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医药板块本周大涨,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医药ETF(512010)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14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本周上涨7.1% [1][3]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本周上涨6.9% [1][3]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本周上涨5.3% [1][3]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本周上涨3.6% [1][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本周上涨3.4% [1][3] 资金流动与规模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本周获近2亿元资金净流入 [1] - 恒生创新药ETF最新规模突破2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指数估值水平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7.7倍 估值分位为48.5% [3][6]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0.7倍 估值分位为88.1% [3][6]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7.3倍 估值分位为82.1% [3][6]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为62.3倍 估值分位为60.2% [3][6]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3.0倍 [3] 历史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40.5%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16.2% [7]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42.1%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2.9% [7]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26.0%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3.5% [7]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22.6%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1.2% [7]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19.2%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2.9% [7] 指数构成特点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医疗保健行业中从事创新药研发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4]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等医药卫生行业港股通股票组成 [4]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由不超过50只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股票组成 [4]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由不超过50只A股基因诊断、生物制药等生物科技公司股票组成 [4]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300指数中医药卫生行业公司股票组成 [4] ETF产品情况 - 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共1只(159316) [5] - 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的ETF共4只 [5] - 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ETF共7只 [5] -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的ETF共4只 [5] - 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的ETF共1只(512010) [5]
宏观策略周报:2025上半年A股盈利水平向好,本周电力设备表现突出-20250905
源达信息· 2025-09-05 21:0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全行业盈利水平企稳回升 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0.09%)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2.59%) 二季度业绩持续向好[1][9][19] - 创业板指单周涨幅达2.4% 电力设备行业周涨幅7.39%领涨申万一级行业[3][32][35] - 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 建议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等高景气赛道[4][17][43] 资讯要闻及点评 - A股2025半年报业绩:全行业营收34.99万亿元(同比+0.09%)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2.59%) 扣非净利润2.83万亿元(同比+2.10%) 二季度单季营收18.10万亿元(同比+0.38%) 归母净利润1.50万亿元(同比+1.44%)[1][9][10] - 8月制造业PMI指数49.4%(环比+0.1pct)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0.2pct)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环比+0.3pct) 三大指数均回升[1][11] - 大型企业PMI达50.8%(环比+0.5pct)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环比+1.3pct)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环比+0.2pct)[14][16]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目标: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 年均营收增速超5%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17][18] 市场表现与行业分析 - 主要指数周度分化:创业板指涨2.4% 科创100跌1.8% 科创50跌5.4% 中证1000跌2.6%[32][33] - 行业涨幅前五:电力设备(+7.39%) 综合(+5.38%) 有色金属(+2.12%) 医药生物(+1.40%) 纺织服饰(+1.37%)[35][40] - 细分行业业绩亮点:电子行业营收增18.5%(申万一级行业第一) 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增179.4% 农林牧渔增163.7%[20][31] - 创业板2025H1营收增8.98% 归母净利润增11.17% 科创100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112.36%[23][28][30] 投资策略建议 - 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4][43] - 消费复苏主线:新消费、家电、汽车等受益于居民消费能力释放[4][43] - 防御性资产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及黄金避险资产[4][43] 数据附录(图表索引) - 财务数据表:2025H1全行业财务指标[10] 2025Q2单季指标[10] 主要指数业绩表[30] - 行业比较图:申万一级行业营收及净利润增速[21] 主要板块增速对比[25][27] - 市场跟踪图:指数涨跌幅[33][34] 行业涨跌幅[35][40] 成交额趋势[38][39]
出海成上市公司中报超预期重要因素 新华电新出海指数本周涨近9%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20:38
出海业务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 出海成为上市公司中报超预期的重要因素 非金融板块营收增速和ROE企稳[1] - 科技行业出海表现突出 通信、计算机、传媒等外需导向企业盈利增速明显优于内需导向企业[1] - 过去2个月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上调明显 科技出海板块实现盈利预测上调[2] 企业出海战略与财务表现 - 出海模式包括海外建厂、国际拿单、渠道品牌拓展 境外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高于境内业务[5] - 加速出海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10%)利润率和ROE持续修复 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公司靠拢[5] - 出海从补充渠道转变为企业财务增长核心支柱[5] 阳光电源案例表现 - 阳光电源本周逆市大涨35% 股价创历史新高 下半年涨幅近100%[6] - 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55.97%)[7] - 海外收入253.8亿元(占比58.3%) 较2024年同期134.8亿元(占比43.44%)大幅提升[7]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预计20%-30% 公司上半年发货量接近去年全年[7] 出海指数市场表现 - 新华电新出海指数本周涨8.79% 最近一年收益104.90%[8] - 新华制造出海指数本周涨1.95% 连续十五周上行 最近一年收益101.14%[8] - 板块成交活跃 AI、光伏、固态电池等获增量资金聚焦[7] - 指数权重股表现亮眼 国轩高科涨超20% 中际旭创、卧龙电驱涨超10%[7]
3800点“牛头”昂起!超97%主动权益基金“吃肉”,这122只却还在“站岗”
华夏时报· 2025-09-05 19:38
市场表现 - 沪指报收3812.51点,上涨1.24%,深成指报收12590.56点,上涨3.89%,创业板指报收2958.18点,上涨6.5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3万亿元,超4800只个股上涨 [1] - 全市场13110只公募基金中,超94%年内获得正收益,397只年内收益率突破50%,超12%基金收益突破30%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21.61%,超97%斩获正收益,1077只收益超30%,占比23.51%,293只收益在50%以上,占比6.40% [1][2] 领先基金产品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和永赢科技智选A以160%以上收益率领先,前者盈利166.28%,后者收益161.37% [2] - 永赢科技智选A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科技板块股票,部分股票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605% [4][7]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2只"翻倍基"年内回报超过100%,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北交所三大赛道 [4] 医药主题基金 - 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主题基金占据六席,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产品 [5]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正走向高景气阶段,大量国产创新药将在未来两年集中进入商业化阶段 [5] 落后基金表现 - 12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亏损,跌幅最深达16.1%,首尾业绩相差177.47个百分点 [5] - 业绩跌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亏损11.16%,多数重仓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板块,7只产品年内亏损幅度超过10% [6] - 东方阿尔法招阳A重仓军工装备板块,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近三年亏损47.37%,单位净值0.6459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与企业盈利修复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为权益资产提供基本面支撑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创新等产业趋势明确且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丰富投资主线 [3] - 优质标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为基金布局创造较好条件 [3] 后市展望 - 鑫元基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权益市场在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产业升级等因素下具备系统性投资机会 [7] -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看好顺周期风格投资,预计下半年PPI将出现大幅拐点,2026年有望转正,行情至少可持续一年 [7][8] - 工业有色和小金属为第一方阵,化工、钢铁、煤炭等中游顺周期龙头为第二方阵,通用机械、食品饮料等为第三方阵 [8]
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悦康药业:创新管线加速兑现,展现巨大海外授权潜力
市值风云· 2025-09-05 18:1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67亿元,研发投入2.0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7.91%,同比增长7.54%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创新药板块受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海外授权驱动,国证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99% [4] - 公司作为创新药领域重要参与者,具备核酸药物、多肽药物、mRNA疫苗等多元技术平台,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多项前沿技术的企业 [5][6] - 公司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拥有头孢药物晶型国家实验室及核酸药物国家工程中心 [6] 研发管线进展 - 在研项目共42项,其中创新药占比50%(21项),包括核酸药物12项、多肽药物3项、中药5项、化药1项 [6] - 三款中药创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复方银杏叶片、紫花温肺止嗽颗粒)处于NDA审评阶段,适应症覆盖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及感染后咳嗽 [7] - 核酸药物领域:注射用CT102(ASO药物)完成IIa期临床;YKYY015(靶向PCSK9的siRNA)处于国内I期临床;YKYY029(GalNAc递送siRNA)处于国内I期临床 [9] - 多肽药物YKYY017(广谱冠状病毒抑制剂)具备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即将启动III期临床 [10] - mRNA疫苗技术涵盖自复制mRNA、Cap1加帽、冻干工艺等核心壁垒,YKYY025(RSV疫苗)和YKYY026(带状疱疹疫苗)均处于研发阶段 [11] 技术平台与创新能力 - 搭建全流程AI药物研发平台,已获得12项AI药物算法专利及发表3篇SCI论文,应用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及毒性预测等环节 [13] - 核酸药物技术突破包括自主GalNAc递送系统、siRNA序列修饰技术及阳离子脂质辅料规模化生产能力 [8][9] 国际化布局与海外授权潜力 - 两款siRNA药物(YKYY015、YKYY029)分别于2024年7月及2025年7月获美国FDA临床批准 [15] - mRNA疫苗YKYY025、YKYY026分别于2025年1月及2024年12月获美国FDA临床批准 [16] - 多肽药物YKYY017获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地临床批准;阳离子脂质辅料YK-009获中美日等多国专利授权 [16] - 参考行业趋势:诺华siRNA药物Leqvio 2024年销售额达7.54亿美元;国内企业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41.65亿美元授权协议 [15]
20cm速递丨科创创新药ETF(589720)回调超3%,去年“924行情”以来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机构:合规指引或加速行业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8:01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企业合规指引 推动行业监管从碎片化向标准化和系统化升级 覆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流通全生命周期管理[1] - 合规指引将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合规能力强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 而中小型企业面临合规转型压力[1] - 指引与国家级政策形成联动 强调对创新药械的合规支持 可能简化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和审批流程 加速产品上市[1] - 指引可能纳入国际合规标准 帮助中国企业对接全球市场 降低出海合规风险[1] - 长期来看行业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将受益 合规要求将倒逼企业提升研发质量 减少同质化竞争[1] 创新药发展前景 - 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且不受贸易摩擦影响 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1] 科创板创新药指数表现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 跟踪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的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 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产品20%涨跌幅限制使其更贴合板块波动[1]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市场反弹期间 科创新药指数涨幅为75% 跑赢港股创新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70%涨幅[2] - 科创新药指数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有助于更好地分享科创板的弹性[2]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2380.46万元 净值增长率27.48%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2380.46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545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7.48%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6.39% 近半年50.44% 近一年69.76% 近三年33.48% [2][5] - 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0.904元 [2] - 近三年夏普比率0.1767 同类排名35/105 [24] - 近三年最大回撤35.07% 同类排名77/107 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20.49% [26]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1.07亿元 [2][31]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5.22% 同类平均86.95% 2024年三季度末最高仓位89.37% 2021年上半年末最低仓位69.83% [29] - 截至6月30日基金持有人1958户 合计持有1.49亿份 机构持有占比18.64% 个人投资者占比81.36% [35] - 最近半年换手率约108.9% [38] - 十大重仓股包括科伦博泰生物-B、益方生物、信立泰、三生制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信达生物、泽璟制药、惠泰医疗、海思科 [40] 估值指标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110.14倍 同类均值120.96倍 加权市净率(LF)5.11倍 同类均值4.07倍 加权市销率(TTM)6.86倍 同类均值6.52倍 [11]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2%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01%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5% [18] 投资策略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 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 [2] - 管理人看好创新药行情 认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才开始不久 同时看好有新品放量的耗材公司以及受益于创新周期反转的科学服务上游公司 [2]
华商创新医疗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523.61万元 净值增长率17.87%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523.6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359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7.87%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5.16%,同类排名65/138;近半年增长率27.59%,排名103/138;近一年增长率50.85%,排名85/136 [5] - 基金经理彭欣杨管理的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中华商产业升级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66.97% [2]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3398.14万元 [2][30]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79.64%(同类平均86.95%),2024年上半年末达最高仓位90.68% [29] - 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联影医疗、京东健康、爱尔眼科、昭衍新药、惠泰医疗、卫宁健康、中芯国际、特宝生物、南微医学 [38] 估值水平分析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16.88倍,显著低于同类均值120.96倍 [9] - 加权市净率(LF)1.09倍,低于同类均值4.07倍 [9] - 加权市销率(TTM)0.99倍,低于同类均值6.52倍 [9] 财务指标表现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4% [14] -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19% [14]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6% [14] 风险收益特征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645 [22]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9.03%,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16.93% [26] - 最近半年换手率138.98%,持续低于同类均值 [36] 投资者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369户,合计持有3715.17万份 [33] - 机构投资者占比53.83%,个人投资者占比46.17%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12.5万份,占比0.34% [33] 行业展望 - 创新药全球合作热潮有望延续,CXO产业链将受益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 - 创新器械技术迭代红利与医疗AI商业化突破有望成为新主线 [2] - 医药行业预计进入全产业链创新周期 [2]
工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A:2025年上半年末换手率为15.6%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28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50.2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76元 [3]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1.39%,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1894.62万元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50.59%,近三个月32.61%,近半年25.25%,近三年-0.07% [3][6] -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242/880,近半年205/880,近三年527/872 [6] - 近三年夏普比率-0.151,同类排名621/875 [27] - 近三年最大回撤39.77%,同类排名274/861,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18.87% [29] 投资策略与配置 - 基金经理焦文龙管理8只基金,该基金为灵活配置型 [3] - 下半年重点关注三大方向:红利资产、人工智能与创新药、顺周期龙头资产 [3]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76.19%,同类平均80.43%,2024年末最高仓位93.98%,2022年三季度最低0.86% [32] - 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恒瑞医药、北方华创、拓普集团、立讯精密、传音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迈瑞医疗 [41] - 最近半年换手率15.6%,持续2年低于同类均值 [39] 估值与成长性 - 持股加权市盈率25.09倍(同类均值15.75倍),市净率3.98倍(同类均值2.52倍),市销率2.65倍(同类均值2.16倍) [12] - 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0.14%,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0.07%,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16% [19] 持有人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372户,合计持有1733.96万份 [36] - 管理人员工持有5.54万份占比0.32%,机构持有占比63.28%,个人投资者占比36.72% [36]
大科技板块反弹 后市行情怎么看?
财富在线· 2025-09-05 17:28
市场表现 - A股在科技股带动下反弹 锂电池 光伏 固态电池 储能等板块涨幅居前[1] - 科技股启动全面上攻行情 此前经历三天调整[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1] - 目标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7%左右[1] -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 涵盖锂电池 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1] 行业观点 - 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和融资盘占比处于历史较高分位 市场情绪短期可能过热[1] - 中长期支撑逻辑未变 包括政策红利 AI产业周期和资金偏好等核心因素[1] - 科技股经过短期调整消化估值后仍具长期投资价值[1] 投资方向 - 关注新质生产力范畴下具备发展空间和成长景气度的细分板块[1] - 通过量化方法在既定策略方向和板块间进行轮动优选[1] - 看好硬件国产化与商业化场景兑现的人形机器人板块[2] - 看好国产替代与全球参与的AI设施侧板块 受算力需求爆发推动[2] - 看好垂直领域与实体融合的AI应用板块 渗透率加速上行[2] - 看好高壁垒创新与业绩修复的创新药板块 受益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加速出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