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发挥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8-14 05:50
在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充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聚集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 动效应,有助于筑牢经济安全这个基础,把我国发展进步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有效应对 各种风险挑战。 比如,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 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自立 自强这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增强国家战略科 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战。又如,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在受到外部 冲击后较快自我适应,在受到封锁打压时维持有效运转,在极端情况下保证基本功能。因此,必须在构 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再如,随 ...
碳酸锂两日暴涨背后:“无形之手”正在重塑锂业“反内卷”格局
新京报· 2025-08-12 22:36
8月12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一度上涨9.77%,报8.88万元/吨,随后持续高位盘整,截至收 盘,涨幅为2%。 这已是碳酸锂第二日的强势上涨,就在前一天,除即将交割的LC2508外,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均涨 停。其中,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上涨8%,报收于8.1万元/吨。 这一行情的直接原因是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枧下窝锂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停产。宁德时代8月11日在互动 平台表示,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 经营影响不大。 尽管如此,此次锂矿停产,仍然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停产是打破供需平衡、催化价格反转 的关键变量;也有业内表示,深层原因是新能源产业政策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 矿产资源法实施,以及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反内卷"政策落地,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 转型。 8月12日,就在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之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 的倡议书》,呼吁全产业链协同抵制恶性竞争,推动锂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深水区:"无形的手"重构锂业竞争逻辑 中国锂电产业正经历一场全国性的合规化治理风潮 ...
全国31省最新GDP出炉,排名更新:四川第5,山东远超河南,重庆16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50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区市GDP版图再现洗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经济总量达到惊人的660535.8亿元,名义增速达4.25%,较去年同 期稳健复苏。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依然呈现显著差异,竞争日趋激烈。 东部沿海地区继续领跑,广东以68725.4亿元的GDP傲居榜首,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三省经济总量合计占据全国总量的28%,雄踞经济版图的中心位 置。 这一格局,再次彰显了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态势却呈现出显著分化。湖北省以6.22%的实际增速领衔全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 但与此同时,内蒙古、山西等资源 型省份的增长却相对乏力,凸显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 t | 川川日 | 4JUU4 | 4LJJ4 | L4JU | J. / U /0 | | --- | --- | --- | --- | --- | --- | | 5 | 四川省 | 31918.2 | 30445 | 1473.2 | 4.84% | | o | 河南省 | | 31683.8 30216.85 1466.95 | | 4.85% | | 7 | 湖北省 | 29642.6 ...
中国信达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总资产规模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达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股东权益188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1]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458.1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61.4%),收入302.99亿元(占总额73.4%),税前利润39.82亿元(占比56.6%)[1] - 金融服务业务总资产6068.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收入110.84亿元(同比增长10.7%),税前利润29.85亿元(同比增长8.5%)[1] 资本与杠杆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4%,一级资本充足率15.94%,资本充足率18.00%,杠杆比率6.1:1 [2] 不良资产业务深化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09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61.57亿元(同比增长20.3%)[1][3] - 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966.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实现收益48.56亿元(同比增长185.0%)[1] - 新增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44.33亿元,违约债券业务投放38.9亿元,落地首单30亿元法拍投资平台项目[3] 风险化解实践 - 通过债务重组、续建资金补足等方式化解房地产风险,保障4424套商品房交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近1亿元,兑付10亿元理财产品,支付5.8亿元供应商欠款,带动354亿元存量项目复工[4] - 参与多地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设计,为70多家银行提供风险化解培训[3] - 通过共益债、引入产业投资人等方式参与困境企业破产重整,维持企业生产[3] 实体经济服务 -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投放项目26个,新增投放135亿元,支持国企混改与危机救助[5] - 新能源领域投放在能源条线占比提升,重点布局光伏、风电、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 - 新经济领域新增投放64.7亿元,其中股权资产投放32亿元(占股权新增投放超2/3),支持新材料、新医药、半导体及高端装备制造[6] 子公司业绩亮点 -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5.2%),上市发行方案获证监会通过[8] - 南商银行资产规模增加220.25亿元,税前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长5.5%),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8] - 信达租赁总资产790.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14.1%),税前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60.7%)[8] - 金谷信托收入总额4.92亿元(同比增长69.7%)[8] 数字化与风控建设 - 开发风险监测平台推进"数字风控",实现风险全覆盖监测与全链条识别[7] - 境外发行10亿美元债,境内发行120亿元永续债(利率创行业新低),短债占比51.0%(较上年末降13.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6.5%[7] - "智慧淘"平台上线资产超4600亿元,累计点击量3.4万人次,14家分公司举办线上资产推介会[8] 社会责任履行 -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3亿元,消费帮扶金额近3000万元,派驻干部75人次覆盖27个省市自治区[9] - 南商(中国)绿色贷款余额17.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9亿元),制定《绿色信贷业务指引》[9]
8小时“马上住”新家?三棵树的底气来源于哪里?
新华网· 2025-08-12 13:37
市场趋势与公司定位 - 居住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重心转向存量优化,改善型需求成为新引擎 [1] - 三棵树瞄准存量房市场机遇,推出"马上住"服务解决需求痛点 [1][3] - "马上住"服务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2024年订单业绩同比增长134% [3]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组建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领衔的研发团队,首创"健康+"标准体系,严苛度超越国际认证 [4] - 鲜呼吸抗甲醛净味全效墙面漆VOC及SVOC趋近于零,获欧陆IAC金级认证 [4] - 研发投入达2.85亿元,拥有690名研发人员,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与博士后工作站 [5] 服务模式与数字化建设 - 建立全链路数字化监管体系,包括电子质保、资金监管平台和国匠认证体系 [6][7] - 全国超2300家社区焕新店覆盖120万个小区,提供局部翻新服务(最快3天交付) [7] - 2024年业务转介绍率高,印证模式创新生命力 [7] 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 - 2025年中央政策将"城市更新"置于首位,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标准 [8] - 全国计划改造2.5万个老旧小区,1-4月已开工5679个,重涂修缮市场规模或达6.1万亿 [8] - 政策驱动下"马上住"业务单月增速突破253%,匹配6万亿存量市场需求 [8]
时报论坛 | 从短期刺激向中长期结构性改革迈进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36
宏观经济指标 - 7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1] - PPI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2% 连续收缩且处于近两年最低水平 [1] - 6月工业增长6.8% 但工业就业吸纳能力弱于服务业 [2] 消费市场 - 服务消费(教育/健康)相对旺盛 但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 降幅较6月扩大1.3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获政策支持 包括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 [3] - 全球金饰需求同比下降 但消费额因高金价上涨 [12] 房地产与投资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2% 房地产长期下滑冲击投资韧性 [2] - 地方政府需减少土地财政依赖 中央将引导资源向可持续经济结构转型 [3] 工业与供应链 - PPI持续下降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政府部门正打击恶性价格战改善市场环境 [2] - 7月极端天气影响生产物流 叠加中美贸易谈判未果 出口不确定性增强 [2] 政策动向 - 需求侧管理重点支持养老/托育/数字服务等服务业 供给侧改革聚焦高科技/新能源/新基建 [3] - 英国央行年内第五次降息25基点至4% 预计通胀9月达4%峰值 [13] -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4.25%-4.50%区间 称政策仍具约束性 [14] 全球央行动态 - 全球央行购金节奏放缓 但在地缘政治不稳定背景下仍具战略配置价值 [12][13] - 中国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实现2000亿元净回笼 [13]
债市 上下空间均受限
期货日报· 2025-08-12 07:25
债市行情与收益率走势 -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24日的高点1.74%快速下行至1.69%左右,债市迎来修复行情 [1] - 债市波动加大且股债"跷跷板"效应放大,但收益率上下空间受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难以突破1.6%,向上短期触及1.8%有难度 [1] - 1.9%为今年3月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叠加政策发力预期时的高点,1.75%以上配置力量较强 [1]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预期 - 经济基本面呈现"总量偏强+结构偏弱"特征,政策维持底线思维,央行延续均衡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存量政策的"落实落细",短期政策重心并非增量政策 [1] - 财政政策从追求总量转向结构转型,下半年财政端有望从"资金和项目落地加速"转向"实物工作量" [1] - 货币政策预计年内有50BP降准、10~20BP降息空间,落地时间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 [1]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影响 - "反内卷"政策表态谨慎,去掉"低价无序竞争"中的"低价",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2] - 政策预期差体现在对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涨的纠偏,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2] - "反内卷"政策影响温和,关注点从实际增长转向名义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减速 [2] - 7月PPI同比下降3.6%,能源、黑色和建材是主要拖累,但"反内卷"政策支撑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上涨 [3] 通胀数据与价格走势 - 7月CPI同比增速略超预期,但食品项及核心CPI未修复,PPI同比略不及预期 [3] - 现货价格对"反内卷"政策反应滞后,PPI同比有一定修复动力,CPI中枢有望小幅抬升 [3] - PPI转正仍有难度,价格弹性取决于需求端表现,短期向CPI传导受需求端制约 [5] 债市展望 - 经济基本面仍呈现"总量韧性+结构分化"特征,价格端处于筑底阶段 [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7%以上仍是做多机会,但向下空间受政策发力约束 [6] - 债市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需求端回升或货币政策收紧是牛熊转换关键因素 [5][6]
供需循环逐步改善 8月工业利润大增19.1%
第一财经· 2025-08-08 14:59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 同比增长19.1% 增速较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1] - 1-8月累计利润同比下降4.4% 降幅较1-7月收窄3.7个百分点 [2] - 营业收入利润率连续4个月同比提高 8月份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行业生产与需求改善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进一步收窄 [3] -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 较7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 [3] 成本控制与政策效果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7元 费用同比减少0.02元 [3] - 减税降费 降低用电用地及租金成本等惠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3] 采矿业与原材料制造业 - 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 降幅较7月份收窄28.7个百分点 [4]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 增速较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 [4] 细分行业表现 - 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8.2% 增速较7月份加快101.6个百分点 累计利润年内首次盈利 [4] - 钢铁行业利润增长68.3% 增速较7月份加快46.2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 [4] - 汽车制造业利润保持55.8%的快速增长 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4] 供需循环改善 - 下游行业持续恢复对上游行业带动作用增强 [4]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回升 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支撑利润增长 [3]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金融时报· 2025-08-08 10:29
A股退市现状 - *ST天茂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终止上市 [1] - 2025年7月有9家企业退市 近百家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1] - 截至2025年8月7日 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交易型退市8家 规范型退市7家 主动型退市3家 重大违法和财务型退市各3家和2家 [1] 退市类型变化趋势 - 1999年以来312家企业从A股退市 其中2019年至今212家 超过前20年总和的两倍 [2] - 2019年前主动型退市占四成 财务型退市占三成 规范型和交易型退市不足三成 重大违法退市仅2家 [2] - 2019年后交易型退市占比升至四成 主动型退市不足一成 [2] - 2023-2025年交易型退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0家 39家 8家 [2] - 2025年8家交易型退市企业中 5家因股价低于面值 3家因市值低于5亿元 [2] 重大违法退市情况 - 2025年已有退市锦港 退市卓朗 普利退3家企业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3] - 2024年"新国九条"强调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增加一年严重造假 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 [3] 退市机制改革 - 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修订上市规则 将财务类退市营收下限由1亿元提升至3亿元 [4] - 2025年有107家因财务类风险被警示 118家存在规范类退市风险 [4] - 9家创业板公司因分红不达标存在其他类退市风险 分红要求是新"国九条"的体现 [5] - 新"国九条"通过分红约束和加速亏损公司退出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塔牌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证券之星· 2025-08-08 06:07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56亿元,同比上升4.05% [2] -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92.47% [2] - 扣非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上升31.73%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37亿元,同比上升15.64%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飙升249.46%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24.26%,同比增加0.76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21.4%,同比大幅提升80.16% [3] - 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加94.74% [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1元,同比激增311.57% [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合计1.9亿元,占营收比9.26%,同比减少7.09% [4]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7.63% [4]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6.39%,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4] 主营业务分析 - 水泥销售占比90.95%,收入18.7亿元,毛利率23.74% [5] - 环保处置业务收入5376.11万元,毛利率高达51.53% [5] - 其他业务包括商品混凝土、熟料、光伏发电等 [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11.57亿元,同比减少29.35% [6] - 应收账款3834.44万元,同比减少43.03% [6] - 有息负债215.49万元,同比减少51.03% [6]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311.57%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97.5%,因理财产品增加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9.56%,因现金红利减少 [7] 发展前景 - 作为粤东水泥龙头,拥有完整产业链和高市占率 [8] - 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 基建和房地产发展将支撑公司持续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