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橡胶行业:锚定绿色智能高端和国际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1
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橡胶行业利润较2019年增长62.8% [1] - 规模以上橡胶制品企业数量增加26.3% [1] - 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 出口交货值增长40.2% [1] - 子午线轮胎数量增长36.7% [1] - 生物基橡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蒸汽硫化机转变为电硫化机 [1] - 中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 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 - 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出口额持续增长 [1] 当前挑战 - 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1] - 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波动 [1] - 轮胎出口量占比超50% 受国际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冲击严重 [1] - 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 特种合成橡胶存在生产技术瓶颈 [1] 绿色低碳转型 - 需适应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政策要求 [2] - 践行ESG理念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2] - 实现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2] 智能化升级 - 生产端引入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精准调控 [2] - 研发具备路面感知和数据传导功能的智能轮胎 [2] - 应用AI技术提升配方研发和结构设计效率 [2] 高端化发展 - 提升天然胶合成胶等基础原材料的高端产品占比 [3] - 强化上下游协同与产学研用跨界融合 [3] - 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3]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全球化发展格局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3] - 以研发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 [3] - 从产品出口向品牌认同跨越 [3]
兴业银锡(00042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短期事件影响业绩,银锡巨头后势可期
华鑫证券· 2025-09-07 16: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12]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受子公司停产事件影响但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银锡价格高位运行且并购扩张增强资源储备 [1][3][8][11][12] - 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2.50%至24.73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93%至7.96亿元 主因银漫矿业停产事件影响生产[3] - 通过收购宇邦矿业85%股权及海外大西洋锡业96.04%股权 大幅提升银锡资源储量并扩大国际化布局 [5][1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4.73亿元同比+12.50% 经营活动现金流16.45亿元同比+88.11% [3] - 2025Q2营收13.24亿元同比-7.68% 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35.58%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24.13/24.70亿元 对应PE 19.6/17.2/16.8倍 [12][14] 产品结构与运营 - 主营产品营收占比: 矿产银35.05% 矿产锡31.03% 矿产锌19.46% [5] - 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4.57% 营收8.61亿元同比+41.73% 毛利4.70亿元同比+15.18% [4][5] - 矿产锡产量3589.82吨同比-20.64% 营收7.62亿元同比-3.61% 毛利5.21亿元同比-9.91% [4][5] 价格与成本 - 2025H1白银均价8161.1元/千克同比+20.23% 锡均价26.2万元/吨同比+9.13% [7] - 矿产锡毛利率68.39%同比下降(2024H1:73.18%) 矿产银毛利率54.66%同比下降(2024H1:67.26%) [5][6] 子公司运营情况 - 银漫矿业因"3.9"事故停产38天 净利润6.71亿元同比-5.45% [8] - 宇邦矿业亏损1182.32万元 主因复工延迟及产能受限 [8] - 融冠矿业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0.69% 乾金达矿业净利润1.24亿元同比-12.18% [8][9] 资源储备与并购 - 宇邦矿业新增银金属量6146.58吨 总储量达2.16万吨 [10][11] - 成功收购大西洋锡业96.04%股权 获得Achmmach锡矿(相当于5个大型矿床) [11] - 截至2025年3月宇邦矿业矿石量2.95亿吨 银平均品位73.29g/t [11]
中际联合:下游风电高景气+自身实力突出 订单、业绩延续高增长
格隆汇· 2025-09-07 01:3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风电装机翻倍式增长 主要得益于5月风电抢装 下游行业高景气叠加公司产品竞争力凸显 公司2025Q2营收和利润创单季历史新高 新签订单延续较快增长且产品持续大型化 为下半年业绩提升奠定基础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 通过提前备货和本土化生产应对关税扰动 海外发展趋势向好 [1]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8.18亿元 同比增长43.52% 归母净利润2.62亿元 同比增长86.61% 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97.77% [2] - 2025Q2单季度实现营收5.02亿元 同比增长52.13%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同比增长99.31% 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增长111.39% [2] - 2025H1综合毛利率提升1.51个百分点至50.15% 境内毛利率提升1.57个百分点至39.34% 海外毛利率提升0.99个百分点至58.85% [5]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7.39个百分点至15.96% 销售费用率下降4.73个百分点至5.98% 管理费用率下降1.23个百分点至7.59% 研发费用率下降2.05个百分点至4.39% 财务费用率上升0.63个百分点至-2.00% [5] - 净利率大幅提升7.40个百分点至32.02% 接近历史高位水平 [5] 业务结构 - 分业务:2025H1升降设备收入5.47亿元 同比增长34.34% 营收占比66.87% 安全防护设备收入2.40亿元 同比增长71.24% 营收占比29.29% 作业服务收入2627.74万元 同比增长36.66% 营收占比3.21% [3] - 分地区:2025H1境内收入3.65亿元 同比增长39.49% 营收占比44.61% 海外收入4.53亿元 同比增长46.94% 营收占比55.39% [3]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1.39GW 同比增长98.88% 其中5月单月新增装机26.32GW 主要得益于发改委与能源局"136号文"刺激下的抢装需求 [3] 订单情况 - 2025年1-7月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30% 内销订单增长高于外销 [4] - 新签订单中大载荷、齿轮齿条升降机占升降机订单金额的40%左右 产品大型化趋势明显 [4] 战略布局 - 风电领域:加大对大载荷升降机、齿轮齿条升降机的研发与开拓 实现柔性塔筒、混合塔架、漂浮式风机等新技术下新场景的应用 [6] - 非风电领域:拓展工业与建筑升降设备、安全防护产品、应急救援装备等应用 远期将拓宽公司业务天花板 [6] - 海外布局:在美国设有二级子公司中际美洲、中际美国工程 通过本地化工厂和仓库实现提前备货与安装销售 [7] - 应对关税:短期内通过提前备货规避扰动 2024年高空安全升降设备库存量同比增长81.85%至2.26万套 约占2024年全年销量的89.08% 折合近11个月库存 中长期可通过向下游顺价或启动美国本土化生产降低风险 [7]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7.00亿元、20.74亿元、25.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4亿元、6.01亿元、7.1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9.97%、19.35%、19.43% [8]
上市券商 密集回应投资者关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9:18
核心观点 - 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整体回暖 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超10% 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幅达65% [1][3] - 多家券商表示将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 通过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及国际化布局等措施延续增长态势 [3][4][6][7] - 行业分红力度显著提升 28家券商中期现金分红总额187.97亿元同比增长39.8% 部分券商明确可持续分红承诺 [8][9][10] 业绩表现与展望 - 申万宏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78% 强调下半年持续巩固发展势头 [3] - 招商证券提出通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协同建设等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华泰证券将深化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3] - 中信证券计划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大客户规模 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4] 业务战略布局 - 财富管理领域强调客户中心理念 东方证券坚持买方投顾模式 东北证券打造三大专班服务特定客群 [6] - 自营投资侧重稳健配置 东吴证券重视高股息策略 中信证券以客需驱动资产配置 [6] - 投行业务呈现区域化特色 西南证券聚焦成渝地区制造业 财达证券坚持"深耕河北"战略 [7] - 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华泰证券"All in AI" 招商证券打造"AI证券公司" [7] - 国际化布局受多家券商重视 包括华泰、中信、招商等均计划拓展海外金融业务 [7] 分红与市值管理 - 中信证券中期现金分红42.98亿元居行业首位 同比增长超20% [9] - 国泰君安以26.27亿元分红额排名第二 中国银河等5家券商分红额超10亿元 [9] - 西南证券明确2024-2026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近三年平均分红比例超60% [9] - 东北证券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西南证券将市值管理纳入战略规划 [9] - 多家券商承诺保持分红政策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增强投资者信心 [10]
调研速递|广东瑞德智能获长江资管等50家机构调研,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1.94%
新浪财经· 2025-09-04 20:47
上半年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69,532.98万元 同比增长18.1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9.60万元 同比增长11.9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1.06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29.7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17.17万元 同比显著增长162.73%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持续深耕家电智能控制器领域 拓展新兴业务优化结构 构建先进研发平台 推进"733工程"提升运营效率 深化精益制造 全球化布局战略成效显现 [2] 产能布局与海外扩张 - 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三极产能布局 拥有广东顺德 安徽合肥 浙江绍兴和越南同奈四个研发生产基地 [3] - 浙江绍兴生产研发基地7月全面投产 产能规模提升50%以上 [3] - 越南同奈基地产能已饱和 正计划扩张 [3] - 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国际化布局 [3] 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 - 将"产业投资与资本协同"纳入长期规划 聚焦智能控制器主业相关细分领域 [4] - 针对核心技术领域筛选标的企业 通过参股或技术合作补充技术短板 [4] - 围绕战略探索业务 关注具备终端场景 客户资源或供应链优势的标的 通过并购或合资合作加速业务产业化落地 [4] - 谨慎推进并购事宜并履行相关程序 [4] 全年业绩展望 - 基于季节性需求 健康舒适生活需求 智能化升级 能效政策及客户合作等因素 对下半年业绩保持乐观 [5] - 主要客户库存健康 刚需品类需求稳定 [5] - 秋冬季节环境家电需求预计上升 消费者对健康舒适产品关注提升 [5] - 能效政策推动产品迭代 客户合作稳固 预计全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5]
柳工(000528):25H1业绩点评:内外销延续较快增长,拟新建印尼工厂深化全球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04 16: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1.81亿元,同比增长13.21%;归母净利润12.30亿元,同比增长25.05%;扣非归母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增长27.01% [2][6]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0.32亿元,同比增长11.22%;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17.94%;扣非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19.76% [6] - 综合毛利率22.32%,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 [2][12]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0亿元、25.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倍、9倍 [12] 业务增长分析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16%,其中装载机收入增长20%以上,电动装载机销量持续大幅增长;挖掘机国内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1%,市占率提升1.6个百分点 [12]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土方机械销量增速跑赢行业19个百分点,全球份额提升约1个百分点;装载机收入增长20%以上,电动装载机出口量占行业出口比例50%以上;挖掘机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2%,全球市占率提升0.5个百分点 [12] - 新兴业务增长迅速,矿机、高空作业平台、起重机、叉车海外销量同比增幅均超40% [12] - 分区域看,南亚、中东中亚、印尼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强劲,部分地区增速达80%以上 [12] 盈利能力提升 - 境外毛利率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境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2] - 预应力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47个百分点,租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97个百分点,对整体盈利能力带动明显 [12] 战略布局与规划 - 拟投资5亿元人民币新建印尼制造工厂,深化东南亚本土化布局,缓解贸易关税影响 [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经销商网络规模突破400家,服务网点超过1300个 [12] - 董事会通过"十五五"战略规划,目标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其中国际收入占比超60%,净利率不低于8% [2][12] - 基于战略目标,2024-2030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目标为12%,利润复合年增长率目标为24% [12]
贵州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引领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2:43
财务表现 - 贵州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2.85亿元 同比增长6.03% 较2021年同期增长52.29% [2] - 归母净利润总额502.64亿元 同比增长5.37% 较2021年半年度增长60.45% [3] - 过去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2.55%位居全国第1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1.09%位居全国第2 [1][2][3] - 25家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71.43% 19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 [1][3] 企业规模与增长 - 18家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 6家企业超50亿元 贵州茅台以893.89亿元居首 [2] - 19家公司保持营收同比增长 8家保持两位数增长 安达科技以126.80%增速领先 [2] - 6家公司近5年营收持续正增长 川恒股份以35.20%年复合增长率居首 [2] - 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2家增幅超100% 5家超30% 9家超10% [3] 研发创新 - 33家公司研发总投入25.22亿元 较2021年半年度提升70.18% [4] - 6家企业研发投入超1亿元 中伟股份以5.45亿元居首 [4] - 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2.12%全国均值 8家超5% 振华风光以16.57%居首 [4] 国际化发展 - 13家公司境外业务收入182.93亿元 同比增长18.66% 创历史新高 [4] - 中伟股份境外收入107.84亿元 位列西部上市公司第7位 [5] - 贵州轮胎 川恒股份等公司近两年保持超10%境外收入增长 [5] 股东回报 - 7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 分红规模5.91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倍 [7] - 8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 累计投入71.37亿元 位居全国第6 西部第1 [7]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拟增持30-33亿元公司股票 已累计增持1亿元 [7] - 贵州轮胎控股股东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 [7]
超180亿元,京东向欧洲零售巨头发出收购要约
观察者网· 2025-09-02 20:20
收购要约详情 - 京东提出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所有已发行及流通不记名股份 [3] - 收购要约接受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11月10日 特定情况下可延长 [5] - 交易对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 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 [5] - 收购资金将通过并购贷款及京东资产负债表已有现金相结合方式安排 [5] 股权结构安排 - 收购完成后CECONOMY创始家族股东Convergenta将保持25.35%股份 [5] 目标公司业务概况 - CECONOMY是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业领导者 成立于2017年 由麦德龙集团消费电子业务分拆而来 [5] - 总部位于德国 主要销售电脑手机等3C产品 [5] - 旗下品牌MediaMarkt及Saturn经营全渠道零售业务 结合电商与超1000个零售门店 [5] - 业务遍布十余个国家 [5] 财务表现 - 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半年销售收入128.2亿欧元 约合107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 [5] - 同期经调整息税前利润上升至2.9亿欧元 约合24.2亿元人民币 [5] - 2024/25财年上半年销售额12,816百万欧元 较上年同期12,318百万欧元增长4.0% [6] - 调整后EBIT从253百万欧元增至289百万欧元 增长14.3% [6] - 调整后EBIT利润率从2.1%提升至2.3% 增加0.2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从17.3%提升至17.5% 增加0.2个百分点 [6] 战略背景 - 京东正在推进国际化布局 将国际业务作为未来重点 [7] - 国际业务战略采用本地电商模式 本地建团队超过2000名员工 本地采购本地发货 [7]
华新水泥(600801):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海外业务持续推进
格隆汇· 2025-09-02 19: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60.47亿元(同比-1.1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1.05%)[1] - 2024Q2实现营收88.85亿元(同比-2.94%),归母净利润8.70亿元(同比+57.22%)[1] - 销售净利率8.72%(同比+2.43pct),毛利率28.92%(同比+5.27pct)[5] 水泥业务表现 - 水泥业务营收91.52亿元(同比+5.60%),销量2774万吨(同比-2.63%)[2] - 销售均价330元/吨(同比+26元/吨),成本232元/吨(同比-9元/吨)[2] - 吨毛利98元/吨(同比+35元/吨),毛利率29.74%(同比+9.03pct)[2] - 国内水泥业务营收50.24亿元(同比-1.26%),销量1934.82万吨(同比-7.38%),均价260元/吨(同比+15元/吨)[2]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水泥业务营收41.28亿元(同比+15.37%),占整体营收25.37%(同比+3.69pct)[3] - 海外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17.1%),销量838.84万吨(同比+10.41%),均价492元/吨(同比+21元/吨)[3] - 非洲营收21.36亿元(同比+21.51%),亚洲营收22.04亿元(同比+12.14%),美洲新拓市场营收1.56亿元[3] - 完成赞比亚、南非生产线升级改造及巴西恩布骨料公司100%股权收购[3] - 8月29日完成收购豪瑞尼日利亚资产,获得1060万吨/年水泥产能及40万方/年混凝土产能[3] 骨料与混凝土业务 - 骨料业务营收27.63亿元(同比-6.72%),销量7605万吨(同比+6.33%),毛利率47.91%(同比+0.50pct)[4] - 混凝土业务营收34.57亿元(同比-12.33%),销量1325万方(同比-9.88%),毛利率13.12%(同比+1.51pct)[4] 资本运作与战略 - 境外资产整合至境外子公司,拟分拆至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5][6] - 分拆上市旨在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全球竞争力及并购灵活性[6] 费用与现金流 - 期间费用率13.78%(同比+0.43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变动-0.10pct/+0.27pct/+0.26pct/+0.01pct[5] - 所得税费用6.25亿元(同比+9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24亿元(同比-6.17%)[5]
东阳光药中期业绩公告解析:创新突围与国际化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5:29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从传统制药向创新药驱动的战略转型期 聚焦感染 慢病 肿瘤三大领域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 并通过AI技术和国际化布局提升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9.38亿元 受流感疫情放缓影响 磷酸奥司他韦销售额下降 [2] - 胰岛素系列产品营收1.22亿元 同比增长148% 显示慢病治疗领域增长潜力 [2] - 研发支出4.07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1% 处于战略性投入期 [2] 研发管线 - 拥有150多款获批药物 已上市3款创新药 在研药物达100款 包括49款1类在研创新药物 [2] - 抗感染领域:抗丙肝新药东卫卓和东英贺于2025年2-3月获批 为国产唯一口服泛基因型方案 SVR12达95% [3] - 慢病领域:盐酸伊非尼酮片为国内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国产创新药 II期数据显示延缓肺功能下降比例达96% [3] - 糖尿病领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已向美国FDA递交BLA 有望成为首家在美上市胰岛素的中国企业 [3] - 代谢疾病领域:GLP-1/FGF21双靶点长效融合蛋白HEC88473处于国内临床2期 GLP-1/GCG/GIP三靶点HEC-007进入1期临床 GDF15激动剂HEC-301获批临床 [4] - 肿瘤领域:FLT3抑制剂克立福替尼进入中国III期临床 4-1BB/LY6G6D双抗解决肝毒性问题且与PD1联用具协同效果 [4] 技术创新 - 建立HEC药物智能发现平台 通过AI将PCC筛选时间从2-3年缩短至1.5年 [5] - AI开发的首款小分子新药HEC169584(THR-β激动剂)已进入I期临床 [5] 国际化进展 - 采取自主申报与海外授权双轮驱动策略 2024年11月授权GLP-1/FGF21双靶点药物HEC88473海外权益给Apollo Therapeutics [5] - 海外销售网络覆盖8个国家地区 2025年上半年获利伐沙班片美国批件和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德国批件 [5] - 松山湖生产基地获美国FDA 欧盟和中国GMP认证 预计2026年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设施 [6] 未来展望 - 2026年甘精胰岛素有望在美上市 开创中国药企进入全球高标准市场先例 [6] - 2026-2028年创新药管线将进入集中收获期 多个核心产品预计上市 [6] - AI驱动研发模式成熟将进一步提升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