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出货交付量top1!铜箔装备“隐形龙头”是如何炼成的?
起点锂电· 2025-10-29 18:15
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国锂电发展谱写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引领"的波澜篇章。 在这场"打破国外垄断、国产替代加速"的浪潮中,一大批产业链优质龙头涌现,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与日俱增,逐步成为中国锂电发展的亮 眼"名片"。 比如,被称作电力传输的"神经网络"的电解铜箔,曾卡住中国锂电产业的咽喉。其核心生产装备——阴极辊,更是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的高端 制造"堡垒"。 此前,在核心技术、工艺制备等壁垒下,全球70%以上的阴极辊来自日本新日铁、三船等日企,订购相关企业阴极辊需提前进行下单排期,国 内铜箔企业常常面临"一辊难求"的局面。 如今,国内厂商通过技术积累已实现国产化替代,目前阴极辊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 西安航天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 代表企业,已成为这一领域国产设备的"隐形龙头"。 西安航天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其 前身是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铜箔装备厂。 01 打破外企垄断 出货交付量国内第一 2022 年 9 月,公司研制出国内首台"新一代高精度Φ 3000mm 阴极辊",并已批量交付客户 200 ...
鲍斯股份:公司将始终坚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17:37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将始终坚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1] - 公司将围绕流体机械装备产业链进行深化,向上延伸至成套解决方案,向下延伸至零部件制造 [1] 具体实施举措 - 加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1] - 积极创新销售模式并拓展销售渠道,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业务 [1]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以提升效率,并加快推进宁波、江西、重庆等新生产基地的建设 [1] - 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迭代以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1] - 加大数字化投入,通过积累产业链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产品制造与交易 [1]
市场突破新高,或持续强势表现:——2025年11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20251029
光大证券· 2025-10-29 16:0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主要受国内“十五五”规划政策提振以及中美经贸磋商、美联储降息等外部因素推动[2][15] - 港股市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AI产业趋势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整体估值偏低使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3][22] - 行业配置上,A股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震荡时则关注高股息及消费等滞涨方向;港股建议采用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的“哑铃”型策略[2][3][19][22] 市场表现回顾 - 2025年10月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截至10月28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7%,表现最佳;科创50指数累计下跌1.6%,跌幅最大;沪深300、创业板指及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1.1%、-0.3%、-1.3%[1][8] - 10月A股行业分化明显,煤炭、通信、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传媒、汽车、医药生物、计算机等偏成长性板块表现较差[1][8] - 同期港股市场有所回调,恒生香港35指数微涨0.2%,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9%、1.9%、2.3%、5.8%[1][11] A股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国内政策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强化了“产业科技+提振内需”的双政策主线,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望提振市场信心[2][15] - 外部环境方面,中美经贸磋商举行及美联储10月有望继续降息,有助于降低不确定性并抬升市场风险偏好[2][16] - 中期来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A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复,为市场增添新动力[16] - 行业配置建议:在流动性驱动行情下,中期TMT板块更容易成为主线;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先进制造板块值得重点关注;若市场出现震荡,可关注银行、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等高股息及消费板块[2][19][20][21] 港股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港股市场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AI产业趋势持续,未来可能继续震荡上行,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具备稀缺性,且整体估值仍偏低[3][22] - 配置策略建议采用“哑铃”型组合:一方面关注中美博弈背景下受国内政策扶持的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相关领域;另一方面关注具有独立景气度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同时,继续将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低波动策略作为稳定收益的底仓[3][22] 2025年11月金股组合 - A股金股组合包含10支股票:顺络电子、奥来德、中际旭创、杭叉集团、三一重工、争光股份、海尔智家、中国石油、紫金矿业、上海临港[3][24] - 港股金股组合包含5支股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3][28] - 报告提供了部分A股金股2025年及2026年的预测EPS和PE数据,例如顺络电子预测EPS分别为1.31元和1.63元,对应PE为31.6倍和25.4倍;中国石油预测EPS分别为0.91元和0.94元,对应PE为10.0倍和9.7倍[25] - 报告亦提供了部分港股金股2025年及2026年的预测EPS和PE数据,例如腾讯控股预测EPS分别为23.87元和27.11元,对应PE为24.7倍和21.7倍;中芯国际预测EPS分别为0.09美元和0.11美元,对应PE为114.6倍和93.8倍[29][31]
鲍斯股份(300441) - 300441鲍斯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9
2025-10-29 15:32
业务经营情况 - 压缩机业务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7,833.25万元,同比上升4.82%,占总营业收入比重61.74% [2] - 压缩机产品包括螺杆压缩机主机及螺杆压缩机整机两大类,主机是整机的"心脏"部件 [2] - 压缩机整机应用范围广泛,涉及轻工制造、矿山、电子、机械制造、电力、冶金、医药、食品、石油及化工等行业 [2] 产能建设进展 - 宁波沈鲍新工厂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 [2] - 江西鄱阳新工厂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 [2] - 重庆大渡口新工厂建设进展顺利 [2] - 新基地将陆续完成建设并逐步投产,以优化制造生产能力、提升效率与质量 [2]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3] - 围绕流体机械装备,向上延伸到成套解决方案,向下延伸到零部件制造,做深做透产业链 [3] - 加强关键零部件制造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拓展销售模式与渠道,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3]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3] -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培养科技人才,推进新产品研发迭代,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3] - 加强数字化投入与产业互联平台建设,实现数据驱动产业链的产品制造与交易 [3]
中国巨石(600176):深度报告:全球玻纤工业领导者,业绩实现探底回升
东莞证券· 2025-10-29 15:3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4] 核心观点 - 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行业龙头企业,业绩已实现探底回升,未来几年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1][4] - 公司凭借规模、技术、成本和市场布局优势,积极进行高端化转型,构建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4] -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轻量化和高端制造将成为玻纤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4] - 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4] 公司简介 -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领先的玻璃纤维制造商 [11]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建材(央企,持股29.22%),第二大股东为振石控股集团(民企,持股16.88%) [11] - 公司拥有六大生产基地,玻纤纱年产能超过300万吨,产品涵盖20多个大类3000多个规格 [12] 产品与业务 - 公司形成从玻纤原料、玻纤纱到玻纤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13] - 产品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粗纱和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电子布) [13][17] - 粗纱销量从2020年的208.59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30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74% [18] - 电子布销量从2020年的3.81亿米上升至2024年的8.75亿米,年复合增长率达23.10% [18] - 近年来积极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风电纱、热塑短切纱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4][21] 行业格局与需求 - 玻璃纤维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全球前六大生产企业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约70% [22] - 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56万吨,同比增长4.6%,池窑纱总产量达到726万吨,同比增长5.7% [22] - 玻纤全球主要应用领域占比为:基建和建筑材料25%、交通运输24%、电子电气18%、能源环保14%、消费品8%、其他11% [23][27] - 过去玻纤主要应用于偏周期的建筑建材等领域,现在正向风电、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拓展 [4][25][27] - 未来新能源、轻量化和高端制造将成为玻纤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4][25] 公司竞争壁垒 - 公司具备规模及成本优势,单线产能高达12万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8] - 依托自有矿山,叶蜡石资源自给率达到80%,具备强大的能源采购议价能力,吨生产成本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8]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国内下游应用中,建筑材料占34%、交通运输16%、电子电气21%、风电14%、工业设备15% [29] - 公司风电纱市占率约1/3,并成功研发出E9超高模量玻璃纤维 [29] - 实施“产能全球布局、市场全球开拓”战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中海外产能占比约25% [31] - 全球销售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家海外分支机构 [32]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04亿元,同比增长19.53%;归母净利润25.68亿元,同比增长67.51% [4][33] - 2025年单季度营收:Q1为44.79亿元(同比+32.42%),Q2为46.3亿元(同比+6.28%),Q3为47.95亿元(同比+23.17%) [4][33] - 2025年单季度归母净利润:Q1为7.3亿元(同比+108.52%),Q2为9.57亿元(同比+56.58%),Q3为8.81亿元(同比+54.06%) [4][33]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2.42%,销售净利润率为19.22%,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8.7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3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元、0.99元和1.1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倍、16.3倍及14.3倍 [4][39] - 盈利预测显示,2025E营业总收入为188.71亿元,2026E为209.98亿元,2027E为229.09亿元 [41]
午评:沪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35% 海南自贸、有色、多元金融板块涨幅靠前
新华财经· 2025-10-29 12:08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9日电(罗浩)沪深两市三大股指10月29日早间普遍高开。沪指在窄幅整理后波动上 扬,至午间收盘时涨0.37%,指数振幅0.44%;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显著高开后宽幅整理,至午间收盘 时,深成指涨0.90%振幅0.77%,创业板指涨1.35%振幅1.12%。 板块方面,开盘时,通信设备、贵金属、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靠前,互联网、半导体、家居用品等板块 跌幅靠前。开盘后,量子科技、海南自贸、PCB概念、锂矿、存储芯片等板块相继拉升,BC电池、证 券、化纤等板块在盘中异动上扬。至午间收盘时,海南自贸、有色、多元金融板块涨幅靠前,证券、通 信设备、锂矿、科创板次新股等板块亦有显著上涨。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稳步增长我国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 为100),比上年增长5.3%。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 分别为186.0、162.6、215.8和132.4,分别比上年增长4.9%、5.1%、8.1%和1.9%。结果表明,2024年中 国创新指数保持稳步增长,我 ...
图解丨“十五五” 10大核心方向
格隆汇· 2025-10-29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A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 [1] - 规划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1] 重点关注的行业方向 - 重点关注芯片半导体行业 [1] - 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 [1] - 重点关注脑机接口行业 [1] - 重点关注固态电池行业 [1] - 重点关注低空经济行业 [1] - 重点关注算力行业 [1] - 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行业 [1] - 重点关注风电光伏行业 [1] - 重点关注深地经济行业 [1] - 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行业 [1]
成长风格持续回暖,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红盘涨超2%,跟踪指数优势凸显:多元赛道+高弹性+契合“十五五”政策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06
截至10月28日,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近1周累计上涨5.61%,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截至10月28 日,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最新规模达4.71亿元,最新份额达4.17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截至2025年10月29日 10:28,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盘中一度涨超2%,现涨1.68%, 冲击5连涨。跟 踪指数创业板50指数强势上涨1.66%,成分股阳光电源上涨7.97%,三环集团上涨7.31%,先导智能上涨 6.78%,泰格医药,川宁生物等个股跟涨。 【深度契合"十五五"政策导向】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议》)正式发布。"十五五"规划明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新兴产业培育,指数高度贴合新质生产力方 向,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权重占比超80%。政策红利下,光模块(1.6T需求爆 发)、新能源(产能出清优化)等细分赛道有望持续受益。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指出,加快新能 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价值港|在血海中游泳!小鹏“重塑”小鹏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1:04
小鹏汽车的变革与生存 - 小鹏汽车在2019年和2022年两次行业危机中通过深层次自我变革得以生存 [3][5] - 2022年底至2023年底是公司管理团队思考和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变革持续到2024年 [5] - 公司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是推动根本性变革的关键人物,意识到必须重新打造公司 [5][7] - 变革涉及产品配置、组织架构、运营维护等各方面,过程非常痛苦 [7] - 何小鹏为凝聚共识,与600多名员工吃了30多顿饭以反复沟通 [7] 行业挑战与组织转型 - 造车新势力已成长为拥有数万至数十万员工的企业,变革成本高昂成为共性问题 [8] - 组织转型面临内耗和路径依赖的挑战,转型可能失败,但不转型可能缓慢衰退 [8] - 蔚来汽车在2024年试行全员经营机制等举措,但到2025年才全面推广,显示组织改变之难 [8] - 小鹏汽车在此次变革中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自我变革的能力 [8] 发展战略:木桶理论与短板补齐 - 公司将木桶效应嵌入发展战略,认为造车是一场永不停止的马拉松,不能有短板 [9] - 公司从过去技术挂帅转向重视产品和用户,补足在理解用户需求方面的短板 [9] - 公司开始从价格、成本角度考虑产品能否满足目标市场需求,思路快速改变 [10] - 通过聘请王凤英等人才加强组织能力建设,立竿见影地发现并解决了钢材采购价格问题 [12] - 认识到跑得越快对短板要求越高,人才和组织能力建设是绕不过去的事情 [12] 技术长板与AI定位 - 公司在2014年成立时就确立科技优先定位,智能化是度过2019年寒冬的核心策略 [13] - 公司定位为AI车企,正构建以AI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为核心的AI生态系统 [14][16] - 2024年4月透露正在研发720亿参数规模的自动驾驶大模型,作为L3、L4级技术基础 [16] - 2025年展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和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预计2026年交付 [16] - 2025年是公司平台化搭建AI能力的元年,旨在获得更强议价能力和更大规模效应 [16]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2.0 - 公司近期出海动作频频,开启出海2.0时代,更加重视因地制宜的策略 [19] - 在欧洲启用首个研发中心,并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合作实现本地化生产 [19][20] - 认识到全球化不能光靠出口,必须完成海外本地化建设,与当地利益保持一致 [22] - 欧洲用户需求不同于中国,例如更看重汽车尾箱容量以满足一次性采购一周用量的需求 [19] - 公司机会在于科技优先定位契合欧洲市场对科技和质量的认可度 [22] 行业前景与投资视角 - 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关键科技领域已建立起全球竞争力与产业领导力 [24] - 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仍处于中期阶段,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25] - 中国已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相对完善且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 [26] - 头部电动汽车企业正将核心技术能力向更广阔的科技应用场景延伸,如AI生态系统 [26] - 中国成长型股票估值相较于全球领先同业存在显著折价,有望逐步收敛 [25]
在血海中游泳!小鹏“重塑”小鹏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0:56
【编者按】寻找中国优秀企业,发掘市场核心价值,向全球投资者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基金报作为横跨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主流财经媒体,始终致力于挖掘资本市场优质企业的价值。 【导读】造车新势力走过11年,小鹏汽车如何两次穿越风暴?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11年前,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突然出现,搅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几十年的稳态格局。 一家造车新势力前员工向记者表示,其观察到部分造车新势力变革前,很多部门在未触及根本问题的情 况下都在做表面工作。 通过变革穿越风暴的小鹏汽车,正在迈向小步快走的阶段,但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认为市场竞 争才刚刚开始。 "我们还在'血海'中,甚至还没有游到红海。不管是小鹏汽车还是其他车企,大家都在努力地游。"何小 鹏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 造车新势力也在结束狂飙阶段,逐步驶向精耕细作的新时代。何小鹏表示,希望小鹏汽车在最近两年走 得慢一点,多把基础和品质做好,以"行稳致远"的心态做好技术、组织、商业化、全球化等四方面的工 作。 何小鹏的决心 小鹏汽车寻求自我变革 2022年,小鹏汽车面临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的多重压力,股价与汽车交付量呈现出阶段性波动。 如今,造车新势力大浪淘沙,威马、哪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