见》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 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 难点,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一方面,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 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围绕增强 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 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二是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 交易所预 ...
李云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加大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05
财富管理行业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支持外资机构加大布局 [2]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 远高于OECD国家约1/3的水平 [2][3] - 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 [2][3]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型 [3] - 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布局 [3]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中国老龄化加速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3] - 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7万亿元 占GDP的6% [6] -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三支柱起步晚但潜力大 [4] - 推动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扩大养老理财、储蓄、专属保险等试点 [4]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银发经济 完善养老政策机制 [5]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保险市场居全球前列 [6] - 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空间广阔 [6]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引入ESG评级等工具 [6] 科技金融与创新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 [7] - 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8]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获批设立AIC 总投资规模达400亿元 [8] - AIC牌照可优化企业杠杆结构 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8] 金融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 [9] - 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6] - 支持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 [6]
策略快评报告:政策加力支持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
万联证券· 2025-06-18 17:5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陆家嘴论坛推出一揽子金融新政,在“开放 + 改革”双轮驱动下,国内金融改革预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力 [3][4] 相关研究 - A股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系列利好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A股一季报业绩边际改善 [3] 金融新政举措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 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与金融开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 [3] - 政策聚焦国际化、完善性和创新性,国际化方面支持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完善性方面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创新性方面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 [3]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演讲聚焦金融开放合作和科技金融发展 - 加强金融开放合作,着力健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基本取消 [3] - 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3]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主旨演讲 - 强调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出“1 + 6”政策措施深化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 [4] 政策影响 - 人民银行举措能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减少成本,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体现金融开放创新精神 [3] - 金融监管总局对金融开放和科创投资的支持,有望吸引跨境资本进入科创企业,促进“科技 - 产业 - 金融”良性循环 [4] - 科创板“1 + 6”改革深化,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4]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618
瑞达期货· 2025-06-18 17:48
股指期货全景日报 2025/6/18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 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 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 IF主力合约(2506) IH主力合约(2506) | 3872.2 2677.4 | +8.8↑ IF次主力合约(2509) +0.2↑ IH次主力合约(2509) | 3801.6 2638.8 | +7.6↑ +0.6↑ | | | IC主力合约(2506) | 5738.0 | +1.6↑ IC次主力合约(2509) | 5563.4 | +1.6↑ | | | IM主力合约(2506) | ...
上午官宣下午落地!证监会最新发布,事关IPO
FOFWEEKLY· 2025-06-18 17:26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 - 改革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3] - 改革推出6项举措: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健全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机制、协调投融资市场功能[3][4] 科创成长层设计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现有及新注册未盈利企业均纳入该层[10] - 设置特殊标识"U"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企业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投资者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11][21] - 54家已上市未盈利企业2024年总营收达1744.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20] 制度创新亮点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试点,机构投资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硬性条件,交易所将制定认定标准并加强行为监管[13][25] - 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秘密提交文件接受审阅,审阅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披露全部问询回复[14][23][24]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15] 市场影响与实施 - 改革强调投融资动态平衡,既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又通过分层管理、风险标识等措施保护投资者权益[10][21] - 上交所同步制定2项配套规则:《科创成长层自律监管指引》明确入层标准及信息披露要求,《预先审阅指引》细化机制流程[19][22] - 54家未盈利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达1639.25亿元,生物医药领域19/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实现核心产品上市[20]
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5:59
科创板改革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改革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6项配套举措 [1] - 重点服务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3] - 借鉴境外市场经验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和IPO预先审阅机制 [15][16] 改革具体措施 科创成长层设置 - 专门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统一纳入特殊标识"U"进行风险管理 [12] - 现有及新注册未盈利科技上市公司均纳入该层,便于集中管理和风险识别 [12] - 保留原有摘"U"条件和投资者资金门槛,维持市场稳定性 [13] 六项配套改革 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 - 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机构投资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上市条件 [15] - 交易所将制定机构认定标准并加强行为监管,防范利益输送 [16]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允许优质科技型企业秘密递交文件进行预审阅,保护技术信息安全 [16] - 正式申报时需同步披露预审阅问询回复,保障信息透明度 [16]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从生物医药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3][17] 4 **支持未盈利企业融资** - 允许在审未盈利科技公司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4] 5 **健全上市公司发展机制** - 优化融资、并购等制度支持科创板企业成长 [5] 6 **协调投融资市场功能** - 促进投资端与融资端平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落实中央关于科技金融体制建设的部署,响应"科技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8] - 2024年已推出"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本次改革是延续性举措 [8][9] - 总体思路是通过分层管理和制度创新,解决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痛点 [11] - 坚持稳中求进原则,部分措施先在科创板试点再推广至其他板块 [11] 实施计划 - 证监会将组织上交所推进改革案例落地,加强政策解读和市场培训 [18] - 强化风险监测和违法打击,重点防范财务造假等行为 [18] - 通过示范案例形成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