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思特威业绩持续高增,“三驾马车”齐发力,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
证券之星· 2025-05-15 10: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2662.76% [2]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 [4] - 2024年及2025年Q1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1.09%、22.79%,分别同比增长1.13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 [4]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手机业务2024年营收32.91亿元,同比增长269.05%,占主营收入比例超50%,主要得益于高端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突破 [2] - 智慧安防业务2024年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8.64%,占主营收入36.03%,持续保持全球市场领导地位 [3]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79.09%,覆盖1MP~8MP分辨率,适配车载影像类、感知类与舱内三大场景 [3]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全球手机CIS市场出货排名第5位,出货份额占比11.2% [2] - 2025年蝉联"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奖项,SC485SL图像传感器获"最佳传感器/MEMS奖" [6] - 推出首颗基于CarSens-XR Gen2工艺的3MP车规级图像传感器SC360AT,具备140dB高动态范围 [7] 产品创新与布局 - 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基于SmartClarity-3平台研发 [7] - 车载产品已在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主车厂量产,覆盖ADAS周视、环视、舱内监控等应用 [3][6] - 智能手机领域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满足旗舰手机主摄、辅摄和前摄需求 [2]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智能化趋势和车企智驾平权方案渗透推动汽车电子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3] - 智慧安防、自动驾驶、智能终端等领域对高性能视觉感知需求提升 [7]
中金:维持顺丰同城(0969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5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0:00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中金上调顺丰同城2025年/2026年收入预测4.7%/5.5%至203.43亿元/257.11亿元 主要基于订单增长超预期 [1] - 2025年/2026年净利润预测基本维持于2.50亿元/4.06亿元 因外卖行业价格竞争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标价维持13.50港币 对应2025/2026年0.6/0.4倍P/S 较现价有26%上行空间 [1] 业务量增长驱动因素 - 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87% 其中商超百货+177% 饮品+106% 最后一公里配送+102% [2] - 4月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40% 外卖与集团末端配送需求共同催化行业增长 [2] - 肯德基/麦当劳4月日均使用次数同比+31%/30% KA商家订单增量或持续受益于平台补贴及消费政策 [3] 核心业务竞争力 - 同城To B业务单量或超预期 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及灵活运力网络 预计2025年面向商户收入增长超24% [3] - 最后一公里业务受益于速运物流量同比+25%(达12.95亿票)及电商退换货需求 渗透率提升将持续贡献利润 [4] - To C业务与速运协同效应加强 集团大网融合进一步优化运力效率 [4] 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 规模效应显现推动2025年净利润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2% 费用占收比有望持续优化 [5] - 轻资产运营模式支撑利润率改善 订单增长为关键驱动因素 [5]
继峰股份(603997):乘用车座椅斩获新定点,未来盈利可期
天风证券· 2025-05-14 22: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峰股份格拉默业绩扭亏,座椅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调整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8/10.2/13.2亿元,同比分别扭亏/+51%/+29%,PE分别为24X/16X/12X,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公告获得老客户新车型定点 - 5月13日晚公司公告,继峰合肥获某头部主机厂座椅总成定点,为客户开发、生产前排座椅总成产品,预计2025年9月量产,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25.2亿元,体现客户对公司能力和服务的认可 [1] 更多项目量产后乘用车座椅有望贡献利润增量,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获首单,2024年多个高质量订单落地,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获21个定点,生命周期总销售额超900亿 [2] - 2024年乘用车座椅业务首次年度盈亏平衡,2025年预计8个项目量产,营业收入有望攀升,随着规模效应产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 格拉默整合持续推进,25Q1已成功扭亏 - 2024年公司优化格拉默经营效率,包括优化人工成本、转让股权、联合采购等 [3] - 格拉默整合初见成效,2025Q1净利润0.097亿欧元,实现扭亏,公司将持续推进降本工作,加强海外业务管控,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3]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10.2/13.2亿元,同比分别扭亏/+51%/+29%,PE分别为24X/16X/12X,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571.49|22,255.44|24,926.09|28,665.01|32,104.81| |增长率(%)|20.06|3.17|12.00|15.00|12.00| |EBITDA(百万元)|1,781.04|1,629.46|1,875.88|2,217.56|2,530.3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03.87|(566.80)|678.81|1,022.86|1,324.35| |增长率(%)|(114.38)|(378.01)|(219.76)|50.68|29.48| |EPS(元/股)|0.18|(0.45)|0.54|0.81|1.05| |市盈率(P/E)|74.03|(29.04)|24.25|16.09|12.43| |市净率(P/B)|3.68|3.54|3.07|2.58|2.14| |市销率(P/S)|0.70|0.74|0.66|0.57|0.51| |EV/EBITDA|10.20|10.22|9.78|7.45|6.25|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266.08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266.08百万股,A股总市值16,458.99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6,458.9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3.82元,资产负债率75.03%,一年内最高/最低14.90/9.56元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24,926.09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78.81百万元等 [10][11]
新业务投入阶段 京东CEO谈外卖的规模效应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8:45
京东一季度收入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纪录。在一位接 近管理层人士看来,这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三年来,直 接坐镇一线,进行业务部署决策的结果"。 作者: 钱玉娟 封图:东方IC 5月13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度实现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 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纪录。 一位接近京东管理层的人士称,这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三年来,直接坐镇一线,进行业务部 署决策的结果"。 该人士透露,刘强东除了每周对京东管理层进行培训外,还会亲自参与零售、物流等核心业务板块 的日会,他在会上多围绕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给出意见或建议,也会直接解决大部分业务 方向性的问题。 外界最关注的,当属刘强东亲自拍板、在今年2月上线的京东外卖会给京东带来多大的影响。 从财报看,京东的零售与物流两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38亿元、470亿元,其中零售仍是京东业 绩增长的引擎,不仅收入同比增速达16%,该板块的经营利润高达128亿元,同比增长38%。 包括外卖等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在2025年一季度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8%。 在新业务的收入增长背后,经营费用高企,同比增长65%,达2 ...
联影医疗: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需求恢复,利润高增可期-20250514
浙商证券· 2025-05-13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联影医疗营收和利润下降,2025年Q1收入增速回正,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随着国内招投标恢复,2025年利润有望高增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长性 - 2025年Q1收入恢复正增长,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国内招标放缓使收入短期承压,但市场占有率尤其是高端产品领域仍稳步提升,且创新产品持续推出,2025年随着院内招标恢复和高端产品端发力,收入和利润有望高增长 [2] - 2024年海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占比达21.55%,同比提升6.85pct,截至2024年末多款产品获认证许可,海外业务覆盖超8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高端产品海外推广加速、市场认可度提升,有望拉动整体收入高增长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48.54%,同比提升0.06pct,2025年Q1毛利率49.94%,同比提升0.37pct,随着中高端拓展和维修服务收入占比提升,2025年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4] - 2024年净利率12.06%,同比下降5.27pct,2025年Q1净利率14.75%,同比下降0.65pct但扣非归母净利率提升,随着院内招投标恢复,规模效应下2025年净利率有望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2.51、144.78、17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18.18%、19.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9、21.95、27.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59%、22.00%、23.21%,对应EPS分别为2.18、2.66、3.28元,对应2025年64倍PE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0|12250.65|14477.62|17325.35| |营业收入(+/-%)|9.73%|18.94%|18.18%|19.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61.87|1799.35|2195.27|2704.84| |归母净利润(+/-%)|36.08%|42.59%|22.00%|23.21%| |每股收益(元)|1.53|2.18|2.66|3.28| |P/E|91|64|53|43| [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多项内容 [12]
联影医疗(688271):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需求恢复,利润高增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5-13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和利润下降,2025年Q1收入增速回正,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随着国内招投标恢复,2025年利润有望高增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长性 - 2025年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恢复正增长,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整体市占率提升超3个百分点,高端产品市占率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且创新产品持续推出,2025年随着院内招标恢复和高端产品端发力,收入和利润有望增长 [2]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占比达21.55%,同比提升6.85pct,海外业务覆盖超8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高端产品海外推广加速,有望拉动整体收入高增长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毛利率48.54%,同比提升0.06pct,2025年Q1毛利率49.94%,同比提升0.37pct,随着中高端拓展和维修服务收入占比提升,2025年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4]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净利率12.06%,同比下降5.27pct,2025年Q1净利率14.75%,同比下降0.65pct,随着院内招投标恢复,规模效应下2025年净利率有望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2.51/144.78/17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18.18%、19.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9/21.95/27.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59%、22.00%、23.21%,对应EPS分别为2.18/2.66/3.28元,对应2025年64倍PE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0|12250.65|14477.62|17325.35| |营业收入(+/-) (%)|-9.73%|18.94%|18.18%|19.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61.87|1799.35|2195.27|2704.84| |归母净利润(+/-) (%)|-36.08%|42.59%|22.00%|23.21%| |每股收益(元)|1.53|2.18|2.66|3.28| |P/E|91|64|53|43| [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7年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2]
汤臣倍健(300146):一季度业绩承压 关注改革成效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13 1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8.38亿元(同比减少27%),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减少63%),扣非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减少61%)[1] - 2024Q4总营收11.05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亏损2.16亿元(2023Q4亏损1.55亿元),扣非净亏损1.81亿元(2023Q4亏损2.01亿元)[1] - 2025Q1总营收17.92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减少37%),扣非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减少42%)[1] 盈利能力 - 2024年/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66.69%/68.66%,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应下降[1] - 2024年/2025Q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减少1个百分点至44.33%/30.29%,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8.15%/5.77%[1] - 2024年/2025Q1净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9.47%/26.04%,预计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和费用控制加强,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1] 产品与渠道策略 - 2024年片剂/粉剂/胶囊营收分别为10.49/6.25/11.03亿元,同比减少41%/42%/26%[2] - 2025Q1公司通过钙DK试点推广低客单、低日服模式,效果超预期,计划2025Q2推出新规、新装产品[2] - 公司计划在重功能、刚需赛道推出更多产品,结合差异化服务提升转化率[2] - 2024年境内线上/线下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31.25亿元,同比减少28%/32%,公司加强线上与线下产品区隔,线下渠道价值链下移,线上专供比例提高并定位高端化[2] 未来展望 - 2025Q1公司调整任务排放比例以平滑季度波动,后续将延续深度改革,强化渠道区隔并优化抖音直播效果[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6/0.52/0.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3]
劲仔食品(00300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稳步增长,关注品类拓展
华鑫证券· 2025-05-11 2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劲仔食品总营收5.95亿元(同增10%),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减8%),扣非净利润0.53亿元(同减9%) [4] - 虽受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影响,2025Q1毛利率同减0.1pct至29.91%,但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渠道扩张维持毛利率稳定,预计后续毛利率环比改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增0.2pct/0.2pct至13.36%/4.05%,净利率同减2pct至11.45%,剔除海外资产汇兑损益影响后利润率相对稳定 [5] - 分产品看,2025Q1鱼制品、豆制品营收增速超15%,鱼制品渠道拓展空间仍存,短保产品鲜拌摇摇干复购率高;鹌鹑蛋业务通过差异化策略注入增长动能,定量装持续铺货,局部市场切换“七个博士”品牌,布局大包装抢占货架;分渠道看,传统电商营收双位数增长,内容电商止跌企稳,零食量贩渠道延续高增,预计合作规模增大,持续扩大上架SKU,挖掘增长潜能 [6] - 看好公司大单品培育能力,七个博士等新品的培育提升品牌势能,后续公司推进品类全渠道拓展,零食量贩等新渠道红利持续释放,叠加规模效应释放有望优化盈利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2/0.87/1.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6/13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5月9日,当前股价13.58元,总市值61亿元,总股本451百万股,流通股本304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10.19 - 14.47元,日均成交额134.49百万元 [1] 盈利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12|2,771|3,239|3,703| |增长率(%)|16.8%|14.9%|16.9%|14.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1|322|393|466| |增长率(%)|39.0%|10.7%|21.9%|18.6%| |摊薄每股收益(元)|0.65|0.72|0.87|1.03| |ROE(%)|20.4%|20.2%|21.9%|23.0%| [1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1,458|1,585|1,833|2,109| |非流动资产合计|709|674|640|607| |资产总计|2,167|2,260|2,473|2,716| |流动负债合计|694|623|636|642| |非流动负债合计|43|43|43|43| |负债合计|737|666|679|685| |所有者权益|1,430|1,594|1,794|2,03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167|2,260|2,473|2,716| [12] 利润表 |利润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412|2,771|3,239|3,703| |营业成本|1,677|1,919|2,231|2,533| |营业税金及附加|13|14|16|19| |销售费用|289|319|366|418| |管理费用|91|105|120|133| |财务费用|-15|-5|-13|-21| |研发费用|48|55|65|74| |费用合计|413|474|538|605| |资产减值损失|0|0|0|0| |公允价值变动|9|0|0|0| |投资收益|1|3|2|2| |营业利润|353|403|489|579| |利润总额|345|398|485|574| |所得税费用|51|73|88|104| |净利润|293|325|396|470| |少数股东损益|2|3|3|4| |归母净利润|291|322|393|466| [12]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性|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6.8%|14.9%|16.9%|14.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9.0%|10.7%|21.9%|18.6%|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30.5%|30.8%|31.1%|31.6%| |四项费用/营收|17.1%|17.1%|16.6%|16.3%| |净利率|12.2%|11.7%|12.2%|12.7%| |ROE|20.4%|20.2%|21.9%|23.0%| |偿债能力| | | | | |资产负债率|34.0%|29.5%|27.4%|25.2%| |营运能力| | | | | |总资产周转率|1.1|1.2|1.3|1.4| |应收账款周转率|96.8|117.7|121.7|135.2| |存货周转率|5.3|4.9|6.1|7.3| |每股数据(元/股)| | | | | |EPS|0.65|0.72|0.87|1.03| |P/E|21.0|19.0|15.6|13.1| |P/S|2.5|2.2|1.9|1.7| |P/B|4.3|3.9|3.4|3.0| [12]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293|325|396|470| |少数股东权益|2|3|3|4| |折旧摊销|50|35|34|33| |公允价值变动|9|0|0|0| |营运资金变动|187|-257|26|19|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542|105|460|525|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499|29|28|27|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02|-161|-197|-233| |现金流量净额|-59|-28|291|319| [12]
拟私有化极氪,“一个吉利”正当时
平安证券· 2025-05-08 1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吉利汽车“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拟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极氪转型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各品牌,私有化可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与协同,提升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未来有望带来盈利弹性,维持业绩预测和“推荐”评级 [4][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汽车,公司网址为www.geely auto.com.hk,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总股本10078.04百万股,总市值1570.88亿元,每股净资产8.61元,资产负债率59.71% [1]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2.04亿元、2401.94亿元、3227.51亿元、4206.61亿元、5049.56亿元,同比增长21.1%、34.0%、34.4%、30.3%、20.0%;净利润分别为53.08亿元、166.32亿元、125.00亿元、166.62亿元、196.96亿元,同比增长0.9%、213.3%、 - 24.8%、33.3%、18.2%;毛利率分别为15.3%、15.9%、16.5%、16.7%、16.9%;净利率分别为2.8%、7.0%、4.0%、4.2%、4.3%;ROE分别为6.6%、19.2%、13.1%、15.5%、16.2%;EPS分别为0.53元、1.65元、1.24元、1.65元、1.95元;P/E分别为29.6倍、9.4倍、12.6倍、9.4倍、8.0倍;P/B分别为2.0倍、1.8倍、1.6倍、1.5倍、1.3倍 [6] - 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293.92亿元、2729.49亿元、3343.13亿元、3922.42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369.72亿元、1712.15亿元、2198.38亿元、2615.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867.42亿元、956.87亿元、1076.09亿元、1217.02亿元 [10] - 2024 - 2027年成长能力指标中,营收额增长率分别为34.0%、34.4%、30.3%、20.0%;EBIT增长率分别为302.0%、 - 20.1%、36.9%、26.9%;EBITDA增长率分别为115.0%、 - 11.9%、22.9%、18.8%;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0.4%、 - 23.4%、35.8%、25.1%。盈利能力指标中,毛利率分别为15.9%、16.5%、16.7%、16.9%;净利率分别为7.0%、4.0%、4.2%、4.3%;ROE分别为19.2%、13.1%、15.5%、16.2%;ROA分别为7.3%、4.6%、5.0%、5.0%;ROIC分别为12.3%、16.3%、22.4%、33.1%。估值倍数指标中,P/E分别为9.4倍、12.6倍、9.4倍、8.0倍;P/S分别为0.7、0.5、0.4、0.3;P/B分别为1.8倍、1.6倍、1.5倍、1.3倍;股息率均为0.0;EV/EBIT分别为 - 0.4、 - 1.2、 - 2.1、 - 2.6;EV/EBITDA分别为 - 0.3、 - 0.7、 - 1.4、 - 1.9;EV/NOPLAT分别为 - 0.8、 - 1.3、 - 2.4、 - 3.0 [11] - 2024 - 2027年税后经营利润分别为184.04亿元、145.91亿元、198.65亿元、251.28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65.07亿元、226.94亿元、401.82亿元、427.33亿元;投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91.32亿元、 - 16.08亿元、 - 18.04亿元、 - 21.13亿元;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132.97亿元、 - 31.46亿元、 - 42.53亿元、 - 50.75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79亿元、179.40亿元、341.25亿元、355.46亿元 [13] 复盘 - 极氪作为吉利智能新能源赛道探路前锋,2021年创立,2024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其独立探索转型路径获取的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当前基于动力形式划分品牌必要性降低,合并有利于获得智能化规模优势,且极氪主销车型价格带竞争对手强,聚力前行明智 [7] 目的 - 极氪私有化目的是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公司推行“两横七纵”,降本及费用优化有成效,极氪、领克合并后生产降本,费用率优化,极氪3Q24开始盈利,4Q24净利润升至1.47亿元 [7] 展望 - 私有化方案构建统一上市平台,整合极氪资产与资源,提升集团乘用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明确极氪战略定位,应对市场挑战,各品牌保持定位协同发展,激发规模效应,吉利汽车迎来规模上行周期,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8]
鸣鸣很忙:港股IPO的野心与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5-07 09:58
行业格局与公司合并 - 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门店总数超1.4万家,2024年GMV达555亿元,成为行业绝对龙头 [2] - 合并被视为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步,2025年5月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用于门店扩张与供应链升级 [2] - 行业进入"双寡头"时代,鸣鸣规模碾压竞争对手万辰集团(门店数4726家) [4]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鸣鸣采用"薄利多销+规模效应"模式,毛利率7.5%-7.6%,经调整净利率2.3% [7] - 单店年销售额约385万元,远超万辰集团的185万元 [7] - 存货周转天数仅11.6天,物流体系24小时覆盖300公里半径 [4] - 99.5%收入来自商品销售,加盟商利益绑定紧密 [8] 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下沉市场统治力显著,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28个省份 [4] - 资本背书强劲,红杉、黑蚁、盐津铺子等机构持股超15% [4] - SKU达3380个,每月上新百款,供应链复杂度高 [10] 行业挑战与潜在风险 - 行业同质化严重,鸣鸣与竞争对手SKU差异不足20%,价格战加剧 [11] - 管理半径面临极限挑战,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300条食品安全投诉 [10] - 加盟商矛盾浮现,部分反映总部支持不足,选址与运营标准化待提升 [10] 资本运作与市场预期 - 万辰集团转型量贩零食后股价最高涨幅达10倍,市值突破170亿元,为鸣鸣提供参照 [3] - 盐津铺子突然转让鸣鸣3.3%股权,接盘方为"突击成立"的湖南晓芒,引发内部矛盾猜测 [12] - 若IPO估值对标万辰(PS约0.5倍),鸣鸣市值或超300亿元,但港股估值可能更谨慎 [13] 未来发展战略 - 可能利用1.2亿会员数据反向定制产品,提升毛利率(定制产品占比25%) [14] - 探索跨界合作,借鉴万辰与食用菌业务的协同,尝试零食与健康食品结合 [14] - 若资本退潮或消费下行,可能被迫收缩战线或被巨头并购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