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证券:环保板块估值持续修复 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29
行业投资趋势 - 环保行业投资逐步回归理性 重视核心业务持续发展及降本增效 同时积极跨界布局新能源 AI+环保 机器人等热门赛道 [1][2] - 环保板块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包括水务及垃圾焚烧运营类资产 环保设备 循环再生领域 [1] 板块整体表现 - 信达能源环保板块146家上市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870.37亿元 同比增长0.2% 归母净利润169.53亿元 同比减少6.0%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清新环境 博世科 维尔利 太和水 仕净科技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所致 [2] 水务板块 - 2025H1水务板块16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343.53亿元 同比减少0.9% 归母净利润合计54.2亿元 同比增长4.6% [3] - 水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出台 将进一步催化水务企业成长契机 水务业务占比高 运营效率优的公司有望受益 [3] 固废处理板块 - 2025H1固废处理板块38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865.33亿元 同比增长3.4% 归母净利润合计84.7亿元 同比减少3.4% [4] - 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企业积极出海及布局数据中心有望带来估值重塑 [4] 环境监测检测板块 - 2025H1环境监测检测板块9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43.08亿元 同比减少4.4% 归母净利润合计1.62亿元 同比减少41% [5] - 碳市场新政出炉 参与行业和主体有望扩围 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将带动碳监测行业需求释放 [5] 环保设备板块 - 2025H1环保设备板块26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300.04亿元 同比减少3.69% 归母净利润合计19.17亿元 同比减少15% [6]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 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节能冷却设备有望迎来需求抬升 [6]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27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 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 区50强后,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斩获的又一殊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天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在国内经开区中 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到系统推进产业、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低碳转型,形成了一系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国绿色认证数量最多的工业园区。 确立"1+N+X"减碳思路 早在2009年,天津经开区就启动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2020 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天津经开区低碳发展进入战略升级期,确立了"1+N+X"的减碳思路,即1份 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包括制造 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 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绿色低碳和经济 发展相辅相成,从而实 ...
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5 10:16
行业整体表现 - 环保行业146家上市公司2025H1营业收入1870.37亿元 同比增长0.2% 归母净利润169.53亿元 同比减少6.0%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清新环境 博世科 维尔利 太和水 仕净科技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所致 [2] - 行业投资回归理性 企业注重核心业务持续发展及降本增效 同时积极跨界布局新能源 AI+环保 机器人等热门赛道 [2] 细分板块业绩 - 水务板块16家公司2025H1收入343.53亿元 同比减少0.9% 归母净利润54.2亿元 同比增长4.6% [3] - 固废处理板块38家公司2025H1收入865.33亿元 同比增长3.4% 归母净利润84.7亿元 同比减少3.4% [3] - 环境监测/检测板块9家公司2025H1收入43.08亿元 同比减少4.4%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减少41% [3] - 环保设备板块26家公司2025H1收入300.04亿元 同比减少3.69% 归母净利润19.17亿元 同比减少15% [1][4]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 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1][4]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 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3]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 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元 [5] 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 水务板块受益于水价市场化改革 运营效率优的公司有望获得成长契机 [3] - 固废板块中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企业积极出海及布局数据中心有望带来估值重塑 [3] - 碳市场新政推动行业扩容 参与行业和主体扩围有望带动碳监测行业需求释放 [3] - 节能冷却设备受益于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需求提升 [4] - 循环再生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废钢利用量目标3.2亿吨 再生有色金属目标2000万吨 [5] 重点公司推荐 - 水务板块重点推荐兴蓉环境 洪城环境 建议关注中原环保 武汉控股 [5] - 垃圾焚烧板块重点推荐瀚蓝环境 永兴股份 建议关注旺能环境 绿色动力 中科环保 [5] - 节能设备建议关注中泰股份 冰轮环境 华光环能 西子洁能 海鸥股份 盈峰环境 [5] - 监测/检测方面建议关注雪迪龙 聚光科技 皖仪科技 苏试试验 [5] - 循环再生领域建议关注英科再生 高能环境 嘉澳环保 [5]
“麒麟方队”亮相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新华日报· 2025-09-15 09:01
中国科学院系研究院科技成果 - 中科硅纪机器人公司入选全国80家"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名单 成为AI与机器人领域代表[1] -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研究院实现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突破 成功孵化引进近30家卫星通信相关企业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2] -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是国内首个云网边端协同算力网试验场 智算算力网AI开发平台汇聚算力规模达1500P 支撑50余个行业大模型落地[3] - 信息高铁模型工厂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AI集成创新平台 实现全国9个智算算力站并网[3] - 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建设国际首套1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试验装置 单机功率和效率全球最高[3] - 软件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内最大开源软件治理平台 累计分析开源软件2.7亿款 服务行业头部企业80余家[4] - 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开发全球首创禽流感广谱疫苗 季节性mRNA疫苗达国外同类研发水平[5] 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集中发布科技成果与创新需求 组织科技界 产业界 金融界深度对接[1] - 麒麟科创园成为北京外中科院创新资源最集聚区域 拥有6家研究所设立的7家创新研究院[5] - 园区建成全市首家中科概念验证中心 推动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6] - 正在推动信息高铁 开源软件 决策智能等设施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 战略产业发展方向 - 大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对接 主题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1] - 研究院聚焦卫星通信和低空自组网两大方向 形成系列可产业化成果[2] - 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面向"双碳"发展需求 开展能源全流程核心技术攻关[3] - 软件技术研究院深度支持国产操作系统根社区开源欧拉和开源鸿蒙[4]
实探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煤炭行业逐“绿”向“智”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13
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煤炭行业加速迈入无人化智能时代 涵盖巡检、掘进、支护等38种类型机器人[1] - 全国智能化煤矿由不足200处增至近千处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至1806个[3] - 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3] 区域智能化建设成果 - 榆林市建成智能化矿井31处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70个[3] - 涉及年总产能近4.46亿吨 智能化产能占生产矿井总产能78.7%[3] - 榆林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3] 企业技术应用案例 - 伯特利智能拣矸机器人每小时抓取6000次 可处理600mm粒度物料 最大抓取重量100公斤[1] - 曹家滩矿业构建"11431"智慧矿山体系 涵盖116个子系统[4] - 通过六代智能化迭代实现采掘支破运一体化掘进作业[4] 智能设备应用场景 - 特玛斯派克井下防爆安装机器人用于风水管路作业 避免高空作业风险[2] - 中煤陕西灭火机器人支持1公里远程操作 执行拖拽水带灭火任务[3] - 陕西能源凉水井煤矿投运19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实现24处固定场所无人值守[4] 通信技术升级 - 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采用5G SA独立组网 网络时延低至1毫秒[5] - 支持百万级终端设备连接 将成为陕西首个全厂5G覆盖发电企业[5]
双碳研究 | 5000亿美元蒸发!清洁能源投资遭重挫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48
政策转向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导致美国脱碳速度降低一半以上 脱碳速度下降超50% [4][5] - 政策转向公开敌视风电 太阳能及电动汽车 并试图增加化石燃料生产与使用 [6][7] - 美国环境保护署提议废除2009年"危害认定" 这是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法规的法律基础 [6] 投资与装机量预测 - "一项宏伟法案"预计使未来十年美国新建清洁电力项目规模缩减53%至59% [4][8] - 该法案可能导致价值5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和交通投资项目面临取消风险 [4][9] - 法案对清洁能源技术制造领域施加新经济压力 关联近1500亿美元投资 [9] - 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到2030年损失44吉瓦太阳能装机容量 降幅达18% [9] 行业数据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风力涡轮机订单量骤降约50% 创2020年以来最低记录 [4][10]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装机量下降23% 电力采购协议大幅下滑 [4][10] - 美国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储备几乎零增长 [10] - 到204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较2005年下降26%至41% 较2024年预测显著缩小 [7] 企业运营影响 - 77%的太阳能装机量位于支持特朗普赢得选举的州 包括得克萨斯州等八个州 [9] - 联邦政策行动带来持续不确定性 使太阳能行业商业环境变得非常严峻 [10] - 新官僚主义拖延与不明确要求产生"寒意效应" 导致能源项目增长停滞 [10]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李金铠:新型储能要从分散试点走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19:07
政策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技术路线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1] - 明确支持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其他技术路线 [2] 市场机制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2] - 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及现货市场建设以形成合理充放电价格 [2] - 通过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化机制帮助新型储能获取收益并减少补贴依赖 [2] 行业定位 - 新型储能从分散试点转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1] - 定位为独立灵活性资源而非新能源附属设施 需参与电力调度和系统稳定保障 [1]
潍柴动力双线突围:高端动力产品分羹AIDC红利 新能源业务放量增长
中证网· 2025-09-14 16:36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在高端化与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实现双重突破 从传统制造向高端绿色装备企业转型 [1][5] 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业务 - 全球AI数据中心需求爆发推动大缸径发动机销量激增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超5000台 同比增长41% 其中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近600台 同比增幅高达491% [2] - 大缸径发动机具备高单价高毛利特性 数据中心领域主流2MW/台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售价约200万元-220万元 单位排量价格呈非线性增长 毛利率显著高于小排量产品 [2] - 中金测算显示大缸径发动机占柴油发电机组总成本70%-80% 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 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 [1] - 外资品牌目前占据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约80%份额 但国产技术突破带来性能提升 海外企业扩产周期长且价格偏高 为国产品牌创造发展窗口 [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收入达12.1亿元 同比增长37% 动力电池销量2.3GWh 同比激增91% 远超行业51.6%的平均增速 [3] - 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万辆 同比增幅达255% 新能源重卡获得市场认可 规模效应加速形成 [3] - 公司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纯电领域重卡电池实现"电量大、充电快、适配广"升级 轻卡电池具备140kWh电量、2C超快充及4500次循环寿命 [4] - 新能源业务2025年收入目标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基于行业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及技术突破 [4]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 首台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 完善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 [3]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守屏障 兴能源 富民生 亮丽北疆交出动人答卷
央视网· 2025-09-14 14:29
生态建设成就 - 内蒙古实现从沙漠沙地"绿进沙退"到河湖湿地润泽大地的转变 成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 [1]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完成造林2202万亩 种草8000万亩 防沙治沙4319万亩 [10] - 乌梁素海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8] 新能源与节能降碳 - 新能源总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规模 [3][15]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6.5% 提前完成"十四五"控制目标 [3] - 锚定"双碳"目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3] 能源保供与粮食安全 - 煤炭年产量从10.39亿吨增长至12.99亿吨 2024年煤炭产量、外运量、保供任务量均居全国第一 [15] - 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速近3% 居全国第六 外调粮食居全国第四 [15] - 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15] 交通基础设施 - 集大原高铁使西部地区融入全国高铁网 东西高速大通道全线贯通 [13] -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为4F级航空枢纽 年旅客吞吐量设计能力2800万人次 [13] 对外开放成果 - "十四五"前四年陆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超3万列 进出口总额6776亿元 年均增速均超19% [17] - 成为全国首个陆路口岸过亿吨沿边省区 2024年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创新高 [17]
人工智能成果云集!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下周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3 19:35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青岛举办 主题为"智联万物 AI赋未来" [1] - 展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1] - 规划六大展区 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邀请3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展 [1] 产业与区域经济数据 - 青岛智能家电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6% 每10台家电中有1台产自青岛 [1] - 2024年1-7月青岛机电产品出口达1616亿元 同比增长7.8% 占出口总值51.8% [1] 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 - 展会聚焦人工智能+消费领域 集中展现智能家居家电新场景与新业态 [1] - 海尔智家展示AI艺术家电卡萨帝鉴赏家系列与保姆机器人"海娃" [1] - 海信展示多款融合AI视觉与智控技术的电视产品 曾获德国IFA全球显示技术创新金奖等三项大奖 [1] - 宇树科技 强脑科技等企业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 四足机器狗 智能仿生手等最新技术成果 [3] - 百度 大象安泰科技等企业展示人工智能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3] 国际化参与程度 - 首次设置国际综合展区 面积超1万平方米 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的52家国际品牌企业 [2] - 国际展商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包括特斯拉 东芝 索尼等多次参展企业及爱克斯奥 汉斯希尔等新参展企业 [2] - 邀请阿联酋 沙特 俄罗斯等15个国家采购商到会洽谈合作 [2] 新品发布与创新展示 - 57家企业举办新品首发首秀活动 包括华为 格力 华硕 追觅等品牌 [3] - 大朋VR展出消费级AI眼镜 日本德恩伯亚发布助眠系列产品DENBA Health [3] - 大疆 中科星图 云世纪科技等低空经济代表企业展示行业最新动态 [3] 贸易促进与产业联动 - 构建展示—洽谈—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 携手40余家国内外行业协会推动双向合作 [4] - 山东省商务厅组织"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采购商贸易对接会 联动十五地市拓展海外市场 [4] - 设立外贸优品展区 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 [4] - 举办20余场行业交流活动 聚焦新能源产业创新 消费电子出口可持续发展 5G+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主题 [4] 互动体验与活动形式 - 采用展+会+赛+演多元形式 设置VR展映专区 人形机器人互动专区及元宇宙体验专区 [5] - 同步举办中国民航科普创新大赛 王者荣耀全国大赛等赛事活动 [5] - 推出高品质青岛音响唱片展 设立直播专区与新媒体探展 拓宽线上线下融合展销模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