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500强门槛10年翻一倍:能源巨头坚挺 数字新贵突围
新京报· 2025-09-17 22:13
入围门槛 - 2025年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473.81亿元提升5.79亿元 连续23年上升 [1][2] - 近10年门槛从不足250亿元增至逼近480亿元 累计增幅94.6% [2][3] - 11家企业营收低于500亿元"踩线"上榜 最大营收差距不足20亿元 [6][7] 头部企业格局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居首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二三位 [1][10] - 15家企业跻身"万亿俱乐部" 较2021年8家显著增加 [1][15] - 京东集团首次进入前十 民营互联网企业打破传统格局 [1][11] 行业结构特征 - 能源与金融板块稳固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合计营收突破9万亿元 [10] - 四大行营收持续上涨 工商银行2025年达1.63万亿元位列金融业之首 [14] - 建筑行业代表中国建筑以2.19万亿元位列第四 [10] 企业动态变化 - 23家企业近十年首次上榜 涵盖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30][32] - 232家企业持续上榜 奇瑞控股排名跃升392位位列成长性榜首 [33][34] - 新华人寿营收同比增长224.8% 排名上升215位成为最大黑马 [20][23] 营收波动与周期影响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2024-2025年营收回落至2.9万亿元水平 [10] - 中国平安营收从2021年1.32万亿元连续下滑 2025年回升至1.14万亿元 [14] - 隆基绿能等企业营收大幅下滑30%-40% 排名下挫超百位 [20][27] 新晋企业分布 - 11家"踩线"企业覆盖房屋建筑、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多元领域 [6][9] - 广东德赛集团、洛阳工业控股集团等7家企业为近十年首次入围 [6] - 三家建筑企业因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排名持续下滑 [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21:33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新网香港9月1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7日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 大会并致辞。他表示,科技与金融已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 陈茂波称,目前新经济公司数目占在港上市公司约15%,占港股总市值约28%,贡献30%交投额;与五 年前相比,交投额的占比上升8%,这些数据显示新经济板块已成为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并致 辞。(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他说,新经济板块以生物科技领域发展尤其活跃。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融 资超过2300亿港元,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也累计上升超过80%,反映香港股票市场的内涵正紧密对接全球价值链的最前沿。 陈茂波称,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已投入超过25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 融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 ...
法拉电子(600563):新能源应用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中邮证券· 2025-09-17 2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新能源应用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9亿元 同比增长18.05% 归母净利润5.69亿元 同比增长18.15% [4][5] - 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覆盖全系列PCB用薄膜电容器、交流薄膜电容器和电力电子薄膜电容器 实现薄膜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材料及母排的自主研发生产 [5] - 成功获得柔直工程干式电容器国产化首个批量应用项目订单 成为国家柔直工程国产化干式电容器首批中标的国产电容厂家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9亿元 归母净利润5.69亿元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6/68.1/78.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16.5/19.1亿元 [6]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5.91/7.32/8.50元/股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70%/16.36%/15.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01%/23.79%/16.07%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18.11元 总市值266亿元 [3] - 总股本2.25亿股 流通股本2.25亿股 [3] - 52周内最高价137.55元 最低价84.24元 [3] - 资产负债率31.6% 市盈率25.56 [3] - 第一大股东为厦门市法拉发展有限公司 [3] 业务发展 - 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风电、工控、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家电等领域中高端客户 [5] - 通过合作开发和内部持续创新建立了独有的设备和材料供应链体系 [5]
华源晨会精粹20250917-20250917
华源证券· 2025-09-17 20:32
核心观点 - 营养功能食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市场规模5223亿元 预计2029年达7203亿元 2024-2029年CAGR为6.6%[7] - PEEK材料受益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4.55亿元 同比增长21.14%[11] - 康冠科技2025H1营收69.35亿元(+5.06%) 归母净利润3.84亿元(-6.03%) 中期分红率超65%[16] - 三生制药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19.13%) 海外收入增长70% 覆盖超35个国家及地区[20][21] - 潮宏基推进H股上市 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5H1在柬埔寨新增2家门店[24] 营养功能食品行业分析 - 营养功能食品为细分品类 2024年市场规模2331亿元 预计2029年达3499亿元 2024-2029年CAGR达8.5%[7] - 产业链完整 上游氨基酸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436.35亿元(+4.2%)[8] - 中游合同生产市场规模2024年253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441亿元 CAGR达11.8%[8] -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2015-2024年CAGR达22.7%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68亿元[8] - 北交所相关标的包括原料商无锡晶海(国内市占率超30%)、合同生产商衡美健康(拟上市 市占率4.2%)、品牌商康比特(乳清蛋白电商市占率第一)[9] PEEK材料产业机遇 - PEEK材料应用于汽车(全球消费占比27%)、航空航天(23%)、电子电气(20%)领域[11] - 全球产能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英国威格斯产能7150吨/年 占全球60%[11] - 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需求 可应用于机械臂、关节连杆等部件[11] - 北交所5家相关企业:华密新材、明阳科技、威贸电子、富恒新材、捷众科技[11] - 北交所科技成长股本周股价涨跌幅中值-4.15%[12] 康冠科技经营分析 - 创新类显示产品2025H1营收8.98亿元(+39.16%) 出货量增48.05% 毛利率16.44%(+1.14pct)[17]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营收19.95亿元(+9.81%) 出货量增9.26%[17] - 智能电视营收36.34亿元 毛利率11.88% 聚焦高毛利长尾市场[17] - 推出KTCAI交互眼镜 定位Ray-BanMeta国产替代 价格仅为三分之一[18] - 布局陪护机器人产品 拓展银发经济市场[18] 三生制药业务表现 - 核心产品特比澳销售收入23.7亿元 蔓迪销售收入6.8亿元(+24.0%)[21] - 子公司三生国健营业收入6.4亿元[21] - SSGJ-707授权辉瑞 交易总额最高超60亿美元 含14亿美元首付款[22] - 研发管线覆盖血液肿瘤(705、706、SSS59等)、自身免疫(608、613、611等)、肾科(SSS17)领域[23] 潮宏基国际化进展 - 2024年开启品牌出海 进驻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市场[24] - 2025H1在柬埔寨金边永旺商场及西港Umall商场开设2家门店[24] - 会员超2000万 80后、90后及00后占比达85%[25] - 新增"东方美学"黄金产品线 推出布丁狗等4个IP授权系列[25]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20250917)
2025-09-17 19:38
铜箔业务进展 - 锂电铜箔技术行业领先,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已具备量产出货能力 [1] - 高端标箔(RTF/HVLP)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上半年销量超2000吨 [2] - 印尼海亮与全球top10动力电池客户中5家、3C数码top3客户中2家签订定点供货协议(2026年生效) [2] 散热领域布局 - 散热用铜基材料上半年接单量同比增长超100% [3] - 为数据中心及AI算力领域提供热管素材管、无氧铜材、异型铜排等产品 [3] 美国得州基地 - 截至2025年8月底产能增至5万吨,预计年底达9万吨 [4] - 关税政策推动铜产品加工费不同程度上涨 [4] - 将加速空调/水暖铜管产量爬坡,并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线 [4] 东南亚市场表现 - 越南基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 [5] - 泰国基地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5] - 印度市场因城市化/基建扩张/空调需求增长展现显著潜力 [4]
龙磁科技(300835) - 300835龙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7
2025-09-17 19:24
永磁铁氧体业务 - 永磁铁氧体高端产品(9材及以上)国内仅头部企业可量产且保持高毛利率 [1] - 公司计划将永磁产能提升至6万吨并聚焦汽车及变频家电领域 [1] - 越南永磁基地产能达1.2万吨且产品供不应求 [1][2] 芯片电感业务 - 芯片电感需完成超20项核心参数检测且单项目测试周期达3个月以上 [2] - 客户验证周期超6个月但通过后形成强锁定效应 [2] - 芯片电感在AI电源模块中当前价值占比约20%且预计未来提升至30% [4] - 公司近期获得国际半导体电源厂商小批量订单并有多个客户处于测试阶段 [3] TLVR电感技术 - TLVR电感单颗价值量为传统NON-TLVR电感的2-3倍 [5] - 公司已送交多款TLVR样品至客户测试 [5] - TLVR技术可减少电容数量并降低系统成本和体积 [4] 垂直供电方案 - 垂直供电方案在供电路径、散热效率及集成度方面具明显优势 [6][7] - 公司模压电感产品较竞争对手成本和能耗更低且电源效率提升 [7]
一图看懂李家超2025年施政报告要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7:35
人 a 话易 新媒体 01 1 实验室 时报图说 各看懂 - 2 7 11 施政报告 年与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 一起来看要点。 预计今年 香港GDP增长为2%-3% 关于 北部都会区 ● 香港古洞站和洪水桥站的工程正全速进行,将分 别于2027年和2030年竣工 翁融市场 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 跨境铁路项目将打通港深两地的地铁网络 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 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 香港将与大湾区内交易所合作开拓大宗商品交易 及碳交易等新业务 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 朗晨 五措施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产业发展 香港已预留十亿港元,于明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 研发院" ● 积极培育新能源、Al与数据科学等新兴产业 ● 将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 ● 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 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 . . . . . . . . !! 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试验跨境交易 结算路径 ● 香港证监会正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 ...
募资90亿,中国电建亲儿子冲IPO
虎嗅· 2025-09-17 16:47
公司融资与项目投资 - 中国电建子公司电建新能源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募集资金规模达9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规划四大新能源项目 总投资额超过484亿元人民币 [1] 行业与运营挑战 - 新能源行业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存在高负债率与补贴依赖等经营挑战 [1] - 央企正在进行业务转型 行业关注其转型战略能否成功实施 [1]
预算3.89亿元!这一地发布450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标项目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7 15:45
西宁公交新能源车辆采购项目 - 西宁公交集团计划于2025年投入采购预算资金3.892亿元 一次性批量更新采购450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 [1][6] - 采购项目分为5个标段 涵盖6-12米不同车长及配置的新能源公交车 包括低入口、低地板及无站立区域纯电动车型 [3][4][5] - 标包一采购130辆6-7米车型 最高控制单价65万元/辆 预算8450万元 [3] - 标包二采购50辆8-10米低地板车型 最高控制单价92万元/辆 预算4600万元 [4] - 标包三采购120辆8-10米低入口车型 最高控制单价93万元/辆 预算1.116亿元 [4] - 标包四采购80辆8-10米低入口车型 最高控制单价92万元/辆 预算7360万元 [5] - 标包五采购70辆10-12米无站立区域纯电动车型 最高控制单价105万元/辆 预算7350万元 [5] - 开标时间定于2025年9月24日9时30分 地点为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动态 - 8月牵引车销量近5万辆 同比增长42% 重汽和解放销量均突破万辆 福田和徐工实现翻倍增长 [12] - 新能源牵引车8月销量达1.4万辆 创历史最高纪录 解放与徐工竞争市场份额 部分企业出现暴涨及新进入者 [12] - 福田汽车推出电池安全技术"五重铠甲" 其爱易科产品远超新国标要求 [12] - 玉柴K14N发动机实现气耗28公斤 成为"油转气"用户首选方案 [12] -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 推出全新C11车型 可能改变客车市场竞争格局 [12]
圆桌对话:新周期,新叙事|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7 15:15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 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为核心主题,倾力打造一场兼具国家高度、产 业深度与市场热度的高规格、高价值、高影响力产业盛典。 大会紧密锚定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 大核心赛道,汇聚行业顶尖力量共商发展路径、擘画产业未来。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大会以"产业协 作链条"为逻辑主线,重点聚焦"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精准 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瓶颈制约。 36氪在产业未来大会策划了一场"新周期,新叙事"的圆桌对话。36氪合伙人、副总裁【主持人】李政, 厦门创投副总经理陈杰,厦门高新投董事长林志超,国兴投资副总经理檀文,赛富基金合伙人黄延涛, 几位大咖共同探讨当产业进入新周期,产业投资需要的新叙事。 以下为圆桌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李政:首先欢迎厦门创投副总经理陈杰;厦门高新投董事长林志超;国兴投资副总经理檀文;赛富基金 合伙人黄延涛等嘉宾。请各位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的机构。 陈杰:我是厦门创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