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量子科技、CPO、可控核聚变等板块跌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9:40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跌0.21%,创业板指跌0.32% [1] - 量子科技、CPO、可控核聚变、光刻机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华金证券后市观点 - 慢牛走势和科技主线不变 [1] - 短期建议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部分周期、核心资产等行业 [1] - 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行业包括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游戏、AI应用)、机械设备(机器人)、计算机(AI应用、自动驾驶)、有色金属、化工 [1] - 受益于“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业绩改善的行业包括电新、医药、消费(食品、商贸零售等)、军工(商业航天) [1] 东方证券后市观点 - 沪综指突破4000点后市场交易热度有所回落,各主要指数日内波动率有所加大 [1] - 后续市场可能依然面临交易层面波动扰动,但不影响股指继续攀升 [1]
文远知行开启港股招股,此前三年累计亏损近5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30 09:40
公司近期资本动态 - 文远知行于2024年10月2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在港交所招股,预计11月6日上市,形成"A+H"双平台资本架构 [2][3] - 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开发、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和运营,投资方包括Uber、Grab和博世 [2] - 公司创始人兼CEO韩旭签署自愿锁定协议,承诺三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受此消息影响,10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超过5%至11.72美元/股,最新市值40亿美元 [2] 业务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早期专注Robotaxi业务,2022年延伸至L2级辅助驾驶领域,目前拥有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和五大产品线(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Robovan、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覆盖全球11个国家 [5] - 公司采用"沿途下蛋"策略,通过多元化业务组合改善Robotaxi前期投入过大的问题,Robosweeper、Robobus等业务订单量有望快速上涨 [6] - 在Robotaxi业务方面,公司在北京、广州运营新一代量产车型GXR,并计划在2025年将北京运营车辆增至数百辆;在海外与Uber合作,在中东拥有规模最大的商业运营Robotaxi车队,是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等七国自动驾驶牌照的企业 [7] - 在辅助驾驶业务方面,公司与博世合作,在18个月内完成了奇瑞汽车星纪元品牌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上车 [8]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公司收入分为三部分:销售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相关运营及技术支持服务、其他技术服务,其中服务收入占比超60%,2025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30亿元(同比增长0.76%),产品销售收入为0.69亿元(同比增长228.57%),带动总体毛利增长10.91%至0.61亿元 [9]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5.28亿元、4.02亿元、3.61亿元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亏损持续扩大,累计亏损近58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10.32%至7.91亿元,亏损原因为前期投入大量研发及运营开支,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3.51亿元,2024年每天研发投入近300万元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39亿元,同比增长46.32%,业务分散导致成本增长 [13] 客户结构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业务与少数核心合作伙伴深度绑定,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近50%,最大客户占比16.6%,客户集中可能带来业务风险 [14] - 与博世的合作是一把双刃剑,相比Momenta、华为等本土企业,博世在响应速度和沟通效率上不占优势 [15] 行业竞争格局 - 自动驾驶赛道竞争激烈,小马智行正与公司争夺"港股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市值达661.95亿元,是文远知行市值的两倍多,尽管文远知行在毛利率和自动驾驶车辆总数上略胜一筹 [17] - 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整车厂大力推进全栈自研战略,鸿蒙智行为华为合作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进一步挤压自动驾驶方案商的市场空间 [17]
恒帅股份(300969):业绩稳健增长,新业务放量在即
国盛证券· 2025-10-30 09: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新业务有望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4亿元,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4% [1] - 公司通过上游一体化进行工艺和工程降本,新型磁性材料模压成型量产中试线已具备小批量投产能力 [2] - ADAS智能清洗系统产业化加速,产品已取得部分定点,并前瞻性布局机器人领域作为第三增长曲线 [3]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6.8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0.5%,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7.7%,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1.6%,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 [2] - 盈利预测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下调为2.1亿元、2.4亿元、3.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6倍、58倍、47倍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12.50亿元、15.0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0%、15.0%、20.0% [4][9] 业务发展 - 公司深耕汽车行业,客户包括宝马、本田、现代、比亚迪、吉利、长城、博世、大陆等 [1] - 清洗业务方面,公司前瞻布局主动感知清洗系统,受益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落地 [1] - 电机业务方面,公司已在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的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向更高集成度的系统产品发展 [1] - ADAS智能清洗系统已通过客户对Waymo、美团、小马智行、滴滴、菜鸟、北美新能源客户等终端进行适配交样 [3] - 公司正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新赛道,以谐波磁场电机方案为基础,为直线关节电机、旋转关节电机、灵巧手电机定制化开发解决方案 [3]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新能源车销量340万辆,环比增长12% [1] - L3+级别的Robotaxi、无人快递物流小车等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带来ADAS智能清洗系统增量需求 [3]
再创历史!英伟达市值一夜突破5万亿美元,今年涨幅56%,黄仁勋晋升全球第八富豪
量子位· 2025-10-30 09:06
市值里程碑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达到5.03万亿美元[1][3][10] - 公司股价在2025年10月29日一度上涨5.44%,盘中触及212.19美元/股,收盘价为207.04美元/股[2][9][10] - 2025年开年至今10个月内,公司股价已暴涨56%[5] 行业地位与规模对比 - 公司当前市值超过AMD、Arm Holdings、ASML、博通、英特尔、泛林集团、美光科技、高通和台积电的总和[5] - 公司市值超过标普500指数中的整个公用事业、工业和消费品板块[6] - 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微软市值为4.03万亿美元,排名第三的苹果市值为4.00万亿美元,与第一名公司拉开一万亿美元差距[13][14] 市值增长轨迹 - 公司市值从1万亿美元飙升至5万亿美元仅用两年半时间[9][10] - 具体突破历程:2023年5月底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6月突破3万亿美元,从3万亿到4万亿用时1年1个月,从4万亿到5万亿仅用3个多月[22][23] - 对比同行:微软从1万亿到4万亿用时近6年,苹果从1万亿到4万亿用时7年有余[16][19] 人均市值与员工规模 - 截至2025年1月,公司在全球拥有约3.6万名员工[11] - 按当前市值计算,每位员工平均创造1.38亿美元市值[11][12] 创始人财富与持股 - 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持股价值约1792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八名[6][47][49] - 其财富在福布斯榜单中排名第八,净值为1796亿美元,较前期增长5.2亿美元,涨幅2.96%[49] 近期市值上涨动因 - 直接原因是2025年10月举行的GTC开发者大会宣布多项技术革新和产业合作计划[25] - 大会关键亮点包括:与美国能源部合作打造7台新型超级计算机,采用10000块Blackwell系列GPU[26];Blackwell芯片在五个季度内预计出货600万个处理器单元,增速为上一代产品Hopper的五倍[27];发布开放系统架构Nvidia NVQLink以加速量子计算研发[28] - 预计到2026年底,Blackwell和下一代架构Rubin的累计营收将达5000亿美元,远超2025财年上半年刚突破的1000亿美元营收[31][32] 技术产品路线与产能 - Blackwell芯片已在亚利桑那州全面生产,下一代架构Rubin加速部署中[31] - 公司公布GPU三年计划:到2028年推出Feynman架构,承诺每年一次重大更新[34][35] - Blackwell芯片系列全年产能已被锁定,明年的订单仍在追加[41] AI浪潮中的核心地位 - 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公司是AI热潮最大受益者,两年间股价上涨12倍[38][39] - 全球AI头部公司包括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Meta、亚马逊、微软Azure等均在核心基础设施中使用公司GPU[39] - 公司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建设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配备数百万块GPU,公司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39][40] 公司战略与哲学 - 公司专注"0亿美元市场",即未来潜力巨大的创新领域,实现从游戏显卡到AI加速芯片的转型[54] - 公司在AI、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领域均处于基础设施层,占据稳定优势[54] - 公司以高强度工作文化著称,但离职率较低,创始人强调高投入与高回报[54]
理想ICCV'25分享了世界模型:从数据闭环到训练闭环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30 08:56
公司智能驾驶发展路线 - 公司智能驾驶发展经历了从规则时代的轻图和无图,到基于AI的E2E+VLM快慢双系统,再到VLA司机大模型的演进 [6] - 在以上四个方案中,导航模块是重点突出的部分 [6] 数据闭环系统能力 - 公司数据闭环流程包括影子模式验证、数据触发回传、云端数据挖掘、自动标注、生成训练集训练模型及模型下发验证 [9] - 数据回传过程已实现一分钟内完成 [10] - 公司目前拥有15亿公里的驾驶数据,并通过200多个触发器生产15-45秒的片段数据 [10] - 端到端量产版本的MPI已达到220+,相较于24年7月底版本提升了约19倍 [12] 自动驾驶下半场战略转向 - 行业观点认为自动驾驶已进入下半场,需从数据闭环转向训练闭环的新模式 [17][20] - 数据闭环存在局限性,难以完全解决长尾场景收敛问题,例如交通管制、烟花燃放和突然变道等场景 [15] 训练闭环核心技术栈 - L4级训练循环的核心由VLA司机大模型、强化学习和世界模型构成 [22] - 轨迹优化结合了VLA的Diffusion技术和基于世界模型的强化学习 [22] - 强化学习范畴不仅包括RLHF,还涵盖RLVR和RLAIF [22] - 世界模型主要用于场景重建和新视角复原 [22] - 闭环自动驾驶训练关键技术栈包括区域级别仿真、合成数据和强化学习 [24] 仿真与生成技术进展 - 仿真依赖场景重建技术,具体包括视觉/Lidar重建、区域重建、多趟重建、场景编辑和风格迁移 [25] - 合成数据通过多模态生成技术获取,如视频/点云生成和神经渲染 [25] - 强化学习依赖于智能体、3D资产以及评测和奖励机制 [25] - 公司在重建到生成的方案上取得进展,例如Feedforward 3DGS技术可直接由视觉输入得到结果,无需点云初始化 [26] - 公司在重建领域有两篇顶会论文,联合重建与生成领域有一篇顶会论文,生成领域有三篇顶会论文 [26][29][31] - 生成技术的应用涵盖场景编辑、场景迁移和场景生成 [33] - 公司在数据配比方面进行了大量优化工作 [35] 训练闭环关键挑战与系统能力 - 可交互的智能体是实现训练闭环的关键挑战 [37] - 系统能力作为增强引擎,世界模型提供仿真环境,3D资产构建多样化场景,模拟智能体进行交互式行为建模,奖励模型提供准确反馈以增强泛化能力,GPU工程加速推理过程 [38]
享道出行赴港IPO,上月减资37.56亿元补亏
搜狐财经· 2025-10-30 08:06
来源:泰山财经 享道出行成立于2018年4月,前身为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吴冰。公司主要业务 为提供网约车及车辆租赁服务,并正在推进Robotaxi服务商业化运营落地。 据统计,在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享道出行先后获得来自阿里巴巴及宁德时代合约3.3亿元A轮融资,原股东及Momenta合约9.98亿元B轮融资。今 年6月,公司再获13.05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国有资本。 在上述融资完成后,享道出行注册资本达到41.06亿元。此前,享道出行7月14日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将减少注册资本专项用于弥补公司亏损。企查查显 示,9月25日,公司注册资本减少37.56亿元至3.5亿元,并完成股改。 股权结构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上汽集团及其旗下常州赛可移动出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6.43%、68.94%,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高行 (天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初速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仪享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6.47%、5.29%、5.21%。 经营业绩方面,享 ...
传统规划控制不太好找工作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30 08:04
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岗位的职责范围正在扩大,不再仅仅是逻辑兜底,端到端和VLA的量产趋势正在蚕食传统规划控制的生存空间 [2] - 行业秋招面试更看重规则算法与端到端技术的结合,仅掌握传统规控基础已难以获得优质offer [2] - 工业界实际关注的加分项包括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规划问题,例如Contingency Planning和博弈式交互规划经验 [2] - 业内核心议题是明确端到端技术与传统规划控制在量产中的角色定位,前沿算法如一段式、二段式、自动驾驶与大模型及VLA是未来PnC岗位必须掌握的内容 [2] - 端到端自动驾驶是近两年的热点,传统规控工程师需了解其与传统方法的优劣及实际落地中的数据驱动收益最大化策略 [29] 课程核心目标与定位 - 课程设计直面工作难点和实际量产问题,旨在教授业内使用的经典方案、热门端到端方案以及两者在实际落地中的融合方式 [6] - 课程重点的两个工程项目可直接写入简历,尤其适合缺乏相关实习经验或简历项目不突出的学员在秋招前提升竞争力 [6] - 课程为小班教学,招收学员不超过50人,主打保姆级陪伴与教学,学完目标对标2年算法工程师经验 [7] - 课程后期提供求职辅导,包括修改简历、模拟面试和推荐工作机会,以助力学员拿到offer [8] - 课程适用于有一定实习或工作基础的学员,非面向纯小白,购买本课程可免费获赠一套基础课程 [12]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 课程使用C++和Python作为主要开发工具,所有代码将开源,学员需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 [15] - 课程第一章将全面复盘规划控制基础算法,建立学员对领域的整体概念和全局视野 [20] - 第二章将利用基础算法构建完整的决策规划框架,包括路径-速度解耦框架、时空联合框架及数据驱动框架 [21] - 第三章聚焦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规划问题,讲解系统性解决方案Contingency Planning,从理论到代码全方位掌握 [24] - 第四章讲解博弈交互式规划方法,通过Dynamic Game Model理论实现自车与他车的联合轨迹优化 [26] - 第五章新增端到端自动驾驶内容,涵盖一段式、二段式端到端以及VLM & VLA技术 [29] - 第六章提供PnC岗位面试辅导,包括简历修改、模拟面试及面试技巧传授 [31] 课程附加价值与成果 - 根据反馈,前两批近100名学员已成功获得华为、百度、地平线、Momenta、小米、极氪及蔚小理等公司的offer [10] - 讲师宁远老师将提供一对一简历修改和Offer选择指导,实现保姆级陪伴 [10] - 课程提供价值1000元以上的附加福利,包括首次免费简历修改(价值500元)和赠送基础课程或满减券(价值500元) [33][36] - 学员在开课一周内仍可对导师专业性提出质疑,经核实后可申请全额退款 [43]
上海Robotaxi冲刺香港IPO:上汽阿里Momenta都是股东
36氪· 2025-10-30 07:50
公司概况与IPO动态 - 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出行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港股IPO [2] - 公司定位为国内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 [2] - 公司最早成立于2018年,由上汽集团出资组建 [9]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7.2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3.9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6.3% [3][5] - 毛利从2022年的4948.7万元人民币显著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1亿元人民币 [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 [5] - 销售成本相应增长,2022年为46.8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59.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为26.7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率显著收窄,2025年上半年较2022年缩减接近80%,且经营现金流已转正 [8]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注册司机超过106万名,自有车辆约20,000辆,业务覆盖全国95个城市 [13] - 2024年日均订单超过60万单,全年交易总额超过5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 [13] - 在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市,按交易总额计排名第一,按完单量计排名第二,显示出区域优势 [13] - 网约车业务是绝对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收入49.9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78.0% [16] 战略布局与股东结构 - 公司通过引入Momenta、阿里巴巴旗下天津高行、宁德时代等产业链关键投资者,向Robotaxi转型 [10][11][16] - 上汽总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同控制公司75.37%的股权,阿里巴巴旗下实体持股6.47%,Momenta旗下实体持股5.29% [10] - 公司具备联动汽车制造、自动驾驶、地图服务、电池供应等领域资源的独特能力 [16] - 招股书未明确披露当前Robotaxi车队数量及具体运营数据,但其战略规划强调L4级Robotaxi平台身份 [8][16] 行业趋势与发展环境 - 2025年Robotaxi行业正从测试阶段走向规模化运营阶段,技术成熟度提升且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7] - L4网约车的物料清单成本已与专车持平,全周期运营成本开始占据优势 [17] - 港交所放宽未盈利企业上市要求并开设"科企专线",为包括自动驾驶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提供了更畅通的融资通道 [19] - 行业出现上市潮,除享道出行外,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公司也预计或传闻将登陆港股市场 [19] - 行业竞争格局进入"战国时代",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等各方正以不同策略争夺市场 [23]
今日新闻丨北京现代EO上市,售价11.98-14.98万元!小鹏汇天打造首家飞行汽车“6S”店!四维图新押注AI战略!
电动车公社· 2025-10-30 02:31
地平线与采埃孚合作 - 地平线与采埃孚达成深度合作,将在中国联手推出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并已获得国内自主品牌车型定点,计划于2026年量产交付 [1] - 该系统以采埃孚"采睿星"计算平台为基础,核心算力采用地平线征程6P芯片,单颗芯片算力达560TOPS,是当前可获得的辅助驾驶最强计算方案 [4] - 此次合作是全球供应巨头与本土芯片企业的罕见联手,是"在中国为中国"的体现,并推动智能化领域发展 [6] 小鹏汇天低空飞行布局 - 小鹏汇天宣布在广州大学城打造中国首个低空飞行营地,并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落地全球首家飞行汽车"6S"店 [7] - 该营地规划面积超3万平方米,涵盖10大核心领域共118个应用场景,提供从看车、买车到学车、飞行的完整服务 [8][10] - 飞行营地相当于飞行汽车领域的4S店,具体操作细节如飞行执照要求、航线规定等预计随"陆地航母"上市时公布 [10] 四维图新AI战略转型 - 四维图新宣布品牌战略升级为SEEWAYAI,押注AI战略,加速从传统图商向"AI+汽车智能化"综合服务商转型 [11][17] - 公司构建"智云、智驾、智舱、智芯"四大业务体系,覆盖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 [13] - 公司投资的鉴智机器人发布PhiGo系列辅助驾驶系统,基于地平线征程6及高通芯片,最高算力超1000TOPS,标志着公司向"AI人"的全面跃迁 [15] 极氪7X产品升级 - 新款极氪7X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2.98-26.98万元,定位中型SUV [18] - 新车全系标配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H7,搭载31颗感知硬件和算力达700TOPS的英伟达Thor-U芯片,辅助驾驶能力提升 [25] - 三电系统升级900V高压架构,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370kW,CLTC续航620/802km;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585kW,0-100km/h加速时间2.98秒 [27][29] - 新车在空间、智能、性能上全方位进化,并搭载极氪魔毯空气悬架套装 [30] 阿维塔12智能化增强 - 新款阿维塔12四激光版上市,提供增程和纯电共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6.99-42.99万元 [31][32] - 增程版标配52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245km,综合续航1155km;纯电版CLTC续航最高755km,四驱版综合功率402kW [35][36] - 车型升级四颗激光雷达并搭载华为乾崑ADS 4驾驶辅助系统,有望成为同级别辅助驾驶能力最强的车型,提升智能化表现 [39] smart精灵5 EHD市场定位 - smart精灵5 EHD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9-23.99万元,车身尺寸为4705/1920/1710mm,轴距2900mm [40][42] - 新车搭载雷神电混2.0技术,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匹配3挡DHT及200kW电机,CLTC纯电续航120/252km,综合续航最高1615km [46] - 这是smart首次推出混动系统,结合豪华血统、方盒子造型和精致设计,定价低于预期,定位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市场 [48] 腾势N8L竞争策略 - 新款腾势N8L上市,售价29.98-32.98万元,定位中大型SUV,车身尺寸为5200/1999/1820mm,轴距3075mm [50] - 内饰主打科技豪华风,配备多块大屏、50英寸AR-HUD、零重力副驾等豪华配置,并搭载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系统及云辇-A [53] - 动力系统采用易三方技术,2.0T发动机匹配560kW三电机,零百加速3.9秒,CLTC纯电续航230km [55] - 产品将竞争对手瞄准问界M8和理想L8,优势在于出色的三电技术和更强的性价比 [58] 北京现代EO产品力分析 - 北京现代EO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98-14.98万元,定位紧凑级SUV,车身尺寸为4615/1875/1673(1676)mm,轴距2750mm [56][59] - 内饰配备27英寸4K双联屏、8295芯片、L2级辅助驾驶等配置,动力方面单电机版最大功率160kW,CLTC续航最高722km [61][63] - 该车型相比中国品牌在性价比上具备优势,体现了现代全球研发能力与中国产业链能力的结合 [64]
经纬恒润 | 2025Q3:营收稳健 RoboX全面推进【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9 23:34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44.64亿元,同比增长25.8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5.55亿元,同比增长2.40%,环比小幅下降1.57%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增加0.89亿元 [2][3]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8亿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0.80亿元 [2][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13%,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1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0.77%,同比提升5.8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3] 费用控制与运营效率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90%,同比下降1.93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6.04%,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2.42%,同比下降4.28个百分点 [3] - 公司费用率同比明显下降,环比保持稳定,利润改善主要得益于人员效能提升及费用减少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0月推出三大自研特种载具平台: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HAV)、无人驾驶重卡(RoboTruck)和无人驾驶公交(RoboBus) [4] - 第三代HAV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覆盖从任务发布到货物装卸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4] - 电动重卡“笛卡尔”搭载自研OMS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状态和货物信息的全程可视可控 [4] - L4级无人驾驶微型公交车搭载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确保复杂路况下的精准识别与安全决策 [4] 国际化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国际市场开拓迅速,获得多个国际OEM/Tier1客户定点,包括Stellantis、Scania、Magna等 [5] - 公司在天津、南通、南昌及马来西亚设立四大生产基地,建立完善集成供应链体系 [5] - 研发和服务中心覆盖中国、美国、欧盟及东盟地区,天津工厂通过国际知名整车厂供应商审核 [5] 未来业绩预测与市场定位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73.24亿元,2026年90.43亿元,2027年107.48亿元 [6][7]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0.52亿元,2026年3.90亿元,2027年6.14亿元 [6][7]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43元,2026年为3.26元,2027年为5.12元 [6][7]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