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

搜索文档
广交会观察: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多元突围 展现韧性与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02 23:0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玩具出口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 美国仍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对中亚五国出口呈现增长趋势 [1] - 中国玩具企业注重多元文化融合与多平台协同营销 通过调整产能布局、开拓新兴市场、产品创新和挖掘内需潜力寻求突围 [1] 企业案例 上海百适乐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 旗下Bestway品牌全球充气式运动休闲产品市占率约35% 主要产品包括充气水池、充气船和水上充气玩具 [1] - 美国市场占公司总出口量50% 但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客户暂停2025年一季度订单洽谈 [1] - 计划扩大越南产能布局 本届广交会亚洲、南美采购商询盘增加 欧洲客源呈现恢复态势 [1] - 拟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开发充气床垫等车载配件 拓展内需市场 [2] 北京泰宇博洋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主营乳胶气球产品 2022年起从依赖美国市场转向欧洲、东南亚市场拓展 [2] - 产品通过欧洲玩具检测标准和GCC认证 成功进入欧洲及中东市场 [2] - 认为中国玩具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完善产业链 在全球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 [2] 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 - 新开发多功能趣味毛绒包产品 内含毛绒口红、小听筒等配件 兼具陪伴和情绪安抚功能 吸引印度、韩国、日本采购商 [2] - 每年投入产值5%-10%用于研发 产品凭借质量、设计和专利优势在亚马逊平台销量领先且售价较高 [2]
古城新智汇|荆州优秀企业家谈革新 话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5-01 22:30
4月30日,2025年"古城新智汇"企业家分享交流会(第一期)围绕"转型、突围、重构"主题,企业家们展开"头脑风暴",传递发展信心,共谋开拓多元化 市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今年一季度的订单,是前年全年订单的总和,现在,我们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产品最远买到南美洲,从开始做出口到现在,订单增长了12倍。""产品 出口北美、南美、非洲、中东、独联体等地,去年外贸出口额达到5900万美元,今年还在上升。""我们的滑雪装备出口美国、韩国等8个国家,年销售额 增长约30%。"会上,湖北省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山红、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磊、湖北翔驰运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长陈章龙,向大家分享企业奋力拓展国外市场,收获一季度"开门红"好成绩。 为有效应对外贸市场变化,去年底以来,荆州积极谋划、提前部署,指导恒隆、玖龙、四机等对美重点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备货和出口,抢抓窗口期"能 出尽出""应出早出",外贸呈现"抢滩式"增长。 "古城新智汇"既是企业家交流的盛会,也是凝聚发展共识、传递信心与力量的平台。 4月30日下午,2025年"古城新智汇"企业家分享交流 ...
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藏在Q1业绩里的"三重奏",持续演绎价值长青之路
格隆汇· 2025-04-30 11:18
当国内家电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消费复苏的暖风尚未完全驱散市场的寒意,行业已悄然步入一场以 技术为矛、以效率为盾的深度价值战。 在传统增长模式式微的背景下,企业唯有以技术破壁重构护城河、以全球布局开辟新战场、以生态重构 激活增长飞轮,方能穿越周期迷雾。 而近期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恰似一纸"逆势突围"的宣言——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其营 收与利润双增的业绩不仅彰显韧性,其更以"真金白银"的高分红与回购策略,向市场传递出其"长期主 义"的底气和决心。 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美的实现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 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率9.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美的一季度 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业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利润增长幅度抢眼,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良好的经营 态势。 而在继此前3月28日公告的50-100亿回购方案和267亿元现金分红后,美的在4月再迅速追加新的15-30亿 回购方案。 这一积极的资本市场动作给予了市场一个更为明确的信号——美的有实力分享长期价值,且在技术深 耕、产品出海、生态重构等多重利好因素助力下 ...
邀你同游!揭秘日本模式,探寻中国增长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核心观点 - 中国当前面临经济增速换挡、老龄化加剧、消费需求迭代、产业升级等挑战 日本在相似经济周期下已探索出有效路径 包括百年企业迭代、精益制造创新、银发经济开发等经验值得借鉴 [5] - 日本企业通过技术纵深抵御经济周期 文化资产传承实现基业长青 社区养老模型商业化等实践 为中国企业提供多元化韧性生长模型 [10] - 游学项目旨在构建系统性认知框架 通过企业参访、大师课程、文化体验等模块 解码日本低增长时代的突围策略 提炼可迁移至中国市场的方法论 [6][10][17] 行程亮点 企业参访 - 深度参访5家日本标杆企业:湘南机器人(医疗康养)、芝浦机电(精密制造)、伸江会(社区服务)、塚喜商事(百年商贸)、欧姆龙(绿色科技) 覆盖不同规模体量与行业领域 [10] - 参访聚焦六大议题:低增长突围、老龄化破局、制造升级、代际传承、技术卡位、可持续发展 形成日企认知坐标系 [10] - 案例价值:芝浦机电展示技术纵深抗周期能力 塚喜商事揭示百年传承逻辑 伸江会呈现老龄化商业化路径 欧姆龙实践产业环境共生 [10] 学术资源 - 东京大学设置课程 围绕"低增长时代附加值创造""品牌全球化出海战略"展开 破解"卖得多、贵、远"痛点 [17] - 大师课程包括田中士郎《低增长时代的附加值创造方法》、刘三勇《SHEIN国际发展战略》等 提供实战方法论 [29] 导师配置 - 配备沙丘投资人导师全程跟团 包括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盘古创富许萍等 提供深度提问、产业解读、资源链接支持 [20] - 导师拥有丰富中日创投经验 尤其许萍具备跨文化视角 能有效促进知识成果转化 [20] 文化体验 - 融合茶道、料理、艺伎表演等文化元素 将传统技艺转化为解读商业韧性的密钥 [23] - 通过町屋家训、合食料理工序等文化细节 溯源日本产品主义与制造精益性的底层逻辑 [24] 行程安排 - 6天5晚紧凑行程 覆盖东京与京都两地 包含4天企业参访、2天大师课程、3场特色晚宴及文化体验 [28][29] - 每日安排示例:6月11日参访湘南机器人+田中士郎课程 6月12日参访伸江会/芝浦机电 6月13日参访塚喜商事/欧姆龙并举行结业晚宴 [29] 目标人群 - 企业家/创始人/高管:需学习日本管理方法与创新模式 [38] - 投资人:关注日本市场及出海投资合作机会 [38] - 家族继承人/高净值个人:探索新产业趋势与增长点 [38] 运营细节 - 时间:2025年6月9-14日 限30人 费用5.28万/人含五星住宿及特色餐饮 [35][36] - 特色:单房差4000元/人 部分课程设在东京大学校内 结业晚宴在京都举行 [36][17][29]
协合新能源(00182.HK)赴新加坡二次上市,多维战略破局行业估值逻辑
格隆汇· 2025-04-16 13:45
公司战略布局 - 协合新能源赴新加坡交易所提交资料 此举不会发行新股进行融资 属于战略卡位而非短期套现 核心逻辑是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布局提升长期竞争力 [1] - 两地上市可提升股票交易活跃度 改善港股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偏低问题 同时借助新加坡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广泛的国际投资者网络 触达东南亚及全球投资者 扩大股东基础 [1] - 这一举措是资本布局的延伸 折射出新能源企业在行业"淘汰赛"加剧背景下的战略突围 通过国际化开拓增量市场 同时以精细化运营向内要效益 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 [1] 行业结构性矛盾 - 2021至2024年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从2,768MW提升到4,615兆瓦 复合增速18.58% 营收从21.96亿元增长至27.52亿元 复合增速7.8% 但净利润仅从8.18亿元微增至8.76亿元 呈现"规模与利润非对称增长"困局 [3] - 2024年中国风电 太阳能及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其中风电和太阳能新增3.6亿千瓦 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超八成 [4] - 2024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5.9%和96.8% 同比分别下降1.4和1.2个百分点 西藏地区风电利用率仅83% 光伏利用率低至68.6% 反映电力系统消纳能力滞后与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之间的冲突 [4] 公司破局策略 - 实施全方位降本增效 2024年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 集团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 均处历史低位 同期管理费支出同比下降15% [6] - 计划将部分发电板块附属公司资产及负债归类为持有待售 涉及金额27.78亿元 通过剥离资产回笼资金 缓解债务压力 改善财务杠杆 同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并为新项目储备腾出资金空间 [8] - 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 销售绿证641万张 均同比实现增长 通过加强参与绿电交易力度 与重点客户签订长期绿证销售协议 增强未来收益确定性 [9] 国际化拓展 - 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 其中国际市场新获取容量达679兆瓦 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MW╱616MWh 并储备一批优质国际项目资源 [10] 股东回报与行业趋势 - 协合新能源在逆周期中维持30%以上的股息派发比例 向市场传递公司具备稳定现金流能力的信心 保障股东利益 [11] - 行业从"规模竞速"转向"价值深耕"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于装机容量增长 更在于通过资本运作 资产优化与股东回报协同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 [11]
题材轮冒烟,主升逻辑和方向有啥变?
格隆汇APP· 2025-04-14 17:29
一、两市缩量窄幅震荡,题材快速轮动! 尽管短期扰动不断,港A市场中长期逻辑仍围绕"内需提振+科技突围+外贸韧性"展开: 消费内需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升级、财政部"零关税"扩容等政策持续发力,本地企业成本优势凸显,跨境电商、新零售等细分领域成为扩内需 核心抓手。 科技自主 :半导体板块虽受关税扰动冲高回落,但先进制程、华为链、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自主可控方向仍被机构长期看好;AI算力、 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主题亦在政策加持下反复活跃。 A股延续反弹态势,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76%至3262.81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0.51%、0.34%。尽管超4300只个股上涨, 但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28万亿元(较前日缩量5%),资金分歧显著。缩量普涨的背后,市场以下特征: 1、题材快速轮动 :海南板块(+5.71%)、跨境电商(9股涨停)、机器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催化)、贵金属(国际金价新高)等轮番领 涨,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高估值科技股冲高回落,显示题材持续性较弱、资金短期兑现意愿较强。 2、优质业绩线更强 :4月进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弹性题材股面临业绩证伪风险,市场风格逐步向业绩优质方向的确定性 ...
中国产业叙事:兆易创新
新财富· 2025-04-10 15:30
本文约 5 5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2 5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2 1世纪之初,中国半导体产业深陷"大而不强"的困境:2 0 0 7年,中国大陆首次超越其他地区 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存储器等高附加值芯片几乎完全依 赖进口。 彼时,国内半导体行业产能严重不足,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2 0 0 7年国内生产的集成电路IC 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 2%,剩余7 8%依赖进口,进口额高达1 2 8 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约 5 0%,出口额2 3 9亿美元,净进口的缺口高达1 0 4 8亿美元。分立器件同样呈现"大进大出"格 局,进出口量分别为2 6 7 7亿只和2 4 1 2亿只,进出口额分别为11 7亿美元和8 8亿美元。 这一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远超原油,半导体逆差形成的"技术黑洞"正疯狂吞噬国家产业 升级的动能。这种背景下,兆易创新的诞生犹如破晓之光——创始人朱一明在硅谷技术积累 与本土产业化愿景的驱动下创立公司,锚定存储芯片这一战略领域。历经三年技术攻坚,初 创团队以"高性能、低功耗"为研发核心,2 0 0 8年推出首款1 8 0 nm工艺的SPI NOR Fl a ...
【广发策略】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4-06 13:30
报告摘要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兵法》军形篇 本文作者:刘晨明/ 郑恺 1、与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18年开始)相比,中美当前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 中国方面: 2018年初:经过棚改货币化的连续财政扩张,PPI、地产周期、库存周期、AH估值均位于历史高位,并且对应财政空间有限。 美国方面: 2018年初:服务业与制造业景气度较好但年中开始回落;赤字率、债务率、利率支出处于较低水平,财政扩张空间较大;地产数据不强,但购买力水平较高; 2018年,美联储仍处于加息与缩表阶段。 2025年初:消费数据支撑服务业维持韧性,但制造业显著走弱,财政补贴带来建造支出的脉冲已消退;高赤字率、高债务率、高利息支出,限制财政再扩张;地 产复苏周期不顺畅,高利率限制下,成屋数据和投资数据均弱;2025年,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且缩表已放缓,货币流动性改善。 2、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因此,两次贸易战之初,中美形势异位,中国政策和资产价格都有更多腾挪的余地。 2025年初:经过连续三年的杠杆压缩,PPI、地产周期、库存周期、AH估值均位于历史绝对低位或者相对低位,同时财 ...
县城奶茶围城战,本地品牌的殊死一搏
创业邦· 2025-03-10 11:26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来源丨 镜相工作室(shangyejingxiang) 作者丨阮怡玲 编辑丨卢忱 图源丨midjourney 在江西奉新县连绵的春雨中,吕雯静守着空荡荡的奶茶店。四年前开业时这条街仅有3家茶饮店,如今却 被古茗、蜜雪冰城等十几家连锁店包围。 当连锁奶茶以万店规模杀入县城,本地品牌要么黯然退场,要么挣扎求生。有人躲进乡镇卖起"辣椒柠檬 茶",有人咬牙投入20万升级系统,有人把柠檬水价格压到3元生死线——这场县城奶茶游击战里,每个 本土品牌都在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当大品牌用标准化收割市场,小店主们正用滚烫的热爱,在故乡土地上浇灌出奶茶江湖的另一种可能。 县城里的外来者 春季,是雨季,也是奶茶的淡季。近些天,江西宜春奉新县阴雨连绵,吕雯静和哥哥一起经营的暹动鲜 奶茶被大雨切断了人流,生意上销量下滑,她和店里打工的女孩一起歇了歇。 这间30平米、年租金一万多元的小店开在冯川一小附近,中午十二点开门,晚上八点半关门,提供 WIFI、空调、烤火和两排座位。每到周末,小学生们特别喜欢来店里写作业、打游戏。从2022年开始, 吕雯静白天出门走在街上 ...
新基金“申报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07:5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基金公司积极申报新产品,布局思路为“指数+科技”,不同规模基金公司产品布局路线不同,大型聚焦ETF和指数基金,中型聚焦债基,小型聚焦主动管理型基金,头部公司在ETF申报竞争激烈,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呈“主被动共生、细分突围”多元化趋势 [2][14] 申报潮 - 截至3月6日,89家公募机构申报318只新产品,已发行34只,已审批待发行15只,待审批269只 [5] - 年内申报指数产品189只,占比约59%,其中ETF和ETF联接基金108只,占申报产品数量34% [6] - 永赢、广发等基金公司申报数量居首,永赢以17只居首 [6] - 大基金公司新产品申报主打ETF,辅之以各类指数基金,中证A500指数成年度最热标的,23家公募机构申报25只相关产品 [6] - 科创板综合指数、自由现金流等是热门标的,科技主题ETF占据主题ETF主导地位 [7] 头部公司比拼ETF - 头部公募机构在ETF申报竞争激烈,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占据近50%非货ETF市场份额 [9] - 截至3月6日,华夏申报ETF最多,有8只,易方达申报6只,两家公司新产品布局重心都在ETF,尤其是科创板相关ETF [10] - 大型基金公司布局ETF实现规模增长,中小基金公司发行ETF少,因难发出规模 [11] - 头部基金公司申报ETF和指数基金巩固市场地位,中小基金公司推出独特主题或细分市场产品吸引投资者 [12] - 2025年头部基金公司通过宽基扩容、科技聚焦推动ETF市场发展,借助费率优化和产品创新巩固竞争优势 [12] - 头部基金公司产品布局各有侧重,注重多元化和创新,发展战略与产品布局密切相关 [13] - 大、中、小型基金公司布局取向不同,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呈“主被动共生、细分突围”多元化趋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