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

搜索文档
重磅 | 克而瑞2025年1-5月湖南房企销售榜单发布(含岳潭株衡郴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6-16 06:50
2025年5月,湖南房地产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中显现新格局。国央企凭借资源整合力与战略深耕持续主导市场,包揽销售榜单头部阵营;而本土民企则以灵 活的产品策略和区域聚焦实现突围,部分企业名次跃升超10位。与此同时,地级市分化态势显著,本土房企深耕区域,品牌房企多点开花,形成了多元 化、多层次的市场格局。 榜单维度 湖南重点房企成交金额排行榜 地级市房企/项目榜 株洲、岳阳、湘潭、郴州、衡阳 湖南省 榜单 地级市 榜单 First Frost 企业榜单解读 1 国央企头部效应明显 2025年1-5月湖南房企榜单三甲格局为【华润置地】、【中建信和】、【招商蛇口】,头部市占率超22%。 【中建信和】作为本土国央企代表,以19.75亿元业绩位居榜二,销售动力强劲。企业完成湖南8个城市覆盖,其中长沙为核芯重仓区域。 【招商蛇口】以15.68亿元业绩位列第三,依托招商蛇口江山境、招商蛇口天青府、招商蛇口璀璨学府三大热盘"多核驱动",凭借优质的产品力和良好的 市场口碑,实现了销售流速与品牌影响力的双丰收。 2 三成房企排名同比上升 本土民企表现亮眼 8家跻身TOP10 2025年1-5月,在湖南重点房企商品房全口径销售榜单中,国 ...
当前为何要重视建筑央企港股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 2025-06-15 15:29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gszqdatemark 2025 06 15 年 月 日 当前为何要重视建筑央企港股投资机会? 央企港股估值极低,A/H 价差大,股息率具备较强吸引力 。截至 2024/6/13,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的 H 股 PE( TTM)均小 于 4 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 PB( MRQ)均小于 0.4 倍,建筑央企港股估值处于极低位置。从 A 股与 H 股的价差看,两地上市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中冶、 中国能源建设 5 家公司 A/H 价差平均为 86% 所有两地上市公司 A/H 价 差平均为 73%),其中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 A/H 价差超过 100%。从 股息率看,我们统计的 7 家建筑央企 见表 1)H 股的平均股息率 TTM) 为 5.16%,其中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石化炼化工程 H 股股息率 TTM)均高于 5%,具备较强吸引力。 对保险等长周期资金来说,建筑央企港股配置性价比凸显。监管政策积极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等六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 作的实施方案》,预计增量中长 ...
国盛证券:当前为何要重视建筑央企港股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6-15 14:04
央企港股估值分析 - 央企港股估值处于极低位置,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的H股PE(TTM)均小于4倍,PB(MRQ)均小于0.4倍 [2] - A/H股平均价差为86%,显著高于所有两地上市公司平均价差73%,其中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A/H价差超过100% [2] - 7家建筑央企H股平均股息率(TTM)为5.16%,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股息率均高于5% [2] 长期资金配置优势 - 内地机构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可免征最高25%的红利税,税收优惠显著提升长期持股吸引力 [4] - 监管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绩稳健、股息率高、市值大的标的将成为重点配置对象 [4] - 建筑央企港股因极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对保险等长周期资金配置性价比凸显 [1][4] 财政政策与基建展望 - 2025年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6479亿元,同比多460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37%;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16835亿元,完成84%目标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4340亿元,后续仍有20-50年期国债待发行 [10] - 下半年可能扩大赤字、专项债等财政工具额度,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央企债券等"准财政"工具有望发力 [5] 建筑央企业绩预测 - 2024年建筑央企营收与业绩分别同比下降3%/12%,Q2-Q4单季业绩降幅达15%-17%,低基数效应将推动2025年下半年业绩边际改善 [8] - 专项债等资金加速投放将推动基建实物工作量落地,带动建筑央企收入提速 [8] - 建筑央企减少承接PPP等垫资项目,2024年投资性现金流流出规模收缩,自由现金流边际好转 [13] 市值管理举措 - 央国企已制定市值管理方案,将通过并购重组、分红提升、增持回购等方式推动估值回升 [13] - 建筑央企强化ROE及现金流考核,减少PPP等资本开支项目,优化投资结构 [13] - "一利五率"考核引导下,经营质量提升将驱动估值修复 [13]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交通建设PB 0.29X,2025E股息率6.4%;中石化炼化工程PB 0.79X,股息率7.1% [14][15] - 中国铁建PB 0.25X,股息率5.8%;中国中铁PB 0.27X,股息率5.3% [14][15] - 中国中冶、中国能源建设PB分别为0.29X/0.38X,2025E股息率均为4.3% [14][15]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动作频频 提升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
环球网· 2025-06-13 14:17
从回购目的来看,这6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40家因股权激励注销而进行回购,去年同期为34家;用于市值管 理的有19家,去年同期仅为4家;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有6家,去年同期为8家。 在股东增持方面,截至6月12日,今年有5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增持金额合计为73.9亿元。其中,年内 2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东累计增持金额超过1亿元,包括中国巨石获得控股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增持16.09亿元。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与股东增持稳步推进,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Wind数 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在回购方面,今年已有6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达86.72亿元。其 中,15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而中远海控、海康威视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42亿元、14.38亿 元。 进一步来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通过回购增持维护 股价,不仅体现了国有股东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重视,也有助于提升央企整体市场形象和估值水平。(南木) 此外,今年4月份,一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计划或股东增持计划。据统计,截至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 年内回购增持实施金额逾16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1
今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稳步推进。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12日,今年央 企控股上市公司有65家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为86.72亿元;有53家股东增持,增持金额合计为73.9亿 元。综合来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金额合计达160.62亿元。 新增回购增持计划稳步推进 今年4月份,一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计划或股东增持计划。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 6月12日,今年有2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回购计划(以首次公告日统计,下同),有24单是在4月份 进行的首次公告,占比88.9%;有3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55单股东增持计划,有49单在4月份进行 的首次公告,占比89.09%。 从回购目的来看,上述6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回购目的多为股权激励注销(因业绩未达标或人员异 动等原因,公司按照授予价格回购后注销),有40家(去年同期为34家);其次是用于市值管理,有19 家(去年同期为4家);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有6家(去年同期为8家)。用于市值管理的回 购增多。 "这表明越来越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开始将回购视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公司价 ...
汽车央企重组出现新动向 重构中国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
金融时报· 2025-06-12 11:14
随着数份公告的相继披露,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两大央企筹划重组事项在经过近4个月的演进后,出现了新的转折点。 6月5日,多家"东风系"和"兵装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其中,"东风系"上市公司发布提示性公告称,于 6月4日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集团通知,东风集团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 动不会受到影响。 包括长安汽车(000625)在内的多家"兵装系"上市公司则披露了兵器装备集团重组进展情况。兵器装备 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 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 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同时,长安汽车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分立后,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 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至此,重组方案明朗。 截至6月5日收盘,除保变电气(600550)外,"兵装系"概念股悉数收涨,华强科技涨13.32%,建设工业 (002265)、东安动力(600178)、湖南天雁(600698 ...
观车 · 论势 || 果断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的务实表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0:07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中,央企重组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年2月,东风与长安筹划重组的 消息一经传出,便在资本市场与产业界引发强烈震动。此后的100多天里,整个行业都在密切关注事件 的发展动向。直至6月5日,东风汽车集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密集发布重组进展公告:东风公司暂不涉 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而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成为独立央企。 这一结果虽有些出人意料,但细细思量,果断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情况的务实体现,彰显国家决策部门 立足长远、多方听取意见、审慎决策的管理智慧。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东风和长安正以强劲势头在各自赛道加速疾驰,且均取得相当亮眼的成绩。 2024年,东风新能源品牌销量达86万辆,同比增长64.4%。今年1~5月,东风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9.9 万辆,同比激增118.1%;旗下岚图、猛士科技等品牌,精准定位市场,分别在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和高 端越野电动汽车市场成功站稳脚跟。不仅如此,东风还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技术与汽车制造的深度融合, 通过与科技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力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长安汽车于2017年开启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目前已取得阶段 ...
估值与盈利周观察:6月第1期:微盘、成长领涨
太平洋证券· 2025-06-09 23:26
2025 年 06 月 09 日 投资策略 估值与盈利周观察——6 月第 1 期:微盘、成长领涨 市场估值普涨,微盘、成长领涨。上周宽基指数估值普涨,微盘股表 现最优,红利表现最弱。从 PE、PB 偏离度的角度看,食品饮料、农林牧 渔、公用事业等行业估值较为便宜。向前看,本周市场 ERP 小幅下降,处 于一倍标准差附近。 市场表现:微盘股、成长、创业板指表现最好;红利、稳定、消费表 现最弱。 太 平 洋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业表现:有色金属、通信、电子涨幅前三,家用电器、食品饮料、 交通运输表现最弱。 相对估值:创业板指/沪深 300 相对 PE 上升,创业板值/沪深 300 相 对 PB 上升。 全 A ERP:ERP 较前一周小幅下降,处于一倍标准差附近。 指数 PEG & PB-ROE: 红利 PEG 值最小,科创 50 风格 PB-ROE 值最小。 大类行业估值:原材料、设备制造、工业服务、交通运输、消费、科 技历史估值皆处于 50%以下,金融地产估值高于 50%历史分位。 一级行业估值:各行业估值分化,非银金融、有色金属、通信、电子、 农林牧渔、家电估值处于近一 ...
长安东风重组变局:长安汽车升格独立央企 重组暂停
犀牛财经· 2025-06-09 16:20
央企汽车板块重组进展 - 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发布公告,央企汽车板块重组出现新进展,涉及三大军工央企,总资产超万亿元 [2]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4]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但实际控制人未变,生产经营不受重大影响 [4] - 东风集团股份公告显示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4] 重组背景与政策推动 - 央企汽车整合可追溯至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 [4] - 2024年3月国资委主任点名一汽、东风、长安,要求加速新能源转型并实施单独考核 [4] - 2025年3月政策明确将对整车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目标打造世界级汽车集团 [4] 技术整合与创新模式 - 新组建的汽车央企将投资建设固态电池超级产线,联合宁德时代、华为共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目标实现L4级自动驾驶系统全系标配 [4] - 重组采取"中央大脑+地方四肢"模式,保留武汉、重庆制造基地,预计每年减少资源错配约210亿元 [5] 重组意义与未来方向 - 长安汽车完成央企身份升格,东风公司暂缓资产重组步伐,但顶层设计对重组决心大,未来可能继续推进 [6] - 长安与东风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领域存在业务重叠,重组可消除内耗,实现国有资本效率最大化 [6] - 央企汽车整合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意义重大 [6]
多家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亚朵回应 “枕套事件” |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7:35
南财早新闻,早听早知道。 今日关注 5、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房顺序号摇号仪式6月7日举行,经公开摇号,萝岗和 苑项目1714户申请家庭与嘉翠苑项目715户申请家庭的选房顺序号已确定。 投资要闻 近日,多家知名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点位,表达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看好。 摩根士丹利宣布,上调中国股指的目标点位。高盛也发布研报称,鉴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维持对 中国股票的增持立场。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向好、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中国资产估值相对较 低,增强了中国市场、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中长期吸引力。 宏观经济 1、6月8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二天,随着下午外语科目考试结束,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高考统考科目考 试全部结束。已有部分省份公布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湖南、湖北、吉林、江西等地,预计在6月25日 左右公布高考成绩。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达25.8万亿 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因技术升级带动需求增长显著,31个制造业大类中28个实现增长。 3、据统计,全国至少已有27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