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战略
搜索文档
小米手机“全面对标”苹果,雷军想用高端化打破外界偏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11:48
小米高端化战略与苹果对标 - 小米17系列命名直接对标苹果17系列 体现从对标到全面对标的战略升级[1] - 产品力跨代升级 在多核性能(1.2万分)、电池容量(7000mAh达iPhone两倍)、逆光拍摄、散热等维度超越iPhone 17全系列[1] - 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纳米芯片 多核成绩超过苹果A19 Pro但单核成绩略低(3800分)[1] 高端化进程与市场表现 - 小米2020年2月启动高端化 手机部投入约1万名研发人员 每季度组织内部研讨分析进展[2] - 平均售价(ASP)长期徘徊1100元上下 2025年第二季度为1073.2元同比下降2.7% 远低于苹果6335元[3] - 国内市场份额竞争白热化 2025年第三季度前八周vivo占19% 小米华为OPPO荣耀在15%-16%区间 苹果占12%[3] 自研芯片战略与进展 - 2023年5月发布3纳米玄戒O1芯片及自研4G基带玄戒T1芯片 GPU功耗比苹果A18 Pro降低35%[4][6] - 2014年启动澎湃造芯项目 2017年澎湃S1市场反响不佳 2018年暂停研发 2021年初重启造芯[4][5] - 过去5年研发投入1020-1050亿元 未来5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 推动品牌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6] 汽车业务与品牌建设 - 小米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与奔驰宝马奥迪处于相同高端区间[6] - 公司支持六部门开展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整治行动 打击黑水军黑公关[7] - 认为汽车行业仍处成长阶段 市场足够大尚未到分出胜负阶段[7]
雷军:全面对标苹果
财联社· 2025-09-26 10:0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横跨手机 汽车 家电三大领域 [1] - 通过五年高强度底层核心技术投入实现高端化战略突破 [1]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手机芯片 2017年首款澎湃S1芯片搭载中端机销售60万台 [3][4] - 2018年暂停手机SoC研发后得出关键结论:自研手机SoC必须从最高端做起才有机会 [5] - 最新3纳米芯片单次回片调试费用达2000万美元 失败会导致项目推迟5-6个月 [5] - 2024年5月玄戒首批芯片回片成功 2025年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 Pro发布 [6] - 芯片研发累计投入超135亿元 团队规模2500人 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9] - 公司承诺至少持续投入十年和五百亿资金用于造芯 [7] 手机产品突破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 起售价4499元 [10][11][12] - 全球首发3nm工艺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CPU性能比肩A19 Pro GPU性能提升34.6% [11]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82.1cd/A实现国际领先 [14] - 电池含硅量达16% 能量密度894Wh/L Pro系列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技术 [14] -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LOFIC技术 实现专业相机级动态范围 [14] 高端化战略实施 - 产品线全面对齐苹果 重点从4000-6000元高端区间转向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 [15] - 推出汽车定制服务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 [16] - 成为中国首家提供汽车定制服务的车企 定制服务中心占地400余平 [16] - 通过科技平权策略让更多用户享受顶级豪车体验 [17]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过去小米走的有点快,今天我们要求把设计质量拿起来,认真把各品类做好!小米也一直在持续学习提高之中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35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使命为坚持生产感动人心且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实现全球科技平权 [1] - 5年前启动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进入高端手机领域 [1] - 在手机高端化取得进展后 当前正推动全品类高端化战略 [1] 高端化成果 - 手机业务经过5年高端化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效 [1] - 汽车业务第二季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确认进入高端价格区间 [1] - 公司相信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高端化推进能够实现战略目标 [1] 运营策略调整 - 公司承认过去发展速度过快 现在要求全面提升设计质量 [1] - 正在认真打造各个产品品类 持续学习提高运营水平 [1] - 将手机和汽车领域的高端化经验扩展到更多产品领域 [1]
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 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8:56
9月25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再次站上舞台,开启了他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会后,雷军接受 了《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采访。雷军称,踩过坑后,小米已经开启了全面高端化的战略,汽车、手 机,甚至是路由器等电子产品都在向高端化迈进。 每经记者杨卉摄 汽车方面,雷军表示,感激新能源汽车行业所有先行者,并认为目前国产汽车都在进步,大家没必要在 竞争上搞得很难看。虽然小米交付汽车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也为国产汽车的高端化做出了贡献。但小米 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希望汽车产业肃清风气。 手机方面,雷军称市场竞争的复杂度和难度远超过汽车,只能打"持久战"。经过几年摸索,小米形成了 自己的高端化的"方法论":科技引领、认知引领、审美引领。不过,眼下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定制服 务。"如果5年后我们的定制服务(能被)很多高端客户喜欢的话,就基本做成了,能打平了。我都不想 要挣钱,如果可以不亏钱,就算非常成功了。"雷军称。 以下为经过不影响语义的调整的对话实录: 谈小米手机:通过改名,希望外界能够重新认识小米手机 提问:小米17这款产品,从16改名到17,引发了不少热议。同时您也提到要"全面对标iPhone"。 ...
对话雷军:小米汽车是全网被黑最惨的品牌之一
新浪科技· 2025-09-26 08:22
小米17系列产品力与对标苹果 - 小米17系列产品力实现跨代升级 公司称非常炸裂 [2] - 小米17系列在很多技术领域领先iPhone 17系列 包括配置参数、科技引领和体验 [3] - 公司通过从小米16直接改名小米17的行动 表达敢于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手机研发团队规模达10000多人 [4] - 过去5年研发投入1020-1050亿元 超出原定1000亿元计划 [4] - 新5年规划研发投入2000亿元 [4] - 技术创新从应用层、场景层创新转向材料级和核心零部件级创新 [4] 市场竞争策略 - 手机市场竞争难度超过汽车市场 全球对手包括苹果三星华为 [5] - 中国市场六个主要玩家平均份额在15%-16%左右 [5] - 公司采取持久战策略 目标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五年做到20% [5] 高端化战略进展 - 5年前提出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进入高端领域 [6] - 高端化方法论包括科技引领、认知引领和审美引领三大引领 [7] - 小米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已进入高端价格区间 [6] - 小米汽车用户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接近半数为女性用户 [7] 小米汽车业务现状 - 上市两个月零二十天 YU7交付量超4万辆 [8] - 公司承认离准车主需求还有巨大差距 [8] - 小米汽车成为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 [8] - 公司呼吁打击黑水军黑公关 认为需要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8] 行业合作与竞争关系 - 公司投资蔚来和小鹏 与理想也有合作 [8] - 认为汽车市场很大 国产汽车都处于进步和成长阶段 [8] - 强调共同合作推动国产汽车产业进步 没必要相互搞得很难看 [8]
雷军讲述小米造玄戒芯片故事:失败不可怕,正视内心恐惧才是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49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横跨手机 汽车 家电三大领域 [3] - 过去五年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实现高端化战略突破 [3]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于2025年底前正式投产 [3] 芯片业务发展 - 2025年5月推出玄戒O1芯片 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制程旗舰芯片的公司 [3][24] - 芯片研发项目年投入达500-600亿元 [18] - 芯片投片费超过2000万美元 采用最先进3nm工艺制程 [24] 历史业绩与挑战 - 2020年公司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跻身世界500强 [5] - 2022年受国际形势影响营收骤降15% 为史上首次下滑 [16] - 面临行业巨头竞争压力 被市场质疑为"组装厂" [7][9] 组织架构调整 - 引进卢伟冰 曾学忠等外部顶尖人才 同时提拔朱丹等早期员工担任高管 [10] - 工号54的工程师朱丹负责组建芯片业务并带队攻克玄戒O1芯片 [11] - 联合创始人林斌和刘德继续参与公司运营 [10] 芯片业务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芯片 2017年澎湃S1芯片销量达60万台 [14] - 2018年暂停手机SoC芯片研发 保留小芯片业务 [14] - 2021年初重启芯片项目 2023年同行芯片团队解散事件引发内部震动 [16][21] 领导决策 - 2022年5月高管会议决定坚持芯片投入 认为即使失败也能培养研发队伍改变公司质地 [18][20] - 雷军提出"逆天改命"理念 强调持续努力和成长的重要性 [3][9] - 克服松果项目失败后的心理恐惧是重启芯片业务的关键挑战 [26]
雷军:押上家底,造车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2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0年启动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推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3] - 造车与造芯决策几乎同时进行 将公司前十年积累资源全部投入 [5] - 认知变化催生战略升级 形成手机 汽车 芯片相互关联协同促进的业务布局 [7]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达48.6% [5] - 人才短板是快速成长中的挑战 通过内部提拔加外部招募双管齐下 [11] - 造车与造芯业务对高端人才有刚性需求 包括半导体研发专家和汽车工程技术人才 [11] 高端化战略成果 - 小米SU7 Ultra售价五六十万元 市场热度超出预期 [9] - 小米17系列展现高端化路径 Pro与ProMax版本定位继续上探冲击高端市场 [9] -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以第三代3nm工艺与4.6GHz主频刷新性能纪录 [9] 生态协同布局 - 澎湃OS3系统实现手机 平板 家电等产品无缝协同 [13] - 高端音箱等家电新品完善科技家电产品序列 [13] - 产品布局延续生态优势 通过高端化提升生态整体价值 [13] 经营基础保障 - 2020年公司已跻身世界500强 年收入超两千亿元 [3] - 应对转型需厉害的人足够多和攒钱足够多 这是生存密码 [11] - 面对造车与造芯的烧钱属性 公司积累雄厚资源但仍需精打细算 [11]
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雷军:压上10年家底、5年完成彻底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9-25 23:17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年度演讲及新品发布会展示其在手机、汽车和科技生态领域的创新成果 强调公司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 并通过高端化战略和核心技术投入实现业务突破 [1][3][22] 手机业务 - 小米17系列采用三杯机型战略 标准版定价4499元起 Pro版4999元起 Pro Max版5999元起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nm工艺 CPU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 GPU性能提升34.6% [5][6][15] - 小米17 Pro系列创新"妙享背屏"交互功能 支持个性化壁纸、信息通知、背屏自拍及掌机模式 并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7][9][11] - 屏幕采用国产M10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达82.1cd/A 电池采用金沙江技术 能量密度最高894Wh/L 含硅量16%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LOFIC技术 实现超高动态范围 [11][13] 汽车业务 - 小米汽车推出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 起订价10万元 每月限量40台 并设立400余平定制服务中心 [5][19] - 小米YU7自7月交付以来交付量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有孩家庭占比85% 此前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16][17] - 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 并在纽北赛道刷新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 [26] 科技生态与家电 - 发布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包括小米平板8系列(2199元起)、米家三区洗衣机Pro(3999元起)、米家冰箱Pro(6399元)、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5199元起)及路由器BE10000 Pro(1699元)等 [5][21] - 科技家电Q2收入同比增长66.2% 实现量价齐升 空调产品7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 智能家电工厂预计年底投产 [26]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过去五年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投入300亿元 研发人员数量从1万余人翻倍至超2万人 [22][24] - 自研3nm玄戒O1芯片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使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设计能力的科技企业 [24] - 手机业务连续站稳国内4000-5000元价位第一 并向6000元以上价位突破 Q2欧洲市场超越苹果重返第一 [26]
雷军:押上家底,造车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46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坚定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核心突破体现在汽车与芯片领域[3] - 公司采取"手机×AIoT"生态协同战略 通过硬件、软件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竞争护城河[8][14] - 高端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产品价格带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推动品牌价值重构[10][11] 战略转型 - 2020年启动"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决定押注造车和造芯两大核心领域[3][5]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达48.6% 绝大部分流向芯片与汽车领域[6] - 战略升级体现为手机、汽车、芯片三大业务协同:芯片提供底层算力 汽车反哺智能座舱技术 手机串联智能生活场景[8] 业务突破 - 小米SU7 Ultra售价达50-60万元级别 市场热度超预期 成为高端化战略标志性产品[10] - 小米17系列采用"加量不加价"与"定位上探"双路径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与4.6GHz主频[10] - 澎湃OS3系统实现与平板、家电等产品的无缝协同 智能工厂投产扭转"组装厂"刻板印象[11][14] 资源管理 - 核心策略为"找人和攒钱":通过内部提拔与外部招募解决高端人才短缺 聚焦半导体研发与汽车工程技术人才[13] - 将资源积累比喻为"集中精力办大事" 以应对造车与造芯的长期投入需求[13] - 强调复盘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优化决策流程[13] 生态布局 - 产品矩阵包括小米17系列、平板8系列及高端家电新品 跳过"小米16"命名直接对标iPhone17系列[14] - 生态协同逻辑借鉴苹果模式:硬件、软件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护城河[8] - 高端音箱等家电新品完善"科技家电"序列 提升生态整体价值[14]
对话雷军:过去小米走的有点快,今天我们要求把设计质量拿起来,认真把各品类做好
新浪科技· 2025-09-25 22:45
公司战略与使命 - 公司创办使命为坚持制造感动人心且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实现全球科技平权 [1] - 5年前因智能手机普及启动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进入高端领域 [1] - 当前推动全品类高端化 要求提升设计质量并认真打造各品类产品 [1] 高端化进展与成果 - 手机高端化投入大量功夫 汽车业务坚定定位高端市场 [1] - 第二季度小米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已进入高端价格区间 [1] - 公司坚信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和持续高端化推进 能够实现高端战略目标 [1] 业务拓展与学习 - 基于手机和汽车领域经验 公司正将高端化扩展至全品类 [1] - 承认过去发展速度较快 现阶段更注重全方位提升产品力 [1] - 公司持续学习提高 预期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