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逾4400股下跌,石油、军工、黄金逆势走强
第一财经· 2025-06-13 16:43
2025.06. 13 本文字数:772,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作者 | 一财资讯 6月13日,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沪指跌0.75%,深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市场逾4400股 下跌。 创新药概念冲高回落,荣昌生物跌超8%,星昊医药、海创药业、三元基因、皓元医药等多股跌超 7%。 【资金流向】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社会服务等板块,净流 出汽车、传媒、食品饮料、计算机、医药生物、银行等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海能达、恒玄科技、沪农商行获净流入8.44亿元、7.15亿元、6.93亿元。 净流出方面,比亚迪、贵州茅台、五粮液遭抛售13.92亿元、13.5亿元、7.5亿元。 【机构观点】 国金证券: 油气板块炒作升温较快,贵金属板块持续性更好。 盘面上,IP经济、创新药、AI应用、新消费、算力、智能驾驶、机器人、光伏、新能源车概念股纷 纷回调;石油、军工、黄金、海运板块逆势走强。 江海证券: 高股息石油石化板块将迎来轮动机会。深圳德讯证券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刘奎军认 为,不确定性增大会降低市场风险偏好,低估值板块优势显现。华福证券许鸣鸣则认为,地缘风险不 会改 ...
收盘|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石油、军工、黄金逆势走强
第一财经· 2025-06-13 15:20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沪指跌0.75%,深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市场逾4400股下跌 [2] - IP经济、创新药、AI应用、新消费、算力、智能驾驶、机器人、光伏、新能源车概念股回调 [1][4] - 石油、军工、黄金、海运板块逆势走强 [1][4] 板块涨跌幅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幅达8.89%,主力资金净流入12.32亿,科力股份30%涨停,通源石油20%涨停 [5] - 可燃冰板块涨6.15%,主力资金净流入4.18亿 [5] - 贵金属板块涨5.14%,晓程科技涨超11%,西部黄金涨停 [5][6] - 军工装备板块涨3.21%,主力资金净流入16.20亿 [5] - 美容护理板块跌4.69%,主力资金净流出4.08亿 [5] - 互联网电商板块跌4.14%,主力资金净流出4.32亿 [5]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社会服务等板块 [9] - 主力资金净流出汽车、传媒、食品饮料、计算机、医药生物、银行等板块 [9] - 个股方面,海能达、恒玄科技、沪农商行获净流入8.44亿元、7.15亿元、6.93亿元 [10] - 比亚迪、贵州茅台、五粮液遭抛售13.92亿元、13.5亿元、7.5亿元 [11] 机构观点 - 油气板块炒作升温较快,贵金属板块持续性更好 [12] - 高股息石油石化板块将迎来轮动机会 [12] - 不确定性增大降低市场风险偏好,低估值板块优势显现 [12] - 地缘风险不会改变当前市场风格 [12] - 上证指数在3400点关键技术位面临压力,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前突破难度较大 [12] - 政策面和资金面改善叠加估值优势,A股中线向好趋势仍将延续 [12]
李书福拼了
虎嗅APP· 2025-06-12 07:59
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725亿同比增长25%,净利润22.8亿同比增长134%,季度交付70.4万辆同比增长47.6%,但市盈率不到10倍,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 [3] - 吉利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21年的6.2%增至2025年Q1的48%,有望在2025年超过50% [11][13][16] - 银河品牌成为吉利销量增长新引擎,2025年前5个月贡献了80%的销量增长 [50] - 极氪作为高端新能源品牌表现不及预期,2025年Q1增速大幅下滑至25.2%,吉利通过收购领克51%股权进行业务整合 [36][38] - 吉利资本运作能力突出,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91亿占净利润54.7%,2025年Q1其他收益35.9亿占净利润61.2% [51] 销量表现 - 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28万辆,同比增长41.6% [5] - 2018-2022年连续五年未完成销量目标,其中2019-2020年销量连续负增长 [6] - 2023年销量169万辆完成目标,2024年销量218万辆同比增长29.1% [7] - 2025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117.3万辆同比增长48.6%,相当于比亚迪的66.5%,加上沃尔沃、宝腾后达到比亚迪的85% [7][9] -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其中吉利品牌200万辆,极氪32万辆,领克39万辆 [7] 新能源转型 - 2015年提出"蓝色吉利行动"目标2020年新能源占比90%,但2021年仅实现6.2% [11] - 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至24.7%,2023年28%,2024年41%,2025年Q1达48% [13] - 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纯电和插混并行发展 [17] - 插混车型占比从2023年Q1的8%快速提升至Q4的45.2%,2023年全年占比约三分之一 [18][19] - 2025年前5个月插混车型占比稳定在30%左右 [21] 极氪发展 - 2021年3月成立,2024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速度创纪录 [26][29] - 业务结构类似"小小比亚迪",2024年整车收入553亿占比72.9%,电池及零部件收入163亿占比22.1% [31] - 定位中高端市场,单车均价从2021年25.7万提升至2023年28.6万,毛利率从2%提升至15% [33] - 2024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但2025年Q1增速骤降至25.2% [35][36] - 2025年2月收购领克51%股权整合资源,"氪、克"组合2025年前5个月增速21.1% [38][40] 银河品牌 - 2023年推出,聚焦10-20万元区间新能源车 [45] - 2023年销量8.35万辆,2024年36.2万辆,2025年前5个月45.8万辆,累计超90万辆 [46][47] - 2024年Q3对吉利总销量贡献率19.1%,Q4提升至33.5% [48] - 2025年前5个月贡献吉利80%的销量增长,1月和5月贡献率达100% [50]
李书福拼了
虎嗅· 2025-06-12 05: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 [1] - 净利润22.8亿人民币(剔除35.9亿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34% [1] - 季度交付70.4万辆,同比增长47.6% [1] - 市盈率不到10倍,远低于部分车企30倍的水平 [2] 销量表现 - 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28万辆,同比增长41.6% [3] - 2018-2022年连续五年未完成销量目标,其中2019-2020年销量负增长 [4] - 2023年实际销售169万辆,完成目标 [5] - 2024年销量218万辆,同比增长29.1%,目标从190万辆上调至200万辆 [6] -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增幅25%),前5个月累计销量117.3万辆,同比增长48.6%,完成全年目标43.3% [6][7][9] 新能源转型 - 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1年6.2%提升至2025年Q1的48% [10][11] - 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突破25%,2024年超40%,2025年大概率超50% [11][14][15] - 采取"赛马制"布局,涵盖高/中/低档车型及多种技术路线(纯电/插混/增程/换电) [16] - 插混车型占比从2023年Q1的8%升至Q4的45.2%,全年占新能源销量三分之一 [17] - 银河品牌成为增长引擎,2025年Q1销量26万辆,贡献率77.6% [40][41] 极氪业务 - 极氪2024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但2025年Q1增速骤降至25.2% [22][30][31] - 产品定位中高端,单车均价28.6万(2023年),毛利润率15% [26][27] - 2024年营收结构:整车占72.9%,电池及零部件占22.1% [24] - 2025年收购领克51%股权,合并后增速21.1% [34][36] - 母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现金对价对应市值65亿美元 [38][39] 行业竞争 - 公司新能源战略初期观望,2022年后加速追赶比亚迪 [13][14] - 银河E5推动销量增长,2025年前5个月贡献80%增量 [40][41] - 资本运作能力突出,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91亿占净利润54.7% [43] - 需在智驾/固态电池等领域突破以获取先驱估值 [44]
跨境电商上线卖车业务:中东地区开售中国电动车
快讯· 2025-06-11 12:37
跨境电商平台业务拓展 - 阿里旗下速卖通AliExpress上线卖车业务,中东地区为首发市场,海外618期间开售 [1] - 上架车型以中国新能源车为主,包括比亚迪元、吉利星愿、小米SU7、理想L7、小鹏G9等热门车型 [1] - 部分车型已加入速卖通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1] 行业背景与平台优势 - 速卖通是"出海四小龙"中首个开展整车销售的平台 [1] - 汽车配件为速卖通强势类目,保持高速增长并积累庞大全球汽车用户,为整车出海奠定基础 [1] - 中国汽车出口势头迅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持续突破 [1]
比亚迪股份: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70港元-20250610
招银国际· 2025-06-10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港股目标价470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今年比亚迪股份销售525万辆、新能源车ASP年增4%和盈利预测575亿元不变 [1] - 认为比亚迪应付款流动性风险可控,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加强产品品质管控及相应惩罚措施 [1] - 管理层预计今年海外销售超90万辆,总销量维持20%以上增长,比亚迪长期海外销售目标40 - 600万辆,国内销售目标600 - 700万辆,王传福称年销1000万辆目标实现时间“不会太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比亚迪2024年度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合计2440亿元,约98%的其他应付款项1430亿元或跟应付供应商欠款相关,两者合计约3870亿元 [1] - 比亚迪2024年收入7770亿元,净现金740亿元 [1] 销售目标 - 今年销售目标525万辆 [1] - 今年海外销售预计超90万辆,总销量维持20%以上增长 [1] - 长期海外销售目标40 - 600万辆,国内销售目标600 - 700万辆(基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占率80 - 90%,比亚迪占其中30%) [1] - 年销1000万辆目标实现时间“不会太长” [1]
瑞达期货纯碱玻璃产业日报-20250609
瑞达期货· 2025-06-09 18:53
作,操作上建议,纯碱主力待反弹后逢高空。玻璃方面,供应端:冷修产线新增一条,周度产量减少,行 数据来源于第三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纯碱玻璃产业日报 2025-06-09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 | 纯碱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 1202 | -10 玻璃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 1006 | 9 | | | 纯碱与玻璃价差(日,元/吨) | 196 | -19 纯碱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1513365 | 117554 | | | 玻璃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1450682 | 28591 纯碱前20名净持仓 | -284020 | -49866 | | | 玻璃前20名净持仓 | -169254 | -57166 纯碱交易所仓单(日,吨) | 4273 | 791 | | | 玻璃交易所仓单(日,吨) | 0 | 0 纯碱9月-1月合约价差 | 9 | -5 | | | 玻璃合约9月-1月价差 | -60 | -3 ...
花旗力挺比亚迪:库存担忧可能过度,公司基本面依然强劲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15:42
比亚迪库存与销售分析 - 5月底国内库存稳定在60.9万辆(约2.12个月销售量),远低于市场传闻的90-120万辆水平 [1][3][4] - 2024年12月底经销商库存为45万辆,2025年4月底为60.3万辆,显示库存可控 [4] - 预计2025年底库存将降至1.26个月,支撑全年550万辆销量目标 [1][6] 销售目标与季度预测 - 2025年全年销售目标为550万辆,其中国内零售需达426万辆 [5] - 二季度国内零售需环比增长25%至30.4万辆(周均7.6万辆),近期周订单已反弹至8万辆 [5] - 下半年国内零售和批发预计同比增77.7%和54.2%,符合历史季节性规律(过去五年新能源车下半年环比增长49%-175%) [5] 出口策略与全球布局 - 2025年全年出口目标100万辆,二、三、四季度出口环比增长分别为24.9%、4.9%、0% [6] - 海外工厂产能爬坡将改变下半年出口季节性,助力平衡国内库存压力 [6] - 公司垂直整合优势显著,有望通过全球化布局提升市场份额 [6] 财务与估值展望 - 库存健康化趋势将支撑2025-2027年43%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 [7] - 花旗给予0.8倍2025年预期PEG估值,对应2025/26年34倍/22倍预期市盈率 [7] - 目标价727港元,较当前股价有80%上行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 数据表格摘要 - 2025年5月国内批发销量29.3万辆,零售28.7万辆,库存60.9万辆 [2] - 预计2025年12月库存降至1.26个月,对应68.9万辆 [2][6] - 季度批发量预测:2Q25 116.4万辆,3Q25 137.3万辆,4Q25 196.4万辆 [2]
供应有所修复,价格延续震荡
长江期货· 2025-06-09 10: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供应端5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增加,近期锂盐厂稳定生产,4月锂精矿和锂盐进口环比增加,预计后续南美锂盐进口量保持高位;需求端6月整体排产预计环比小幅增加,储能和电动车终端需求较好,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对锂电池出口有负面影响,二季度存在储能电芯抢出口需求;库存方面本周碳酸锂呈现累库状态;成本上进口锂辉石精矿CIF价周度环比下跌,部分外购锂矿生产碳酸锂厂家成本倒挂,氢氧化锂厂商成本压力较大;整体供应稳定但压力大,现货供应趋于宽松,下游电池库存累库,预计碳酸锂价格仍承压,延续偏弱震荡局面,建议待价格反弹至高位后逢高沽空,关注上游企业减产情况和正极材料厂排产情况 [4][5][6] 各目录总结 周度观点 供需状况 - 供应端:5月产量环比增加1.9%至73020吨,本周产量环比增加615吨至16013吨,4月产量环比减少9%至71652吨;皮尔巴拉矿业下调2025财年锂精矿生产指导产量,Bald Hill选矿厂计划2024年12月初暂时停止运营;2025年4月中国锂矿石进口数量为62.3万吨,环比增加16.5%,4月碳酸锂进口量为2.8万吨,环比增加56% [4] - 成本:进口锂辉石精矿CIF价周度环比下跌,部分外购锂矿生产碳酸锂厂家成本倒挂,自有矿石及盐湖企业利润有一定支撑,氢氧化锂厂商成本压力较大 [4] - 需求端:6月整体排产预计环比小幅增加;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合计出口22.3GWh,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64.2%,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73.5%;以旧换新政策和新能源车购置税延期有望支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增长 [5] - 库存:本周碳酸锂库存呈现累库状态,工厂库存周内增加403吨至33804吨,市场库存增加142吨,广期所库存减少148吨 [5] 策略建议 从供应和需求端情况看,供应稳定但压力大,现货供应趋于宽松,下游电池库存累库,预计碳酸锂价格仍承压,延续偏弱震荡局面,建议待价格反弹至高位后逢高沽空,关注上游企业减产情况和正极材料厂排产情况 [6] 重点数据跟踪 - 展示了碳酸锂周度产量、月度产量、周度库存、现货含税均价、锂精矿进口均价、月度工厂库存、平均生产成本等数据图表,还包括动力电池产量、不同原料生产碳酸锂产量占比、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相关产量及价格数据图表 [8][10][12][14][16]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6-08 14:49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碳酸锂期货价格连续九周阴跌后首次周线收阳,2025年6月6日主力合约报60440元/吨,单周涨幅1.07% [2] - 现货价格持续下跌,6月6日报60180元/吨,单周下跌500元/吨,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 [2] - 价格从2022年11月57万元/吨高点跌至2025年6月6万元/吨附近,两年半跌幅接近90% [4] 行业供需关系 - 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0年381万辆增至2024年3140万辆,碳酸锂表观消费量2023年66.7万吨、2024年93.3万吨,2025年3月环比增长28.20%至9.66万吨 [5] - 行业供给增速远超需求增速,资本涌入导致产能过剩,盐湖提锂和澳洲矿拉低边际成本 [8] - 当前6万元/吨价格下盐湖及低成本辉石矿仍有优势,高成本产能未批量停产导致供给过剩持续 [14] 上市公司动态 - 锂矿概念股数量从2020年前十几家增至45家,永兴材料锂盐收入占比从2019年0%升至2022年超50% [9] - 藏格矿业碳酸锂收入占比从2020年3%升至2024年超30%,2024年成本降至4.10万元/吨 [10][12] - 盐湖股份4万吨/年新项目转入试生产,总产能将翻倍至8万吨/年,盐湖提锂成本控制在3.50万元/吨 [10][11] - 紫金矿业2025年计划形成4万吨碳酸锂产能,耗资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控股权 [11] 生产成本结构 - 盐湖类企业成本约4万元/吨,非洲矿类6-7万元/吨,江西云母矿类5-8万元/吨 [10] - 2024年锂价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但上市公司扩产速度快于非上市公司 [10] - 2025年半数以上A股锂公司将面临盈利压力 [10] 市场底部判断 - 锂价已接近上一轮低点,行业进入"底部"区间但尚未明确止跌 [13] - 高成本云母矿和非洲辉石矿已亏损,若批量停产或形成短期支撑 [14] - 行业库存高企,短期内供需过剩格局难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