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类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宏观经济现状及展望(2025年8月)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宏观经济(中美)、大类资产配置、商品市场(原油/铜/贵金属)、房地产、AI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但涉及美股(标普500)、A股、美债、中债等市场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宏观经济现状与展望** - **全球货币财政双宽松**:欧洲和中国受益于宽松政策,经济进入缓和阶段,支持出口和经济增长[1] - **美国经济韧性**:非农数据波动但就业市场稳定(失业率4.1%→4.2%),美联储可能9月、12月各降息25bps[1][3][11] - **GDP增速预测**: - 美国2025年GDP增速下调至1.5%(原预期2.5%),因关税政策(平均税率15-18%)和财政赤字率6%限制[7][8] - 中国全年GDP增速预计5%,内需(基建/房地产)是主要回落风险[16][18] - **中美贸易关系**:联合公报延期谈判稳定中国出口,顺差或创新高[1][14] **2 就业与通胀** - **美国就业市场**:非农数据扰动(7月政府部门净裁员)但失业率平稳,非衰退信号[3][6] - **美国通胀**:下半年或升至1%,但全年压力有限[9] - **中国PPI**:年底或回升至-2%,反内卷政策阶段性见效[19] **3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 **股票**: - A股区间上调至3,300-3,800点,短期看好医药生物/TMT,长期看好机械设备/汽车[20] - 美股盈利预期上修(标普500),信用利差历史低位[10] - **债券**: - 美债收益率下行(10年期或破2%),但美元贬值限制国际投资者收益[22] - 中债长端风险(10年期或达2.1%),短端利率债/信用债有配置价值[21] - **商品**: - 原油看空(供给增加+需求疲软)[23][25] - 铜价中枢下沉(8,000-10,000美元)[23] - 黄金区间3,200-3,500美元,上限难突破[23] **4 房地产与行业风险** - **中国房地产**: - 新房销售跌至历史低位,政策真空期下行压力大,预计2026年三季度企稳[16][17] - 土地出让金正增长,开发商信心部分恢复[16] - **行业规避**:房地产链条(建材/地产)、石油石化板块(原油供给过剩)[20][24][25] **5 AI对经济的影响** - **生产力提升**:AI替代劳动密集型工作(如金融初级岗位),效率显著提升[26] - **全球竞争**:美国领先,中国积极追赶,AI发展呈阶段性爆发特征[26][27] --- **其他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 **螺纹钢价格**:短期3,000-3,300元/吨,2026年或至3,400元/吨(地产链条疲软)[26] - **美联储政策**:防御性降息应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2026年或再降息2-3次[11][13] - **中国出口韧性**:非美市场支撑超预期表现,贸易战负面影响已过峰值[14][15]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美国失业率:4.1%→4.2%[4] - 中国PPI:年底或回升至-2%[19] - 黄金价格:3,200-3,500美元/盎司[23] - 铜价:8,000-10,000美元/吨[23]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813
天风证券· 2025-08-13 07:45
大类资产配置 - 8月初三大权益指数普遍上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涨幅超2%,创业板指涨4.88%,万得微盘股指数涨4.5% [1] - 央行上周净投放资金1635亿元,8月DR007维持在1.45%上下,8月8日回落至1.43% [1] - 有色金属整体回升,原油小幅下跌,贵金属反弹,黑色金属持平,猪粮比回落至警戒线以下 [1] - 美元指数周环比下行0.43%至98.27,人民币小幅升值0.05%至7.19 [1] 固收市场 - 20年期国债新老券利差收窄幅度通常为0.4-1.5BP,8月14日和9月17日将有两次续发机会 [2]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6.1%(美元计价),高于2024全年5.8%的增速 [3] - 预计2025全年出口增速3.7%,8月开始增速趋于下行,8-12月环比增速或处于季节性偏下位置 [3] AI行业 - OpenAI推出gpt-oss-120b和gpt-oss-20b两款开源大语言模型,支持本地运行 [5] - GPT-5正式发布,事实错误率较GPT-4o降低45%,深度思考模式下降低80% [48] - 海外AI应用公司财报超预期,Palantir Q2营收10.04亿美元(同比+48%),AMD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32%) [44][45] 半导体行业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 [7] - HBM和DDR5需求强劲,DDR4供应吃紧,预计Q3存储合约价继续上扬 [7] - 中芯国际Q3预期收入环比提升5%-7%,华虹半导体Q2营收5.661亿美元(同比+18.3%) [38][39] 医药行业 - 远大医药2024年营收107.84亿元(同比+10.59%),归母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31.28%) [8] - STC3141脓毒症治疗药物国内II期临床试验显示SOFA评分明显下降 [28] - 核药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2024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 [29] 建筑材料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相关水泥&民爆公司有望受益 [35] - 长三角、湖北、湖南及川渝地区水泥企业磋商错峰生产,价格或开启恢复性上调 [35] - 高争民爆25H1营收7.71亿元(同比+6.55%),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25.7%) [31]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于3665.92点(涨0.5%),创业板指收于2409.4点(涨1.24%) [9] - 香港恒生指数收于24969.68点(涨0.2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1681.90点(涨1.39%) [11] - 电子行业总市值189993亿元,市盈率71倍;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314266亿元,市盈率44倍 [16]
信银理财三周年:市场地位坐稳银行理财第一方阵 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第二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行业排名表现 - 公司综合理财能力在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200家银行理财机构中排名第二 [1] - 连续多个季度稳居行业排名前列 市场地位稳固于银行理财第一方阵 [1] 产品体系战略 - 以建成全天候理财产品超市为目标 布局"6+2"产品体系涵盖货币 货币+ 固收 固收+ 混合 权益 项目和股权 [2] - 通过短期限产品供应和固收类产品做大低波动核心产品线 形成规模压舱石 [2] - 推出高收益债 权益FOF 量化类产品挖掘高收益投资机会 满足中高风险客户需求 [2] 战略发展方向 - 企业使命与国家战略融合 2021年启动"灯塔计划"聚焦十大重点业务方向 [3] - 推动绿色金融 养老金融 乡村振兴 科创金融做精做优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3] 客户服务理念 -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培养投资经理和理财顾问专家队伍 提供陪伴式服务和量身定制投资建议 [4] - 围绕高净值客户个性化需求 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 平衡财富增长与风险控制 [4] -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与合作伙伴及客户共同追求携手共赢未来 [4] 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 - 秉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初心 增强理财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 [5] - 提高理财服务价值性普惠性适应性 探索资管创新发展之路 [5] - 深化财富增值稳健保障和客户服务温度专业的经营理念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5]
大类资产周报:资产配置与金融工程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全球权益市场共振上行-20250812
国元证券· 2025-08-12 11:42
市场表现与资产动态 - 纳斯达克指数领涨全球权益市场,涨幅达3.87%[10] - COMEX黄金价格上涨1.72%,沪金上涨2.19%,受地缘冲突和关税政策支撑[10] - 布伦特原油价格大跌4.81%,反映供需双弱格局[10] - 1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18%,央行逆回购加码7000亿元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10] 宏观环境分析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4%,美元指数微跌0.42%[10] - 中国7月制造业PMI为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景气度回落[45] -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但距离2%目标仍有差距[55] 资产配置建议 - 债市评分为6,建议配置高等级信用债并灵活调整久期[5] - 海外权益评分为7,关注美股科技板块AI中长期配置机会[5] - A股评分为6,流动性支撑下关注估值低位板块轮动[5] - 大宗商品评分为4,整体低配但把握新能源和政策刺激品种波段机会[5] 风险与策略 - 股票风格因子显示动量因子(+0.60%)和小盘风格(市值因子-0.67%)占优[37] - 商品短期波动因子(+2.62%)和波动因子(+2.21%)领涨,反映市场波动率抬升[41] - 中证800与铜收益率相关系数达0.347,回撤相关性达0.541[22]
半年增长357亿,权益大厂的固收加法有什么魅力?
新浪基金· 2025-08-11 17:32
行业趋势 - 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低风险偏好资金寻求提高收益弹性但畏惧股市波动 [1] - 含权固收产品成为资金配置重点 上半年公募基金固收加产品规模增长2000亿 总规模突破1.9万亿 [1] - 低利率时代及股市持续向好为含权固收产品提供表现舞台 [3] 公司表现 - 景顺长城含权固收产品管理规模达935亿元 半年规模增长356.60亿元 [1] - 近一年7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10% 15只超7% 景颐丰利近一年净值增长率25.23% 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3% 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5.65% [1] - 过去一年14只产品净值增长率在5-10% 其中11只最大回撤不超过-4% 5只不超过-1.5% [3] 投研能力 - 权益投研团队覆盖红利风格与科技成长 邹立虎把握有色金属/煤炭/石化行业趋势 科技军团捕捉芯片半导体/国产算力机遇 [2] - 可转债投资能力突出 李训练/李曾卓卓/徐栋等具备专项投资能力 [2] - 债券投资筑牢基底 提供从低到高波动性的全面产品线 [3] - 主动管理能力依赖权益投研/债券投资/大类资产配置三重核心竞争力 [3]
中信期货:商品维持配置但侧重基建出口链,黄金维持配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9:05
国内大类资产配置 - 国内权益减配 等待下旬政策与盈利修复窗口 [1] - 商品维持配置但侧重基建出口链 [1] - 黄金维持配置 [1] 海外大类资产配置 - 美股因估值高位而减配 [1] - 美债维持配置 [1] - 货币小幅增配人民币基金以弱美元缓解压力 [1] - 减配美元货基以警惕降息博弈 [1] 整体策略 - 整体保持防御布局 [1] - 聚焦8月下旬政策与数据的拐点 [1]
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权益、QDII以及商品基金均录得较大涨幅-20250810
太平洋证券· 2025-08-10 22:1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增强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筛选具有高自由现金流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旨在获取超额收益[4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每只股票的自由现金流:$$FCF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资本支出$$ - 按自由现金流/市值比率排序,选取前30%股票 - 采用市值加权方式构建组合,每季度调仓[44]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有效捕捉现金流质量高的企业,但可能对成长股覆盖不足 2. **模型名称**:港股通高股息ETF策略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港股高股息率股票,追求稳定分红收益[4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筛选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5%的股票 - 剔除过去3年分红不连续的公司 - 按股息率加权构建组合,每月调整[4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增强模型:年化收益18.2%,最大回撤22.4%,IR 1.85[44] 2. 港股通高股息ETF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2.7%,最大回撤15.8%,IR 1.32[4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自由现金流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识别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4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FCF\_Score = \frac{FCF}{总资产} \times 0.6 + \frac{FCF}{营业收入} \times 0.4$$ 采用z-score标准化处理[44] **因子评价**:该因子在周期行业表现突出,但需结合增长因子使用 2. **因子名称**:港股通股息率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港股分红回报水平的关键指标[4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滚动12个月股息率 - 剔除异常值(>20%或<0%) - 行业中性化处理[4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自由现金流因子:IC均值0.12,Rank IC 0.15,多空收益年化9.8%[44] 2. 港股通股息率因子:IC均值0.08,Rank IC 0.11,多空收益年化6.3%[44]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报告中基金产品披露的量化策略说明[44],具体因子测试结果基于2023年回测数据[44]
下半年配什么?理财公司看好这两类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0
行业环境与挑战 - 低利率与高波动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传统资产配置逻辑面临挑战 合意资产缺乏且波动性加大 [1] - 资产端收益率普遍下行 5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 银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7%区间震荡 [2] - 固收类资产收益挖掘难度越来越大 需通过多元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拓宽收益来源 [1] 资产配置策略转变 - 从单一资产转向多元策略 从简单资产构建转向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 [1][2] - 初期通过信用挖掘、杠杆策略和久期策略获取收益 但各类利差全面收窄后这些策略盈利空间基本消失 [2] - 采用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思路选品 在捕捉收益机会同时分散风险 [2] 重点布局资产类别 - 下半年重点看好另类资产与权益类资产 [1][3] - 加大类固收增强型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布局力度 [2] - 股债金均衡配置更具优势 通过黄金对冲不确定性 在低通胀高流动性环境中捕捉机会 [3] 具体配置方向与工具 - 优化交易策略 积极配置红利低波组合、市场中性策略和REITs等具有收益增强特性的类固收资产 [2] - 科技与红利策略仍具优势 政策驱动的新消费等领域可能成为超额收益来源 [4] - 通过优选可转债、打新策略、定增对冲策略等工具提升权益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 [4] - 黄金配置价值持续显现 但当前价格处于高位限制其作为单一配置资产的空间 [3][4] 市场预期与逻辑 - 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 认为股债金仍有上涨空间 [3] - 核心逻辑在于低通胀与流动性宽松环境将持续 资金充裕有望推动资产价格上行 [3] - 债券市场将受益于持续的低通胀环境 股市在政策引导下有望迎来资金推动型上涨行情 [3]
九安医疗股价上涨1.82% 上半年利润预计增长超46%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5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7日15时股价报39.6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2% [1] - 当日开盘价39.13元 最高触及40.52元 最低下探39.06元 [1] - 成交量16.84万手 成交金额达6.7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965.3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0.34%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0.55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0.02%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医疗器械制造及新零售业务 [1] - 新零售业务2024年营收6295万元 占总营收比重约2.4% [1] - 新零售业务包括小米专卖店 小米人车家融合店及小鹏汽车店等单元 [1]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盈利8.8亿元至9.8亿元 [1] - 较上年同期增长46.24%至62.86%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大类资产配置表现较好 [1]
【广发金工】全天候多元配置ETF组合:低风险绝对收益解决方案:基金产品专题研究系列之七十一
A股市场ETF发展现状 - 2019年以来A股市场ETF快速发展,总数量从2018Q4的198只增长至2025Q2的1209只,总规模从0.51万亿元扩张至4.31万亿元 [1][9] - 截至2025Q2,股票型ETF规模达3.04万亿元,占比75%,跨境/货币/债券/商品型ETF合计规模1.11万亿元,占比25% [1][11] - 细分类型中,股票型ETF数量987只规模3.04万亿元,跨境ETF数量149只规模5638亿元,债券型ETF规模3839亿元,商品型ETF规模1573亿元 [12] 全天候多元配置ETF组合构建方法 - 组合基于四大子策略构建:A股大类资产配置ETF组合、境外权益QDII-ETF组合、A股相对收益ETF组合及绝对收益ETF组合 [2][13] - 优化方向包括纳入港股权益资产、调整债券久期、剔除拥挤度高的指数ETF以提升稳定性 [16] - 具体构建采用宏观+技术指标月度打分机制,A股大类资产和境外权益组合侧重宏观与技术视角,A股相对/绝对收益组合侧重指数指标筛选 [19] 大类资产配置ETF组合表现 - 2016-2025年回测显示,固定比例组合年化收益9.29%,风险平价组合年化波动率仅3.76%,最大回撤2.77% [37][40] - 核心持仓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3.32%)、华安黄金ETF(13.32%)及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ETF(57.76%) [42] - 分年度表现稳健,2020年收益率达17.96%,2022年市场下行期仍实现6.41%正收益 [41] 境外权益QDII-ETF组合特征 - 覆盖恒生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9大指数,采用美国核心CPI同比、M1同比等宏观指标进行月度打分 [45][46] - 2016-2025年组合年化收益率17.24%,显著跑赢基准,2020年收益达33.38% [51][55] - 主要配置华夏恒生ETF(11.76%)、南方标普500ETF(11.76%)等产品,美股资产合计占比35.28% [56] A股相对收益ETF组合策略 - 从ROETTM环比、资金流、预期盈利等7个维度构建指数轮动策略,指标权重分配考虑低相关性特征 [61][63] - 引入成交额、融资存量等6个拥挤度指标,降低市场反转风险,组合年化收益提升至16.59% [73][79] - 2020年超额收益达30.58%,持仓聚焦科创板和行业主题ETF如华宝人工智能ETF(10%) [82] 绝对收益ETF组合设计 - 筛选标准侧重基本面稳定性(ROETTM标准差)、分红特征(3年股息率)及低Beta属性 [85][86] - 组合年化收益12.67%,最大回撤26.11%,持仓以红利低波ETF(20%)、银行ETF(40%)为主 [93][95] - 2024年收益25.81%显著优于中证红利指数,体现抗波动特性 [94] 全天候组合综合表现 - 基准组合为中证800(10%)+恒生指数(5%)+MSCI全球(5%)+中证全债(70%)架构,年化收益9.22%,最大回撤仅3.64% [96][101] - 收益来源均衡,债券贡献35.22%,A股权益26.95%,港股权益17.74%,商品13.92% [107][109] - 敏感性测试显示组合对单一策略依赖度低,不同久期债券和0.3%费率下年化收益仍超8%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