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财政部: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证券时报· 2025-09-13 02:58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19% 增加17万亿元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4% 增加26万亿元 [1] - 财政民生投入总额近100万亿元 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 [1][4] 财政政策力度 - 财政赤字率从2.7%提升至4%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2]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2] - 中央财政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预计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2] 民生领域投入 - 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4] -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4] - 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5] 社会保障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5] - 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群众4500多万人 [5] -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2024年达17522元 [5] 债务风险管控 - 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8] - 政府负债率68.7% 处于合理区间 [8] - 专项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 已发行4万亿元 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8] 融资平台转型 - 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60%以上平台隐性债务清零 [8] - 2024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专门支持化债 [8] 政策方向展望 - 财政部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内需 [3] - 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8]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
财政部: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2:42
◎记者 李苑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 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 "十四五"时期,财政部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消费 和投资良性互动,更好发挥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比如,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一共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 额超2.9万亿元。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释放乡村消费潜能,"十四五"以 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24%。 为了扩大有效投资,财政部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五年来,共安排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 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 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
8月份金融数据释放积极信号对实体经济支撑有力
证券日报· 2025-09-13 00:24
本报记者 刘琪 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8月份金融数据。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 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同比增长6.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体现了适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有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仍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有助于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个人贷款增长有所提振 数据显示,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从8月份来看,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303 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900亿元。 据业内专家分析,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 数较低,也为当前M2增速保持较高读数创造了条件。 此外,8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7月末加快0.4个百分点。M1增速上行 ...
财政部: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23:01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具有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 始终保持积极取向,既主动应对经济短期波动,加强逆周期调节,又始终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 心任务,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既注重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 择,科学把握力度节奏,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9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根据财政部的部署,未来财政发力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 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二是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 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 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气、更加从容。 实践中,这份底气也体现在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方面,从202 ...
财政“十四五”答卷:近100万亿投入民生,隐性债务有序化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59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增长19% [1] - 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1] - 民生领域投入近100万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1] 财政政策工具 - 五年赤字率从2.7%升至4% 2025年赤字规模5.66万亿元 [2] - 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支持商业银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政府债券总规模11.86万亿元 [2] -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15万个项目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基建 [3] 扩大内需举措 - 财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投入4200亿元 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3] - 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9% 实施稳岗返还和就业补贴 [3] 政府债务状况 - 2024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6] - 政府负债率68.7% 低于G20国家平均118.2%和G7国家平均123.2% [6] - 隐性债务规模从2023年末14.3万亿元降至2024年末10.5万亿元 一年减少3.8万亿元 [6] 债务管理措施 - 一揽子化债举措规模12万亿元 包括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置换隐性债务 [5] - 2024-2028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补充基金财力 五年合计4万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隐性债务清零 [5] 政策实施效果 - 个人所得税改革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 包括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3]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 200亿元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改善 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增强 [5] 未来政策方向 - 推进隐性债与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 建立统一长效监管制度 [7] - 强化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 健全偿债备付金机制防范兑付风险 [7] - 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 实施举债终身问责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 [7]
中国财长: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0:57
中国财长: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北京强调,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 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蓝佛安介绍,中国财政收入"蛋糕"越来越大,支出强度前所 未有。"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十三五"时期增加 17万亿元。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 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 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 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具有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十四五"以 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更加给力,工具更加丰富,发力更加精准,时机更加灵活。其中 包括: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 19.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财政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综合运用政府债 券、税收 ...
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56
财政政策特点 - 财政宏观调控在力度上更加给力 工具上更加丰富 发力上更加精准 时机上更加灵活 [3] - 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 战略上更加主动 战术上更加精准 [1] - 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适配性增强 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政策实施效果 - 去年9月底增量财政政策出台极大提升市场信心 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1] - 今年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接续发力 [1] - "十四五"过去4年年均增速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政策协调机制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作用 宏观调控效果显著 [2] - 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 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4] - 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加强 为财政宏观调控提供更优环境 [6] 财政政策空间 - 财政赤字率从2.7%提高到今年4% 进一步打开财政政策空间 [4] - 2024年末政府负债率仅为68.7% 低于G20国家平均118.2%和G7国家平均123.2% [4]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长期向好提供支撑 带来财政收入增长和财政实力增强 [5] 调控方式创新 - 更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 支持地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盘活经济畅通资金链条 [3] - 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带动更多社会资金 [3] - 跨周期调节解决中长期发展问题 为中长期发展找到新动能或增强发展动能 [2]
中国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8.8%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0:53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预计,展望未来,四季度对全年及"十四五"经济目标完成至关重要,加 之"十五五"规划将出台,预计增量政策将同步推出,基建、房地产等重要领域有望迎来更多利好。特别 是随着政府债券发行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金九银十"等因素影响,融资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金融数据有望回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国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8.8%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2日发布数据称,初步统计,2025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 量为433.6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42 万亿元,同比增长6.6%。 从增量来看,初步统计,2025年前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6.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66万亿 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增4851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 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对社融增速起 ...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有何特点?下一步如何发力?财政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0:45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有何特点?下一步如何发力?财政部回应 中新网9月12日电(记者 石睿)过去4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 比如,更加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通过支持地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收 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畅通地方和企业资金链条,打通循环堵点。 再比如,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 行注入资本金,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蓝佛安强调,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他进一步介绍,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 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 强。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 有底气、更加从容。 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 量。 9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回应市场关切!财政部答中证报记者问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36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 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 关于下一步财政政策、扩内需、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热点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一 一回应。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几年,财政部积极开展国际财经合作,全力 服务元首外交,以务实的财金领域成果,有力拓展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新空间,在促进全球可持 续、包容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 点速览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 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谈及财政宏观调控,蓝佛安介绍,"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财政政策空间 进一步打开。 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下 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 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