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国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双周报-2025091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5 16:2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 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逐步向印太转向 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 军工长期趋势向好 [5][8] - 2027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 [5][8] - 北约部署"东方哨兵"系统整合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个盟友军事资源以强化东翼防御态势 [5][9] - 俄白举行"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 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训练场及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水域进行 旨在提高指挥协同能力和实战训练水平 [5][10] 行情表现 - 上周(9.8-9.12)国防军工指数上涨2.14% 跑赢大盘0.62个百分点 在29个行业中排名第12 [5][12] - 军工龙头指数表现最好 上涨2.29% 在10大军工指数中排名第1 [5][13] - 国防信息化板块表现较好 金信诺上涨30.82% 新光光电上涨26.05% 兴森科技上涨18.20% [19][20][2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长城军工下跌6.72% 南京熊猫下跌10.03% 科思科技下跌4.54% [20][21] 投资推荐标的 - 总装领域:中航沈飞(市值1651.44亿元 2025E市盈率41.02X) 中航西飞(市值697.23亿元 2025E市盈率54.50X) [5][11] - 元器件领域:中航光电(市值832.69亿元 2025E市盈率22.34X) [5][11] - 分系统领域:中航机载(市值596.64亿元 2025E市盈率16.89X) 北方导航(市值214.48亿元 2025E市盈率41.76X) 航天南湖(市值119.59亿元 2025E市盈率82.47X) [5][11] - 材料与加工领域:菲利华(市值444.97亿元 2025E市盈率74.74X) 华秦科技(市值180.33亿元 2025E市盈率26.79X) [5][11] 行业重大事件 - 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9月12日在钓鱼岛领海巡航 [23] - 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 专家表示中国"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 [23] - 东部战区对美"希金斯"号驱逐舰和英"里士满"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全程跟监警戒 [23] - 以色列国防军"基甸战车2"行动进入下一阶段 打击超过500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目标 [24] - 索马里军队在加尔古杜德州打死30名"青年党"武装分子 [24] - 苏丹武装部队重新夺回北科尔多凡州巴拉市控制权 [26] 上市公司动态 -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划资产置换事项 涉及西安太乙电子67%股权与北京航天兴华100%股权置换 [26] - 苏州长光华芯股东国投创业上海基金减持1.96%股份 [27] - 宝鸡钛业拟以5734万元竞拍12.6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 [28] - 四川六九一二通信技术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四川惟熠远昭科技 注册资本500万元 [30]
我国稀有金属禁令重创美军工!98%全球镓产能成战略核弹,F-35生产线面临全面瘫痪?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43
镓的战略地位与市场格局 - 全球98%的原生镓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军工体系80%的需求依赖中国供应 [2] - 镓是氮化镓技术的核心原材料,对现代雷达、导弹、隐身战机等高功率芯片至关重要 [4] 氮化镓技术的军事应用优势 - 使用氮化镓技术使F-35的AN/APG-81雷达探测距离提升40% [8] - 耐高温性能翻番,使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连续作战时间延长300% [8] - 体积缩小60%,使空警-500A预警机雷达重量减轻1.2吨 [8] 中国的资源管控与技术壁垒 - 2025年1月中国将镓提纯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阻碍了其他国家量产武器级高纯镓 [5] - 中国在镓提取技术专利全球占比达到81% [18] - 2023年7月实施的出口许可制度要求买家申报终端军事用途,比利时半导体巨头Umicore为F-35雷达采购的300公斤镓因无法提供军用证明遭拒 [7] 出口管制对西方军工产业的影响 - 2024年12月对美全面禁运生效当月,美国镓进口量暴跌77% [10] - 雷神公司SPY-6舰载雷达生产线被迫限产,交付周期从90天延长至8个月 [10] - 2025年5月中俄蒙三国联合截获经乌兰巴托转运的52吨镓原料,欧洲防务局报告承认黑市镓价暴涨60倍仍无货可买 [10] 美国替代供应链计划的失败 - 美国重启本土产能(山口稀土矿)提纯纯度仅99.9%,离武器级99.999%差两个数量级,且关键萃取剂需从中国进口 [13]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矿商因提纯技术专利被中企垄断,强行投产成本超中国市场价23倍 [14] - 波音通过拆解旧战机回收的镓纯度衰减,导致雷达功率骤降30%,回收镓仅适用于低端装备 [15]
中美金融巅峰对决,谁将笑到最后?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02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9月可能降息 但未完全承诺 需视数据而定[1][3]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甚至威胁换人[3] 美国经济现状与风险 - 美国依靠高利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但经济存在股市虚高和通胀压力[5] - 美国国债年利息支出达1.2万亿美元 高利率持续将加剧政府债务风险[11] - 若降息导致利差收窄 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高负债企业倒闭潮[5] 美元周期战略分析 - 美国可能复制1990年代对日本的美元潮汐策略:先降息推高新兴市场资产泡沫 再加息促使资本回流[6] - 此策略曾在日本导致半导体 汽车 地产和金融领域资产被大量收购 造成"失去的三十年"[6] - 当前美国明显将同样策略对准中国[6] 中国经济应对策略 - 中国采取不跟随放水 不盲目刺激 主动拆解泡沫的稳健政策[7][8][9] - 通过挤压地产泡沫 抑制股市虚火 谨慎降息来争取时间[9] - 全力推进芯片 新能源 AI等关键技术突破以实现产业升级[11] 大国博弈格局 - 美国主要依靠金融战手段 中国拥有全产业链基础 内需市场和技术突破能力[13] - 博弈结果将决定美国能否维持霸权或世界格局重新洗牌[12] - 关键因素在于哪一方先无法承受压力[13]
就在今天|“大国博弈与欧洲投资”欧洲国别论坛·第一期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 论坛聚焦中欧在百年变局下的合作前景与投资机遇 [2] - 论坛探讨欧盟在多边关系中的定位及其对经贸 能源 产业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影响 [2] - 中国企业赴欧投资面临历史积累与多方挑战 机构投资欧洲市场需应对多重不确定性 [2] 论坛议程与核心议题 - 美国关税政策新动向与中美经贸谈判前景由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杨水清解析 [4] - 特朗普2.0政策下的欧洲经济和中欧经贸关系由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彦红主讲 [4] - 全球多极格局下的欧洲地缘关系与德国财政前景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分析 [4] - 欧洲市场与跨境金融业务由国泰君安证券(英国)CEO胡总重点阐述 [4] - 圆桌论坛聚焦欧美经济与市场 跨境及出海投资机会 由国泰海通证券国别研究负责人主持 [4] 参与机构与专家 - 学术机构代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欧洲研究所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4] - 金融机构代表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英国)CEO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海通国际投行ECM负责人 [4] - 论坛由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国别研究团队主办 [3][4]
美欧求中国“共享”稀土技术?稀土博弈下,西方“公平共享”面具被彻底撕下!
搜狐财经· 2025-09-11 01:42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 是智能手机 电动汽车和导弹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材料 不可或缺[3] - 全球近50%的稀土储量位于中国 但真正决定价值的是精加工技术而非原矿[3] - 中国通过数十年技术积累掌握稀土精加工核心技术 全球各国需将原料运至中国加工后再购回成品[3] 国际企业依赖现状 - 特斯拉曾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在中国限制出口后面临库存告急问题[5] - 美国企业尝试自建稀土产业链但收效甚微 其产品成本高昂且质量远逊于中国产品[5] 国际政策博弈 - 欧美要求中国开放稀土市场并共享精加工技术 但同时禁止自家稀土出口 实施双重标准[6] - 欧美通过加征关税和拉拢盟友构建去中国化稀土供应链 但缺乏中国技术仍无法实现产业运转[6] - 欧美在芯片领域曾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 当前要求稀土技术共享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8] 产业发展战略 - 稀土精加工技术是未来电动车 风能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要素[8] - 掌握稀土增值技术的国家将主导未来产业规则制定 这是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8][10] - 技术合作需基于平等原则 中国需持续精进自身技术以维护产业竞争力[10]
特朗普罕见后悔,美商务部长开出和解条件,印度最多硬气两个月?
搜狐财经· 2025-09-07 23:22
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称美国似乎失去印度和俄罗斯给中国 并配发中俄印三国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合影照片[2] -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行为加征25%关税 叠加原有25%报复性关税使总税率达50% 理由是印度绕过对俄制裁[3] - 美国商务部长要求印度停止采购俄罗斯石油 降低对美国产品关税壁垒 并退出金砖国家组织作为和解条件[4] 能源贸易格局 -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比例从2022年前不足2%飙升至40%以上 成为俄罗斯石油主要买家之一[3][6] - 印度通过采购俄罗斯石油节省上百亿美元外汇储备 俄罗斯石油因西方制裁价格便宜[6] - 俄罗斯是印度长期军事伙伴 印度从俄采购武器和石油 关系深厚不会轻易切断[6] 贸易影响与产业动态 - 印度对美出口主要包括钢铁 纺织品和农产品 50%关税使这些产品竞争力下降[6] - 印度企业正调整供应链寻找其他市场 但短期内损失难免[6] - 美国农场主受印度农产品关税壁垒影响 若谈判破裂美国出口将受阻[6] 外交战略与多边机制 - 印度外交政策注重战略自主 不会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莫迪政府强调多边主义[7] - 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是印度平衡外交的重要平台 退出不符合其利益[6][9] - 美国智库分析显示强硬政策可能推动印度与中俄形成亚洲大国联盟 挑战美国在印太地区影响力[7] 谈判态势与发展预期 - 美国商务部预测印度政府将在1-2个月内软化态度并返回谈判桌[4] - 印度外交部声明重申主权不会屈从外部压力 民众社交媒体支持政府强硬立场[9] - 双方2025年2月白宫会晤未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6月曾乐观认为协议临近但当前基调转变[9]
起底乌克兰危机诞生的最基本逻辑,海权与陆权间的激烈碰撞
搜狐财经· 2025-09-07 12:26
地缘战略地位 - 东欧地区被誉为欧洲大陆的战略心脏 因其历史上多次成为决定霸权归属的关键地带 [1] - 该地区连接西欧与亚洲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成为历代强权必争之地 [1] - 掌控东欧意味着能在欧洲大陆确立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如法兰西第一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和苏联的崛起都与此相关 [1] 海权与陆权博弈 - 英国和美国作为海权国家 极力阻止欧洲大陆出现能够整合东欧的陆权强国 [4] - 美国延续英国战略传统 在二战后与苏联展开数十年冷战 并通过维持欧洲分裂状态确保海权优势 [4][6] - 陆权强国如俄罗斯和普鲁士优先构建防御体系再扩张 军事力量具防御属性 而海权国家如英美专注发展远洋海军 军事力量具进攻性特征 [6] 当前冲突与战略布局 - 俄乌冲突本质是海权与陆权两大体系激烈对抗的产物 [6] - 美国长期在欧洲心脏地带制造紧张局势 通过挑动欧盟与俄罗斯对立阻止陆权统一欧洲 [6] - 东欧国家在美国战略中被视为可随意摆布的棋子 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后被纳入美国战略布局 [7] 历史规律与霸权更迭 - 英国因深度介入两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 被迫将世界霸主地位让予美国 [4] - 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标志海权力量再次压制陆权势力 [4] - 美国正重蹈大英帝国衰落覆辙 过度扩张的霸权面临难以承受的重负 [7]
云南挖出“王炸”,蒙古急着卖给美国稀土,结果上天入地都运不出去!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44
稀土资源与行业格局 - 云南发现超200万吨稀土矿 占全球已知储量六分之一 品质优良且开采成本低 [3]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应用于芯片 电动汽车电池 风力发电机及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科技领域 [3] - 中国掌握全球85%稀土供应量 拥有最完整产业链 稀土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7] 产业链发展历程 - 九十年代中国稀土产业受制于美国 仅以数万元/吨低价出售原料 美国加工后以数十万至百万元/吨返销 [5] - 美国实施技术封锁 断言中国无法掌握深加工技术 中国通过30年自主创新突破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5] - 目前全球70%稀土加工设备由中国制造 关键技术专利大部分由中国掌握 [10]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 - 蒙古国试图绕过中国向美国直接销售稀土 但因内陆国家地理限制无法实现运输 [1][8] - 蒙古向北运输需经俄罗斯 但俄自身为稀土大国且运输成本极高 向南经中国通道存在战略利益冲突 [8] - 美国寻求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面临困境 全球资源或储量不足或品质差或运输不可达 [10] 行业竞争地位 - 中国稀土产业实现从原料供应到技术主导的全面逆袭 用时不足30年 [12] - 云南新矿发现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1][10] - 当前中国在稀土领域具有定义行业标准的领导力 [10]
美欧韩日泰想不到!中方刚办完国际盛会,关税清单就已杀到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55
外交战略 - 中国通过主办大型国际盛会汇聚二十余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展示强大的国际号召力并打破外交孤立企图 [3] - 俄罗斯 朝鲜等国领导人同台亮相 越南 印尼 马来西亚等亚太关键国家积极参与 证明中国外交联系的广泛性 [3] - 日本前首相到访具有外交象征意义 既打破孤立壁垒又揭露某些国家的双重标准 [3] 贸易反制措施 - 针对美国 欧盟 韩国 日本及泰国的苯酚产品实施反倾销税 部分税率飙升至100%以上 [4] - 苯酚作为医药 农药 染料 塑料等关键产业的基础原料 其市场稳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安全命脉 [4] - 反制措施旨在测试市场依赖度 彰显产业保护决心 传递反击信号 [4][5][7] 产业与经济安全 - 低价进口苯酚扰乱国内市场秩序 导致本土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并引发就业岗位流失 [8] - 保护本土苯酚产业既是维护市场公平 更是坚守国家经济安全底线 [8] - 英国被排除在延长征税名单外 体现反制措施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8] 战略组合拳 - 外交盛会与关税重拳并举 体现软实力与硬手段融合的战略思维 [9] - 通过主场外交在道义和政治上凝聚力量 通过贸易反制亮出经济主权底线 [9] - 中国展示以柔克刚 以进为退的新型博弈模式 打破非此即彼的僵化思维 [9] 具体反制案例 - 应对美国贸易战时将关税从34%提升至84%甚至125% 并扩展至更广泛商品品类 [9] - 美国高科技封锁时中国精准管制稀土出口 影响F-35战机和iPhone等产品供应链 [10] - 面对盟友联合施压时通过拓展东盟和金砖朋友圈 以市场优势换取国际支持 [11] 战略信号 - 反制措施基于严谨规则 周密测算和时机把握 而非情绪宣泄 [13] - 从稀土到苯酚 从RCEP到数字丝绸之路 中国运用经济联系重塑国际政治规则 [13] - 中国致力于拆除现有霸权主义体系 而非寻求成为新霸主 [15]
西方媒体:时代变了
环球网· 2025-09-05 06:39
西方媒体对国际秩序变化的观点 - 英国广播公司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西方主导国际秩序时代正迎来变化 西方联盟在国际事务中既有主导地位正在减弱[1] - 地缘政治格局快速变化 欧洲需重新审视安全策略 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远离国际舞台中心[1] - 美国现行贸易政策打乱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格局 印度与中国俄罗斯关系走近是典型结果[1] 新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影响 - 以西方为中心不同的新国际秩序正在出现且影响力不断扩大[2] - 特朗普"以美国为中心"贸易体系难以持续 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均无法维持[2] - 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秩序变革关键力量 不再是无足轻重的"沉默大多数"[2] 国际共识与战略调整 - 上合组织峰会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显示各国共识:以西方为中心国际秩序正被改变[1] - 智库专家明确指出西方联盟主导地位减弱现象[1] - 媒体暗示欧洲应采取更务实策略迎接新变化[1]