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搜索文档
“摸着中国过河”,越南一把彻底取消计划生育,急什么?
36氪· 2025-06-16 10:39
越南的人口红利,正在加速消失。 近日,越南通过了《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立即生效。新法规规定: 每对夫妻及个人可基于平等原则,依据年龄、健康状况、学习条件、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及育儿能力等因素,自主决定生育时间、子女数量及生育间隔。 也就是说,此前的规定限制"夫妻及个人仅允许生育一至两个孩子"彻底作废了。 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动作。要知道,中国在2015年放开"二孩"政策时,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54。而越南目前的生育率水平,仍然为1.91,在全世界处 于中下游水平。 为什么还处在人口黄金期,被很多人视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越南,居然开始"招工难",突然拉响了人口警报? 事实上,越南如果再不扭转人口结构,恐怕连"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影子都要看不见了。 越南的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其实非常令人意外。 众所周不知的是,越南其实从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甚至还是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 此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只对公务员群体严格执行,超生只罚几百元人民币;在民间,男性娶好几个老婆是常态,所谓"大婆""二婆",甚至能和谐相处。 因此,虽然越南从80年代起号召"每对夫妻生育1至2个孩子",但是从2002年到2021年,越南的总 ...
印度国运断了!制造业越搞越亏,靠啥跟中国拼?
搜狐财经· 2025-06-10 22:29
制造业发展困境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14年的16 5%下降至2024年的14 1%,十年间工业化进程出现倒退[1] - 高铁建设项目严重滞后,508公里线路原计划2022年通车,但到2024年仅完成10公里,延期至2028年,主要因土地征收困难[1] - 缺乏重工业基础,高端制造依赖进口设备原材料,2024至2025年贸易赤字达1890亿美元,其中对华逆差992亿美元[4] 土地与劳动力问题 - 政府缺乏权威导致基建项目受阻,地主势力强大,土地征收需逐个谈判,严重影响工程进度[1] - 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难以流向工厂,阻碍制造业发展[3] - 地主获得高额补偿,但佃农赔偿无保障,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3] 教育与人力资源 - 教育质量低下,2022年三年级学生无法阅读一年级课文,六年级40%学生不会除法[3] - 印度将"会写自己名字"定义为识字,难以培养合格工人[3] - 职业选择偏好软件业,2025年软件业占GDP达10%,但制造业缺乏有纪律、懂技术的工人[3] 政策与产业链 - 莫迪政府投入230亿美元扶持制造业,但四年后失败,因过度依赖美国产业链重组而非练内功[6] - 退出RCEP、参与四方联盟等外交策略未能带来预期收益[6] - 中国低端制造业整合能力强,如打火机产业可在一个县内完成全产业链,成本极低,印度无法竞争[3] 战略失误 - 印度将发展希望寄托于美国打压中国的机会,而非自身改革,导致政策失效[6] - 军事项目如"阿琼坦克"长期失败,暴露工业能力不足,难以获得国际认可[6] - 系统性短板包括土地改革停滞、教育落后、产业链不完整,阻碍工业化进程[6]
史上最猛的“抢人大战”,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5:34
文 | 付一夫 城市"抢人大战",风云再起。 进入2025年,全国各地忽然又掀起了新一轮人才争夺的浪潮。比如,广州南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 费住宿和面试路费补贴,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还可分别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 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0个月;苏州提出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顶格支持,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 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还有许多城市也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试图吸引各路人才的加盟。力度之大与 诚意之深,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01 "抢人大战"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8年前后就曾出现过。 犹记得那时,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为代表的一众二线城市,先后放出"送户口""送房 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希望以此来提升城市活力并推动经济发展。而那场"抢人大 战"的范围,足足涉及数十个城市之多。 与之相比,本轮"抢人大战"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参与城市范围与层级的显著拓展。 2018年前后的那场"抢人大战",主角其实是二线及以下城市,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受到人口规模 控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表现相对克制。不过在202 ...
越南为何放宽维持了36年的生育限制?
第一财经· 2025-06-08 20:57
越南生育政策修改 - 越南国会通过《人口法令》修正案 删除"每对夫妻生育一或两个孩子"的限制 改为由个人或夫妻自主决定生育数量 [1][4] - 原政策自1988年实施 规定女性最早22岁生育 男性24岁 两胎需间隔3年 [5] - 2020年已开始政策松动 鼓励30岁前结婚 35岁前生二胎 并提供减税福利 [8] 生育率持续下降 - 总和生育率连续3年低于2 1的更替水平 2024年降至1 91 大城市下降更明显 [5][6] - 胡志明市年轻人因经济压力大 社交圈缩小 婚育意愿降低 [6] - 若趋势持续 2054年人口将负增长 203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5][10] 人口结构变化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9年11 9%将升至2050年25% 老龄化速度全球前列 [10] - 性别比例失衡 2024年新生儿男女比111 4 远高于103-107自然水平 [10] - 政府拟将胎儿性别鉴定罚款从8278元提高至2 76万元以遏制人为干预 [10] 经济影响 - 当前年轻劳动力充足 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 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10] - 卫生部警告低生育率将导致劳动力短缺 威胁长期经济发展 [9] - 专家建议提升人口素质以延长人口红利窗口期 [1]
越南为何放宽维持了36年的生育限制?已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第一财经· 2025-06-08 17:25
越南生育政策调整 -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删除了"每对夫妻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的表述,改为由个人或夫妻自主决定生育数量 [1] - 越南1988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最多生育两个孩子,但2024年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 91,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2 1 [1][3] - 政策调整背景是总和生育率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2 01,2023年1 96,2024年1 91),若趋势持续,2054年后人口将负增长 [3][5]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越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9年的11 9%预计升至2050年的25%以上,2038年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5] - 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生育率下降更快,年轻人因经济压力、社交圈缩小导致婚育意愿降低 [4] -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持续,2024年新生儿男女比为111 4 100,高于103-107的自然水平 [6] 政策应对措施 - 2020年越南推出新政鼓励30岁前结婚、35岁前生二胎,并提供减税福利 [5] - 越南卫生部提议将胎儿性别鉴定的罚款从3000万越南盾(8278元)提高至1亿越南盾(2 76万元)以遏制性别失衡 [6] - 政府计划从单纯控制生育转向综合人口发展视角,但短期内提高生育率仍面临困难 [5] 经济与社会影响 - 越南当前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但老龄化加速可能缩短红利窗口 [5] - 专家建议在鼓励生育的同时提升人口素质,以延长人口红利效应 [1]
越南,刚刚废除计划生育,真的假的?
36氪· 2025-06-06 18:14
越南人口政策转变 - 越南国会批准《人口条例》修正案,取消生育限制,允许夫妇自主决定生育[3] - 标志着越南实行37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取消[4] - 政策转变早有迹象,越共中央今年2月取消对生育三胎党员的纪律处分,卫生部3月提出放弃二孩限制[5] 越南人口现状 - 越南总生育率1.91,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胡志明市生育率仅1.3[5]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19][20] - 人口增长主要依赖老年人寿命延长,平均寿命73.7岁[18] 越南人口结构变化 - 1945年独立时人口2000万,1976年统一时达4700万[11] - 2022年粗出生率千分之15.2,死亡率千分之6.1,人口仍增长但新生儿数量少[13][14] - 预计2051年人口达1.07亿峰值,之后将下降[50] 越南农业基础 - 拥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两大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34] - 2023年大米出口820万吨,创汇48亿美元[36] - 成为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不同于印尼和菲律宾等粮食进口国[35] 越南经济发展挑战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的说法流行,但工业基础等仍有待提升[46][47] - 人口黄金期即将结束,发展窗口面临关闭[50][53] - 需在有限时间内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红利[52]
香槟开早了大半年!GDP超日本“坐四望三”,印度还是太超前
第一财经· 2025-06-03 22:11
印度GDP增长前景 -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CEO宣称印度经济体量已达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1][3] - IMF预测印度2025财年GDP为41870.17亿美元,以5.86亿美元微弱优势超过日本41864.31亿美元[4] - 印度经济界人士认为未来2.5-3年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3]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2024财年印度GDP同比增长6.5%,虽低于2023财年9%但仍保持高位增长[8] - 物价上涨放缓促进消费恢复,政府与企业大规模投资支撑经济增长[8] -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2000-2019年仅增长2000亿美元,年均增幅不足0.25%[4]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升反降,"印度制造"计划进展缓慢[8] - PLI计划实施4年仅完成1519.3亿美元产值,为目标的37%,补贴发放不足8%[9] -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8] 人口与就业挑战 - 劳动力参与率低,女性参与率尤其不足[9] - 正规部门未能创造足够就业机会,每年数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9] - 人口红利转化需良好教育、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10] 人均收入与财富分配 - 2025财年印度人均GDP约2800美元,全球排名第140位[5] - 最富1%人口拥有全国40%以上财富[5] - 剔除收入前5%人口后,剩余人口人均收入仅1130美元[5] 政府政策目标 - 莫迪政府提出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8] - 竞选宣言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打造全球制造中心[8] - 试图利用地缘格局变化吸引制造业投资[9]
【环时深度】印主权大语言模型评价两极分化,“印度AI使命”进展如何?
环球时报· 2025-06-03 06:58
印度AI发展现状 - 印度发布主权大语言模型Sarvam-M引发两极评价 支持者称其为"里程碑式一步" 批评者指出其发布头两天下载量仅334次 [1][3] - 另一政府支持的基础大语言模型Param-1发布后下载量仅12次 凸显印度AI发展面临的挑战 [3] - 印度在GitHub AI项目贡献占比达19.9% 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23.4%) [4] - 印度AI技能普及率全球第二(2.5分) 专业人士AI技能集中度是平均水平两倍多 [4] - 65%印度人使用过AI工具 是全球平均水平(31%)的两倍多 [4] - 印度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生成式AI可能性比亚太同龄人高30% [4] 印度AI优势领域 - 多语言模型开发优势显著 拥有24种官方语言 本土企业已在东南亚和南亚市场赢得订单 [5] - 拥有200家生成式AI初创公司 全球近15%的AI工作者来自印度 [8] - 每年输出约150万名STEM毕业生 工程师数量全球领先 [8] - 在个人设备、商业、电信等AI领域获得不少专利 [6] 印度AI战略与投入 - 2024年3月启动"印度AI使命" 5年预算超1000亿卢比(约84亿元人民币) [7] - 计划3-4年内推出自主研发GPU 10个月内推出基础AI平台 [7] - 预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初创企业融资 研发资金仅1.1亿美元 不到总预算1/10 [9] - 研发支出占GDP仅0.6% 远低于AI强国3-4%的水平 [9] 印度AI面临的挑战 - 2013年以来私人AI投资仅112.9亿美元 远低于美国(4709亿)和中国(1193亿) [5] - 2023年AI研究出版物占比9.2% 低于中国(23.2%)和欧洲(15.2%) [5] - "负责任AI"研究论文仅42篇 远少于美国(669篇)和中国(268篇) [5] - 2010-2022年AI专利仅占全球0.5% 远低于中国(60%)和美国(20%) [6] - 高质量印度特有数据缺乏 本土语言在线出现率低 影响大模型训练 [9] - AI人才缺口达21.3万 约30%顶尖人才外流至硅谷 [8] AI对印度就业影响 - 预计2025-2030年印度将面临38%的"技能颠覆" 金砖国家中最高 [10] - 约1620万人需要提高或重新学习技能 [10] - 部分行业已受影响 如某公司近半客服岗位被AI取代 [10] - 60%以上经济依赖服务业 特别容易受AI冲击 [11] - 50%印度员工担心被AI取代 比例高于发达国家(33%) [11] 印度应对措施 - 国家AI技能框架建议从六年级开设AI课程 目标每年培养超100万数据科学专业人员 [13] - 2019年起与微软等合作 在2.2万所学校将AI设为选修科目 [13] - 94%印度专业人士认为AI技能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12] - 计划通过政策激励 加大AI研发投入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技术红利 [12]
印媒:第四大经济体,给印度带来什么?
环球时报· 2025-05-30 07:07
印度GDP增长与结构性问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印度GDP将达到4 19万亿美元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1] - 印度经济排名从10年前的第10位跃升至第5位 但GDP绝对值衡量经济实力具有欺骗性 [1] - 国家真正强大需将财富转化为全民福祉 而非仅追求经济总量 [1] 经济结构失衡与财富分配 - 印度经济依赖低附加值服务业 缺乏大规模工业化和创新突破 [2] - 2025年印度人均GDP预计为2800美元 全球排名第140位 金砖国家中最低 [2] - 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全国40%财富 前5%人口剔除后剩余人均收入仅1130美元 [2] - 经济权力高度集中 大财团主导电信 基建 数字支付 零售等关键领域 [2] 人类发展与社会福利滞后 - 2023年印度人类发展指数得分0 685 全球排名第130位 远低于其他金砖国家 [3] - 南部和西部地区HDI与人均收入较高 中部和东部发展严重滞后 [3] - 经济增长未转化为体面就业 医疗 教育等基本服务提升 [3] 人口红利与就业挑战 - 印度中位年龄低于30岁 但劳动力参与率低 女性参与率尤其不足 [4] - 正规部门未创造足够就业机会 每年数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 [4] - 需结构性改革教育 劳动法规和就业创造 否则人口红利将转为人口灾难 [4]
赶日超德,我排第四!印度宣称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16
印度经济规模与排名 - 印度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经济规模达4万亿美元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2025年GDP将达4.19万亿美元,巩固其第四大经济体地位 [2] - 印度国家转型机构预计该国可能在2.5至3年内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 经济增长与挑战 - 印度人均GDP从2013-14财年的1438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880美元,实现翻倍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印度2025-26年经济增长预期至6.2%,低于此前6.5%的预估 [5] - 经济学家指出印度需维持8%的年均增长率才能实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 [5] 制造业表现与结构 - 制造业占印度GDP的17.2%,但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仅为1.8% [5] - 2009-2023年印度商品出口增长超一倍,但制造业出口份额十年未显著提升 [5] 发展战略与人口红利 - 印度国家转型机构提出六大发展重点:宏观经济策略、公民赋权、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全球领导力、治理强化 [3] - 印度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未来20-25年将受益于人口红利推动快速增长 [2] 收入水平与均衡发展 - 经济学家强调需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当前2880美元的人均GDP仍偏低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