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有效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4
核心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 激发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政策聚焦补消费短板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并在保障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2] - 深化改革方向包括提振消费和完善投资体制机制 以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6][7] 消费领域表现与潜力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通讯器材类增14.9%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63% 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领域支出超商品消费 [3] -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可通过打造消费场景 发放消费券 推进增收减负等手段激活需求 [3] 投资领域动态与结构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和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4] - 前7个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信息传输业投资增8.3%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6.2%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7个月同比增长15.2%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投资结构优化聚焦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 同时拓展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 [4][5] 政策工具与实施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育儿补贴 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费用等政策已出台 [2] - 建议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促进民间投资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参与 [5][7]
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 国务院作出新部署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42
经济政策导向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 - 政策部署聚焦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及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1] - 宏观政策将提升实施效能以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消费市场表现与措施 - 7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达3.25亿人次同比增长7%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同比增长3.7%较前值放缓1.1个百分点 [2] - 系统清理消费限制措施并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3][4] 投资动态与政策支持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涨幅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2]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3.9%其中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19.6% [5]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以带动社会投资 [5] 房地产政策调整 -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并推进城市更新 [1][6] - 多地优化楼市政策如北京放宽五环外购房限制和天津公积金支付首付 [6] - 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 [7] 民间投资与改革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司法保障意见出台提振民企信心 [4]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8.1% [5] - 通过改革提升民间投资空间和预期收益率 [4]
国务院会议: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8-19 22:07
会议核心部署 - 国务院会议紧密衔接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 围绕巩固经济回升势头与完成全年目标作出安排 聚焦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动能培育 [1] - 会议明确消费提振 有效投资 房地产稳定三大关键领域发力方向 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划出重点 [1] - 市场人士认为部署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 能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 推动投资—发展—信心的良性循环 [1] 消费提振措施 -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加快培育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1] - 服务消费涵盖文旅 养老 医疗 教育等民生领域 是居民需求升级方向与就业稳定器 [2] - 新型消费聚焦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等新赛道 代表消费增长未来潜力 [2] - 激发消费潜力可扩大社会总需求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复苏 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有效投资部署 -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及民生 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2] - 部署既着眼于稳定投资增速 也注重投资质量与民生导向结合 [2] 房地产稳定政策 -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 [2] - 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 是消费大头与稳定器 也是带动消费的发动机 对构建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2] - 8月各地政策出台力度加强 政策强度超过此前一轮 对下半年巩固市场止跌回稳具有重要作用 [3] - 市场止跌回稳目标不变 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 但较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 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长 价格降幅收窄且部分城市房价回升 [3]
专项债发行有空间 扩大有效投资后劲足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专项债券发行现状与额度使用 - 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为202,645亿元,低于218,185亿元的专项债务限额约1.55万亿元 [1][5][6] - 今年前6个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062亿元,但7月1日至8月17日仅发行新增专项债券634亿元,远低于6月的13,724亿元 [2] - 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但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并未完全收官 [1][2] 盘活专项债务限额空间的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指出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 [3] - 相比增发特别国债或提前使用次年额度,动用剩余额度流程更为简便,只需财政部批准即可 [4] - 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组织地方报送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并筛选形成准备项目清单反馈地方 [4] 剩余额度分配与使用预期 - 理论上,下半年具备上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空间,部分剩余额度有在今年使用的可能性 [1][5] - 大部分剩余限额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江苏等,这些地区今年继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可能性更大 [6] - 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和成熟、重点项目多的地区倾斜 [6]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与配套融资 - 如果今年使用专项债务剩余额度,债券资金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6] - 上半年专项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超过60%,今年前7个月主要投向领域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社会事业等 [6] - 上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支持的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 [2] 保障投资增长的增量资金举措 - 维持财政支出强度和投资稳定增长需要增量资金支持,近期举措包括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2] - 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应消费 [3]
扩投资,多方发力显成效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内蒙古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总投资98.3亿元 投产后年新增产值67亿元[1][2] - 内蒙古已谋划储备2025年实施重大项目3352个 总投资3.6万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达万亿元[2] - 四川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 一季度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5.3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31%[2] - 深圳一季度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 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开工布局低空经济服务领域[2] 投资增长数据表现 - 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2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3]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6.8%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5.9%[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8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6%[4]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 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6%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3%[5]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近1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4]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 推动"两重"项目开工建设[4][8] - 河南省计划上半年实施设备更新项目1500个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00亿元[7] - 金融机构将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 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融资[7] 未来投资方向 -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7] -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促进投资合理增长[8]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上半年投资系统工作会
中国发展网· 2025-08-11 16:52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于8月7日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投资系统工作会议,旨在落实上级精神并部署下半年投资工作 [1] - 会议核心目标是深入分析当前投资形势,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1][2] 上半年投资工作评估 - 各市发展改革委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和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投资效益持续提升,但当前投资回升面临压力大、困难多,稳的基础不牢固,进的势头不强劲 [1]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加快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年”工作任务,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牵引撬动作用,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开复工、资金争取等重点工作以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2] - 会议对重点工程、“两重”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民间投资和项目监管作出具体安排 [2]
聚焦中央政治局会议|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42
政策核心与方向 - 全方位扩大内需被列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需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1] - 政策部署围绕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扩大有效投资展开 [1] 消费提振策略 - 扩大内需的核心在于让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以转化潜在需求为持续动力 [2] - 通过稳就业、稳企业及育儿、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改善收入结构、缓解家庭支出压力,提升消费能力与信心 [2] - 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层级,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兴领域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2] 服务消费与投资重点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将聚焦扩大多元化、物美价廉的服务供给 [3] - 投资领域正从注重量向注重质转变,重点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及公共服务短板 [3] - 城市更新被视作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突破口,可扩大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以改变宏观局面 [3]
聚焦中央政治局会议
金融时报· 2025-08-01 10:37
扩大内需政策部署 - 全方位扩大内需被列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1] - 政策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 消费提振策略 - 扩大内需的核心在于让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把潜在需求转化为持续拉动内循环的动力 [2] - 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需增收减负,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等政策改善收入结构并缓解家庭支出压力 [2] - 需解决消费"内卷"问题,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更高品质消费选择,发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 [2] 服务消费发展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将聚焦扩大物美价廉的服务供给 [3] - 需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和创造消费场景,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 [3] 有效投资方向 - 投资领域正从注重量向注重质转变,重点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 [3] - 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3] - 城市更新改造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突破口,可扩大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 [3]
广东省发改委:稳住投资基本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9:41
产业结构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延链补链强链 [2] - 石化产业方面,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已建成投产,巴斯夫湛江项目主体装置年内建成,中海壳牌三期和茂名石化提质升级项目推进顺利 [2] - 广东已形成惠州大亚湾、湛江、揭阳、茂名、广州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等一批专业化化工园区 [2] 应用场景 - 2023年以来,广东省累计发布超16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超1260个创新项目,推动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在广东"首试首用"和产业化 [3] - 广东将继续系统化、常态化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工作,以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为载体,推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3] 固定资产投资 - 广东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37%左右,基础设施投资占比突破30% [3] - 全省隐性债务已清零,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加大投资力度有潜力 [3] - 广东省将持续谋划实施一批优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3] 营商环境 - 广东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法治引领和推动高水平开放等举措,不断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 广东将继续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中共中央政治局: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财经网· 2025-07-30 21:09
经济政策与消费提振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商品消费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1]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1]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 资本市场发展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