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改数转
icon
搜索文档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调研通用技术集团:切实做强做优机床产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
快讯· 2025-05-27 18:27
公司战略方向 -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1] - 切实做强做优机床产业 [1] -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 [1] 行业发展机遇 - 抓住机床更换升级的上升周期 [1]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 [1] -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技术研发重点 -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1] - 优化产品结构 [1]
国务院国资委:切实做强做优机床产业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
快讯· 2025-05-27 18:20
机床产业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强做优机床产业 [1] - 抓住机床更换升级的上升周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 [1]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加快突破核心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健康产业 - 切实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立足自身禀赋、找准目标定位 [1] - 加强专业化运营、精益化管理,塑造中央企业办医新优势 [1] - 培育医药医械发展新动能,探索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 [1] -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靠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1]
荆州经开区再获“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的成长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32
产业集聚 - 荆州经开区形成"1+2"产业格局,以智能装备为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为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 [5] - 智能家电产业以美的"空冰洗"三大基地为龙头,带动124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企业如亿卓实业选址与生产基地车程仅10分钟 [3][5] - 化工新材料产业聚焦半导体和光伏材料赛道,湖北先导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拓材科技即将试生产并打造国内最大高纯半导体材料基地 [5] - 纺织印染产业中湖北富春染织一年实现满产并启动二期项目,斌牌线业落户经开区 [5] - 2025年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37%,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 [5] 营商环境 - 荆州经开区打造"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通过"一链通办"服务模式解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6][8] - "一链通办"累计解决46个疑难问题,协助158家企业融资约130亿元,落实62件民生事项 [8] - 鸣石科技案例中,市直部门7天完成审批,荆发控股一周准备100多间宿舍,电力方案优化节省200万元成本 [7][8] - 湖北先导项目创下"10天完成征地审批、17天完成土地征迁"的纪录 [8] 招商引资 - 2025年第二季度集中签约13个项目,合同引资额315.4亿元 [11] - 链式招商吸引美的三大事业部、法雷奥热系统中国研发中心落户 [12] - 产业招商研究院对项目进行技术、市场、风险评估,2024年为鸣石科技制定多份研究报告 [12] - 13支招商团队驻点大湾区、京津冀,成立市场化招商公司 [12] 创新驱动 - 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智能制造企业如美的洗衣机等典型案例 [14] - 2025年一季度美的电冰箱等4家企业上榜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 [14] - 全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89家,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394家 [15] - 亿卓实业新工厂实现AGV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华意压缩打造数字化工厂 [14]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莆田调研海安橡胶集团等公司
快讯· 2025-05-22 17:07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莆田市秀屿区、荔城区、仙游县。在仙游县,周祖翼先后调研走访了辉特体育 用品有限公司、海安橡胶集团,深入车间生产线,了解企业"智改数转"、市场经营、外贸出口等情况, 鼓励企业负责人坚定信心决心,坚守实体经济,致力 专精特新,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拓展多元化海外 市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从 “文豪故里”到 “西部钢城”:四川沙湾不锈钢产业年产值超11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4:59
产业转型升级 - 沙湾区从"一钢独大"转向"多链协同",钒钛钢与不锈钢两大集群年产值超200亿元 [1] -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包括超高温热防材料、稀土深加工等新赛道产业,2024年全区新兴产业年产值增速超20% [1] - 水电制氢、独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1] 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不锈钢产业实现产值超110亿元,具备60万吨不锈钢板坯、160万吨不锈钢热轧、130万吨退火酸洗、20万吨不锈钢制品生产能力 [2] - 实施"借智行动",与2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建成18个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 [2] - 成功研发耐腐蚀性较普碳钢5倍以上的稀土耐蚀钢,突破1.5毫米不锈钢热轧技术,攻克50余个关键技术难题 [2] - 新增新型建材方面专利130余项 [2] - 推进"智改数转",铸造效率提升,产品不良率降低,用工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均下降20%以上 [2] 文旅产业融合 - 以乐山郭沫若旧居为核心打造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 - 依托郭沫若作品打造《沫若故事汇》等新媒体栏目,编撰系列书籍,创排音乐剧《少年郭沫若》等舞台作品 [2] - 以郭沫若生平为纽带开展主题展览、课题研究等活动 [2]
苏州浒墅关民营企业加快培育“智”“创”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0 09:55
行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苏州浒墅关规上民营工业企业184家,占辖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七成,2024年创造产值26187亿元 [1] - 浒墅关累计建成各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36个,包括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互联网发展示范工厂1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3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1个 [2] - 当地累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7家,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13人,形成产学研规模集聚效应 [3] 公司案例 瑞玛精密 - 定位精密智能制造,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系统开发,核心产品包括座椅舒适系统和空气悬架系统 [1] -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员工端、制造端、产品端、营销端全链路数据互通 [1] - 董事长陈晓敏提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激活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路径 [1] 可米可酷食品 - 2024年工业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4304% [2] - 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发液氮冷冻智慧生产线,实现全流程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检测,节省时间成本45% [2] - 每条产线日均节电3000度,同时提升冷冻食品口感与安全性 [2] 博志金钻科技 - 自主研发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突破陶瓷与金属结合难题,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品牌但价格低30% [3] - 半导体封装材料应用于数据中心、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月产陶瓷载板5亿颗 [3] - 5年内快速崛起为行业头部供应商,在苏州、南通建有超1万平方米生产基地 [3] 技术应用 - 瑞玛精密通过智能机械手实现零部件精准加工,车间智能化程度高 [1] - 博志金钻镀膜设备以纳米级精度(比头发丝细50倍)在陶瓷表面"雕琢"金属电路 [3] - 可米可酷通过数字化实现冰淇淋生产全流程可视化分析与品质控制 [2] 发展策略 - 浒墅关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扶持,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助力民企技术升级 [3] - 企业普遍采用"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1][2] - 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人无我有"的技术差异化优势 [1][3]
四川从六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措施 支持被投企业全心创新专心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5-17 09:21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支持企业参与双向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 -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并给予30%政府补贴[1] - 支持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最高补贴2000万元[1] - 支持企业参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给予30%补贴[1] 技术改造升级支持 - 支持生产线/"智改数转"/环保安全/"微技改"等改造项目补贴5%-20%[1]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扶持 - 支持产业新赛道发展每个赛道最高2000万元[2] -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2] - 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化改造/研发创新/扩大产量[2] - 支持脑机接口企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培育/场景拓展[2]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 - 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给予保费补贴和销售奖励[2] - 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纳入2025年度计划清单给予资金支持[2] - 实施标准领航行动支持链主企业/科研机构牵头研制标准[2] 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体系[2] - 国省两级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及白名单支持[2] 要素保障与服务 - 对绿色低碳制造业企业用能激励省级财政补贴35%[3] - 对不新增用地产能的技改项目实行备案承诺制优先保障用地[3] - 推出"园保贷"/"制惠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常态化政银企对接[3]
广西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广西日报· 2025-05-16 10:48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广西正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已有超过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1] -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补齐,在算力、数据、模型、智能终端产品等方面具备产业基础 [1] - 已梳理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持续推进补链强链延链,加速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 [1] - 云知声、希姆半导体、360集团、芯动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相继落地 [1] 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 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家、智能工厂338家、数字化车间277家 [1] - 区内企业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于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催生高效智能的创新应用场景 [1] - 遴选发布71个人工智能产品、39个垂直领域模型、59个"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 [2] - 一季度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48.2%、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增长23.8% [2] 未来发展规划 - 以创新为动力,以场景为牵引,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品 [2] - 目标在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运载工具等领域打造100个标志性产品 [2] - 目标在AI+研发设计、AI+设备管理等领域打造100个典型应用场景 [2] - 计划在钢铁、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打造一批工业垂直模型 [2]
安控科技(300370)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关记录表
2025-05-14 17:36
新产品研发进展 - 2024年中型PLC U200实现重大突破,开发出具备512至2000物理点容量等特点的产品 [2] - 2024年气田专用智能针阀完成研发并通过现场验证,实现市场应用 [2] - 2024年新一代智能载荷产品研发完成,在多个油田开展应用测试 [2] - 2024年EIIP平台在视觉AI与时序数据无监督学习方向推出智能分析模块,在油田试点部署获肯定 [2] - 2025年将推出软硬件全国产化的M200 PLC控制系统 [6] 2025年经营计划 - 聚焦优势市场扩规模,完善产品线和解决方案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3] - 科技创新筑核心,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护航”计划,成立工业AI专业委员会 [3] - 综合管理提质效,完善目标与绩效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管控与信息化建设 [3] 2024年净利润为负原因 - 经济环境变化、市场竞争激烈、业主方项目释放未达预期,业务规模受限 [3] - 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人员等投入大,收入规模未达预期,毛利难覆盖期间费用 [3] - 受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 [3] 长期持续经营举措 - 聚焦主业,以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深耕重点领域,完善产业链 [3] - 加强研发,坚持创新驱动,构建核心技术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3] - 完善治理,优化制度,强化目标和绩效管理,加强信息化和风险管控 [3] 各领域发展战略规划 - 工业自动化领域加大研发与创新,加速国产化替代,构建自主可控生态,打造自有产品 [4] - 能源技术创新应用领域依托川渝资源,完善数字化油服产业链,推进高性能钻探工具国产化 [5] - 数字经济业务领域立足核心技术,整合资源,布局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5] 其他要点 - 公司研发的RTU控制器、PLC产品具有宽温、高稳定性特点,通用性和灵活性强 [5] - 安全产品未来将推出更多功能更丰富的IO模块 [6] - 2024年侧重聚焦高毛利优质项目,控制成本,使毛利提升 [6] - 公司将在满足条件时依法依规制定合理分红方案 [5]
重大工程有了“及时雨” 一揽子增量储备政策落地实施
央视新闻· 2025-05-11 10:44
政策组合拳与资金支持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时间较2024年提前约一个月,加速释放国内投资需求[1]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1]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3] -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项目[4] 重大工程项目推进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新增跨区域、跨流域工程,如大中型灌区、引调水工程、城际铁路等[4] - 河南三门峡水库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2亿元(含增发国债4.07亿元),工程进度显著加快[5][6] - 山东济南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获53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覆盖32处小区、190万用户[6] 民营企业支持措施 - 向民营企业开放3万亿元优质项目,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工业设备更新民企资金占比超80%[4]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较第一版压缩30%,放宽行业准入限制[4] - 成都智改数转企业获财政补贴超4.6亿元,培育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0] - 江苏推出全国首个民营信用贷产品,累计授信12.9亿元,覆盖571家企业[12] 创新生态与场景应用 - 合肥骆岗中央公园聚集150余项新技术产品,民营企业占比90%,实现空域审批"一窗服务、即报即飞"[13] - 合肥拥有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200余家、智能网联车企业900多家,建成全球首个无人艇超级工厂[14] - 低空智联网领域整合10余家企业80多套设备,推动协同研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