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开启新时代!电量破万亿,油耗狂跌,中国决胜暗招已然成为明牌?
搜狐财经· 2025-09-22 06:19
全社会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 2025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226亿千瓦时,首次突破单月万亿千瓦时大关 [3] - 该用电量相当于整个东南亚十国全年用电总量,或与德国和法国2023年全年发电量相当 [4] - 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8.0%,达到2039亿千瓦时,部分省份如河南、陕西、山东的增幅超过30% [4] 产业用电结构分析 - 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936亿千瓦时,占总消费近六成,同比增长4.7% [5] - 高技术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和光伏设备制造领域的电力消耗呈现高速增长 [5] - 第一产业用电量基数较小为170亿千瓦时,但同比增长率高达20.2%,反映农业智能化、电气化进程加速 [7] - 第三产业用电量达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数据中心、5G基站、新零售等新兴业态是主要驱动力 [7] 汽柴油消费量显著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油消费量同比下降6.95%,至7230万吨,柴油消费量下降4%,至8824万吨 [10] - 这是汽柴油消费量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 [10]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飙升至3689万辆,市场渗透率达44.3%,上半年替代了至少1660万吨汽油消费,占总消费量的18.67% [12]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与技术优势 - 以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为例,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约11度,燃料成本比燃油车降低约88% [14] - 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智能化驾驶等方面技术进步显著,体验优势超越传统燃油车 [14] 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 202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3.49亿千瓦,其中风光新增装机量3.58亿千瓦 [18] - 2025年风光发电量达1.83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8.1%,且比例持续快速攀升 [18] - 政策明确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的目标 [18] 电力优势与全球AI竞争 - 2025年中国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的32%,相当于美、日、印三国发电量总和 [21] - 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电价极低,单位瓦特算力成本比美国低40%,获得同等算力仅需美国60%的成本 [21][23] - 以DeepSeek为例,其训练成本远低于ChatGPT-3,单次推理电费仅为后者的60% [21] - 2025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对GDP贡献率超40%,AI驱动的智能制造使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 [25] - 在生成式AI领域,中国专利占比高达70% [25]
国务院:合理分类设定本国产品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1:47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 - 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 旨在提升政策透明度与精准性 过去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认定模糊执行差异较大 [2][3] - 标准要求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 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属性改变 不包括贴牌和简单包装 要求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达到规定比例 对特定产品还要求关键组件境内生产和关键工序境内完成 [3] - 标准现阶段适用于工业制造品货物 不包括农林牧副渔产品和矿产品 在政府采购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4] 标准实施安排 - 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3到5年内制定具体产品的境内生产组件成本比例要求及关键部件关键工序要求 在此之前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即视同为本国产品 [4] - 政策设置过渡期 支持企业提前做好产业布局和投资计划 避免一刀切式僵化管理 为企业提供明确预期 [2][4] 外资企业待遇 - 政策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外资企业在华生产产品若符合标准也可享受同等支持 [2][5] - 有助于稳定外资信心 减少对隐形歧视的担忧 吸引跨国企业在华布局产业链 形成内外资协同发展新格局 [5] - 特斯拉等外资企业产品已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享受与国产新能源汽车同等补贴政策 扩大外资参与度 [6] 产业影响 - 有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韧性 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减少对进口依赖 是对全球保守主义上升的战略回应 [5][6] - 通过政府采购需求侧杠杆作用 引导资源向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6]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 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推动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 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推广 [6]
城记 | 从消费高地到产业高峰 “国际静安”这样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11:04
南京西路商圈消费升级 - 路易号商业地标入驻南京西路商圈 带动周边客流量激增3倍 星巴克臻选工坊多次启动限流模式 [1] - 商圈日均客流超50万人次 同比增长62% 周边商场销售额平均实现翻倍增长 [1] - 商圈汇聚2800余个国内外品牌 国际品牌占比超70% 十四五以来新增知名品牌600余个 [3] 新兴消费业态发展 - 博新全宇宙沉浸式探索中心单日最高接待近500人次 VR设备提供金字塔探秘等沉浸体验 [3] - 《消失的法老》项目吸引超11万人次体验 企业常设场所新增印象派之夜等热门项目 [5] - 融合技术艺术与商业的新消费形态首选南京西路落地 充沛流量与购买力支撑商业创新 [5] 城市更新与空间改造 - 原四季酒店旧址改造为丰盛商业中心 新增商业和现代化办公业态 商场商户入驻率达80% [6][9] - 张园西区完成更新后成为国际品牌首发首秀重要承载地 东区改造仍在进行中 [9] - 全国首个商业中心保税仓融入城市消费场景 将仓储变为展示 保税变为体验 [9] 美妆产业创新生态 - 美创静界创新中心启动4个月吸引40余家化妆品企业入驻 规划千亿级产业集群 [12] - 逸仙集团累计研发投入约5.8亿元 打造Open Lab开放式研发体系整合全球顶尖合作伙伴 [12] - 欧莱雅美妆黑客松大赛促成与美创静界签约合作 统筹院校企业等资源推动成果转化 [13] 政府战略与产业布局 - 静安全力打造视听静界 美创静界 数通链谷三大载体 构建融合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升级 [14] - 聚焦区块链 超高清视听 美妆健康等细分赛道 通过空间集聚和政策集聚把握发展机遇 [14] - 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 数据智能 文化创意和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1]
290亿江阴「男装大王」, 冲刺港股IPO
36氪· 2025-09-21 09:54
行业趋势 - 服装巨头回归主业趋势明显 雅戈尔剥离投资和地产业务并更名为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成为国际级集团如耐克和阿迪达斯 [1] - 行业面临消费周期颓势和主业疲软的双重压力 企业普遍通过资本市场寻找突围路径 [2] - 产业升级成为行业下一阶段核心特征 呈现需求分层 供给精耕 渠道融合的特点 [5] 企业战略转型 - 海澜之家启动H股上市计划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2][5] - 公司实施多品牌集团化战略 拥有主品牌海澜之家 女装OVV 潮流品牌黑鲸 婴童品牌英氏 并独家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及HEAD服饰业务 [8] - 雅戈尔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布局 以15.3亿元收购法国童装品牌Bonpoint 同时持有UNDEFEATED和HELLY HANSEN等国际品牌 [13] 财务表现 - 七匹狼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中服装主业贡献不足3000万元 超1.3亿元来自投资业务 [1] - 海澜之家2021-2024年营收波动明显 分别为201.88亿元 185.62亿元 215.28亿元和209.5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4.91亿元 21.55亿元 29.52亿元和21.59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15.66亿元(同比+1.73%) 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3.42%) 扣非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3.83%)[10] 运营挑战 - 存货规模持续扩张 从2020年74.16亿元增至2024年119.9亿元 同期营收未同步增长 存货跌价风险显著 [10] - 海外业务规模仍较小 2022-2024年海外营收分别为2.19亿元(占比1.22%) 2.72亿元(1.31%) 3.55亿元(1.76%) 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2.06亿元(占比1.83%)[13] 管理层与资本运作 - 周立宸2020年接任董事长后推动品牌向"全家人的衣柜"转型 任内公司股价涨幅超45% [8][10] - 创始人周建平持有10.48%股权 市值约33亿元 其家族以29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2025全球富豪榜第918位 [5] - 港股IPO被视为资本国际化关键步骤 有望为海外并购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安踏成功并购路径 [13][14]
小老板绝地逆袭!2年狂卖4000万,首曝跨境顶流玩法!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27
跨境电商驱动产业带用工需求 - 产业带工厂出现强劲“用工潮”,与传统外贸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订单激增迫使工厂老板纷纷张贴招聘启事以扩充流水线人手 [1][2] - 这股“用工潮”背后的神秘推力源于云端连接的全球消费市场,即跨境电商,而非传统的线下订单回流 [2] 工厂产能扩张与“甜蜜烦恼” - 广东惠州鞋厂老板傅丽娜在SHEIN平台试水细跟高跟鞋引爆欧洲市场,月销售额突破300万,为应对需求将工厂从2000平米搬迁至8000平米新厂房,并急需扩招100多名员工,尤其缺乏视觉设计和供应链管理人才 [4] - 厨具商家秦立刚的工厂跨境业务年产值达4000万元,工厂规模扩张至万平米,仅产线仓库就聘用超过200名工人,面对下半年消费旺季正加紧招聘 [6] - 湖州方巾卖家曾超凡的店铺收获全球8万条好评,团队规模在两年内持续扩张,生意扩大的同时面临“人才越来越难找”的“甜蜜烦恼” [6] 订单模式变革打破扩产顾虑 - 传统外贸订单波动大,超前备货风险极高,工厂主因担心库存积压和订单不确定性而不敢轻易招人扩产 [8][10] - 跨境电商平台(如SHEIN)采用的“小单快反”模式,通过先小批量测试市场反应、爆款再追加订单的方式,极大降低了库存风险 [8][10] - 新模式使工厂能够根据市场趋势精准开发,实现“卖多少做多少”,生产线利用率与效益得到提升,平台提供的市场趋势数据和销售预测赋予了工厂主大胆招人的底气 [10][12] - 平台赋能持续加码,例如SHEIN在2023年启动“500城产业带”计划提供全链路支持,2025年初又推出“爆单计划”共享市场趋势和营销资源 [12] 制造业人才结构双重升级 - 跨境电商重塑了制造业的经营理念和人才结构,企业从单纯制造向综合运营转型,需要新增如视觉设计、运营等岗位以直面全球消费者 [14] - 人才需求出现“双重升级”:传统岗位技能要求提升,产线工人需要掌握更复杂的工艺技术,质检岗位不仅要懂产品还需了解不同海外市场的标准 [16] 跨境电商作为高质量出海新引擎 - 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新的外贸生态体系,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出海 [18] - 工厂通过平台直接触达全球消费者,获取第一手市场反馈并反哺产品研发创新,实现了从“客户要什么就做什么”到“预测市场需要什么”的主动式开发,这是制造能力升级的关键 [18] - 在平台展会上,来自全国产业带的卖家展示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开发的特色商品,如广东女鞋、湖州方巾、浙江厨具,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20] - 跨境电商超越了交易本身,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个体成长的新引擎,为传统制造企业打开新增长空间,并带来就业市场质的提升 [22][23]
投顾周刊: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扩大服务消费19条举措
Wind万得· 2025-09-21 06:30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扩大服务消费19条举措,重点聚焦高品质服务供给,包括开展促消费活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优化免签政策及学生假期安排等 [1][4] - 中国8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二线城市新房环比下降0.3%,降幅均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市场出现边际改善迹象 [1][4]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为年内首次降息,利率期货预期10月再次降息可能性超90% [3][4] 资本市场动态 - 全球主要股市多数上涨,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本周累计涨幅分别为1.05%、2.21%、1.22% [6] - 国债收益率表现不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本周累计上涨8个BP至4.14%,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1.19个BP至1.88% [7][9] - 商品市场方面,COMEX黄金本周累计上涨0.90%至3719.40美元/盎司,ICE布油累计下跌1.40%至66.05美元/桶 [12][13] 资管与理财行业 - 基金费率改革拟针对不同持有期限设置赎回费率下限,理财公司考虑通过直接债券交易、专户配置及投资债券ETF等路径替代短债基金 [2][4] - 银行理财新发市场由固收类主导,固收+型产品新发规模431.33亿元,占比75.49%,纯债固收型产品规模104.45亿元,占比18.28% [13][14] - 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产品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新发产品数量占比73.99%,规模占比96.33%,达到550.45亿元 [14][15] - 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8月逆势增长约3000亿元,达到32.97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18] 产业与投资趋势 -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设立呈现"潮涌"之势,上海、深圳、福建、浙江等地纷纷设立,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转型 [2][4] - 软银将在愿景基金裁员近20%,该基金目前拥有44名员工,剩余资源将更多投向人工智能领域 [3][4] - 可关注算力、端侧AI、人形机器人及智驾等产业快速推进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以及"反内卷"政策对相关行业企业利润的改善作用 [20]
中美对账之后发现,欧洲才是最大赢家!中美俄给他打了三十年的工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49
欧洲经济的三大支柱 - 欧洲的舒适生活建立在俄罗斯的能源、美国的军事保护和中国的市场这三大支柱之上 [2] 能源依赖俄罗斯 - 欧盟曾经40%的天然气和超过四分之一的石油依赖俄罗斯供应,价格比市场价便宜20% [6] - 依赖廉价俄罗斯能源使德国制造业成本比中国低15% [6] - 挪威利用油气收入建立了1.4万亿美元的主权基金 [6] - 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后,德国工业电价飙涨四倍,导致巴斯夫等巨头关闭工厂 [6] 安全依赖美国 - 北约体系下,6万美军常年驻守欧洲,美国承担70%的军费开支 [8] - 德国将节省的军费用于社会福利,其军费开支仅占GDP的1.5% [8] - 瑞典父母能享受480天带薪产假,芬兰大学生每月可获得5500元补助 [8] 市场依赖中国 - 大众汽车每销售三辆车中就有一辆销往中国市场 [9] - 瑞士名表超过一半被中国买家购买 [9] - 中国成为技术试验场,空客A320对华报价比疫情前低12%,西门子医疗设备三年降价25% [9] - 2023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份额暴涨至15%,光伏组件市场份额达到82% [9] 高福利模式面临挑战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制造业外流2200亿欧元,罢工潮席卷12个国家 [11] - 英国护士要求加薪19%,希腊教师进行抗议 [11] - 欧洲面临每年多掏3000亿欧元军费扩军,同时需应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竞争压力 [12]
万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县域产业长出内生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9:41
广东县域经济整体增长态势 - 广东57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2024年达到1.8万亿元,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2] - 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组织达1925.17万户,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45% [2] “百千万工程”下的产业投资与合作 - 全省工商联组织发动民营经济领域参与“百千万工程”上规模的投资合作项目75个,共投资总额210亿元,捐赠款项总额8220万元 [3] - 全省2066家商会与109个县(市、区)、854个镇、1105个村结对共建,推动实施产业项目421个,投资金额超356亿元 [5] - 全省11688家民营企业结对8992个村,实施项目11517个,总投资164.3亿元 [9] 新能源产业发展 - 阳山县石羊楼风电项目年均上网绿色清洁电能可达1.2亿度,全县已有14个风电项目列入省级规划 [5] - 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庆投资7.5亿元的光伏产品、设备项目 [5] - 鑫晖朗电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开展年产15GW新型光伏接线盒的项目 [5] - 阳山县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养”的高效发展路径,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新型模式 [7] 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业升级 - 温氏蛋业水台蛋鸡场项目配备智能养殖系统,120万羽产蛋鸡的养殖基地全面实现智能化 [8] - 广东海稻红农业公司将海水稻的亩产从200多斤提升至900多斤,帮助农民每亩增收1500至2000元,盐碱地改良成本从3000-5000元/亩缩减至2000元 [8] - 连平县工商联与高速公路管理处合作构建协作助农机制,累计服务企业20余家,展销特色产品80多种,助农营业额突破13万元,惠及农户近50户 [9] 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移与升级 - 清远清城区的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吸引大量珠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带动清城区时尚产业2024年1至11月产值实现437.30亿元 [11] 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 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惠州落地甘化厂改造、博罗县上良村民宿集群建设等7个重点项目,在全省共布局14个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 [6] - 惠州上良村通过“五金”增收体系,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 [11] - 乡村产业涌现出“电商+特色产业”“文旅+生态农业”等新业态 [3]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三重机遇与双向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9-20 08:54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 2025年9月美联储潜在降息概率达92% 预期联邦基金利率从4.25%-4.5%下调25-50个基点 [1] -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 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至2.3% [1] - 就业市场疲软迹象明显 为货币政策放松创造操作空间 [1] 中美利差变化影响 - 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从2023年2.1个百分点缩窄至0.3个百分点 [3] - 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150个基点 参考2019年历史经验 [3] - 航空运输业持有美元债务387亿美元 房地产企业存续美元债余额526亿美元 [3] 全球资本配置转换 - 过去12个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2430亿元 [3] - 消费电子、新能源整车、高端装备制造三大领域占比达62% [3] - MSCI中国指数外资持仓权重超5%成份股平均估值低于近五年中枢值23% [3] 人民币汇率影响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回升至101-103区间可使基础进口商品采购成本降低6.3个百分点 [4] - 铁矿石、原油等年进口规模超3万亿元战略物资领域受益显著 [4] - 服装纺织行业每升值1个百分点侵蚀行业利润空间4.7个百分点 涉及出口企业超12万家 [4] 产业韧性表现 - 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51.6 [4] - 高附加值产品利润弹性系数仅0.3 受汇率影响较小 [4] -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近期上涨9.2% 可能抵消输入性通缩缓解红利 [4] 港股估值状况 - 金融、地产板块市净率仅0.68倍 处于历史14%分位 [3]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触发价值重估 形成估值洼地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