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多元资本矩阵服务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多举措协同燃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20 13:56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陆家嘴论坛聚焦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 [1] - 2025年一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 [3] - 金融机构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提供股权、债权、保险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3] - 国际机构建议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5] 上海股权投资集聚区建设 - 上海浦东新区加快建设张江、前滩等股权投资集聚区,集成科创企业、产业基金和服务机构 [7] - 张江科技投资大厦已汇集近20家基金和投资机构,打通基金注册绿色通道 [9] - 集聚区模式提升科创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效率,从"点对点"升级为"多对多" [9] 普惠金融发展 - 政策性银行需聚焦欠发达地区投放中长期贷款,大型银行发挥资金科技优势,中小银行开发个性化产品 [12] - 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需构建数字驱动的生态化体系 [14] - 上海银行提出推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建设,实现场景化普惠服务 [14] AI赋能金融业 - AI已渗透风控、合规及跨境支付领域,重塑算法交易、智能投顾等业务逻辑 [16] - 需平衡AI创新与风险监管,建立伦理审查框架并推动跨机构数据共享 [18]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 全球需协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发保险、衍生品等工具内化气候成本 [23] - 交通银行建议出台转型金融标准,创新碳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 [25] - 天气衍生品被提议作为绿色金融工具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27]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成功投放EOD项目贷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3:41
项目概况 - 金华市重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总投资24 16亿元,首期贷款0 3亿元已落地[1] - 项目位于金西片区,是金华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旅金西、康养新城"重要发展板块[1] - 项目旨在解决金西片区面临的河流生态系统受损、面源污染加剧、固体废物收集效率低等问题[1] - 项目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康养产业有效融合的路径,2022年开始实施[1] 项目内容 - 系统推进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全面提升相关流域水质标准[3] - 引入生态农业、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将项目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投入[3] - 项目完成后,金西片区水质将从Ⅲ类提升至Ⅱ类[3] - 促进周边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解决就业问题[3] - 推动商贸、交通、休闲和旅游等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 融资情况 -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作为牵头行筹组该项目[1] - 交通银行金华分行组建专项服务支撑团队,加快项目申报、审批及资金投放[3] - 建立项目预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查流程,压缩审批时限[3] - 成功组建银团并获批授信金额19亿元,为项目提供长期资金支持[3] 项目意义 - 承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使命[1] - 构建生态涵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3] - 交通银行将持续发挥绿色金融优势,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领域[4] - 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4]
【616理财节新品】南银理财鑫逸稳系列绿色主题理财 助力谱写“绿色金融”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2:48
一、践行"双碳"战略,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矩阵,释放绿色投资动能 近年来,南银理财持续扩容绿色金融产品货架,精准对接投资者绿色理财需求,同时积极布 局绿色金融与ESG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环保领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已推出多款 绿色金融及ESG主题产品,累计募集资金超4 0亿元,持续探索支持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 实践路径。 三、616理财节新品:鑫逸稳系列绿色主题产品解析 (一)产品发行概况 值此6 1 6理财节之际,南银理财重磅推出两款"鑫逸稳"系列"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一年2 2 6期":已于本周成功成立,规模突破2 0亿元。 "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半年1 3 0期":目前正处于火热发售阶段。 (二)投资策略与领域 为深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南银理财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导向,坚持金融工作 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将绿色金融与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产品矩阵、投研体系及企业 文化之中,以系统化布局助力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产品将严格践行ESG投资理念,将环境(E)、社会(S)、治理(G)因素系统纳入投资分 析框架,募集资金优先投向环保、节能 ...
平安理财入选2025全球资管500强 全球排名同比跃升17位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14
作为平安银行的全资理财子公司,平安理财紧紧围绕母行"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 向,持续提升专业投研、产品体系、渠道经营、运营服务、风险管理方面"五位一体"的能力,构建多元 化人才队伍和数据科技创新"双擎驱动"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平安理财在全球资管榜单的排名稳步上 升,充分展示了公司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日益提升的市场影响力。 自成立以来,平安理财牢记"服务实体经济、坚持为民理财"的初心,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 性,以实干争先的状态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立近五年来,平安理财累计为超1300万名客户创造 投资收益超1000亿元,平均每年提供超过2600亿元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银 行理财公司的使命与担当。 近日,欧洲权威出版集团"欧洲投资与养老金"(Investment & Pension Europe, IPE)最新发布了年度榜 单—"2025全球资管500强",57家中国资管公司进入该榜单。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平安理 财")再度进入榜单,位列全球第167位,较2024年、2023年的排名分别上升了17位和23位,全球综合竞 争力持续提 ...
“双碳”战略五年成绩单:绿贷余额超40万亿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接|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6-20 10:51
绿色金融发展成绩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40万亿元人民币全球首位绿色债券与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全球前列[2] - 2024年末中国绿色保险保额近500万亿元四大上市保险集团绿色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2] - 交通银行绿色贷款占比超10%规模约8000亿元牵头制定上海市转型金融标准推动上升至国家层面[3]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中国人保升级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覆盖20省118地市为4.1亿人提供保障创新PICC气象指数保险定价模型[4] - 中国人保发展新能源车险绿色建筑保险构建正向激励机制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负外部性纠正机制[4] - 东方汇理银行支持中国政府建立首个国际绿色框架并协助发行首个主权绿色债券[7] 行业挑战与改进方向 - 现行绿色金融标准未覆盖高碳行业转型需求电力钢铁等八大行业占全国碳排放75%面临巨大资金缺口[5] - 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足缺乏期货期权等产品制约碳价格机制形成[5] - 绿色保险环境效益核算缺乏统一标准中国人保拟率先提出方法学填补空白[5][6] 国际合作与市场互通 - 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趋同推动绿色资本跨境流动[2][8] - 德国商业银行协助600余家德国客户进入中国市场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量超1000万辆占新车销售三分之一[9] - 安永建议中国企业应对欧盟ESG合规需多元化市场布局加强供应链透明度与韧性[9][10]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共同促进更多实践成果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15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得益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市场实践的双向赋能 [1] - 交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进展,包括牵头编制全国层面的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标准 [1] - 创新推出"碳强度+ESG"等转型金融产品服务 [1] - 连续四年针对高碳行业客户开展碳排放量计量,为产品创新和风险防范打下基础 [1] 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 - 需完善政策标准,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转型金融标准 [1] - 转型金融标准需覆盖重点高碳行业,支持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降碳 [1] - 需加强产品创新,深化碳市场建设,扩大金融机构参与范围 [1] - 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如期货、期权等,完善产品定价激励约束机制 [1]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 需持续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碳核算能力 [2] - 加强碳足迹管理,助力产品创新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有效防范"洗绿""漂绿"风险 [2]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620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0 10: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矿端担忧有所降温,冶炼供应弹性饱满 [2][4] - 不锈钢负反馈传导减产增加,供需双弱低位震荡 [2][4] - 碳酸锂累库有所加速,偏弱震荡延续 [2][8] - 工业硅上方空间有限 [2][11] - 多晶硅需关注市场情绪扰动 [2][11] 各品种总结 镍与不锈钢 基本面数据 - 沪镍主力收盘价118,890,较T - 1变化410;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575,较T - 1变化50等多项期货及产业链相关数据有不同变化 [4] 宏观及行业新闻 - 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 [4] - 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5] - 印尼某镍冶炼厂产能恢复至70% - 80%,某冷轧厂暂定6 - 7月停产检修 [6][7] - 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发现环境违规问题 [7] 趋势强度 - 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7] 碳酸锂 基本面数据 - 2507合约收盘价60,420,较T - 1变化 - 60;2509合约收盘价60,060,较T - 1变化180等多项数据有变动 [8] 宏观及行业新闻 - SMM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均价与上一工作日持平 [9] - 6月19日雅保碳酸锂拍卖成交价格公布 [10] - 碳酸锂周度产量环比增加335吨,行业库存环比增加1352吨 [10] 趋势强度 - 碳酸锂趋势强度为0 [10] 工业硅与多晶硅 基本面数据 - Si2509收盘价7,470,较T - 1变化45;PS2507收盘价32,720,较T - 1变化 - 650等多项期货、价格、库存、成本、利润等数据有变化 [1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T1 Energy选定耶茨建筑公司为5GW太阳能电池工厂提供服务,预计2026年底投产 [12][13] 趋势强度 - 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 1 [13]
全文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源头活水与价值启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金融重要论述与实践
新华社· 2025-06-20 09:03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渊源 - 以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思想指引,创造性开展金融工作[6] -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实践贯穿始终,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6]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守正创新基因,普惠金融践行"民为邦本",绿色金融体现"天人合一"[7]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鲜明特点 - **政治性与专业性结合**: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位列"八个坚持"之首,2017年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2023年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10] - **效率与公平协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效率,金融扶贫机制支持脱贫攻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深化小微企业服务[12] - **自主性与开放平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A股纳入全球指数[14] 福建金融实践源头活水 - **金融体制改革**:1985年厦门首创15年金融发展战略,提出离岸金融概念,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8][19] - **金融扶贫创新**:1989年宁德下党乡升格信用社填补服务空白,首创"活立木贷款"激活林业信贷[20][26] - **风险防控实践**:1988年宁德治理"标会"乱象,1997年华闽公司债务重组成为中资企业成功案例[22][23] - **支持实体经济**:协调1800万美元科威特贷款扩建厦门机场,担保租借波音飞机解决厦航运营难题[25] 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 - **经济金融共生**: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60年27%降至10%,中国构建金融与产业共生体系避免"脱实向虚"[37][39] - **普惠金融标杆**: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宁德创新渔排养殖贷、福茶契约贷等产品[40][41] - **绿色金融领先**: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万亿元,福建推出"碳汇贷""蓝碳保险"激活生态资产[43] - **开放合作模式**: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平台治理协调[44][45] - **风险防控体系**: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9%低于全国水平,形成"党管金融+宏观审慎+功能监管"模式[24][46]
发展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2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1] - 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1] - 绿色金融当前聚焦电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以及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1] 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1.47万亿元 [1]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贷款余额8.13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4680亿元 [1] -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领域贷款余额4.81万亿元 一季度增加4269亿元 [1] 绿色金融发展挑战 - 部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需求量大 具有准公益性质 短期内难以产生充足现金流 [2] - 需解决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优势互补问题 探索生态 经济 金融协同发展路径 [2]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 中国已确立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标准体系 环境信息披露 激励约束机制 产品与市场体系 国际合作 [2] -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助于界定相关活动 避免"洗绿"和"假转型"问题 [2] - 金融管理部门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落地和国际合作 [2]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 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 用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投入 [3] - 水库等长期项目可通过REITs等金融创新工具将稳定收益转化为投资回报 [3] - 需加强系统谋划 发挥财政 货币 产业政策组合效应 扩大碳交易市场 撬动耐心资本投入新能源体系建设 [3]
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与会嘉宾共话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期货日报网· 2025-06-20 04:37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 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人民币 居全球首位 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1] -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涵盖发展目标 统计标准 产品体系 考核评价 国际合作 信息披露等方面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1] - 人民银行更新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 扩大业务边界和范围 政策标准的引领作用显著 [1] 现存问题与挑战 - 现行绿色金融标准主要覆盖纯绿经济活动 对高碳行业覆盖不足 [2] - 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未充分发挥 期货 期权等碳金融产品匮乏 制约碳价格机制形成 [2] - 支持企业降碳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出台国家层面转型金融标准 覆盖重点高碳行业 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 [2] - 深化碳市场建设 扩大参与主体范围 丰富期货 期权等碳金融产品种类 [2] - 加快碳核算 碳足迹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 [2] 气象金融创新 - 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呈现复合叠加特点 需加强天气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应将其纳入风险管理框架 [3] - 复旦大学 气象部门 期货交易所正推进基于气象指数的金融衍生品上市 中国尚未推出天气衍生品 [3] - 天气衍生品是典型绿色金融产品 有助于分散气候变化风险 未来金融与气象合作将更紧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